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夏壩仁波切問答錄--答疑解惑(1)▪P2

  ..續本文上一頁心有一月輪,其上白色“嗡”字周圍有一咒蔓,就是“啊啊 伊伊 烏烏 日日 利利 诶诶 哦哦 昂阿 娑哈,”是白色的,在前面中間開始左到右爲止(即順時針方向排列),咒字都是立著的。這些字從中間嗡字位置往外看的時候,就象我們藏人和漢人念書一樣從左往右念的那種方式,這樣就能看得見每一個字而且字是面向嗡字的。

  從“嗡”字裏面往外,聲音咒輪的外面是紅色的“嗡 噶喀嘎嘎盎 匝擦雜雜尼雅 紮插閘閘那 答塔達達納 巴怕拔拔嘛 雅惹拉瓦 夏卡薩哈恰 娑哈”這34個字,相當于阿拉伯人念書一樣從右往左念(即逆時針方向排列)。在外面看的時候你順著可以看了,如果你的心在“嗡”字的位置,你看到的可能是字的背面、都是立著的。在外面看的時候才是正的,這就是第二個咒輪。

  再外面有一圈“嗡 耶達爾嘛 嘿度巴爾巴瓦 嘿敦疊 肯達塔嘎多哈雅瓦度達 疊喀佳猶尼若達 埃旺巴迪 嘛哈夏爾嘛納耶娑哈”這是從前面往右轉(也是順時針方向排列),這些咒字也是立著的,唯獨中間那個“嗡噶喀嘎嘎盎……”是從右往左念。

  我再說明一下,一般所有的咒都是從前面中間位置開始從左往右順時針方向排列的,唯有勝樂金剛和母續金剛有時候從前面開始從右往左逆時針排列。

  至于咒輪轉和不轉的問題,一般白度母如意輪,不是轉咒輪,主要是轉護身輪。白文殊和黃文殊如果你修轉咒輪,下面的智慧劍輪往右轉,上面的咒往左轉。但是你要知道,下面的智慧劍輪和上面的咒是相互不接觸的、是懸在空中的。雖然下面有日輪和月輪墊著,但這些咒字從來都不與之直接碰觸,都懸在空中,咒輪與月輪中間還有空間的。

  

  ◆居士問:《成就盛宴》中元音咒字輪、子音咒字輪、緣起咒字輪觀爲平面的還是立體的?

  ◇仁波切:觀想任何一個咒輪的時候,一定要觀想爲立著的,不要觀想爲平的;而且一定不可以將字和下面的月輪接觸上,一定要懸在空中。

  

  ◆居士問:在正行中,如何觀想法緣上師?

  ◇仁波切:本來“總攝一切歸處上師尊,能仁金剛持前我啓請”,在七支供之前,資糧田已經收攝到頭頂上與釋迦牟尼佛無二無別的根本上師中了,只有一個根本上師跟自己一樣是面向前的。但是到真正要修資糧田的時候,從上師佛祖釋迦牟尼佛的心間化現出一個接著一個的根本上師及法緣上師,不是在自己的頭頂上,而是眼前的虛空中,中間高座上面是根本上師,周圍矮一點兒的座上面圍繞著法緣上師,而且指名道姓地坐著,他們是在你這一生當中教過你佛法的人、也包括令你修善積德所有的人。

  因爲在道次第中有這麼一個記載:曾經有一位大德修依止善知識的時候,一直生不起任運覺受,他就請教師父,師父說他可能忘記了一位師父,最後他把能想的都想了,最後想起來曾經有一個老太太教過他一些四皈依方面的知識,他沒有把這個老太太放在師父的位置上,所以說他就沒有生起真正的任運覺受。後來他把這個老太太想像成出家人的樣子,也放在了法緣上師當中,再修的時候很快就生起了任運的覺受。看來令我們增長智慧的每一個人都要包含在善法的法緣上師以內。但是世間的世俗文化老師可能就不包括,這裏主要指的是令你修善法的老師。因爲你修依止善知識的時候,沒有把頭頂根本上師的身上化現出一個一個的根本上師及法緣上師放到前面來,所以你有這種疑問。好,阿彌陀佛!隨喜功德!

  

  ◆居士問:每天以《叁十五佛忏悔文》磕大頭,是否能與上師相應?

  ◇仁波切:念誦《叁十五佛忏悔文》、磕頭消業障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你消業障的快慢與否關鍵不在于磕頭,而是在于修忏悔時的同時要具備四力:

  第一個要在佛面前跪下,一定要把眼前的這個佛像視爲真正的佛!也把他視爲你真正的根本上師,又是一切如來的智慧、慈悲、德能的顯現,然後無比虔誠地磕叁個頭,再念誦《叁十五佛忏悔文》。

  第二個就想,早上起來到早飯爲止,心裏面起了什麼貪、嗔、邪見等等惡習,再觀察觀察嘴裏說了什麼妄言、惡口、绮語、兩舌等等,身體有沒有做殺生、偷盜、邪淫等等一切惡事;好好地思考,一定要每天念《叁十五佛忏悔文》,總結每天從早飯到午飯之間、中午到晚飯、晚飯到你臨睡之前所做的善惡事情;如果你做了許多惡的事情,要想“做如此如此等惡事的自己做過的錯事惡事最終結果會如何?”;然後對自己強烈地責備、譴責;然後觀察昨天包括今天,觀察五天以內、十天以內、一個月以內、半年以內、一年以內,然後觀察十年以內、二十年以內,凡是你能想起的,你都把它觀察起來,然後你想想“我的罪過有多大!”生起非常強烈的後悔之心、悔恨之心、遺憾之心,再對其後果生起非常強烈的恐懼之意,這叫追悔力。

  第叁個就在佛面前立誓:“我以後決不再做如是等等的惡事!”這叫遮破力。

  第四是對治力。就是念誦《叁十五佛忏悔文》磕頭等。

  其實一個人想棄惡從善、不斷進步的話,就要學會忏悔。要看一個人的前途如何,首先看這個人是把曾經失敗的所有原因推在了他人的身上呢,還是把它歸到了自己的身上了來呢?如果一個人把所有錯誤和失敗的原因從不總結在自己的過錯上,而是推到他人的身上,可以斷定他的前途是黑暗的;如果一個人盡管沒有太大的才華或者智慧,但他能把所有的錯誤都歸結到自己的身上,那麼他的前途一定會是光明的。

  身體不要讓它做對自己、對他人帶來任何痛苦和麻煩的行爲,包括殺生、偷盜、邪淫等等,這是第一個身體的行爲;第二個就是管好自己的嘴,不要讓它說妄言、挑撥離間的兩舌、傷害他人身心和自尊心的惡口、讓人學壞的绮語,也就是不要說任何不該說的話;第叁個,心裏不應該産生任何貪欲、嗔恨、邪見,不要對他人所愛之物産生貪欲,或産生想傷害他人的嗔恨,不要在內心當中生起不相信因果業報、不相信佛法僧叁寶、不相信苦集滅道、不相信俗谛和真谛等等的緣起和性空道理,不要生起違背真理的顛倒的思維,要管好自己的心。因爲身體的行動實際上是受內心的支配,語言也是受內心的支配,只要沒有想錯,就不會說錯話,只要沒想錯事,就不會做錯事。

  所以說,歸根結底還是要管好自己的心,這非常重要!尤其是邪見,邪見最可怕!因爲一個沒有任何信仰約束、沒有任何倫理道德的人,是真正最可怕的,是最無藥可救之人。因爲沒有信仰,你就沒有辦法、也沒有理由可以說服他。所以要管好自己的身、口、意。佛說過這樣的話:善調伏身者、善調伏語者、善調伏意者、善調伏一切、更善調伏一切身、口、意的比丘,一定能脫離苦海。佛是這麼說的。

  所以說,忏悔非常重要!你們要多多地忏悔。所謂忏悔,是用佛的教法來改變自己的行爲、改變自己的言談舉止、改變自己的內心動念當中的一切錯亂和顛倒,讓它變成爲正確和完美的,這就是修行。有朝一日我們也可以達到佛的境界,有朝一日也會成爲象佛一樣有無量無邊廣大智慧、慈悲和德能的救怙者。所以說一定要學會忏悔,忏悔越多,你的缺點就會越少。通過忏悔才能增長功德,通過忏悔才能消除一切過患,通過忏悔才能令一個人變成爲具有非常廣大的智慧、慈悲、德能等一切功德的人。

  至于能否與上師相應?如果你指的“相應”是指有朝一日,證得與上師、佛無二無別的佛的果位的話,我看這是有可能的。如果你修《叁十五佛忏悔文》,而來代替上師相應,那就不對了。因爲忏悔是忏悔,上師瑜伽是上師瑜伽,這是兩碼事。上師瑜伽裏面可以包含著忏悔。比如說《上師供》是上師瑜伽修法當中最圓滿的一種上師瑜伽修法,裏面有忏悔文,但是《上師供》本身不是忏悔文。

  

  ◆居士問:什麼是四座瑜伽?

  ◇仁波切:密法裏面的四座瑜伽是指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修行;《成就盛宴》裏邊的四座瑜伽主要指的是每天早上起來之後,從五點多到八點鍾一座、九點到十二點一座、下午二點到四、五點一座、晚上七點到九、十點鍾左右一座把每天分成四座來修行。

  

  

  ◆居士問:怎樣修行,覺受生起得快?

  ◇仁波切:第一、你修的時候,要有非常大的毅力,還要有出離心。第二、要減少凡夫和世俗的事情,因爲你接觸世俗越多,世俗的習氣就越大,接觸得越多,生起的證悟力就越少。第叁、就是放下很多世俗的概念和世俗的理念,如果你這樣修,必定能在短的時間內,生起覺受的。

  

  

  ◆居士問:如何修《如意寶梯》?

  ◇仁波切:修行的過程要有叁個:第一個就是要有熟悉的過程;第二個是造作的覺受,第叁個是任運的覺受。比如說修依止善知識,依《速道》實修的話,首先具有加行、正行、結行叁個部分。加行即六加行,每天打坐修行都要有的。進入正行時,比如說依止善知識分若幹所緣類,就在一個月以內,將其中一小部分,令生起熟悉的心,倒背如流,一個一個的道理都理解得非常好,隨意就能把它想出來:先是依止善知識的八大功德;然後是不依止的八過患;然後意樂依止裏邊,視上師爲佛;然後就是斷除見過患之心;然後念恩;然後加行依止,總共有七個。這七個層面,你一個一個生起定解的時候,就會把一個一個道理和內容非常清楚地理順出來。然後再把它串起來修,都非常熟悉之後,就經過了熟悉的階段。

  然後,再回到依止善知識的功德部分重新修,修到什麼程度?當你一專心修行的時候,就痛哭流涕,全身的毛孔全部豎起來,生起非常猛烈和強烈的心。這種情況僅限于修法當中是這樣。不修法的時候,行走坐臥的時候,就沒有這樣的感覺。每次座上修的時候,一次次都能生起覺受,這時再往下進行,最後再串習地修。一個一個的這樣生起了覺受,那叫造作地修。

  之後,還得從前面一個一個的修,在這個基礎上,修到說起上師二字的時候,…

《夏壩仁波切問答錄--答疑解惑(1)》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