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心里面马上有非常强烈的、猛励的、虔敬的信仰之心,甚至痛哭流涕。达到这样的程度,再一个一个往上修到有任意觉受的时候,你就可以修下一所缘暇满人身大义难得。大义难得也以这个方式去修,经过三个阶段。但是此时你还不能够彻底放下依止善知识部分,每天还要从头修,因为你虽然是生起了觉受,但扎的根不深,前面的还需要复习,后面暇满人身也如此生起的时候,然后再修死无常九因相法,此时,重点放在死无常九因相法上,但是暇满人身大义难得每次打座的时候也要修五、六、七遍,同时依止善知识部分也不可以丟,至少也要复习二、三次,每座都是这样。这样下来,越往下去,前面的根扎得越深,而后面修行内容的证悟力的根还不深。对以前重复的次数多,扎根就深了。如是修下来,用不了三年、五年,你就可以变成菩萨了。因为这是生起菩萨心最快的方法,如果不做菩萨,你也没有办法做佛,所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居士问:如何修《如意宝梯》?(另一居士问)
◇仁波切:修“依止善知识”时,首先你要反复念诵,念诵之后要背诵;背诵之后,对它非常的熟悉;熟悉之后,内容绝不会相互错乱,也绝不会颠倒,就像我们非常熟悉的父亲或者母亲一样,这时你可以进行到第二个所缘。
比如说修依止善知识八功德。这八功德一个一个倒背如流,而且这些道理也能一个一个理解得非常非常地清楚;这时你可以向下继续修八过患,八过患也达到这样之后,你再修意乐依止当中师父为佛的部分;这个部分也达到非常熟悉的时候,再修断除见过,就是看师父的过失,实际上是自己的过失,也就是断除邪见;然后再往下转到念恩;再往后就是加行依止当中身供养、财供养和依教奉行;之后,把这七个内容合起来、串起来再修,修到非常非常熟悉的程度,这是熟悉阶段。然后再重新回到第一个所缘修行。
然后根据内容思考,直到内心非常地感动,每次观想起这些所缘,都会泪流满面。每次打坐要非常猛励,若未从心底产生觉受和身心的变化,那么还应延续一段时间;八过患也达到这样,再修意乐依止当中的三个所缘;再往下就是加行依止,加行依止修完之后再串修;都达到了这样程度之后,还不是任运觉受,只是造作觉受已经生起了。
再重新回到依止善知识的八功德当中去。前面修行之乐依止的选作觉受有什么特点呢?就是只要不打坐就没有强烈的内心觉受。那么再加深修行之后,无论打坐还是不打坐,凡是听到依止善知识方面的一字半句的时候,内心却生起非常强烈的信仰,或者泪流满面等等,达到这样为止,再换到八过患等等,串修也达到了这样觉受的时候,等于你用不着特意去修,有人说起上师的名字,马上就生起这样的觉受,那你就算是依止善知识修习到量了,可以转到暇满人身大义难得的修行当中。
暇满人身大义难得,又要分为若干个步骤。第一步就是熟悉阶段,第二步造作阶段,第三步任运觉受阶段。
达到任运觉受的时候,再换到下士道修行当中的四个所缘去修。下士道总共有四个:一个是死无常三根本九因相法;第二个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苦;第三个就是皈依三宝及皈依学处;第四个就是因果业报。
每一个法内部再分成若干个支分。按照《速道》的要求来看,从死无常开始到因果业报为止,一个一个地熟悉后,从因果业报再重新回到死无常。可是我觉得非常有学问的大格西可能能做到这个,咱们一般的人可能比较难。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为四段:第一段就是把死无常的部分生起造作觉受;之后再转到三恶道苦,地狱、饿鬼、畜生一个一个地区别开来生起造作觉受;然后再转到皈依三宝的部分;等到这个也生起造作觉受之后,再转到因果业报的部分,分成这四段。等到因果业报也生起任运觉受之后,把这四部分串起来再修,直到生起任运觉受为止,这样对咱们来说比较适合。
这么修起来,把念诵的条目一个一个地背下来,那只是第一阶段——熟悉阶段;第二步的时候是生起造作觉受阶段;第三步的时候才是生起任运觉受的阶段。
你们当中很多人现在能把《成就盛宴》背下来了,我很随喜。尤其有些做生意、特别忙的人都能背下来了,有好几个。但是,还是要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正行的内容上,这样一来,虽然现在也在念诵、将来也是诵,但是由于你对正行内容理解的不断加深,对《成就盛宴》修行的境界就会提高。如果你们认为先把《成就盛宴》仪轨当中的每一个内容修完了之后,再修正行的内容,这种想法不符合道次第的修行规律。现在你修《成就盛宴》的质量稍微差一点不要紧,你把正行把握好了,以后会加深的。
像唐诗宋词,幼儿园也在读、小学生也在读、初中生也在读、高中生、大学生也在读,读是读,但是理解程度大不一样!
◆居士问:《大威德金刚略轨》中的百字明咒和《成就盛宴》中的百字明咒不一样?
◇仁波切:你是不是说雅麻达嘎百字明?如果是那个百字明就不是金刚萨埵中的百字明,而是大威德百字明。因为百字明有很多种,观音菩萨莲花部的百字明,它是这样念的:嗡白玛萨埵萨玛雅……“班甲”的地方均由“白玛”替换。大威德金刚的百字明,就是用“雅麻达嘎”替换“班甲萨埵”。胜乐金刚的百字明,也就是说“嗡班甲赫鲁嘎萨玛雅……”所以说“班甲萨埵”的位置由“班甲赫鲁嘎”来替换,等等。有很多种,都不一样。它们用处也不一样,什么时候该念什么就要念什么,这个不存在“我喜欢念哪个”或者说“不喜欢念哪个”,也不存在哪个加持力大一点,哪个小一点,该念哪一个就念哪一个。就像我们冬天该穿厚一点的衣服,夏天该穿薄一点的衣服一样,谈不上哪个好、哪个差,都是同样的道理。
◆居士问:什么是觉受,什么是菩提心的任运觉受?
◇仁波切:觉就是觉悟,也就是证悟力;受,是这种体验和感受,这叫觉受。比如说,通过对亲近依止善知识的八功德、不依止善知识的八过患、意乐依止、加行依止的串修,最后确定自己的善知识为一切如来的化身,心里毫无任何的怀疑和疑虑,并且能视他为真正的如来,用不着从理论上去想,而是说起名字的时候就流眼泪,全身的毛发立起来,当你随时都有这种心态的时候,那叫任运觉受。比如说八暇十圆满人身难得,你要时时刻刻想起人身难得而可贵,即便是吃饭、睡觉、跟别人谈话的时候,心里边一分钟都不会忘记,一直想着要把有限的生命用在积累令我今生和来世、乃至永久安乐的善根当中,这种心念根本不用去想也忘不掉,那就是暇满人身大义难得的任运觉受。
再比如说菩提心,无论是睡觉、吃饭、行走、还是跟别人聊天的时候,时时不忘“我为利一切有情父母而今生一定要证得无上的佛陀果位”的心念,就像一个非常疼爱孩子的母亲,面临着孩子明天就要被枪毙的时候,此时吃饭、睡觉、她都忘不掉如何才能解救孩子的这种心情一样,解救众生之心忘不掉的时候,那就生起菩提心了,也就是菩提心的任运觉受。
◆居士问:修亲近善知识,生起觉受时就可以往下修了吗?
◇仁波切:是的,生起觉受的时候可以往下修。但是要生起任运觉受,大概要经过三个阶段,一为熟悉阶段,二为生起造作觉受,三才是生起任运觉受。在《成就盛宴》正行修法中的红字部分有详细的讲解,从头到尾好好地念一下,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居士问:修《成就盛宴》忏悔部分,先念忏悔文,还是先一一发露自己的罪障?
◇仁波切:念忏悔文就是一一地忏悔自己的罪障。一边念忏悔文,一边想起自己的罪障,那才叫忏悔。如果你想发露自己的罪障,先念几次忏悔文,按照忏悔文的内容发露,然后把忏悔文里没包括的一个一个提出来进行忏悔,应该也是可以的。
◆居士问:请您开示,“双身像”所代表的法义?
◇仁波切:胜乐金刚、密集金刚、大威德金刚,在无上瑜伽部的密法中有双身像。其实,在无上瑜伽部中,它是智慧和方便的表象。把人类认为最坏的东西和人类认为最好的东西连接起来,目的是断除人们对坏事物排斥的执着和对好事物贪欲的执着。把它们都删除掉。
我先说内供,其实内供的供物,实际是人类认为最脏的,比如大便、小便之类。但是你观想时把它想成毗卢遮那佛、阿弥陀佛、不空成就如来、宝生如来、不动如来,把人们最尊敬、最珍贵的佛和他们的大圆镜智、平等性智、法界体性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等等,把五智五佛和它们合为一体。为什么?好的东西本来就是好的,你不可能对它产生嗔恨、嫌弃,或者对它产生排斥的执着。唯有你认为坏的东西,才会对它发生那种极强烈的不悦、排斥。但是在万法的体性中,哪有绝对的好和坏,你认为坏的东西,他认为是最好的,他认为坏的东西,你认为是最好的。
我讲这样一个事:比如说,一个大便,我们认为那是臭不可忍,在佛法里面提这个名字都不可以,它太脏了,是不是?可是乌鸦,如果乌鸦信佛的话,你跟它说“你要向佛供养你认为最好的东西,”很可能它供养的就是这个东西,因为它认为这就是最好吃的,你说是不是?其实对食物本身而言没有什么好和坏,只不过你认为好它就好,你认为不好它就不好。就像东北人看四川的菜又麻又辣,难吃死了,根本就受不了;可是四川的人一看东北的菜,那么咸,又没有麻没有辣,难吃死了。你说到底哪一个难吃呢?其实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你认为哪个好吃,哪个就好吃而已。这就是为了消除这个依个人主观意见认定的好与坏。
其实佛法讲的就是一切万事万物的体性,或者一切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我们要成佛的时候需要一个方便,一个智慧。方便是大乐,智慧是万法性空。“女”代表智慧,“男”代表的是方便。在无上瑜伽密法里面,常常会把为利众生而证得无上正等觉佛陀果位的菩…
《夏坝仁波切问答录--答疑解惑(1)》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