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法界,雖然是能夠遍照一切法界,卻仍舊還是寂靜不動的,這是無上的涅槃相,凡夫不懂得這種道理,就說是死了。○真字、是真實的意思,常字、是常住的意思,就是常常是這個樣子的。】
【釋】這一段、是頌第七大願請佛住世的。這裏的諸佛兩個字,是把十方叁世一切的佛,都包括在裏頭的。佛成道後,就證到了兩種大果,一種叫無上大菩提,一種叫無上大涅槃。【證到就是修滿了這種功夫、修到了這種地位的意思。菩提涅槃上邊、都加無上大叁個字,是稱贊菩提同了涅槃的功德,又大又高的意思。】證到了這種大果,纔能夠隨自己的意思,要現生相,就現生相,要現滅相,就現滅相,講到實在,那是生也沒有生,滅也沒有滅,總是圓明寂照的妙用。第一句、是說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到了化度衆生的機緣盡了的時候,就要示現這種涅槃的相了。雖然曉得一切的佛,都是常常住在衆生的世界上,沒有一尊佛入涅槃的,但是一現了這種涅槃的相,就有一部份的衆生,看不見佛,聽不到佛說法了。像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明明的現在還是在七寶莊嚴的靈鹫山,同了諸大菩薩,說種種深妙的佛法,【這是根據佛說的妙法蓮華經上的話。各位居士、萬萬不可以疑惑的,我那裏敢隨便亂說,招受大罪業呢。】但是到印度去朝禮靈山的男女居士們,只看見一座荒山,那裏還能夠看見佛的形相,聽到佛說法的聲音呢。所以佛示現涅槃,總是衆生福薄業重的苦,普賢菩薩大慈大悲,哀憐十方世界的苦惱衆生,所以至誠懇切的到十方世界去,周遍勸請一切諸佛,不要示現涅槃的相。第叁句、是表顯明白請願的意思,求佛長久住在世界上,要同了十方一切世界微塵數那樣長久的時劫,爲什麼要請佛住在世界上,這樣的長久呢,這都是因爲要求佛永遠不停歇的說法,使得所有的一切衆生,都聽到了佛法,下了成佛的種子,一天一天的修學上去,那種子就可以像一株樹那樣的,一天一天大起來,就可以結成大果,了脫生死,成就佛道的大利益。
所有禮贊供養佛,請佛住世轉*輪,隨喜忏悔諸善根,回向衆生及佛道。
【解】善根、就是指十大願,因爲十大願,都是成佛的根,所以就叫做善根。
【釋】這一段、是把第一大願至第七大願,合並起來,總頌一遍。又把善根兩個字來收束七種大願,一齊歸到回向上去。還有一種說法,是把這一段偈,分做明頌暗頌兩種,明頌、是頌第十大願普皆回向,暗頌、是把第八大願常隨佛學,第九大願恒順衆生,都包括在第十大願普皆回向裏頭了。開頭的所有兩個字,同了第叁句末後諸善根叁個字,是把上邊的七個大願,都包括在裏頭的。第一句的禮、就是第一大願禮敬諸佛。贊、是第二大願稱贊如來。供養佛、就是第叁大願廣修供養。第二句、就是第七大願請佛住世,同了第六大願請轉*輪。第叁句隨喜、就是第五大願隨喜功德。忏悔、就是第四大願忏悔業障。十種大願、雖然只說了七種,但是每一種大願裏頭,都還包括著別的種種善根的,所以說諸善根。現在把這種種的善根,一齊拿來回向一切衆生,使得一切衆生大家都種下善根,並且還把種種的善根,一齊拿來回向無上佛道,願意一切衆生,早日成佛。【從偈的第一句、所有十方世界中起,一直到第一段回向衆生及佛道,總共四十八句。在朝暮課誦白話解釋裏頭,也有詳細解釋的,可以請一本來,一同看看。】
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供養過去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我願普隨叁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解】習字、同了學字一樣的意思。天人師、就是佛。因爲佛是天道同了人道的大導師,【導字、是指導的意思。】所以稱天人師。意樂兩個字並起來,【意樂的意字、是意思同了心念。樂字、要在右邊下方加一圈,讀做洛字音】。是意思同了心念裏頭都很快樂,不是身體上快樂的意思。
【釋】這一段、是頌第八大願常隨佛學的。所說跟隨佛學,並不是跟隨一尊二尊佛,是所有十方一切的佛,我都跟隨了學的,我願意跟隨了學習普賢菩薩種種圓滿的行願,還要供養已經過去世的十方許多佛,同了現在世的十方許多佛,未來世的十方許多佛,凡是出現到世界上來的佛,我都要誠心供養的。佛本來是爲了要教化天道、人道等、各道的衆生,纔修成佛的,所以稱天人師。衆生都能夠發願,常常跟隨了佛,修學普賢菩薩的行願,還要發願供養十方叁世的一切佛,他們的意思裏頭,都非常的快樂,並且這種快樂,是快樂到不可以拿說話來形容的,所以叫圓滿。我願意普遍跟隨了過去現在未來叁世的一切佛,學習修行佛道,很快的能夠成佛。【成就大菩提,就是成佛。】
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衆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十方所有諸衆生,願離憂患常安樂,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余。
【解】獲得兩字、是得著的意思。正法利、是正法的利益,【正法、就是佛法。】不是邪法的利益。無余、是說煩惱完全淨盡,沒有一些些的余存。
【釋】這一段、是頌第八大願恒順衆生的。所有十方的一切佛剎,又廣大、又清淨、又莊嚴,莊嚴上邊加一個妙字,就是莊嚴裏頭,還帶有奇異巧妙的意思。在許多很大的菩提樹王下面,有諸佛在那裏用修佛道的功夫,諸佛的四周圍,還有許多法會圍繞著。十方所有的一切衆生,都願意修普賢菩薩離開種種憂愁患難,常常得到安逸快樂的行願。還要得到又深又正的一切佛法的利益。種種煩惱,滅除淨盡,安住在沒有余存一些煩惱的境界裏頭。
我爲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天龍夜叉鸠盤荼,乃至人與非人等,所有一切衆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解】宿命的宿字、本來是老、舊、同了已經過去的意思。宿命、是六通裏頭的一種通,【六通、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裏頭,其土衆生常以清旦一節底下,有詳細解釋的。】不論是自己的,或是旁人的事情,不論是這一世的,前一世,前十世,前十百千萬世前的事情,都會曉得,就叫宿命通。
【釋】有一部佛經,叫十地經。裏頭也說到十大願的,一供養,二受持,叁轉*輪,四修行二利,五成熟衆生,六承事,七淨土,八不離,九利益,十成正覺。從這一段偈起,一直到下邊第十段偈,都像頌贊十地經裏頭的十大願的。這個第一段偈,同了十大願裏頭第二大願受持相合的。普賢菩薩說道,我爲了願意修行佛道,一世一世在六道裏頭轉的時候,都能夠記得隔世的事情,所以一經轉到了人道裏頭,常常出家修持清淨的戒法。無垢、就是無垢戒,【守戒守得清淨得很,一些沒有染汙。】無破、就是不破梵行戒,【梵行、是修行修得非常的清淨,一些不犯戒法,就叫不破。】無穿漏、就是不缺漏戒,【不缺漏、是守戒守得很周密,沒有一些些違犯戒法,像一件東西,一些不缺少,一些不破漏。】修戒能夠修到無垢、無破、無穿漏,那纔可以稱做淨戒了。天、人、夜叉、鸠盤荼、一直到人同了非人等,所有一切衆生的言語,都是各種音聲的,你聽不懂我的話,我聽不懂你的話,我在修行的時候,要用佛法來救度衆生,當然所講佛法的話一定要使得大家都懂得,那就不能夠不依照了衆生各別的音聲,講給大家聽,使得大家都可以聽得明白。
勤修清淨波羅蜜,恒不忘失菩提心,滅除障垢無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于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解】波羅蜜、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波羅、是彼岸,就是那邊的世界。蜜、是到。就是從這邊苦惱的世界,到那邊快樂的世界去。也可以翻譯做度衆生的度字的,所以六波羅蜜,也可以說六度的。
【釋】這一段、同了十大願裏頭的第四大願修行二利相合的。【惑業同了魔境、是二害,現在修到了二害都得著解脫,就二害變成二利了。】第一句說到勤修,是常常不停歇的修,修到功夫深了,各種波羅蜜,【波羅蜜、還有十種的說法,一施波羅蜜,二戒波羅蜜,叁忍波羅蜜,四精進波羅蜜,五靜慮波羅蜜,六般若波羅蜜,七方便善巧波羅蜜,八願波羅蜜,九力波羅蜜,十智波羅蜜。從第一施波羅蜜,至第六般若波羅蜜,就是六波羅蜜。從第七方便善巧波羅蜜,至第十智波羅蜜,因爲解釋起來太煩了,並且同了這一段偈,沒有多大關系,所以不再解釋了。○六度、在朝暮課誦卷首佛法大意裏頭,有詳細批注的。】自然很精進了,不會夾雜別的亂念頭了,所以叫清淨波羅蜜。修波羅蜜,是修脫離有生死的世界,到涅槃的世界去,所以一邊修,一邊還要常常記牢發修成佛道的願心,不可以有一剎那的時間忘掉的。凡有可以障礙我修行心的妄想,或是可以染汙我清淨心的事情,都完全要滅除淨盡,不可以放他留存一些,那末一切神妙的修行功夫,修行功德,都可以成功了。如果修行的時候,忘掉了發這個修成佛道的願心,那末隨便你修什麼功夫,都要變成種種迷惑,同了魔鬼的境界了。那末要滅除障礙垢汙,用什麼方法,可以滅除清淨呢,這就要對什麼病,發什麼藥了,修波羅蜜的人,所以忘失菩提心,發生障礙垢汙,都爲了有種種不正的見解,遮蔽了他的清淨心的緣故。【蔽字、也是遮蓋的意思。】所說不正的見解,大略說起來,叫六蔽,因爲不正的見解,把修行人本來的清淨心,遮蔽覆蓋住了,所以叫六蔽。這六種蔽,第一是悭貪。悭、是氣量小,貪、是貪得貪多的意思,有了悭貪的心,就可可遮蔽第一波羅蜜布施,使得這個布施的事情,不肯做了。第二是破戒。有了破戒的心,就可以遮蔽第二波羅蜜持戒,使得這個戒,守不住了。第叁是瞋恚。瞋恚兩個字,都是發火的意思,有了發火的心,就可以遮蔽第叁波羅蜜忍辱,【忍字、是忍耐的意思,辱字、是蹧蹋的意思,忍辱是凡有人向我說糟蹋我的話,或是向我做蹧蹋我的事情,我都能夠忍耐,不同他計較。】使…
《普賢菩薩行願品白話解釋(黃智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