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己用修行的功夫,深入兩個字、照俗語說起來,就是進去的意思。深入上邊加一個甚字,是進去得極深的意思,在修行的時期,能夠把自己的心思,完全用到智慧裏頭去,那就沒有修不成的。第五句、普能清淨諸行海,是結第四修行二利願。二利,是解脫惑業同了魔境二種害的,除害、就是得利益,所以叫修行二利,惑業魔境,都能夠解脫,那是所修的一切行,自然都清淨了。第六句、圓滿一切諸願海,是結第九利益願。所說的利益,是求衆生的利益,不是求自己的利益,求利益的時間,是沒有窮盡的。求利益的地方,又是很周遍的,願發得大,發得多,利益自然能夠圓滿了。第七句、親近供養諸佛海,是結第六承事、第二供養、二願。親近、就是承事,要親近諸佛,就應該要奉承服侍諸佛了。要奉承服侍諸佛,也自然應該要親近佛了,所以文字雖然只說親近供養。實在是承事也包含在裏頭了。第八句、修行無倦經劫海,是結第八不離願。意思是說我不論生在什麼地方,不論是諸佛菩薩,或是善知識,或是同修學的人,我永遠同他們在一處修行,我永遠不離開他們,並且同他們很親近,很和氣,盡管時間很長久了,經過了像海水那樣多的時劫,我也沒有一些些厭倦的心。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四句,是結第十成正覺願。所有叁世一切諸佛,所修最高最上成佛的各種行願,我都誠誠懇懇的去供養,圓圓滿滿的去修持,學普賢菩薩一樣的行願,一直修到覺悟成佛,前叁句、是說修行的因,非常的圓滿,末一句,是說究竟學了普賢菩薩的修行方法,能夠修到了成佛的果。
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我今回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願身口意恒清淨,諸行剎土亦複然,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
【解】長字、要在左邊上角加一圈,讀做掌字音。長子、是年歲最大,道德最高的兒子。【雖然說長子,但是不像俗家那樣自己生的兒子,纔能夠接續,傳佛法的人,就稱他做佛的長子,這是傳法的子,不是傳宗接代的子。】智行、是智慧同了修行的功夫。複字、【要在右角上邊加一圈,讀做負字音。】同了亦字差不多的。亦複然、是也是這個樣子的意思。同等、是一樣的,沒有高下的意思。
【釋】一切諸佛,都有道德高尚,修行功夫很圓滿的長子。這一位佛的長子,他的名號叫普賢。加一個尊字,是尊重恭敬的意思。我現在把所修的功德善根,完全回向于普賢菩薩,【諸善根、就是一切功德善行。】願意把我的智慧、功德,【行、就是修的功德。】完全都像普賢菩薩一樣,這就是回因向果。還願意身口意叁業,常常清清淨淨,沒有一些些染汙,一切諸行,一切佛國,也都清清淨淨,沒有一些些染汙。像上邊所說那樣的智慧,纔可以號稱普賢。我願意同了普賢菩薩一樣,沒有高下。這偈文本來是普賢菩薩說的,但是又說願意和一切如來的長子普賢菩薩、智慧功德、一樣平等,這裏就證明、佛佛道同的道理。
我爲遍淨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願,滿彼事業盡無余,未來際劫恒無倦。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複然,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解】文殊師利、就是文殊菩薩。了達、是明白的意思。
【釋】我爲了要把普賢菩薩所修的種種功行,同了文殊師利菩薩所發的種種大願,完全學習得非常的清淨。【學習得非常的清淨,就是學習到程度很高的意思。】兩尊菩薩所有的事業,我也要學習到圓滿的地步,沒有一些些不學到的。並且要一直學習到未來的時劫,沒有一些些厭倦的心。我所修行的佛法,一切都要完全修到沒有限量的。所以能夠得到沒有限量的種種功德,安安穩穩的留住在所修的一切行業裏頭。【行業、是修行的事業。】所有一切的神通力,都能夠明白曉得。文殊師利菩薩的智慧,非常的勇猛有力,普賢菩薩的智慧行業,也同了文殊師利菩薩一樣的。我現在把我所修的一切功德善根,都回向于文殊普賢兩位大菩薩,常常跟隨了他們,修學他們所修學的一切。這一段、是贊頌普賢菩薩的行,同了文殊師利菩薩的願的。
叁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回向諸善根,爲得普賢殊勝行。
【解】殊字、本來是不相同的意思,也可以說是特別的意思。殊勝、是比了特別的還要勝過。
【釋】叁世諸佛所稱贊的,這樣最尊最妙的許多大願心。我現在把所修的許多功德善根,完全回向,這種回向,爲的是得到普賢菩薩那樣特別高妙的功德。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余,利樂一切衆生界。彼佛衆會鹹清淨,我時于勝蓮華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衆生界。
【解】有惡業的人,到臨死的時候,無論這一世、或是前一世、十世、百世、所造的惡業,都在這個人的眼面前,現出種種可怕的形狀來,這個人看見了,就驚嚇到了不得,那裏還有投生到安樂世界去的心念,更不必說往生西方了,這種可怕的形狀,都可以阻礙他投生到善道去的,所以叫障礙。。【障字、就是阻礙的意思。】可以阻礙的形狀,多得很,說也說不完的,所以叫一切諸障礙。安樂剎、是安樂的佛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利樂兩個字、是利益同了安樂的意思。鹹字、同了皆字一樣的意思。睹字、是看見的意思。菩提記、是佛爲了這個往生的人,記將來成佛的名號。俱胝、是一個很大的數目,一個俱胝,已經算不清是多少了,何況百俱胝,何況還不是一個百俱胝,是無數的百俱胝,那裏還可以計算呢。
【釋】願意我到了壽命完盡的時候,所有可以障礙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切惡魔境界、完全除滅,當面見到阿彌陀佛來迎接我,我即刻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已經生到了極樂世界,這上邊所說的種種大願,都可以完全修學圓滿,決沒有留剩一些些不圓滿的。我的大願,既然都修成了,我就要巴望一切衆生界的衆生,都可以通通得到利益同了安樂。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切法會,都是很清淨的,我在那個時候,就在很奇妙的蓮華裏頭、生出來了,親眼見到佛的無量數的光。我就在佛的面前,承蒙佛的大恩,授記我成佛的名號,我受記了成佛的名號,我就化了無數目可以計算的身相。智慧力量,也都廣大到了不得,周遍到十方世界去,勸化救度一切的衆生,使得一切衆生界,都得到很大的利益。
乃至虛空世界盡,衆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恒無盡。
【解】世界、就是世間。
【釋】上邊所發的種種願。一直要到虛空世界,完全沒有,衆生同了惑業煩惱,也完全沒有。像這樣一切的一切,都沒有窮盡的時候,我的願心,也是沒有窮盡的時候。要曉得虛空世界,衆生惑業、煩惱、等一切,那裏會有窮盡的時期,若是一切都沒有窮盡的時期,我的願心,也就常常不會窮盡了。
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衆寶供如來,最勝安樂施天人,經一切剎微塵劫。若人于此勝願王,一經于耳能生信,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于彼。
【解】勝字、是一個好字眼,看用在什麼地方,就解釋做什麼意思。願王、是願心大到了不得,所以稱做王。仰字、是仰起了頭盼望的意思。加一個渴字,是形容盼望的心、非常的深切,像口渴極了,急急要喝水一樣的意思。彼字、是指前四句經文所說的功德。
【釋】十方所有多到無邊無際的佛剎都拿了許多許多很莊嚴的寶貝,來供養一切的佛。再拿最好最妙的安樂,來布施給天道人道的衆生。把所有一切的佛剎,都化成了像微塵那樣的細小,要經過這樣多的時劫。若是有人對這樣深切的大願,一聽到耳朵裏邊,能夠生出信心來,要求得最高妙的佛道,像口渴的人,盼望有水可以喝到一樣的急。這個人一定會得到最高最大的功德,比了上邊所說,拿許多許多珍寶,來供養十方無量無邊佛剎裏頭的佛,還要勝過。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
【解】惡知識同了善知識,恰巧相反的。善知識、是勸化人信佛做好人的。惡知識、是勸人謗佛做壞人的。【謗字、是說壞話的意思。】具字、是有的意思。
【釋】假使有人聽了這十種大願,生起信心,一心求菩提道,這樣、就叫永遠遠離惡知識,不熏染著他們的惡習氣,惡知識遠遠的離開了。那就所見到的人,都是善知識了,大家往來的人,都是善知識,那就不會熏染著惡知識的惡習氣了,祇有一天一天的熏染善知識的善行了,善行熏染得多,那就只會積善業,不會積惡業了,不積惡業,就可以永遠離開一切的惡道了。見到的善知識多了,就一定有佛弟子在裏頭,能夠來勸導學習佛道,那就可以見到諸佛無量無邊的光明了。自己的智慧,也就可以開發了,有了智慧,那末像普賢菩薩那樣最高最妙的大願,就完全都會發生出來了。
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
【解】勝壽命、是很長很長的壽命,很長很長的壽命,是不容易得的,所以叫善得。
【釋】這個人得到很長很長的壽命,不受到病痛,是常常很安樂的,所以叫善得。這個人生到人世界裏頭來,不受苦惱,是常常得到樂報的,所以叫善來。這個人不長久就會修佛道,發大願,成功像普賢菩薩那樣深切的修行。
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
【解】往昔、是從前的意思。這裏的一個由字,是因爲的意思。五無間、是五種永遠受苦沒有間斷的地獄。【在朝暮課誦白話解釋裏頭,有詳細解釋的。】
【釋】從前因爲沒有智慧的力量,所以造了極惡的五種永遠受苦,沒有間斷的惡業。雖然已經造了這五種極惡的業,應該要永遠受苦,沒有停歇的報應…
《普賢菩薩行願品白話解釋(黃智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