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種東西,叫桌子。那麼,桌子就要一種定的範圍,然後,這個範圍是在我們語言的內涵裏面,認爲它包含到哪裏去,但是這個是很模糊的。就是說,你講因果,它有一定範圍,但是它表示就很模糊了。我們就生活在模糊之中長大的!爲什麼這樣子說呢?比方說,我問你們:一座山有多大?一個人到底有多重?都不能確定。比方說,我這個人要包含什麼東西?如果我的手砍掉了,我還算不算數?我的意思是說,它的這個範圍呢,本身是很模糊的。也就是因爲很模糊,我們才可以很好過生活。如果它不是很模糊,我們很糟糕了。就是說,如果你們有學習過電腦,電腦有些東西要准,准,一點點錯它就不能做工了。那麼,如果我們看東西,認人,有一點點變了樣兒,就不是他了。那麼,我們沒辦法認人了。爲什麼?五歲變六歲,六歲見到他,就不是了。呵呵,那哪裏可以?就是說呢,因此,範圍不是很肯定的,知道嗎?我們去認識東西,就是一種很模糊的範圍,來。對很多東西都是如此的,但是,當你一討論到那些法的時候,你往往就要用精確的東西來去認定它。這就是我們的習慣。因爲什麼?你認爲實在有那樣的範圍,有那樣的東西。這是我們思想上的習慣。
那剛才我說,既然因果確立了,我們可以談。我們現在就來談談一下因果,它的一些問題。
比方說,我們說我們生死輪回。到底生死輪回是什麼東西在生死輪回?爲什麼過去輪回到現在,現在輪回到將來?
佛說“五蘊”也一個是很籠統的。佛講“業”,它本身也是很籠統。爲什麼講很籠統?因爲裏面牽涉的太廣了。佛每次回答衆生的時候,他只能講他過去某一段因果。這件事情是怎麼怎麼發生過來。那如果你要說,它包含實在太廣了,我就舉一個故事,你們可能都知道的故事:
就是釋迦牟尼佛在成佛過後,有一次頭痛叁天。你們聽過嗎?很多人都聽過。他頭痛叁天是因爲琉璃王要殺害這個釋迦族這件事情引起的。那我們從表面上看,我們認爲:是因爲琉璃王要殺害釋迦族,佛頭痛叁天。其實是很複雜的因果,裏面牽涉到琉璃王,也牽涉到琉璃王的軍隊、也牽涉到釋迦族、也牽涉到釋迦族的那些王子、也牽涉到釋迦牟尼佛本身,很複雜的一件事情。但有那這事情完成了一個事情就是琉璃王把釋迦族打敗,消滅他們。——這是一件事情。但是這件事情本身就牽涉到很多不同的因素界入,所以,因果本身沒有所謂的一個單一的事情,一對一發生的因果,絕對是沒有的!所以佛說“衆因緣和合”,而這個“衆因緣和合”裏面,我們衆生對因果的認識,我們到底是什麼?到底是誰?是哪一個?是這樣來看因果,那麼就參與了是因果是很多東西進去,並不是某一個,絕對沒有這樣一回事!就是比如說,我今生我會出家,絕對不是某一兩件事情,甚至也不是我個人的事而已,也包括很多衆生,跟我的因緣所事情造成的。如果沒有那些人,沒有出家人,我看不到出家人,我也不會出家了,是不是?如果新加坡沒有佛教徒,我也沒機會聽到佛法。很多因
緣的,不是我個人的事情而已。
任何一件事情的因果,它本身就牽動著很多相關的因。換句話說,這個因果它不可以是自己獨立的關系,就是說,不能說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它們自己獨立起來,它們之間發生因果!
假設有一天,我被某個人殺了。絕對不是獨立的、是我跟他的關系而已,甚至你們在場各位都有關系。這因果是互相牽引的。只要你們認識我,我認識你們,然後我被殺死了,你們必然有一些關系,但是這些關聯是比較遠的因。我們說因有比較遠的因,比較近的因嘛。有四種因緣,生成果。剛才我要講這些現象,是因爲我要你們知道這個因果牽涉著非常廣的,一件事情出現了,它牽涉太多東西了,甚至牽涉到你認爲沒關系的,都要有關系。那麼,我先把這個因果牽涉的所謂的四個緣介紹一下生切法,我寫下來————-。
這個因果的關系,在小乘部派的當時,他們分析到,多到最多講到有二十四個,就是在南傳佛教講,講到多到二十四個。在到龍樹菩薩的時候,他把他簡略到,只講四個。這四個就是:因緣,所緣緣、次第緣、增上緣。
因緣,就是說與那件事情,與果的生成,最主要最直接的關系。我們可以看到,我們一般凡夫都可以看到它的主要關系,它是生成果的最大的推動力者,這個叫因緣。換句話說,我們可以這樣說,一般上我們說因緣,就是那個果,我們認爲是從那個因演變到果的,那個叫因緣。即我們那個知識裏面所認爲的,這樣子。從因緣變到果。
那麼,什麼是所緣緣呢?
所緣緣,是指我們在因果現象裏面,根據佛法說這個因果不是所謂的外在的因果,因果牽涉到心跟外境的關系。那麼,這個所緣緣是指什麼呢?就指外
境。所緣就是內心所對的境,叫外境是一個緣。
那次第緣是指什麼?
次第緣,是指我們的心念,一念接一念,那麼,一念接著一念造成的因果。怎麼一念接著一念造成因果呢?我們的心念在那邊變化,在那邊動,第一個念,第二個念,第叁個念……,那麼,第二念,它要生起來,必須第一個念消滅;如果第一個念沒有消滅,第二念不能生起來。那麼,因爲這樣子,我們第二個念生出來的時候,它要借助第一念消滅爲緣。沒有它,第二念不能生起。這個叫做次第緣。也就是說,在這因果變化裏面有所謂的那個法變化本身在前後變化,前面的要滅,後面才可以生,這叫次第緣。次第緣有另外一個名稱叫等無間緣,就是它中間沒有間隔,相續的。
那第四個叫增上緣。
增上緣,是說我們沒有看到,但是它是有在那邊幫忙前面叁個緣,完成那個果,這個叫做增上緣。這個增上緣有兩種,一種呢……哦,這個是以我們煩惱來說,其實也不應該那樣說。就是說它增上緣本身,……哦,那個不解釋。增上緣它本身是怎麼回事?就是說,雖然我們看起來它沒有參與,但是,它也沒有破壞,它就是幫忙了了。怎麼說呢?比方說,有一對男女談戀愛,結果他們結婚成果了。那我們都是增上緣,我們沒有破壞他,我們就是增上緣。爲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爲任何東西,它要靠別的東西來維持的,本來就是如此的,只是我們不以爲然而已。好象現在我們坐在這邊聽佛法,因爲沒有飛機來轟炸,呵呵,聽懂我說什麼嗎?啊,很多東西沒有來幹擾你,你才可以聽到佛法,那邊這些東西不破壞,都是增上緣。所以,這個增上緣本身是範圍很廣的。
但是,這些說法,就因緣,所緣緣,增上緣,也不過是根據我們衆生來說
的。我的意思是說,因爲我們衆生的知識,我們的身心活動是如此,所以才有這樣說。那在其中,因緣,剛才我說了,就是最主要的原因。比方說我們說綠豆長出豆芽,最主要的原因是那棵綠豆。然後,水分,陽光,要有水、要有空氣等,然後豆芽才可以生長出來。但是,實際上沒那麼簡單!爲什麼?如果沒有裝水的那個東西呀,豆芽怎麼有水給它留住?統統都流光了嘛,對不對?是嗎?它算數嗎?算不算數?算!那麼,裝水的那個桶,或者杯子,放在哪裏呀!啊?也要放在一個地方,對不對?那算不算數?也算數。對嗎?然後,那個綠豆它會放在水裏煮,是因爲我們有把它買過來吃,呵呵,算不算數?被我們吃掉的那些綠豆不行了,沒辦法了!你看:這麼多東西在牽涉著的!所以,不要以爲說只是那個綠豆跟豆芽的關系,還有水跟空氣罷了,牽涉太廣了!
同樣地,我們的生命也是一樣的!我們生存在這個地方,跟全世界的人都有關系。一樣的!這些關系呢,我們沒有去看它,我們看最主要的。哦,我能夠生存是因爲我在新加坡,新加坡現在沒有戰爭。我們就用新加坡來說了。實際上不只是這樣而已!如果全世界到處打仗的時候,新加坡的政府收的米,吃不了一年,你們就要挨餓了。呵呵,你們說是不是?因此,很多錯棕複雜的因緣參與。但是我們認爲有最主要的,就是那個綠豆,然後生出豆芽。我們把這個是以這樣,稱它爲因緣。
那這些認識了之後,我們再來看看,我們講的因果。就是從因到果,是怎麼回事。當我們一談從因到果,我們就要面對:因是什麼,果是什麼,然後,因怎麼樣作用變成果。這些問題。對于執著有實在因果現象的這些人呢,他認爲有真的因在那邊,最後變成果了。那麼,以中觀的說法,沒有實在的真的因在那邊,也沒有實在的果在那邊出來。一切是我們迷惑分別而見到的。當這樣
講的時候,你千萬不要落入:哦,那什麼都統統沒有了。那又錯誤了!那我們來一樣看!
剛才我說:因是一個法,果是一個法,都是因爲我們去分別在某一段變化裏面的那一小段,那個東西,有一個東西存在。啊,我在白板上畫一條線來解釋,我先借用我們的時間概念來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無窮久以前,到未來很久很久的將來,在這中間,其中有一段事情在發生著。叫A;然後有另外一段事情發生著,叫B。那這條線是說,假設說是一些東西,它相續地在變化,一些東西,這樣。那這個相續變化呢,一直前進、前進、前進……你呢,斬一段出來,說:其中有個東西叫A;另外斬一段出來說:其中一個東西叫B。結果,你生出一個見解:B是A生出來的。那麼,剛才我說你在斬一段的時候,當時那個A,A本身的存在就牽涉到很多很多的法,來讓它存在。這個你們同意嗎?它本身不能獨立存在。那B的存在也是一樣,是很多很多的法,讓它當時存在,我們所認爲的存在。那在這裏面,我們竟然說:A是因,B是果。但是,在A裏面的很多支持它存在的那些因素,它們也在變化中。但到你認爲B果出現的時候,那些因素,同時也可能在支持著B。我的意思就是說:A本身呢,它不是一個你所認爲的那個圈圈,A的那個範圍;B也是一樣,不是你所認定的那個圈圈,那個範圍裏面的。
比方說,我們說綠豆是A,豆芽是B,綠豆的存在呀,有太多太多東西來支持它存在,…
《六十頌如理論(廣超法師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