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六十頌如理論(廣超法師講記)▪P20

  ..續本文上一頁也跟我們這樣說:啊!這個世間是不實在的,你要覺悟到涅槃,證悟到真如,要證悟到萬法本性。但是,這些呢,本來就沒有所謂有妄的,也沒有所謂顯現裏面的兩種法,裏面有兩種出來。此義如是實知,那這個不二的顯現,因爲我們衆生迷惑、執著這些法,認爲有。每個法有它的範圍,有它的界限,那麼,你就我們去裏面分別,起種種的差別。其實,一切法本來都沒有所謂的界限,沒有所謂的,誰是自己的,誰是屬于誰的,而我們就有這種見解,認爲:啊,這個是這個的,這個不是那個的!那麼,我們就生起種種有差別的現象,叫做二。那,這個沒有差別,現在我們分兩層的差別來說:這個能知的心,跟所說的法。

  那以現在來說,不外就是分成心跟物質。物質本身也沒有所謂差別,心呢,也沒有所謂差別。我們認爲有我的心,你的心。沒有這回事!怎麼樣講沒有這回事呢?如果心是分開來的,物是分開來的,因果就不能成立了。任何東西都在互相爲因緣,互相爲因果;任何一個東西都不能脫離任何……另外一個東西。上次我說了:任何一個心念,動起一個念頭,都跟所有的心念呢,都有因緣相

  關。但是,我們認爲沒有,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所以這個意義不二的顯現,是說這一切所顯現的心,跟法、它們之間沒有所謂的在某個範圍裏面屬于誰的。我用一個很簡單的磁場來解釋,就是說,如果有一個磁鐵,産生了周圍的一個磁場。你加了另外一個磁鐵上去,它也産生它的磁場在裏面作用。這兩個磁鐵的磁場合在一起,沒有分成是你的、我的。這邊燈光,幾盞燈在開著照亮這個房間,這些燈光沒有所謂是這一個的,或者那一個的,它們互相混在一起了,不能分開。如果你以物理學來說,這些燈光互相幹涉——inthefriang,它們之間就在互相幹涉、互相的變化,已經不是誰,誰的了。磁場、燈光是這樣,那我們的心念也是一樣,物質之間互相影響也是一樣。但是,我們認爲有差別,所以,這裏強調說:“不二的顯現”。就是說,一切法的顯現,都就是那樣互相影響,誰也分不開、離不開誰!

  那“無妄的真如”呢?“心性”“法性”呢?這些是不同的名稱而已。“真如”呢,主要是符合針對我們這些衆生,因爲我們執迷六根境界,佛就跟我們講:那是虛妄的!當我們擺脫六根境界的迷惑的時候,就說我們你覺悟到真實的真如。真,是真實;如,是不動。就是一切法真實如如不動。

  那另外的名稱呢,“心性”,就是一切法都不離這個心的作用,就是心的作用來的,這是心的……哦,它他的本性就是心的作用,所以稱心性。也稱爲“法性”,就是一切法的本來沒有差別的現象。在這裏,也稱爲“覺性”。這個覺性,上一講我講到了,上一講講義上我講了一句話:“煩惱演迷客,智慧是導演”。還記得嗎?就是說,當你在認爲你在迷惑的當時,不過是種種的顯現。在這種種顯現的當時,就是說,一切法能夠知道對方,它才能夠反映,才能夠發生因緣作用。我這個“知道”是名稱而已,應該說:一切法能夠互相影

  響,就叫做“覺性”,就叫做“知道”。那麼,對這一切法呢,這“不二的顯現,如幻的真如”,如果你能夠知道的話呢,他們都是同一件事。那麼,佛說這個覺性跟這個緣生的涅槃了,然而,這個一切皆是覺性,不二的。最殊屬勝無妄,這個最殊屬勝,的這個無妄,是凡夫、沒有智慧的人,在這無妄的顯現中分別。分別什麼呢?就依六根境界生起種種法的看法、見解,我們衆生是那種呢,就生起種種、種種差別的看法。認爲有來、去什麼,有什麼,然後呢,我在裏面生死輪回,然後,這些都是虛幻的!我要遠離!我要求證那在那個,我放在那個譬喻裏面:這個涅槃,當我們聽到涅槃的時候,我們都得到一個概念:涅槃,是遠離語言的;涅槃,不是心的行爲。所以,有句話說:“語言道斷,心行處滅”。這個,有這麼一句話。那涅槃是否就是語言統統沒有了?心也統統沒有了?不是。這涅槃,是說你不能用心表示,不能用語言表示,不可能用這些東西能夠來顯現。這個涅槃,告訴你涅槃,但是,涅槃絕對不是說:哦,一切語言沒有了,一切心的行爲沒有了,一切都停止了,這叫涅槃。絕對不是這樣子。如果涅槃是這樣子,這個人就落入了斷滅見。涅槃,是現見生滅的本身是虛幻的,沒有真實的生滅,所以說爲是涅槃。而不是說,這一切都沒有了才叫涅槃。千萬不要誤會!所以,我這邊放一個問號,絕對不是這樣子!

  那麼,這個最殊屬勝的無妄,所謂最屬勝的無妄呢,就是離語言相、心行相。就是說,所有的妄想,是因爲我們用語言來建立,用種種心念來、去想,去分別它,才說是妄想。但是,這種種語言、妄想,心念分別的本身,它本身本來就不實在的,所以,這個無妄本身呢,並不是說,這個語言不能存在了,這個心不能存在了,不是這樣的意思!這個無妄是說:這個語言和這個心本身

  沒有那些現象,沒有你所認爲的那些法的現象,就是說,甚至于我們在認爲有人在說話,並不是有個實在的人,也沒有所謂說話這件事情,是種種因緣在六根境界裏面,讓你感覺到:有一個人在裏面,有一個人在說話。事實上,是沒有實在的人在裏面說話,所以,千萬不要以爲:我要遠離了說話這種行爲,我才能夠無妄,絕對不是!如果是那樣的話,佛證悟了以後,他嘴巴不能開了,。知道嗎?他心也不能動了,因爲動了,就妄了。絕對不是!那麼,曾經有一個禅師,他的學生跟他參禅的時候,他就給他一個學生一句話,他說什麼呢?他說:你要遠離,要“除掉”,除掉什麼?你的耳朵、喉嚨、嘴巴。拿掉了你耳朵、喉嚨、嘴巴,告訴我,你所知道的真理是什麼?就一個禅師這樣呀,他問他的弟子,他的弟子認爲他開悟了,就找他,那禅師說:好啦,你開悟了,好!現在我要你不能用嘴巴、喉嚨、耳朵告訴我,你所覺悟的真理是什麼?當時,如果那個弟子,他執迷在裏面,他就答不出來。

  因此這無妄呢,就是說呢,就在這語言、心行裏面,你遠離了語言相,遠離了心行相。不再去分別執取那些相,這就是最殊勝的無妄。

  我們看第36頌:

  ——第36頌——

  “若心有散亂,與諸魔作便,若如實離過,此即無所生。”

  如果心隨著六根的境界,而起心動念,那時候,你就認爲有動亂,那樣呢,“與諸魔作便”,就是落入了魔的境界。魔的境界,其實就是六根的境界;“若如實離過”;如果證實相的時候,心就遠離了這些過失,遠離了六根的執迷。“此即無所生”,就知覺,此是當下,當下就顯現跟這個覺性,就是心。所覺悟的,是所顯現的這些法裏面,你不執迷了。所以,顯現和這個覺性,要一起說。當下的這顯現跟覺性無所生。意思是說,如果你心中有動亂,那麼,就是你的心執迷在六根境界,那麼,你就落入魔王的境界。那麼,佛有在經裏面記載跟魔王談的時候,魔說:六根,就是魔王的武器。佛這樣講過這麼一句話,就是說,魔王對曾跟佛說:“你要教你的弟子解脫,我認爲是不可能的,。”魔王說什麼呢,“因爲這六根的境界就是我的武器。”佛就跟魔王說:“我教弟子是不使用這六根境界來覺悟。”那魔王聽了,就跑掉!所以,如果你再使用六根境界來,去追求佛法,那就是你落入魔王的境界,那就有動亂了。那麼,證實相的時候,心就遠離了這類的過失。那麼,在這裏我有放個評語:動念就是錯!在很多修行人,他說:哦,動念即非。你起心動念都是錯的,但是,不動念是愚癡!如果你認爲:修行是不動念,那是愚癡人所做的。應該是什麼呢?應該是心不執著在裏面,那才叫智慧!而不是動念不動念的問題。很多人認爲:哦,修行不動念才是修行。那絕對不是!那魔跟佛都是我們的心,我們的業所顯現的,所以,我們要知道:心,它同時是法主;同時是罪首。那麼,什麼叫法主呢?佛,一切法自在,就是法王、法主;我們衆生一切法在裏面造罪,都

  是因爲心,所以,它又是罪首。因此所以,不管魔啊,佛啊,什麼都好,我們要知道:都是你的心所現的。千萬不要認以爲:我,是無我;佛,是有佛。如果是無我,就是無佛;如果有佛就有我,不可以打開兩邊。所以,當佛跟你講無我的時候,如果你執著這個無我,是真的沒有我的話,那麼,你就會面對真的沒有佛。矛盾來了,然後,你就不敢說真的沒有佛。呵呵,知道嗎?這個“無我”,並不是真的有沒有我的意思。這個無我,是本來沒有那回事,我不我,都沒有那回事。同樣所以,佛不是佛,也都沒那回事。那麼,沒有那回事,是什麼呢?是因爲我們用語言作種種分別得來的。我們去分別佛呀,魔呀,我呀,他呀,你呀……這些就是我們在作怪。因此所以,一切要看回就是心在作用。那“如是離過“呢,就是心離開這些過失,就要什麼呢?要正念、正知現前。當一個人,心沒有過失的當時,他必然是有正念、正知的。所以我說:要正念、正知,如是知見。所謂的如是知見,就是你對那個法,看到:它他呢,不是什麼呢?我這邊寫:不是心,也不是境界,也不是根塵識,一切法沒有所謂誰,沒有所謂你我他,沒有差別的。這樣叫做如是知見。如果你認爲有什麼境界,有什麼心在裏面,或者什麼根塵識來遠離,或者在裏面,這些呢,就不能叫做如是知見。當你知道一切法,都不是以前你所認爲的那些那樣情況,你知道他真實本來是:沒有所謂自性在裏面,而且,一切法,每一個法沒有所謂的全部跟某一個,一體跟一個,是沒有差別的。那麼,你才會說:哦,當時你在法性空中見到萬法,並非沒有見。爲什麼這樣說呢?很多人修行,他說證悟性空,證悟空性。性空,他要一個空的境界,他不是現前打開眼睛看見性空,他是遠離現前的轉境,不懂哪裏去了,他以爲我證悟空了,這不能說是證悟空!一切法本性是空的,是因爲我們衆生認爲有,而這個有,是…

《六十頌如理論(廣超法師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