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淺釋(宣化上人)▪P13

  ..續本文上一頁燭來供養佛。所供養的東西作法界觀想:「我觀想我所供養的妙莊嚴具,猶如須彌山那麼大,猶如大海水那樣多,我悉用這些寶物來供養十方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叁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我明白這種廣大供養心,也是勝解心,一般人所想不到的,所不明白的,我都明白了。我這種供養心是法界的供養,以法界的心供養法界佛,以法界佛來入法界心,所以叫勝解心。我「深信」即是我真信,沒有窮盡的信。就是衆生業沒有了,衆生煩惱沒有了,衆生界沒有了,法界虛空都沒有了,而我這種信心,是不會沒有的,所以叫深深相信一切所有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諸佛。我是完全用普賢菩薩所修的行門,這種的願力,普遍以法界量,來供養法界諸佛。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所謂「彌天大罪,一悔便消」,不論你有什麼罪業,只怕你不忏悔,能忏悔,罪便沒有了。孔子說:「過,則勿憚改。」有過則不要怕改,若怕改,過就多了。如果過能改,就歸于無。若想掩飾,不欲人知,過就更多了。所謂「愚人無過,小人文過,君子改過,聖人寡過」,愚癡的人說他們沒有過錯,小人有過就要掩飾,君子有過能改,聖人少過,到了佛菩薩就沒有過了。

  在往昔,過去生中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所造的很多惡業,爲何造很多惡業呢?全由無始劫以來生出的貪心、瞋心,和癡心。由貪心生出煩惱。爲何生出煩惱?因爲愚癡。開始是貪心,貪心的根本是愚癡,無明是由愚癡生出來的。從身所造的殺盜淫;從意念所造的貪瞋癡,從口所造出來的绮語、妄言、惡口、兩舌。這十種惡,是從身口意業中所生出,我今一切都要忏悔,改過自新。

  「癡」,就是一種執著,無論做什麼事情,就有什麼執著。貪財的有財的執著,好色的有色的執著,好文章的就有文章的執著,好作詩的就有詩的執著。現在講一個歡喜作詩的和尚,他有詩的執著,這和尚歡喜以文會友,凡有學問的人到他廟上來,他就歡迎;沒有學問的人,他就不歡迎。他的執著很厲害,有學問的人來,能作兩首詩,他就留他們吃飯、住宿。如果不會作詩,不要說吃飯、住宿,連門都不可以進。有這種執著,就有魔障。一天晚上,來了一個人,因爲此地離其它鄉鎮很遠,這個人想在廟上過夜,小沙彌說:「你想在這兒住,要依照我師父的規矩,必須要作二首詩,或一首詩、一首賦,或作一篇文章,才能留你在這兒住,你會不會作文章、詩、賦呢?」這個人說:「我什麼都會!」這個人其實字都不識,只想騙得住一宿,吃兩頓飽飯再說。小沙彌就對他師父說:「這個人詩詞歌賦、文章都會。」所以師父就留下他,並且作了很好的齋菜飯給他吃,這個人先吃了一頓飽飯,小沙彌拿一壺茶給他後,就把門反鎖上,怕他跑了。但由于這個人吃得太多了,晚上想上廁所,但找不到廁所,門也打不開,于是把花瓶拿來,就瀉肚瀉在花瓶裏,瀉滿了兩個花瓶。他把那壺茶喝了,喝了後又瀉,于是就瀉在茶壺裏。第二天,小沙彌開門,又送飯給他吃,問他:「你昨天晚上作詩了沒有?」他說:「我作兩首詩(屎),在花瓶裏。」小沙彌想:「他有兩首詩,可以放他走了。」于是把門打開,讓他走了。走了後,老和尚問小沙彌:「昨天的客人,作詩了沒有?」小沙彌說:「有,他作了兩首詩,在花瓶裏。」那和尚說:「你拿來給我看一看。」小沙彌就把手往花瓶拿,結果拿了一手屎,把手往另外一個花瓶拿,又抓了一手屎,他想用茶壺的水來洗一洗,結果又倒了一堆屎;和尚催沙彌把詩拿來,小沙彌把兩手一張說:「你看,這是兩手屎。」從此以後,這老和尚再也不留人作詩了。因爲這個人拉了兩花瓶屎,把老和尚的執著治好了。

  十方一切諸衆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衆生」,是衆緣和合而生。如做人,不是這麼簡單就做人,要作做人的事,才能做人,做人還要做人的事。什麼事是做人的事?學好人的行路,學人的說話,學好人一切的行爲,才叫做人。你要學做鬼的事情,那將來就做鬼。衆生是衆緣和合而生,也是你現前的一念心所造成的,你現前的一念心。想作佛,修佛道,將來就成佛,就是因你的心造成的。你現前的一念心想要行菩薩道,自利利人,自覺覺他,那就可以作菩薩。你要想修聲聞乘,證得阿羅漢果,就成聲聞。你要想修緣覺乘,想得緣覺的果位,就成緣覺。你要想生天,就修五戒十善。你要想作人,就要守持五戒。想要作修羅,你就天天和人鬥爭,生瞋恨心,就可以成修羅。你想作畜生,就去做愚癡的事情,就可以作畜生。你要想作餓鬼,就去做黑暗的事情,見不得人的事。你想到地獄,就多造點罪業,就可以到地獄去,所以「一切唯心造」。本經上說:「若人欲了知,叁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根本沒有天堂、地獄,也沒有佛、菩薩、人,什麼都沒有,爲什麼又有呢?就是我們現前的一念心所造成的,才有這十法界,以及種種形相。如果我們一念都不生,連心都沒有了,所謂「無心無念福無邊,私欲雜念是罪衍」,你要無心、無念了,那就是無邊的福。你有一些私欲,就是自私,貪欲,這是造罪,所以說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也可以說一切衆生都沒有佛性,爲什麼呢?你如果不修行就沒有,要修行就有。又可以說:「修也有,不修也有。」又可以說:「修也沒有,不修也沒有。」爲什麼?不要執著,如你有所執著,說:「我有佛性。」那是有所執著。如果沒有執著,有而不有,無而不無,所以修也沒有,不修也沒有,人如沒有執著,就可以成佛了。爲什麼我們不能成佛?就是因爲我們有所執著。

  「二乘」是聲聞、緣覺。「有學」是初果到叁果;四果阿羅漢是無學位。所有一切的如來和菩薩,所有聲聞、緣覺、有學、無學的功德,我皆隨喜;佛的功德,我也隨喜;菩薩的功德,我也隨喜;像微塵那麼多的功德,我也隨喜;像須彌山那麼大的功德,我也隨喜;不論功德大小,我都要隨喜。所以說:「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不要以爲惡事小就去做,不要以爲善事小就不去做,你要知道,所有的山都是由微塵聚集而成,一粒微塵雖然是小,聚集多了就成了山。一件善事雖然少,我們做多善事,也就無量無邊了。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于無上妙*輪

  十方即法界,法界即十方,佛爲世間的明燈。以前世間沒有佛的時候,世界是黑暗的。有一些旁門外道,邪思說法,甚麼叫邪思?邪思是知見不正當,引人入魔的境界,使人不生正知正見,而使人生邪, 知邪見。邪知邪見就是黑暗,正知正見就是光明。以前我常說:「懵懂傳懵懂,一傳兩不懂,師父下地獄,徒弟往裏拱。」這就是邪思說法。他說:「你吃點藥,可以得到虛空的境界。」然後他又爲你證明:「這就是虛空,虛空就是這樣,你已證果了,已經得到四禅了。」「四禅」,本是很平常了,還不要緊,他甚至說:「你現在得到虛空了,和佛是一樣了,佛不也是這樣子。」他令人錯了知見,指引錯路,所以叫「懵懂」,他自己也不明白,糊胡塗塗,他雖胡塗,卻有人向他學胡塗,所以叫「懵懂傳懵懂」,一個人傳,變成兩個人都不懂,爲什麼兩個人都不明白?以不明白的人傳不明白的人,于是成爲兩個都不明白,這也就是盲人引路,自己是個瞎子,帶著這沒眼睛的人,那個沒有眼睛的人,以爲他有眼睛,不知他自己也看不見路,但他要騙人,這叫「一傳兩不懂」,因爲他自己不明白如何修行,糊胡塗塗的跑到地獄去,徒弟想:「跟師父不會錯。」所以就跟去了,但地獄門已關上,他就像豬似的,用嘴來拱,想把門拱開,所以說「徒弟往裏拱」,等地獄門拱開時,師父看到徒弟了,師父問:「你到這裏做什麼?」徒弟:「師父來了,做徒弟的當然要跟來!這是什麼地方?」師父說:「我現在還不太清楚,不知道這是一個什麼佛的世界?」等一會兒餓鬼、夜叉來了,說:「你這個做師父的,不好好教徒弟,盡打妄語騙人,好了,這回到拔舌地獄去。徒弟沒有騙人,但盡做壞事,把他放在油鍋裏。」徒弟說:「真糟了!你騙人墮拔舌地獄,這是你罪有應得,因你耽誤人,我們跟你學胡塗,造了很多罪,被油鍋煎,這罪真不好受!」師父說:「我也沒法子,沒有咒念了,我救不了你了,我自己都救不了自己。」所以一個師父帶了一班魔魔氣氣的徒弟,都跑到地獄去。邪思說法,誤人到地獄去。我們修行,要尋訪善知識,善知識就是個有智慧的人、聰明人。我們學道,必須要跟聰明人學;不要跟愚癡人學。聰明人的理論是正確的,不會引人到邪路上去。佛未出世以前,世上都是這些「懵懂傳懵懂」這一類的師父。佛出世了,猶如有太陽和燈光,所以把世間照得光明。誰是「最初成就菩提者」?誰都是「最初成就菩提者」。何謂菩提?菩提就是覺道。覺什麼道?覺悟一切惡事不要做,一切善事都要做,就是覺道。覺道是節節高,菩提也應該這樣子,一步比一步高,要步步高升,由凡夫到成佛,就叫菩提。可是步步下降是覺惡道,步步高升是覺善道,所謂「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最初成就菩提者,就是最初成就的佛。最初這位佛,是怎麼成的呢?我們知道,念經、念咒是修行,行菩薩道,六度萬行都是修行,但最初沒有佛以前,無人知道六度萬行,也沒有人明白怎樣修行,沒有經念,也沒有咒念,那怎麼成佛呢?在無量劫最初的佛,就是開辟世界的佛,本來就是佛,他也不須念。爲什麼?本來就是佛,所以也不能說最初的佛。誰成就道業,誰就是最初成就菩提者。最初的佛,本來就有的。我現在都勸請十方叁世諸佛和最初成就的佛,久住于世,請佛轉妙*輪,轉再沒有比他們更高尚不可思議的妙*輪。講經、說法、念經、持咒、印經,都是在轉*輪…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淺釋(宣化上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