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菩薩行願品白話解釋(黃智海)▪P3

  ..續本文上一頁法師到中國來,把這部華嚴經翻譯成中國文的。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菩薩行願品。

  【解】入字、本來是進去的意思,這裏的入字、是了解開悟到真實道理的意思。不思議、是心思想不到,言語說不盡的意思。解脫、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意思。【解字、要在右角上邊加一圈,讀做夜字音,是明白了解的意思。】解脫境界、是已經了脫生死,永遠不會再到有生死的境界裏頭去了。行願的行字、【行字、要在右邊上角加一圈,讀做恨字音。】是修的功夫,修的功德。願字、是發的願心。品字、同了一類的類字,差不多的,是專門說一種法,或是專門說一件事情,就叫一品。說的什麼法,或是說的什麼事情,就叫什麼品。這一品所說的,都是普賢菩薩所修的功行、所發的大願,所以就叫行願品。

  【釋】一個人能夠一些沒有拘束,永遠了脫生死,纔可以稱做解脫。並且解脫的境界,【這個境界兩個字、同了程度差不多的,也可以說就是地位,修行一定要修到了這種程度,這種地位,纔能夠現出這種境界來。】是很有分別的,有高有低,有深有淺,有大有小,有永久,有暫時,種種的不同。現在是有意想不到的解脫境界,那就一定是高的、深的、大的、永久的了,一定不是低的、淺的、小的、暫時的了。譬如就事相來講,一定是廣大到沒有邊際的【邊際、就是俗話說的無邊無岸,沒有限製的意思。】所以能夠稱做不思議。若是就理性來講,一定是理性高深到沒有窮盡的,纔能夠稱做不思議。或是理同了事,各不妨礙的,所以稱不思議。或是性同了相,【這個相字、要在右邊上角加一圈的,意思就是形相。】都可以融通的。【融通、是可以和合攏來的,沒有阻礙的。】所以稱不思議解脫。到可以稱做不思議的解脫,那就決不是尋常的解脫了。並且一定要像普賢菩薩,那樣的大菩薩,【菩薩的位子,有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同了等覺、妙覺、總共五十二位。等覺菩薩比了佛,已經有差不多相同的覺悟,在菩薩裏頭,是最高的位子了。妙覺、就是佛了。登地、是登了十地位的,不論登那一位,都稱登地菩薩。】纔能夠有這樣奇妙的境界。普賢菩薩的普字、是普遍沒有遺漏的意思,就是說佛法裏頭、所有種種精深高妙的道理,普賢菩薩完全透徹明白,沒有一些些不清楚的。普賢菩薩又把自己所修的十個大願的功德,完全回向衆生,【回向、是不把所修的功德歸到自己身上去,把功德回轉來歸到衆生身上去,在朝暮課誦白話解釋裏頭講得很詳細的。】希望所有一切的衆生、一齊都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將來個個衆生、都能夠成佛,沒有一個衆生、再留在這個苦惱世界上受苦,普賢菩薩的憐憫衆生、救度衆生,這樣的普遍,所發的願心,所修的功德,竟要普遍到所有一切的法界衆生,都得到很大很大的利益,所以稱普。賢字、是因爲普賢菩薩修到的果位,已經是等覺菩薩,同了佛的果位,只差一級,所以稱賢。【賢比聖、只低一級,所以也可以稱亞聖,亞字、本來是差一些的意思,所以亞聖、就是比聖低一級的地位】這一品經文是普賢菩薩說他自己發的大得了不得的十個大願心。普賢菩薩所修的,也就是修這十個大願心,所以叫行願。要曉得行同了願兩件事情,不可以少一件的,若是沒有願,只有行,那就修的功夫,浮泛不切實了,若是沒有行,只有願,那是沒有修的功夫,怎麼能夠滿這個願,所以行同了願,是相聯的,不可以分開的。這一品的經文,是完全說普賢菩薩發的十大願心,又是完全說普賢菩薩修的功德,所修的就是普賢菩薩所發的十大願,不說別的事情的,所以專門立一品。並且就叫做行願品。又因爲願心是普賢菩薩發的,發了這個願心,又是普賢菩薩自己修的,所以切切實實的叫普賢行願品。入字、也可以說這本普賢行願品的精妙,直是進到不可以用言語來稱贊,不可以用心念來想象的地位了。全部華嚴經,總共有四十卷,行願品是最後的一卷,也叫入法界品。現在稱做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是依照般若法師的譯本。

  爾時普賢菩薩摩诃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

  【解】爾時、是那個時候,就是佛說法的時候。菩薩摩诃薩,是梵語,完全說起來,應該說菩提薩埵摩诃薩。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覺、就是不迷,悟、就是醒悟。有不但是自己覺悟,還有要使得衆生大家覺悟的意思在裏頭。薩埵、就是衆生。摩诃、是大。菩薩摩诃薩五個字、並起來說,是覺悟衆生的大菩薩。倘然簡單講講,就是大菩薩叁個字。】稱字、稱贊的意思,歎字、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心裏頭不快活,所以歎氣,一種是快活很了,發出一種又佩服、又稱贊、的聲音來。這一個歎字、就是發的又佩服、又稱贊、的聲音。如來、是佛十種德號裏頭的第一種德號。【德號、是有了種種的功德,纔得到這種的名號。】勝字、是極好極大了不得的意思。已字、是停止完結的意思。告字、是告訴的意思。

  【釋】普賢菩薩聽到了釋迦牟尼佛說的種種佛法,【下邊再說到釋迦牟尼佛,就簡單只稱一個佛字了。】覺得實在精妙到了不得,所以說了許多偈,【偈字、是梵語,也可以叫伽陀,翻譯中國文,同了稱頌的頌字,一樣的意思。在行願品以前的各品裏頭,普賢菩薩聽了佛說法後,每品都有偈稱贊佛的功德。佛經裏頭的句子,有兩種,一種叫長文,那是句子有長有短,不一律的,一種叫偈,也可以叫偈言,那是在一個偈裏頭的句子,長短都是一樣的,不過有的都是叁個字一句的,有的四個字,或是五個字,七個字一句的,凡是說偈,都是贊歎稱頌佛的功德用的。○頌字、也是稱贊的意思。又偈字、還可以翻譯做歌字哩。】稱頌贊歎佛的功德。功德上加一個勝字的意思,是說這種功德,不是尋常的功德,是比什麼都勝過的功德。普賢菩薩稱頌贊歎完了後,向華嚴會上聽佛說法的許多菩薩,同了當機的善財童子,說下邊種種修行願的方法,同了道理。【凡是佛在法會說法的時候,許多聽法的人裏頭,一定有利根的人,也有鈍根的人,佛所說的法,也一定有同他們根機很對的,也一定有同他們根機不對的,根機對的人裏頭,一定還有淺近的對機,也一定還有很深切對機,這個對機最深切的人,就叫當機。每次的法會,一定有一個最當機的聽法人,在這華嚴會上,聽法的人,像海水那樣的多,當機的決不是只有善財一個人,但是要推,善財算第一個當機的人,所以普賢菩薩特別提出善財,向他說法。在福城地方,有一位長者,有五百個童子,善財就是五百個童子裏頭的一個,善財生的時候,有種種珍奇的財寶,自然而然的在地下湧現出來,這是因爲善財有很大福報的緣故,善財怎麼會有很大的福報呢,這是因爲善財所積的善功德很多,所以就題他的名號,叫善財。在那個時候,文殊師利菩薩,在福城的東邊,叫莊嚴憧安羅林的裏頭說法,善財到文殊師利菩薩那裏聽法,就發了大心,遵依文殊師利菩薩的教導,一直向南方前去,參拜五十叁位善知識,就是大家說慣的善財童子五十叁參。第二十八次參的,是在紫竹林的觀世音菩薩,末後一次參的,是普賢菩薩,因爲善財第一次參的,是文殊師利菩薩,末一次參的,是普賢菩薩,兩位都是大菩薩,所以說起度善財的菩薩,總是說文殊師利同了普賢兩位大菩薩的。利根、是根機很聰明的人。鈍根、是根機很愚笨的人。對機、是同了這個人性情資質都相近的意思。凡是道德高,年紀大,或是學問深的人,大家都尊重他,稱他長者。福報、是有福的報應。發大心、是發成佛的心。】

  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解】在佛法裏頭佛對了學佛聽法的男人,都稱他們善男子,對了學佛聽法的女人,都稱他們善女人。假使兩個字,同了倘然、若是、如果、等各種意思,都差不多的。經字、是經過的意思。不可說不可說、是一個極大極大數目的名稱。剎字、是梵語,沒有翻譯過中國文,所以還是用這個剎字,剎字的意思,就是地土,佛剎、就是佛所住的國土。微字、是細小的意思,微塵、是極小極細的灰塵。極微、是一個極細小的名稱,極微的七倍、叫金塵,金塵的七倍、叫水塵,水塵的七倍、叫兔毛塵。兔毛、是各種毛裏頭最細的,要叁百四十叁倍的極微,纔可以比上兔毛塵,那極微的細小,就可想而知了。劫字、是計算年代極大極大的名稱。【下邊釋裏頭,就會講明白的。】相續、是接連不斷的意思。說字上邊、加一個演字,是不但是口說,還有做出手勢來的意思,在裏頭哩。窮盡、是完結同了到底的意思。成就、是成功的意思。

  【釋】普賢菩薩在沒有說法的前,對了許多聽法的菩薩,同了善財,先叫了一聲善男子,【善男子、包括比丘、沙彌、優婆塞、居士。○比丘、是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子,沙彌、是出家受十戒的男子,優婆塞、是在家受五戒的居士,居士、是普通學佛的男子,在家信佛修行的人。○具足、是完全的意思,比丘的具足戒,是二百五十條。○此處只叫善男子,不叫善女人的原因,到後邊有釋明的。再善女人的詳細解釋,也載在後邊。】就接上去說道。佛的功德,倘使十方一切的許多佛,拿不可說不可說的佛剎,【一個佛剎,在佛經裏頭,叫叁千大千世界,就是一尊佛所教化世界。每一個叁千大千世界,有一千個中千世界,每一個中千世界,有一千個小千世界,每一個小千世界,照直裏頭講起來,從地獄起,一直向上,經過我們頭頂上的忉利天,直要到第九層大梵天,在這個裏頭,有一個日,一個月,一座須彌山,山的外面,有七道香水海,七座金山,再外邊有一道鹹水海,海上面有四個大洲東邊的叫東勝神洲,南邊的叫南贍部洲,就是我們現在所住的地方,西邊的叫西牛貨洲,北邊的叫北俱盧洲,海的外邊,就是鐵山,像這樣的許多天,許多山,許多…

《普賢菩薩行願品白話解釋(黃智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