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烛来供养佛。所供养的东西作法界观想:「我观想我所供养的妙庄严具,犹如须弥山那么大,犹如大海水那样多,我悉用这些宝物来供养十方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明白这种广大供养心,也是胜解心,一般人所想不到的,所不明白的,我都明白了。我这种供养心是法界的供养,以法界的心供养法界佛,以法界佛来入法界心,所以叫胜解心。我「深信」即是我真信,没有穷尽的信。就是众生业没有了,众生烦恼没有了,众生界没有了,法界虚空都没有了,而我这种信心,是不会没有的,所以叫深深相信一切所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诸佛。我是完全用普贤菩萨所修的行门,这种的愿力,普遍以法界量,来供养法界诸佛。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所谓「弥天大罪,一悔便消」,不论你有什么罪业,只怕你不忏悔,能忏悔,罪便没有了。孔子说:「过,则勿惮改。」有过则不要怕改,若怕改,过就多了。如果过能改,就归于无。若想掩饰,不欲人知,过就更多了。所谓「愚人无过,小人文过,君子改过,圣人寡过」,愚痴的人说他们没有过错,小人有过就要掩饰,君子有过能改,圣人少过,到了佛菩萨就没有过了。
在往昔,过去生中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所造的很多恶业,为何造很多恶业呢?全由无始劫以来生出的贪心、瞋心,和痴心。由贪心生出烦恼。为何生出烦恼?因为愚痴。开始是贪心,贪心的根本是愚痴,无明是由愚痴生出来的。从身所造的杀盗淫;从意念所造的贪瞋痴,从口所造出来的绮语、妄言、恶口、两舌。这十种恶,是从身口意业中所生出,我今一切都要忏悔,改过自新。
「痴」,就是一种执着,无论做什么事情,就有什么执着。贪财的有财的执着,好色的有色的执着,好文章的就有文章的执着,好作诗的就有诗的执着。现在讲一个欢喜作诗的和尚,他有诗的执着,这和尚欢喜以文会友,凡有学问的人到他庙上来,他就欢迎;没有学问的人,他就不欢迎。他的执着很厉害,有学问的人来,能作两首诗,他就留他们吃饭、住宿。如果不会作诗,不要说吃饭、住宿,连门都不可以进。有这种执着,就有魔障。一天晚上,来了一个人,因为此地离其它乡镇很远,这个人想在庙上过夜,小沙弥说:「你想在这儿住,要依照我师父的规矩,必须要作二首诗,或一首诗、一首赋,或作一篇文章,才能留你在这儿住,你会不会作文章、诗、赋呢?」这个人说:「我什么都会!」这个人其实字都不识,只想骗得住一宿,吃两顿饱饭再说。小沙弥就对他师父说:「这个人诗词歌赋、文章都会。」所以师父就留下他,并且作了很好的斋菜饭给他吃,这个人先吃了一顿饱饭,小沙弥拿一壶茶给他后,就把门反锁上,怕他跑了。但由于这个人吃得太多了,晚上想上厕所,但找不到厕所,门也打不开,于是把花瓶拿来,就泻肚泻在花瓶里,泻满了两个花瓶。他把那壶茶喝了,喝了后又泻,于是就泻在茶壶里。第二天,小沙弥开门,又送饭给他吃,问他:「你昨天晚上作诗了没有?」他说:「我作两首诗(屎),在花瓶里。」小沙弥想:「他有两首诗,可以放他走了。」于是把门打开,让他走了。走了后,老和尚问小沙弥:「昨天的客人,作诗了没有?」小沙弥说:「有,他作了两首诗,在花瓶里。」那和尚说:「你拿来给我看一看。」小沙弥就把手往花瓶拿,结果拿了一手屎,把手往另外一个花瓶拿,又抓了一手屎,他想用茶壶的水来洗一洗,结果又倒了一堆屎;和尚催沙弥把诗拿来,小沙弥把两手一张说:「你看,这是两手屎。」从此以后,这老和尚再也不留人作诗了。因为这个人拉了两花瓶屎,把老和尚的执着治好了。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如做人,不是这么简单就做人,要作做人的事,才能做人,做人还要做人的事。什么事是做人的事?学好人的行路,学人的说话,学好人一切的行为,才叫做人。你要学做鬼的事情,那将来就做鬼。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也是你现前的一念心所造成的,你现前的一念心。想作佛,修佛道,将来就成佛,就是因你的心造成的。你现前的一念心想要行菩萨道,自利利人,自觉觉他,那就可以作菩萨。你要想修声闻乘,证得阿罗汉果,就成声闻。你要想修缘觉乘,想得缘觉的果位,就成缘觉。你要想生天,就修五戒十善。你要想作人,就要守持五戒。想要作修罗,你就天天和人斗争,生瞋恨心,就可以成修罗。你想作畜生,就去做愚痴的事情,就可以作畜生。你要想作饿鬼,就去做黑暗的事情,见不得人的事。你想到地狱,就多造点罪业,就可以到地狱去,所以「一切唯心造」。本经上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根本没有天堂、地狱,也没有佛、菩萨、人,什么都没有,为什么又有呢?就是我们现前的一念心所造成的,才有这十法界,以及种种形相。如果我们一念都不生,连心都没有了,所谓「无心无念福无边,私欲杂念是罪衍」,你要无心、无念了,那就是无边的福。你有一些私欲,就是自私,贪欲,这是造罪,所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也可以说一切众生都没有佛性,为什么呢?你如果不修行就没有,要修行就有。又可以说:「修也有,不修也有。」又可以说:「修也没有,不修也没有。」为什么?不要执着,如你有所执着,说:「我有佛性。」那是有所执着。如果没有执着,有而不有,无而不无,所以修也没有,不修也没有,人如没有执着,就可以成佛了。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佛?就是因为我们有所执着。
「二乘」是声闻、缘觉。「有学」是初果到三果;四果阿罗汉是无学位。所有一切的如来和菩萨,所有声闻、缘觉、有学、无学的功德,我皆随喜;佛的功德,我也随喜;菩萨的功德,我也随喜;像微尘那么多的功德,我也随喜;像须弥山那么大的功德,我也随喜;不论功德大小,我都要随喜。所以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以为恶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善事小就不去做,你要知道,所有的山都是由微尘聚集而成,一粒微尘虽然是小,聚集多了就成了山。一件善事虽然少,我们做多善事,也就无量无边了。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轮
十方即法界,法界即十方,佛为世间的明灯。以前世间没有佛的时候,世界是黑暗的。有一些旁门外道,邪思说法,甚么叫邪思?邪思是知见不正当,引人入魔的境界,使人不生正知正见,而使人生邪, 知邪见。邪知邪见就是黑暗,正知正见就是光明。以前我常说:「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拱。」这就是邪思说法。他说:「你吃点药,可以得到虚空的境界。」然后他又为你证明:「这就是虚空,虚空就是这样,你已证果了,已经得到四禅了。」「四禅」,本是很平常了,还不要紧,他甚至说:「你现在得到虚空了,和佛是一样了,佛不也是这样子。」他令人错了知见,指引错路,所以叫「懵懂」,他自己也不明白,糊胡涂涂,他虽胡涂,却有人向他学胡涂,所以叫「懵懂传懵懂」,一个人传,变成两个人都不懂,为什么两个人都不明白?以不明白的人传不明白的人,于是成为两个都不明白,这也就是盲人引路,自己是个瞎子,带着这没眼睛的人,那个没有眼睛的人,以为他有眼睛,不知他自己也看不见路,但他要骗人,这叫「一传两不懂」,因为他自己不明白如何修行,糊胡涂涂的跑到地狱去,徒弟想:「跟师父不会错。」所以就跟去了,但地狱门已关上,他就像猪似的,用嘴来拱,想把门拱开,所以说「徒弟往里拱」,等地狱门拱开时,师父看到徒弟了,师父问:「你到这里做什么?」徒弟:「师父来了,做徒弟的当然要跟来!这是什么地方?」师父说:「我现在还不太清楚,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佛的世界?」等一会儿饿鬼、夜叉来了,说:「你这个做师父的,不好好教徒弟,尽打妄语骗人,好了,这回到拔舌地狱去。徒弟没有骗人,但尽做坏事,把他放在油锅里。」徒弟说:「真糟了!你骗人堕拔舌地狱,这是你罪有应得,因你耽误人,我们跟你学胡涂,造了很多罪,被油锅煎,这罪真不好受!」师父说:「我也没法子,没有咒念了,我救不了你了,我自己都救不了自己。」所以一个师父带了一班魔魔气气的徒弟,都跑到地狱去。邪思说法,误人到地狱去。我们修行,要寻访善知识,善知识就是个有智慧的人、聪明人。我们学道,必须要跟聪明人学;不要跟愚痴人学。聪明人的理论是正确的,不会引人到邪路上去。佛未出世以前,世上都是这些「懵懂传懵懂」这一类的师父。佛出世了,犹如有太阳和灯光,所以把世间照得光明。谁是「最初成就菩提者」?谁都是「最初成就菩提者」。何谓菩提?菩提就是觉道。觉什么道?觉悟一切恶事不要做,一切善事都要做,就是觉道。觉道是节节高,菩提也应该这样子,一步比一步高,要步步高升,由凡夫到成佛,就叫菩提。可是步步下降是觉恶道,步步高升是觉善道,所谓「君子上达,小人下达」。最初成就菩提者,就是最初成就的佛。最初这位佛,是怎么成的呢?我们知道,念经、念咒是修行,行菩萨道,六度万行都是修行,但最初没有佛以前,无人知道六度万行,也没有人明白怎样修行,没有经念,也没有咒念,那怎么成佛呢?在无量劫最初的佛,就是开辟世界的佛,本来就是佛,他也不须念。为什么?本来就是佛,所以也不能说最初的佛。谁成就道业,谁就是最初成就菩提者。最初的佛,本来就有的。我现在都劝请十方三世诸佛和最初成就的佛,久住于世,请佛转妙*轮,转再没有比他们更高尚不可思议的妙*轮。讲经、说法、念经、持咒、印经,都是在转*轮…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浅释(宣化上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