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于是他就找小兒子,他說:「業障,我就快死了,你肯不肯跟我一起死呀!」業障說:「可以!你到那裏,我都跟你一起去!我來侍候你。」于是這個有錢人就很高興,心滿意足,總算有個兒子願意陪他死。這個業障就陪他見閻羅王去,閻羅王問他:「你一生賣米、賣酒都摻水,是不是?」這個人說:「沒有,我沒有做過這麼缺德的事。」但他兒子業障說:「有呀!我看你賣米、賣酒都有摻水呀!他說得沒錯,你怎麼不承認呢?」這個兒子居然做見證,證明他有做壞事,這個父親沒話說,于是要墮地獄。他說:「原來你跟我來,是來見證我有造罪業,沒有做德行事,早知道不要你跟來了!我雖然沒有辯護律師,但我自己講,閻王爺也許不知道,你居然做起見證人了。」于是他很灰心,所以說:「萬般帶不去,金銀不肯去,只有業隨身。閻王審問時,業雲真又真。」所以業障是很厲害的。什麼是業障?就是你所做的事,你做好事,就有好的業;你做惡事,就有惡的業;做好事有善業,做壞事有惡業,那即是業障。
現又有另外一個故事,我以前做沙彌時,過年廟上或家庭都要寫對聯,又叫回春。廟上也寫一些「如意吉祥」等吉祥的話。那時候我寫副「智慧如海」的對聯,那時有位師兄也是沙彌,他看我寫這四個字,就非常歡喜,于是老是念著這四個字,念來念去,我就對他說:「我看你業力如海。」這一說,他當場就大發無明,大發脾氣,甚至要打我,我說:「你別著急,我說出來的話,你一定會喜歡的,也一定會同意。我說你『業力如海』,你不但不發脾氣,而且還要謝謝我!」他說:「你怎麼說我業力如海,我還要謝你?」我說:「你知道什麼叫『業』嗎?」他說:「業是人所造的。」我說:「業有善業和惡業,如果我說你善的業力如海,你說如何?」他一聽,就沒話說了,便向我認錯。你看就是這麼妙,就差一個字,加一個「善」字,他那麼大的脾氣就沒有了。這也是妙法,就差一個字,這個字我沒說清楚,他就發脾氣,那我再添個字成「善業如海」,他就高興得不得了,所以一個字能令人發脾氣,能令人歡喜。又有一次,我拿一卷紙,這個沙彌師兄很好管閑事,問我手上拿著什麼,我說:「這是賣你的契紙。」他一聽又發脾氣了:「你怎麼可以把我賣了!你有什麼權力來賣我?」我說:「我當然有權力賣你,我賣你,你還要歡喜,你不歡喜,我還不賣呢,我是有特權的。」他更火了:「你有什麼特權?」我說:「我賣你,有人買你,你一定會歡喜的!」他說:「豈有此理,你賣我,有人買我,我還要歡喜?」我說:「我把你賣給釋迦牟尼佛,永遠做和尚,可以嗎?」他說:「可以!」這是我小時候很頑皮,你看這一樣事情,你賣了他,他還要高興,這也是妙法,不要以爲是講笑話。
現講一講魔的境界,你如不修道,魔不來找你,你一修道,魔障就會來找你,爲什麼呢?因爲人在沒有修道時,是個窮人,魔等于土匪一樣,土匪不會去搶窮人,因爲知道他根本沒有東西可搶。你一修道,就等于人發財一樣,土匪就來搶你的財寶,所以修道就有魔,所謂「魔是磨真道,真道才有魔,越磨越光亮,光亮更要磨,磨得如秋月,空中照群魔,群魔照退了,現出本來佛」。你修道有點誠心了,魔就來磨你,也就是考試你,因爲你用功用真了,有多少真了,魔就要來考試你。你越受磨,就現出你的光明。你光亮時,更要磨多一點,魔考試你,考得你猶如空中月亮那麼明亮。在虛空裏照群魔,這言其你有真正的智慧,就會照群魔,把一切魔都認識了。群魔照退,表示你的智慧光明把魔照得無隙可乘,把魔都照跑了,這時就現出本來的佛。
修道有所成就時,就會遇到魔障。以守戒來講,本來不想犯戒,但卻犯了戒。本來不想殺生,無形中就殺了生。本來不想偷盜,不知不覺就犯了戒。本來不想邪淫,也不知不覺就犯了,不知不覺就胡塗了,那時無明就現前,然後什麼都忘了,忘了已受戒持齋,結果又開齋又破戒。本來不想打妄語,無明發現了,就打妄語。本來不想飲酒,無明一來,又飲酒了,這就是無明把智慧遮蓋住,沒有智慧,所以就犯戒了。又如打坐,有了一點定力,生出一點智慧,就想斷淫欲心,當你不想斷淫欲心還沒事,你一想斷淫欲心時,淫魔就上來了,或許在你睡覺時,他就變化成種種美女,你歡喜什麼樣子,他就現出那個樣子,來引誘你;對女人,他就現出種種美貌男子來誘惑,也是在夢中考驗你,在這時,你沒有把握,在夢裏就犯了戒,沒有定力,也沒有智慧。或者不是在夢中,在平時,如你沒有定力,沒有智慧時,魔不現前;你想發心修行時,魔障的境界就發現了,或許會遇到你舊有的異性朋友,不知不覺就犯戒了,犯戒就沒有定力,沒有定力就愚癡,沒有慧力,這就是無明來遮蓋你的智慧,讓你破戒。還有打坐參禅時,也會發生魔障的,或者看見種種境界;或者覺得自己有神通了;或者覺得自己身體和虛空一樣,有虛空那麼大,楞嚴經裏的五十陰魔,種種境界都現前了,這都是魔的境界。
以前有位老修行,在參禅打坐,他將要入定時,就看見一個境界,什麼境界?他看見在他頭上,吊著一塊幾噸重的大石頭,繩子上有只老鼠在咬繩子,繩子一斷,大石頭就會把他砸死。他看此境界,心卻如止水的想:「如果石頭把我壓死,我也不管了,死了,也要在這裏打坐。」結果他入定了,石頭也沒有把他壓死,如果他一驚,生恐懼心,就會走火入魔。還有以前釋迦牟尼佛將要成道時,那時魔王波旬慌了,說:「瞿昙現在就要成佛了,我應使他勿成佛。」魔王想來想去,也想不出一個妙法,正在愁眉苦臉無辦法時,魔女問:「父親,您爲什麼那麼憂愁?」魔王答:「現在瞿昙快要成佛了;他一成佛,我們的眷屬就無勢力了。故我現在正想法子,勿令他成佛。」魔女說:「原來如此,我們可以去擾亂他的道心。」魔女生得非常美貌,用很嬌媚的手段,來引誘釋迦牟尼佛,令佛生出淫欲心。可是釋迦牟尼佛對這種境界是如如不動,佛便做如是觀想:「勿以爲你很美,你老時,就變成皺紋滿面,雞皮鶴發的老太婆,將來是很醜陋。」這一觀想,魔女就看見自己立刻變老了,眼睛看東西也看不清楚,耳朵亦聽不清楚,老態龍鍾的模樣已現出來,自己生忏悔心就跑了。魔的境界是很多的,但我們修道人勿被魔的境界所搖動,不爲其搖動,就是有定力,有定力就是不散亂。禅定不散亂,就不會入魔的境界。
世間道,就在世間即可出世間,即是不執著,離開執著,就得到解脫。什麼叫不執著?就是「身在塵,心出塵,井裏摘花不染塵。」人雖在世界上,可是心超出塵世,好象在井裏摘花不染塵,沒有著塵埃,猶如蓮花。蓮花是出汙泥而不染,其根在泥淖中,可是花在水上面,這叫出汙泥而不染。我們不著世間上一切法,好象蓮花不著水,不染塵一般,也好象日月在虛空中運行而不停止,而無所執著。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
如是經于剎塵劫。十方利益恒無盡
完全斷除一切地獄、畜生、餓鬼叁惡道的苦。平等賜與一切衆生這種快樂,像這樣來作,經過剎塵那麼多的劫,我利益十方一切衆生,常常沒有窮盡。
我常隨順諸衆生。盡于未來一切劫
恒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我常恒順一切衆生,來修學普賢十大願王盡于未來際一切劫,我的願力沒有窮盡,我常常修學普賢菩薩廣大的行門,使無上大菩提,善根充實圓滿,無欠無余。
所有與我同行者。于一切處同集會
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
所有與我同修普賢十大行門的修行人,在任何時候都會聚會到一起,身口意叁業也都一樣,一切修行行願也都一樣。
所有益我善知識。爲我顯示普賢行
常願與我同集會。于我常生歡喜心
所有對我有利益的善知識,教我普賢菩薩修行的行門。「常願與我同集會」,有緣的人,才會聚集在一起。沒有緣的人,想聚集在一起,也不可能,所以常常能在一起的人,都是生生世世有這個願力,互相一起修道,修行用功,同在一個法會,對我常常生出一種歡喜心。人與人之間,如果遇見無緣的人,即使你對他好,他也不覺得好。有緣的人,就是你罵他、打他,他都生出歡喜心,所以人與人之間是有一種微妙的關系。
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衆圍繞
于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
我發願常常親自看見一切諸佛,到十方國土親近一切諸佛,和一切佛的弟子,大衆在一起,來圍繞贊歎供養佛,一切衆生都發起廣大供養心,供養一切諸佛、一切佛子。我這種廣大供養心,就是到未來劫完了以後,也沒有疲厭、厭倦的時候。
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
我再發願受持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微妙甚深的法門,所謂「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不要以爲佛法很容易明白,不但佛法不易明白,就是遇見佛法,也是非常難的,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人身難得,已經得到人身了;佛法難聞,我們已經聞到佛法了;善知識難遇,我們要找善知識。我願意依照諸佛微妙的法門去修行,我要光大佛教,要令菩提道放光,顯現于宇宙之內,得到究竟清淨、涅槃的境界,圓滿普賢菩薩的菩提大道門,我盡未來劫,要常常修習一切普賢行。
我于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恒無盡
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
我在叁界一切諸有裏,所修的福德和智慧,永遠沒有窮盡,想要修福,就要做好事;想修智慧,就要多學佛法。多作善功德,就有福;多弘揚佛法,轉大*輪,教化衆生,就會開智慧。如此福也無盡,智慧也無盡。定力圓滿,慧力也圓滿,定慧圓明方便法門,用權巧方便法門,和解脫法門,得到無有窮盡,沒有終了這種功德藏,你這種功德無有窮盡,猶如虛空那…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淺釋(宣化上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