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六十頌如理論(廣超法師講記)▪P40

  ..續本文上一頁,但是我原諒這個人,我沒有這個報複的心理,那就沒有製造那個因?

  哦,不一定。你今生在修行的時候,那個人殺你,你今生不起嗔心。但是下一生你嗔心很重的時候,你碰到他呢,因爲那個境,你可能殺回來。不要以爲說我今生好人,我下一生也是好人,不一定!也就是說,現在我修行,他殺我,我對他不起嗔心,不起殺害。是我的心,現在的心我修得好,知道嗎?但是,當我嗔心來的時候,不一定喲!

  “師父,那我今世修行有什麼用呢?”女學員問。

  那不是,不是。我解釋給你聽!這個業很複雜,身口意業嘛,如果我殺死人,我造了身業,我也造意業,知道嗎?當我這個心今生是善心,他殺死我,我心不想殺他,那麼,我這個惡心沒有嘛。但是,它壞我的身體,在因果上,我還是要壞回他的身體,你知道嗎?而這個我弄壞他的身體,當時不一定我起殺心殺的!不一定的!就是說,有些人一被人家殺死,殺他那個人沒有心的,都可以發生的!不要以爲說,人家殺了他,我今生我修行好,不殺他。以後我

  不會殺他!不見得喲。身業,不一樣,知道嗎?

  “就是有意外事件會發生。比如說你……”

  “對呀!”

  “但是,在除了某一些意外情況底下,還有在法律上的,沒有動機的謀殺。就是他沒有起那個念,但是……”

  可以這樣說。哦,啊?捏盤呀,哈哈,你不要來生死你就沒有這回事嘛。我的意思是說,未來的業,現在有沒在活動?其實呢,未來的業現在應該在活動。爲什麼我這樣說?你去想想,既然過去的業,我已經拿來用,對不對?對嗎?那站在我現在來講,我拿過去。知道嗎?站在那明天來講,我也是拿過去了,對不對?既然如此,我未來的業也在明天活動,你說是不是?我過去的業明天有沒有活動?在活動哦!其實,它本身沒有未來過去現在。你們弄清楚喔?它——業力都在活動!只是我們用時間概念去分別過去未來現在。這樣我們就認爲現在的可以!未來的不可以!如果未來的不可以,很多毛病發生,爲什麼呢?

  那樣呢,我的父母……,我下一生的父母不可以活動,他們不可以活動!必須等我製造了因緣,去投胎,他們才能再來活動。很多矛盾!知道嗎?所以,業本身,沒有過去未來現在,都在活動!業力因果在活動。但是,因爲我們時間概念說:過去未來現在。那因爲這樣呢,我們就很難回答提的第一個問題了。

  就是說,我們每一次用一些概念,一些法,認爲是實際上的東西,然後再找這個是誰、誰的,那個是誰、誰的。在找它們之間的關系。整天都犯上這些毛病,知道嗎?那麼,我們就在裏面轉來轉去,但是實際上,它們本身不屬于任何人的!所以,我現在的業,就有包含過去的業,也包含未來的業。在活動

  中!不然,我不能知道未來的業,我也不能拿過去的業拿來用!統統都要矛盾了。

  所以,在中觀裏面說:時間是不實在的。那個業在作用中它沒有過去未來現在的所謂業的差別。有問題嗎?

  女學員問:“師父,這樣……如果說知道是沒有實在,但是,一個人他造了五逆罪。那五逆罪他還是要下地獄吧?”

  他認爲有時間,他認爲有,他就去了喽!

  “就是說,那個人他造了五逆罪,比如說,他殺父殺母,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那他會下地獄,對嗎?”

  對!

  “不能講說他認爲有沒有,他就不能下地獄是嗎?”

  “哦,不再他認爲有沒有,怎麼?”

  “他是會下地獄,他造那個業,他如果那個業繼續的話,而他在那一世又沒有解脫的話,他還是會下地獄的,對吧?”

  “對呀?”

  “所以,不可以講說“果不成,因不可說,”是吧?”

  哦——,在因果裏面有這麼一個說法:果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呢,因不可說。那麼,現在他說呢,那個人造了五逆罪,他要下地獄,爲什麼不能說呢?那是因爲你從別的因果裏面知道這件事情,我也知道明天太陽還是要出來的。知道嗎?因爲在我的經驗裏面是這樣子,明白嗎?那麼,這樣我就認定:啊!我可以由先知道因,我就知道果嘛!那是因爲這個太陽一直重複重複,但是,到太陽毀壞時了,這個太陽的事情就不一樣了!

  嗨!過幾天,下個星期我們還會繼續見面。對不對?永遠嗎?不永遠的。但是,你還可以預知:我們下個星期還會見面。那麼,你說:嗨,OK!預先知道喽!那是因爲你的經驗,知識,你認爲:是啊,我預先知道。並不是這樣子!它本身呢,因爲你因到果,比如果下一個星期我有事情,我溜出去一下,你看你看到我嗎?呵呵,啊!很難說,對不對?但是你的經驗裏面告訴你:嗨!下個星期要見到。但是我們佛法裏面有所謂的五逆罪,肯定要發生!那個叫“定業”。佛也不能轉。那是因爲因果實力很重,那個人必然會去完成那件事情。當然我也會知道,樹上的蘋果一定要掉下來,但嘛!那這句話有毛病,我說:樹上的蘋果一定要離開那蘋果樹,那我就沒事了。就是說它一定要掉下來是不一定,明白嗎?但是,我知道一定離開那個樹。這是絕對的!如果你說:哦,那個人一定要下地獄,如果他是殺父殺母這些因果,佛說肯定的。因爲誰也轉不了它,所以我們說它肯定。但是那麼,這樣的並不能說:哦,這個,“先有因,後有果!”不是。是因爲你的知識告訴你。我的意思是說:它的果還沒出來!知道嗎?是你的知識告訴你的。這個不容易說喲!我們下一講好好談因果。呵呵,因果很複雜哦!龍樹菩薩在《中觀》第一品就破我們的因緣的錯誤見解!好象我們對因緣有很大的錯誤見解,你們說是不是?你說,業呢,現在的現在,過去的過去,未來的未來,根本不是?那麼,我們下一講就有談業。

  我們大家回向:

  願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與衆生,皆共成佛道。

  大家禮佛叁拜。

  大家合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叁稱)

  好,放掌!

  上一課我們談到時間的問題,並從這個時間的問題,談到一些有關因果的一些現象。今天,我跟大家說今天要談談因果。

  在我們佛教裏面,任何佛教徒都要先信因果。如果因果都不信,他信佛教,多數是迷信!有些不多哦!信了因果也會迷信,更何況不信因果。因果是佛在人間,爲了向我們解釋世間的種種現象,那麼,用這個因果的道理,來給我們解釋生死輪回的。那這些現象呢,主要是因爲我們衆生的心迷惑,執著外面的境界,有種種的法在裏面作用,中。那因爲這樣,才可以建立因果關系。因爲我們迷惑,執著在裏面,佛呢,就能夠在裏面建立因果關系。爲什麼要這樣子說?起先我們要了解這個法怎麼來?法,是世間的這些我們所知道的現象變化當中。我們截取一段,(我重複很多次了)。前面的不管,後面的不管,中間一段,我們說那是一件事情,一樣東西。任何一個法,我們是這樣得來的。那因爲這樣得來,我們就有得到:它前面怎麼來?將來怎麼去?這種概念就産生了,因爲這樣,我們就可以有因果可以談了。

  我的意思是說,如果你不去執取某一個法的存在,那因果呢,就不可說了。如果你執取有種種法的存在,這種種法呢,因爲你是認爲:前面不管,後面不管,只管現在!那麼,你就看到:它的前面是什麼,怎麼來。那麼,所謂的前面不管,後面不管,你也不過是以你今生所迷惑的這個生死,這個境界裏面,認爲這些是現在。今生看不到的,或者已經發生,你認爲是的已經發生,再過去,還有是未來,這種思想的,造成你有前後次序的概念,然後,你在裏面也可以建立起因果!既然這樣建立起因果之後,我們要知道:這個因果它本身必定建立在因是一個法,果是一個法,如果沒有這樣說,因果就很亂,沒辦法講

  清楚了。

  所以,我們要了解,既然如此,在這個因果裏面每一個法,我們都要把它分開來說。比方說,綠豆是一個法,豆芽是一個法,那麼,綠豆長出豆芽,這裏因果就來了!

  ——第八片音帶完——

  (以下是第九片錄音帶的內容)

  如果你沒有去執著綠豆是一個法,豆芽是一個法,綠豆長出豆芽這件事情,你不會去生起任何的分別見,因此,前因後果是依我們衆生的思維,我們的煩惱,我們的見解而佛以他巧妙的智慧給我們建立起來,然後告訴你:你在裏面怎麼樣迷惑生死輪回。

  那麼,今天我們談談這個因果的現象,就是說我們已經建立了因果現象。當我們看到一樣東西,我們都會生起一個概念:它從哪裏來。當你這樣看那樣東西,其實你就認爲一個“法”存在了。然後,你認爲那個法,以前不存在,就是說,你認爲“有”,你就建立起“無”;你認爲“無”的話,你同時也建立起“有”。但是這個“有”和“無”從哪裏來?從你認定某某法,認爲它是一個法,從那邊來。

  所以,這個是我們衆生的“見”——思想上,他就那樣地去執取。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就用這種方式來看這個世間,我們的這一生都是在這樣看。甚至在看“我”從哪裏來?那個“我”是什麼?我是一個法。那麼,爲了破除我們的這些迷惑、執著,佛跟你講:你,不過是種種因緣和合。那麼,任何一個法你所認爲的一個法,也是種種因緣和合。這就是佛的善巧地跟我們講解。那在這樣的講法裏面,我們就生起:哦,從因變成果。如果是從因變成果,那這裏面呢,以中觀來說,裏面有很多很多矛盾。但是,佛在講解這些因果現象的

  時候,佛實際上是叫我們遠離這個分別的心,他要讓你放下原有那些錯誤的見解,要建立起因果的見解,然後從中再遠離。所以龍樹在《中觀》的第一個頌裏面,就是這樣子跟你說:了。所謂的“諸法離緣生”,又講又講“因緣所生”,“離因緣生”,這都是因爲從我們的見解上建立起種種法,才有所謂因果可以說。

  那因果真的可以說嗎?也並不是這樣子,來,每一個法它本身沒有所謂它的“範圍”,這個範圍,是我們衆生去限定的。比方說,我說這張桌子的範圍,是我們的習慣裏面,我們認爲有一…

《六十頌如理論(廣超法師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