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六十頌如理論(廣超法師講記)▪P2

  ..續本文上一頁分別

  說亦無差別

  所說亦與佛說(之法離緣生,無自性)無差別

  29

  世間癡所暗

  世間凡夫心被無明愚癡所蒙閉『煩惱演迷客,智慧是導演』

  愛相續流轉

  愛執心『不是我』相續『不相到』流轉『依假我而說』生死

  智者了諸愛

  智慧者明了一切愛『不屬于我』的實相『緣生、無自性、非我』

  而平等善說

  (心無造作)而平等(離有無)善(依聽者所能知而)說

  

  30

  初說諸法有

  說法者初期應說:諸法依緣生而有『先建立諸法因緣果報』

  於有求實性

  令衆生于法有求其緣生實性『然.依緣生建立法有而離斷常執』

  後求性亦無

  然.令衆生明了不應尋求法的自性『再從緣生無自性離法求』

  即無著性離

  就能不執著萬法而知萬法其性本離能所知『離無所離』

  31

  若不知離義

  若不知佛法在于令衆生離于法的執取『般若如大火聚,不應取舍』

  隨聞即有著

  隨所聽聞即對法生起執著(有真理可證)『愚者棄假求真』

  而所作福業

  而對他所作的(戒定)福業『便對輪涅執有無斷常等疑』

  凡愚者自破

  凡愚者自破佛法『佛隨緣方便說,愚者學法執法自破自疑』

  32

  如先平等說

  如先前之平等說『如實知見非真假,爲求真理者平等說真理』

  彼諸業真實

  說明業(力因果是依六根境界而立因緣果報)的真實空性

  自性若了知

  『根等互緣起之性空境界』業的自性空若了知『法離見聞覺知』

  此說即無生

  此時說這緣生就是自性無生『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33

  我如是所說

  我所說的皆依佛言教『各宗自稱依佛說,執是執非,橫眉儒子牛』

  皆依佛言教

  『佛滅後我們所學皆部派之說,勿迷信權威,且聽龍樹如理破他』

  如其所宣揚

  『龍樹說愚者破法,彼說空見破法。然法本從心生,自心識自心』

  即蘊處界法

  佛依衆生(所執之境界建立法相)或說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34

  大種等及識

  也說四大種及心識『蘊入界、四大及識是根本教法。方便有多門』

  所說皆平等

  各種說皆依(求真理者)平等說『應機說出離法,離有無高下』

  彼智現證時

  彼(求真理者)智慧現證法性時『能證所證,心法不二,非去來今』

  無妄無分別

  便知(萬法、自心、佛)本是無妄想、無分別(無相可得者證實相)

  

  35

  此一若如實

  此一(不二顯現、無妄的真如、心性、法性、覺性)若如實知

  佛說爲涅槃

  佛說『此覺性與緣生的顯現不二』即是涅槃『語言斷?心行滅?』

  此最勝無妄

  然而此『一切皆覺性不二的』最殊勝無妄『即、離語言相心行相』

  無智即分別

  無智者即(在無妄的顯現)中分別(依六根境界而生的種種法)

  36

  若心有散亂

  若心(隨六根境界即)有動亂『動念即非,不動是癡,無著是慧』

  與諸魔作便

  落入魔界(六根境界)『佛魔乃心業所現,心是法主、罪首』

  若如實離過

  證實相時(心)離過『正念正知,如實知見,非心非境非根塵識』

  此即無所生

  覺知此(當下的顯現與覺性)無所生『法性空中見萬法,非無見』

  37

  外

  人

  問:

  如是無明緣

  這十二因緣的流轉及還滅『真理是爲需真理者立,是非心生真理』

  佛爲世間說

  是佛爲世間人說『幻佛說實無說,幻人聽亦非實聽,是真緣生義』

  若世無分別

  如果世間一切本無分別『無分別乃標月指,見指太過則不見月』

  此雲何無生

  此(生滅無別)爲何分別出無生『依俗立無生,問者本身亦非實』

  38論

  主

  答:

  若無明可滅

  若實有無明可滅『滅無明是有宗通見,空宗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滅已即非生

  若法滅後即非生『從有無滅已,則滅緣有無。滅無前後故不關生』

  生滅名乖違

  生(不離滅)與滅(不離生)不獨存故違背其名『輪涅亦乖違』

  無智起分別

  無智者生起(生滅、輪涅、叁時,各有自性)的分別見

  39

  有因即有生

  有因緣即假說某法存在及生『因緣即根識等,實無某法生』

  無緣即無住

  無因緣即假說某法不住『心于過程中取相,立緣起法、生住滅來去』

  離緣若有性

  (因緣聚散中找不到,次)離因緣若有存在(某法的自)性

  此有亦何得

  此離緣的存在,(離緣即獨存而不可知)又如何得存在『知本無相』

  

  40

  若有性可取

  若法有自性可取『自性有則自有不依因緣,在根塵識所知以外』

  即說有生住

  即說法有生住(滅等)相『只能自生自住,不依緣生、不依他住』

  此中疑複多

  此中(自性生滅等)疑難太多『自生則不變不生,自住不住世間』

  謂有法可住

  可證明法的存在與留駐『自性有的住是依時?依處?依空?依自?』

  41

  若菩提可證

  若菩提(不空)可被取證『菩提可證?證前、證後有?本有?』

  即處處常語

  (菩提不空必自有)即處處常在『自有則自住常住,證不證皆得』

  若住性可取

  若有菩提常住而可取證『自住不可取證。取證必從緣,取是緣生法』

  此說還有生

  如此說菩提還有生『心有名煩惱,心空名菩提。空有見離心不可取』

  42

  若謂法有實

  『迷者以爲:業因緣、修道解脫實有,乃至佛實有。』

  無智作是說

  『執實有者無智,執實無者亦無智,悟者離有無、離執說佛法』

  若謂法有處

  如果法有這個那個(範圍是不可得乃至)『迷人認心取法去修道』

  取亦不可得

  取(的心理活動)也是不可得『悟者心法俱空,修無修道』

  43

  法無生無我

  所取的法無有法生,能取的心無一是我『不是無我,是離所是』

  智悟入實性

  智者由此悟入真實性『見聞覺知與萬法即法性平等不二』

  常無常等相

  便知常無常等(苦樂、空有)顛倒相『執無常無我是癡人』

  皆由心起見

  皆由心生起的各種見『心外無法,法外無心。癡人認心法實無常』

  44

  若成立多性

  若成立多(萬法差異)性『心生種種法生,法不自言一多』

  即成欲實性

  即是欲望的心執取法當成實在種種境物『建立實性即誹謗法性』

  彼雲何非此

  于其中分別爲何這個不是那個『龜毛兔角。人無我,頭無月』

  常得生過失

  心常得生過失『脫離生死,一念不生、一法不立,何來此消息?』

  

  45

  若成立一性

  若(心)成立一(無差異)性『見一必見多?不,心滅種種法滅』

  所欲如水月

  即于無相的緣生法無期望心,知是水中月因緣『知幻即離』

  非實非無實

  法不是實有實無,本無相、離相『一切不是?隨緣假說而已?』

  皆由心起見

  皆是心生起見『假傳萬卷書,真傳:本來無一物,非心非物非覺。』

  46

  貪嗔法極重

  『煩惱極重,是迷惑于現量。現量隨業果而現,各個有別』

  由是生見執

  『對佛法生執者誤解聖言量。聖言量隨衆生而說,應病與藥』

  诤論故安立

  『世智是非心,見取走天下。比量即以同界共許之真相,立義論理』

  離性而執實

  于離(有無)性的法執著實有『法不曾分別自他有無而因果不亂』

  47

  彼因起諸見

  他們因此生起種種見『凡夫迷所知生見。菩薩于所知無知是所知障』

  見故生煩惱

  見取見而生起煩惱『取境業有量,取見業無邊。取空見諸佛所不化』

  若此正了知

  若此(離性)正確了知『于所知如是見後不再見,法本無心境相』

  見煩惱俱盡

  見及煩惱皆了(無可取)『此盡無物可取可盡』

  48

  當知法無常

  當知法相及無常相『緣生顯現本無一法可得,無常亦非真』

  從緣生故現

  皆從緣生顯現『緣生不外蘊界入,萬相從來不離心。故觀法心不二』

  緣生亦無生

  緣生(顯現故無實法)亦無生可得『無生誰分別?分別即無生!』

  此最上實語

  『實語者依迷者,開方便顯實,實語還歸顯現、幻化、緣生、無生』

  49

  衆生邪妄智

  衆生以邪見妄想的世間智慧分別『分別妄想即緣生,性離分別相』

  無實謂實想

  于不實在中生起實在道理『實相離相無實想,怎樣是實即求實心!』

  於他诤論興

  對他人的見解起爭論『他非我不非。當然選對的,難道是非不分?』

  自行顛倒轉

  不知自己的心處在顛倒中打轉『是非自有因果,分別心本無妄』

  

  50

  自分不可立

  認識到自己的道理尚且不可立『才有是非,紛然失心』

  他分雲何有

  他人的道理怎麽會有呢『一切不立此立否?不逐理,不住立』

  自他分俱無

  自他道理皆不可取『不侶萬法者是誰?非心非物?真如?』

  智了無诤論

  智者明了心無诤『千說萬理還歸明自心,一念不生不如法無生』

  51

  有少法可依

  以爲有少正法可依來修道『所依法即安心立命處,是生死根本』

  煩惱如毒蛇

  有依是如蛇般地煩惱『煩惱動時求心安,學會無求處處求』

  若無寂無動

  若明了法(、心)本無寂靜及動亂『心、法本寂,寂非修證得』

  心即無所依

  心于法就無所依『莫求心寂!任由煩惱演幻象,萬法齊觀心無依』

  52

  煩惱如毒蛇

  如毒蛇般地煩惱『地獄業輕果熟止,邪見業重慧轉空』

  生極重過失

  令心生起極重(法我執)的過失『離有取空過極重,空故萬法得生』

  煩惱毒所覆

  (當心迷幻相)被煩惱毒所遮蓋『煩惱學佛法,法法添煩惱』

  雲何見諸心

  怎麽會清楚諸心『法由諸心得名,心以萬法得知。無明以知爲本』

  53

  如愚見影像

  如愚癡者見到影像『醒是真夢人不識,夢是假醒心皆知,同是幻象』

  彼妄生實想

  彼于中妄生實有實無『夢中人!佛說世如夢幻。夢亦世間醒亦世間』

  世間縛亦然

  世人被系縛也一樣『執有輪回有主,有煩惱…

《六十頌如理論(廣超法師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