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十颂如理论(广超法师讲记)▪P41

  ..续本文上一页种东西,叫桌子。那么,桌子就要一种定的范围,然后,这个范围是在我们语言的内涵里面,认为它包含到哪里去,但是这个是很模糊的。就是说,你讲因果,它有一定范围,但是它表示就很模糊了。我们就生活在模糊之中长大的!为什么这样子说呢?比方说,我问你们:一座山有多大?一个人到底有多重?都不能确定。比方说,我这个人要包含什么东西?如果我的手砍掉了,我还算不算数?我的意思是说,它的这个范围呢,本身是很模糊的。也就是因为很模糊,我们才可以很好过生活。如果它不是很模糊,我们很糟糕了。就是说,如果你们有学习过电脑,电脑有些东西要准,准,一点点错它就不能做工了。那么,如果我们看东西,认人,有一点点变了样儿,就不是他了。那么,我们没办法认人了。为什么?五岁变六岁,六岁见到他,就不是了。呵呵,那哪里可以?就是说呢,因此,范围不是很肯定的,知道吗?我们去认识东西,就是一种很模糊的范围,来。对很多东西都是如此的,但是,当你一讨论到那些法的时候,你往往就要用精确的东西来去认定它。这就是我们的习惯。因为什么?你认为实在有那样的范围,有那样的东西。这是我们思想上的习惯。

  那刚才我说,既然因果确立了,我们可以谈。我们现在就来谈谈一下因果,它的一些问题。

  比方说,我们说我们生死轮回。到底生死轮回是什么东西在生死轮回?为什么过去轮回到现在,现在轮回到将来?

  佛说“五蕴”也一个是很笼统的。佛讲“业”,它本身也是很笼统。为什么讲很笼统?因为里面牵涉的太广了。佛每次回答众生的时候,他只能讲他过去某一段因果。这件事情是怎么怎么发生过来。那如果你要说,它包含实在太广了,我就举一个故事,你们可能都知道的故事:

  就是释迦牟尼佛在成佛过后,有一次头痛三天。你们听过吗?很多人都听过。他头痛三天是因为琉璃王要杀害这个释迦族这件事情引起的。那我们从表面上看,我们认为:是因为琉璃王要杀害释迦族,佛头痛三天。其实是很复杂的因果,里面牵涉到琉璃王,也牵涉到琉璃王的军队、也牵涉到释迦族、也牵涉到释迦族的那些王子、也牵涉到释迦牟尼佛本身,很复杂的一件事情。但有那这事情完成了一个事情就是琉璃王把释迦族打败,消灭他们。——这是一件事情。但是这件事情本身就牵涉到很多不同的因素界入,所以,因果本身没有所谓的一个单一的事情,一对一发生的因果,绝对是没有的!所以佛说“众因缘和合”,而这个“众因缘和合”里面,我们众生对因果的认识,我们到底是什么?到底是谁?是哪一个?是这样来看因果,那么就参与了是因果是很多东西进去,并不是某一个,绝对没有这样一回事!就是比如说,我今生我会出家,绝对不是某一两件事情,甚至也不是我个人的事而已,也包括很多众生,跟我的因缘所事情造成的。如果没有那些人,没有出家人,我看不到出家人,我也不会出家了,是不是?如果新加坡没有佛教徒,我也没机会听到佛法。很多因

  缘的,不是我个人的事情而已。

  任何一件事情的因果,它本身就牵动着很多相关的因。换句话说,这个因果它不可以是自己独立的关系,就是说,不能说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它们自己独立起来,它们之间发生因果!

  假设有一天,我被某个人杀了。绝对不是独立的、是我跟他的关系而已,甚至你们在场各位都有关系。这因果是互相牵引的。只要你们认识我,我认识你们,然后我被杀死了,你们必然有一些关系,但是这些关联是比较远的因。我们说因有比较远的因,比较近的因嘛。有四种因缘,生成果。刚才我要讲这些现象,是因为我要你们知道这个因果牵涉着非常广的,一件事情出现了,它牵涉太多东西了,甚至牵涉到你认为没关系的,都要有关系。那么,我先把这个因果牵涉的所谓的四个缘介绍一下生切法,我写下来————-。

  这个因果的关系,在小乘部派的当时,他们分析到,多到最多讲到有二十四个,就是在南传佛教讲,讲到多到二十四个。在到龙树菩萨的时候,他把他简略到,只讲四个。这四个就是:因缘,所缘缘、次第缘、增上缘。

  因缘,就是说与那件事情,与果的生成,最主要最直接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一般凡夫都可以看到它的主要关系,它是生成果的最大的推动力者,这个叫因缘。换句话说,我们可以这样说,一般上我们说因缘,就是那个果,我们认为是从那个因演变到果的,那个叫因缘。即我们那个知识里面所认为的,这样子。从因缘变到果。

  那么,什么是所缘缘呢?

  所缘缘,是指我们在因果现象里面,根据佛法说这个因果不是所谓的外在的因果,因果牵涉到心跟外境的关系。那么,这个所缘缘是指什么呢?就指外

  境。所缘就是内心所对的境,叫外境是一个缘。

  那次第缘是指什么?

  次第缘,是指我们的心念,一念接一念,那么,一念接着一念造成的因果。怎么一念接着一念造成因果呢?我们的心念在那边变化,在那边动,第一个念,第二个念,第三个念……,那么,第二念,它要生起来,必须第一个念消灭;如果第一个念没有消灭,第二念不能生起来。那么,因为这样子,我们第二个念生出来的时候,它要借助第一念消灭为缘。没有它,第二念不能生起。这个叫做次第缘。也就是说,在这因果变化里面有所谓的那个法变化本身在前后变化,前面的要灭,后面才可以生,这叫次第缘。次第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等无间缘,就是它中间没有间隔,相续的。

  那第四个叫增上缘。

  增上缘,是说我们没有看到,但是它是有在那边帮忙前面三个缘,完成那个果,这个叫做增上缘。这个增上缘有两种,一种呢……哦,这个是以我们烦恼来说,其实也不应该那样说。就是说它增上缘本身,……哦,那个不解释。增上缘它本身是怎么回事?就是说,虽然我们看起来它没有参与,但是,它也没有破坏,它就是帮忙了了。怎么说呢?比方说,有一对男女谈恋爱,结果他们结婚成果了。那我们都是增上缘,我们没有破坏他,我们就是增上缘。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任何东西,它要靠别的东西来维持的,本来就是如此的,只是我们不以为然而已。好象现在我们坐在这边听佛法,因为没有飞机来轰炸,呵呵,听懂我说什么吗?啊,很多东西没有来干扰你,你才可以听到佛法,那边这些东西不破坏,都是增上缘。所以,这个增上缘本身是范围很广的。

  但是,这些说法,就因缘,所缘缘,增上缘,也不过是根据我们众生来说

  的。我的意思是说,因为我们众生的知识,我们的身心活动是如此,所以才有这样说。那在其中,因缘,刚才我说了,就是最主要的原因。比方说我们说绿豆长出豆芽,最主要的原因是那棵绿豆。然后,水分,阳光,要有水、要有空气等,然后豆芽才可以生长出来。但是,实际上没那么简单!为什么?如果没有装水的那个东西呀,豆芽怎么有水给它留住?统统都流光了嘛,对不对?是吗?它算数吗?算不算数?算!那么,装水的那个桶,或者杯子,放在哪里呀!啊?也要放在一个地方,对不对?那算不算数?也算数。对吗?然后,那个绿豆它会放在水里煮,是因为我们有把它买过来吃,呵呵,算不算数?被我们吃掉的那些绿豆不行了,没办法了!你看:这么多东西在牵涉着的!所以,不要以为说只是那个绿豆跟豆芽的关系,还有水跟空气罢了,牵涉太广了!

  同样地,我们的生命也是一样的!我们生存在这个地方,跟全世界的人都有关系。一样的!这些关系呢,我们没有去看它,我们看最主要的。哦,我能够生存是因为我在新加坡,新加坡现在没有战争。我们就用新加坡来说了。实际上不只是这样而已!如果全世界到处打仗的时候,新加坡的政府收的米,吃不了一年,你们就要挨饿了。呵呵,你们说是不是?因此,很多错棕复杂的因缘参与。但是我们认为有最主要的,就是那个绿豆,然后生出豆芽。我们把这个是以这样,称它为因缘。

  那这些认识了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我们讲的因果。就是从因到果,是怎么回事。当我们一谈从因到果,我们就要面对:因是什么,果是什么,然后,因怎么样作用变成果。这些问题。对于执著有实在因果现象的这些人呢,他认为有真的因在那边,最后变成果了。那么,以中观的说法,没有实在的真的因在那边,也没有实在的果在那边出来。一切是我们迷惑分别而见到的。当这样

  讲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落入:哦,那什么都统统没有了。那又错误了!那我们来一样看!

  刚才我说:因是一个法,果是一个法,都是因为我们去分别在某一段变化里面的那一小段,那个东西,有一个东西存在。啊,我在白板上画一条线来解释,我先借用我们的时间概念来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无穷久以前,到未来很久很久的将来,在这中间,其中有一段事情在发生着。叫A;然后有另外一段事情发生着,叫B。那这条线是说,假设说是一些东西,它相续地在变化,一些东西,这样。那这个相续变化呢,一直前进、前进、前进……你呢,斩一段出来,说:其中有个东西叫A;另外斩一段出来说:其中一个东西叫B。结果,你生出一个见解:B是A生出来的。那么,刚才我说你在斩一段的时候,当时那个A,A本身的存在就牵涉到很多很多的法,来让它存在。这个你们同意吗?它本身不能独立存在。那B的存在也是一样,是很多很多的法,让它当时存在,我们所认为的存在。那在这里面,我们竟然说:A是因,B是果。但是,在A里面的很多支持它存在的那些因素,它们也在变化中。但到你认为B果出现的时候,那些因素,同时也可能在支持着B。我的意思就是说:A本身呢,它不是一个你所认为的那个圈圈,A的那个范围;B也是一样,不是你所认定的那个圈圈,那个范围里面的。

  比方说,我们说绿豆是A,豆芽是B,绿豆的存在呀,有太多太多东西来支持它存在,…

《六十颂如理论(广超法师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