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夏坝仁波切问答录--答疑解惑(1)▪P2

  ..续本文上一页心有一月轮,其上白色“嗡”字周围有一咒蔓,就是“啊啊 伊伊 乌乌 日日 利利 诶诶 哦哦 昂阿 娑哈,”是白色的,在前面中间开始左到右为止(即顺时针方向排列),咒字都是立着的。这些字从中间嗡字位置往外看的时候,就象我们藏人和汉人念书一样从左往右念的那种方式,这样就能看得见每一个字而且字是面向嗡字的。

  从“嗡”字里面往外,声音咒轮的外面是红色的“嗡 噶喀嘎嘎盎 匝擦杂杂尼雅 扎插闸闸那 答塔达达纳 巴怕拔拔嘛 雅惹拉瓦 夏卡萨哈恰 娑哈”这34个字,相当于阿拉伯人念书一样从右往左念(即逆时针方向排列)。在外面看的时候你顺着可以看了,如果你的心在“嗡”字的位置,你看到的可能是字的背面、都是立着的。在外面看的时候才是正的,这就是第二个咒轮。

  再外面有一圈“嗡 耶达尔嘛 嘿度巴尔巴瓦 嘿敦迭 肯达塔嘎多哈雅瓦度达 迭喀佳犹尼若达 埃旺巴迪 嘛哈夏尔嘛纳耶娑哈”这是从前面往右转(也是顺时针方向排列),这些咒字也是立着的,唯独中间那个“嗡噶喀嘎嘎盎……”是从右往左念。

  我再说明一下,一般所有的咒都是从前面中间位置开始从左往右顺时针方向排列的,唯有胜乐金刚和母续金刚有时候从前面开始从右往左逆时针排列。

  至于咒轮转和不转的问题,一般白度母如意轮,不是转咒轮,主要是转护身轮。白文殊和黄文殊如果你修转咒轮,下面的智慧剑轮往右转,上面的咒往左转。但是你要知道,下面的智慧剑轮和上面的咒是相互不接触的、是悬在空中的。虽然下面有日轮和月轮垫着,但这些咒字从来都不与之直接碰触,都悬在空中,咒轮与月轮中间还有空间的。

  

  ◆居士问:《成就盛宴》中元音咒字轮、子音咒字轮、缘起咒字轮观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

  ◇仁波切:观想任何一个咒轮的时候,一定要观想为立着的,不要观想为平的;而且一定不可以将字和下面的月轮接触上,一定要悬在空中。

  

  ◆居士问:在正行中,如何观想法缘上师?

  ◇仁波切:本来“总摄一切归处上师尊,能仁金刚持前我启请”,在七支供之前,资粮田已经收摄到头顶上与释迦牟尼佛无二无别的根本上师中了,只有一个根本上师跟自己一样是面向前的。但是到真正要修资粮田的时候,从上师佛祖释迦牟尼佛的心间化现出一个接着一个的根本上师及法缘上师,不是在自己的头顶上,而是眼前的虚空中,中间高座上面是根本上师,周围矮一点儿的座上面围绕着法缘上师,而且指名道姓地坐着,他们是在你这一生当中教过你佛法的人、也包括令你修善积德所有的人。

  因为在道次第中有这么一个记载:曾经有一位大德修依止善知识的时候,一直生不起任运觉受,他就请教师父,师父说他可能忘记了一位师父,最后他把能想的都想了,最后想起来曾经有一个老太太教过他一些四皈依方面的知识,他没有把这个老太太放在师父的位置上,所以说他就没有生起真正的任运觉受。后来他把这个老太太想像成出家人的样子,也放在了法缘上师当中,再修的时候很快就生起了任运的觉受。看来令我们增长智慧的每一个人都要包含在善法的法缘上师以内。但是世间的世俗文化老师可能就不包括,这里主要指的是令你修善法的老师。因为你修依止善知识的时候,没有把头顶根本上师的身上化现出一个一个的根本上师及法缘上师放到前面来,所以你有这种疑问。好,阿弥陀佛!随喜功德!

  

  ◆居士问:每天以《三十五佛忏悔文》磕大头,是否能与上师相应?

  ◇仁波切:念诵《三十五佛忏悔文》、磕头消业障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你消业障的快慢与否关键不在于磕头,而是在于修忏悔时的同时要具备四力:

  第一个要在佛面前跪下,一定要把眼前的这个佛像视为真正的佛!也把他视为你真正的根本上师,又是一切如来的智慧、慈悲、德能的显现,然后无比虔诚地磕三个头,再念诵《三十五佛忏悔文》。

  第二个就想,早上起来到早饭为止,心里面起了什么贪、嗔、邪见等等恶习,再观察观察嘴里说了什么妄言、恶口、绮语、两舌等等,身体有没有做杀生、偷盗、邪淫等等一切恶事;好好地思考,一定要每天念《三十五佛忏悔文》,总结每天从早饭到午饭之间、中午到晚饭、晚饭到你临睡之前所做的善恶事情;如果你做了许多恶的事情,要想“做如此如此等恶事的自己做过的错事恶事最终结果会如何?”;然后对自己强烈地责备、谴责;然后观察昨天包括今天,观察五天以内、十天以内、一个月以内、半年以内、一年以内,然后观察十年以内、二十年以内,凡是你能想起的,你都把它观察起来,然后你想想“我的罪过有多大!”生起非常强烈的后悔之心、悔恨之心、遗憾之心,再对其后果生起非常强烈的恐惧之意,这叫追悔力。

  第三个就在佛面前立誓:“我以后决不再做如是等等的恶事!”这叫遮破力。

  第四是对治力。就是念诵《三十五佛忏悔文》磕头等。

  其实一个人想弃恶从善、不断进步的话,就要学会忏悔。要看一个人的前途如何,首先看这个人是把曾经失败的所有原因推在了他人的身上呢,还是把它归到了自己的身上了来呢?如果一个人把所有错误和失败的原因从不总结在自己的过错上,而是推到他人的身上,可以断定他的前途是黑暗的;如果一个人尽管没有太大的才华或者智慧,但他能把所有的错误都归结到自己的身上,那么他的前途一定会是光明的。

  身体不要让它做对自己、对他人带来任何痛苦和麻烦的行为,包括杀生、偷盗、邪淫等等,这是第一个身体的行为;第二个就是管好自己的嘴,不要让它说妄言、挑拨离间的两舌、伤害他人身心和自尊心的恶口、让人学坏的绮语,也就是不要说任何不该说的话;第三个,心里不应该产生任何贪欲、嗔恨、邪见,不要对他人所爱之物产生贪欲,或产生想伤害他人的嗔恨,不要在内心当中生起不相信因果业报、不相信佛法僧三宝、不相信苦集灭道、不相信俗谛和真谛等等的缘起和性空道理,不要生起违背真理的颠倒的思维,要管好自己的心。因为身体的行动实际上是受内心的支配,语言也是受内心的支配,只要没有想错,就不会说错话,只要没想错事,就不会做错事。

  所以说,归根结底还是要管好自己的心,这非常重要!尤其是邪见,邪见最可怕!因为一个没有任何信仰约束、没有任何伦理道德的人,是真正最可怕的,是最无药可救之人。因为没有信仰,你就没有办法、也没有理由可以说服他。所以要管好自己的身、口、意。佛说过这样的话:善调伏身者、善调伏语者、善调伏意者、善调伏一切、更善调伏一切身、口、意的比丘,一定能脱离苦海。佛是这么说的。

  所以说,忏悔非常重要!你们要多多地忏悔。所谓忏悔,是用佛的教法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言谈举止、改变自己的内心动念当中的一切错乱和颠倒,让它变成为正确和完美的,这就是修行。有朝一日我们也可以达到佛的境界,有朝一日也会成为象佛一样有无量无边广大智慧、慈悲和德能的救怙者。所以说一定要学会忏悔,忏悔越多,你的缺点就会越少。通过忏悔才能增长功德,通过忏悔才能消除一切过患,通过忏悔才能令一个人变成为具有非常广大的智慧、慈悲、德能等一切功德的人。

  至于能否与上师相应?如果你指的“相应”是指有朝一日,证得与上师、佛无二无别的佛的果位的话,我看这是有可能的。如果你修《三十五佛忏悔文》,而来代替上师相应,那就不对了。因为忏悔是忏悔,上师瑜伽是上师瑜伽,这是两码事。上师瑜伽里面可以包含着忏悔。比如说《上师供》是上师瑜伽修法当中最圆满的一种上师瑜伽修法,里面有忏悔文,但是《上师供》本身不是忏悔文。

  

  ◆居士问:什么是四座瑜伽?

  ◇仁波切:密法里面的四座瑜伽是指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修行;《成就盛宴》里边的四座瑜伽主要指的是每天早上起来之后,从五点多到八点钟一座、九点到十二点一座、下午二点到四、五点一座、晚上七点到九、十点钟左右一座把每天分成四座来修行。

  

  

  ◆居士问:怎样修行,觉受生起得快?

  ◇仁波切:第一、你修的时候,要有非常大的毅力,还要有出离心。第二、要减少凡夫和世俗的事情,因为你接触世俗越多,世俗的习气就越大,接触得越多,生起的证悟力就越少。第三、就是放下很多世俗的概念和世俗的理念,如果你这样修,必定能在短的时间内,生起觉受的。

  

  

  ◆居士问:如何修《如意宝梯》?

  ◇仁波切:修行的过程要有三个:第一个就是要有熟悉的过程;第二个是造作的觉受,第三个是任运的觉受。比如说修依止善知识,依《速道》实修的话,首先具有加行、正行、结行三个部分。加行即六加行,每天打坐修行都要有的。进入正行时,比如说依止善知识分若干所缘类,就在一个月以内,将其中一小部分,令生起熟悉的心,倒背如流,一个一个的道理都理解得非常好,随意就能把它想出来:先是依止善知识的八大功德;然后是不依止的八过患;然后意乐依止里边,视上师为佛;然后就是断除见过患之心;然后念恩;然后加行依止,总共有七个。这七个层面,你一个一个生起定解的时候,就会把一个一个道理和内容非常清楚地理顺出来。然后再把它串起来修,都非常熟悉之后,就经过了熟悉的阶段。

  然后,再回到依止善知识的功德部分重新修,修到什么程度?当你一专心修行的时候,就痛哭流涕,全身的毛孔全部竖起来,生起非常猛烈和强烈的心。这种情况仅限于修法当中是这样。不修法的时候,行走坐卧的时候,就没有这样的感觉。每次座上修的时候,一次次都能生起觉受,这时再往下进行,最后再串习地修。一个一个的这样生起了觉受,那叫造作地修。

  之后,还得从前面一个一个的修,在这个基础上,修到说起上师二字的时候,…

《夏坝仁波切问答录--答疑解惑(1)》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