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六十頌如理論(廣超法師講記)▪P49

  ..續本文上一頁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底下。也就是說,他繼續在很多地方繼續應化,待到彌勒菩薩來了,他這個應化身沒有了,他的報身也消失了。因爲我們衆生要有形象來代表,所以就用叁尊佛來代表了。是這樣的原因。的,在娑婆世界,所有的佛都具有叁身。其中所以,報身是個別的,應化身也是個別的,但是,法身不屬于任何人的。

  “……?”

  哦,一群業力因果帶動的,啊?對呀!衆生成就菩提呀!衆生是佛的菩提種子呀!對呀,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兩千五百年前在人間出現,不是他個人的事,與那些相關的羅漢、衆生呀,人呀,統統都有關系。好象我們今晚,大家坐在這裏,不是我個人的事,一樣的道理的!那麼,佛會在菩提樹下成道,絕對不是他喜歡就可以來的。就是大家的業力因緣在帶動。爲什麼?就是說,佛成佛了,要有衆生來成就。小乘也這樣說啊!小乘也承認要發大悲心,要度衆生才能夠成佛啊!整個最大差別是在小乘裏面說:佛的整個修道過程裏面都是凡夫,這個凡夫有個名稱叫他菩薩,而這個菩薩是凡夫。所以凡夫說他不如初果、二果、叁果、四果。到他成佛的那一生,還是不如!成佛那天才勝過。所以,在小乘的經典裏面:佛在菩提樹下坐之前還是凡夫,但是,大乘說:那是

  一場遊戲!

  爲什麼呢?因爲他站在摩醯首羅天那邊,是現報身的淨土。站在那邊看,這人間這些事情是一個遊戲罷了。但是你也不能說是遊戲,是有因緣而完成的。那麼,我們千萬不要認爲佛是在報身淨土來人間成佛,絕對錯誤!根本不是。是這邊有因緣這邊出現,那邊有因緣那邊出現,不是從那邊來這邊!這一點要弄清楚。不是有個佛在報身淨土跳下來,絕對不是!

  “……報身佛是否真的存在?”

  什麼?報身佛怎麼樣?哦,根據經典說,我們每個衆生都有不同的六根,不同的境界。佛經說過:單單一杯水,不同的衆生看到就是不一樣的。在小乘經典有記載一件事情,可能你也看過:佛在菩提樹下坐,還沒有上座之前,他接受了供養,你知道哦?然後他丟了那個盤子,結果丟到一個龍的住的地方,那個龍說一句話:“昨天一尊佛涅槃,今天一尊佛出世”。聽過嗎?它的境界是這樣的。你的境界,佛在人間80歲。它的境界是昨天跟今天。它看到是跟你不一樣的。那麼,你的是真的,還是它的是真的?同樣地,既然小龍可以知道,那麼,天人也可以知道嘛!對不對?誰請佛說法?人間無知啊。請佛說法的人是梵天。只有他們才很清楚地知道。所以,這個梵天是助緣,幫助佛在人間行道,知道嗎?那在梵天的眼光中,佛不是我們人類看的一樣子的。那麼,還有,你不覺得很奇怪嗎?梵天請佛說法,過後又不來聽哦。怪事嘛!你們說是不是?巴不得快得點聽嘛,爲什麼請完了不見了?你說是不是怪事?

  所以,在大乘經裏面說:佛在他的報身土裏面跟這一類的菩薩說法。他們必然知道?我問你:如果你是當時那個梵天,你要不要繼續聽啊?你要不要?然後呢,你是聽一天嗎?你今天聽了,明天還要不要聽?我問你!你的一天,

  我們人間已經幾千年了,你知道嗎?是不是?所以,他的境界是另外的。所以你說有沒有,你自己想想看哦。不要用人的眼光來看哦。你會越來越矛盾!實際上你很清楚,如果你是梵天請了佛說法,明天你肯定去找了。我包你去找!我們都找,對不對?肯定的。結果呢?你的明天,人間的佛早就不在了。你怎麼說沒有呢?

  還有問題嗎?

  不要完全相信小乘的傳說。小乘的傳說,很多是人爲的。人認爲不可靠的,他刪除掉。因爲是人間那些人的記載。

  還有問題嗎?沒有,我們今天到此爲止。

  大家合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叁稱)

  好,放掌!

  我們今晚繼續討論,在討論的問題裏面有一個是在中觀部派爭論的裏面,一個很重要的論題;那另外一個是:既然一切都是性空的,沒有自性的,那麼,這個覺悟跟迷惑的問題,前幾講有人問起來,他說:什麼時候變成迷惑去了?

  這兩個問題等下我們大家討論。

  我先講一下,關于這個外境。在我們佛教裏面,有一派是唯心的思想。所謂唯心的思想,他認爲一切因緣法並不是實在的,因緣法是在內心裏面作用。持那麼,這一派見的最明顯的唯識宗。但是,唯識宗並不是屬于中觀學派。唯識宗是說:一切是因緣是在阿賴耶識的種子在作用。然後看到的一切景象,他說是阿賴耶識的作用裏面産生的影像。就是說,外境,他說是影像。不是真實的因緣作用。而真實的因緣作用,是你阿賴耶識裏那些業習、種子那些法在作

  用。這是唯識宗他是絕對講是心在作用,境界是假的。

  在中觀裏面,初期,龍樹菩薩並沒有去討論這個問題,到了後來中觀分裂,中觀學派也有分裂,只是沒有唯識學派分的十大論師的思想多。在分裂裏面,一個意見不同,就是這個外境。就是說有一派的中觀學者說:有實在的外境在作用,也是有實在的心在作用。然後,這個心跟外境之間也在互相爲因緣;那另一派他說沒有實在的外境,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談這個問題。等下我們大家分組討論。第一個問題的先。在這裏,先絕條件是我們大家都要承認佛說的這個因緣的道理。接下來,這個因緣不實在,我們說不實在,是它本性是空的。雖然本性是空的,但我們都承認有因緣在作用。那麼,這個因緣作用,它在哪裏作用?關于這個,我們佛教很多部派有不同的解釋,而他們主要不講這樣因緣的作用,他們主要在講這個業。業,生死輪回,來來去去,這個業到底在哪裏發生?

  現在我們不以業來談,以總的一切因緣來說,來看這個因緣作用到底是什麼?還是誰在作用?然後,這個外境真的有沒有?我們分組討論裏面上次我說有正有反。好象你們並沒有這樣分。那我們也就不分了。大家討論看看你們是站在哪一個見解?就是說,認爲心外有境,還是全部是內心沒有外境?我們現在就開始分組吧,我們討論,大概十五分鍾。

  (第十片錄音帶完)

  (以下是第十一片錄音帶的內容)

  (在第11片錄音帶裏面,有些是與第10片重複。第11片開始是前面的“大家合掌……”)

  我想知道一下,你們認爲有內心的因緣,有外境的因緣在分別,在作用的舉手!

  沒有的舉手!

  認爲全部是心的作用,沒有外境的舉手!

  啊?那其他人呢?其他人有任何的不同的看法的,可以提出來,讓大家分享分享!呵呵……

  這個問題是庸人自擾之,呵呵……如果你在這兩個答案裏面選一個,你就完了!這就是中觀裏面迷惑的那些人得的結論。有第叁個答案的人盡量提供,我們參考參考,了解了解,他是怎麼說法。

  啊,你站出來講!可以提供多一次麥嗎?有啊。

  女學員說:“師父,……所謂空性的因緣,因緣也是空性的。所以,因緣本身也是空性的。既然是空性的,怎麼會帶來一個心外有境?或者是心外無境呢?因爲我的理解是:因緣已是空性的,所以,我不但可以解釋……我不同意這兩個意見。”

  那麼,你是講的第叁種是怎麼說?就是這兩種以外。

  “所謂第叁種:一切因緣都是空性的。萬法皆空,因緣也是空的,那怎麼還有呢?”

  沒有啊,那些說有外境的人,他說外境也是因緣,也是空的;內心也是因緣,也是空性的。但是,說有外境的人,他說有外境的因緣在作用,那內心的因緣跟外境的因緣又在互相作用,明白嗎?

  那另外一種是說,剛才我解釋過了嘛。另外一種是說:絕對沒有外境,統統都是內心的因緣。

  你們弄清楚那個題目了嗎?剛才我解釋了那個講法了。他們都承認是因緣,都承認是空性的。但是,一個是說有外境的因緣,有內心的因緣,也有外境跟內心互相爲因緣。那另外一種說,不是!統統都是內心,沒有外境的因緣,弄清楚嘛!外境是幻相——他說。

  不清楚!我……就是說,所謂的全部是內心的外境,他是說統統都是心的作用,沒有所謂外境的作用!外境是一種幻相。爲了避免你們弄不清楚,我還特地解釋了一下!呵呵……中觀這兩派不同的說法,他們都承認:都是因緣,都是空性的!他們沒有否定都是因緣!都是空性!換句話說,如果你眼前看到這個白板,你說這個白板是因緣所生的嘛。說有外境的說:有實在的外面因緣在那邊變化;說沒有外境的說:這個是我的心所變現的境界罷了。沒有實在的外在的現象。

  其他人呢?有什麼……提供好的答案請他講給大家聽聽。剛才討論了,有什麼答案嗎?不要誤會這兩個爭論點!他們都承認有……都是空性,都是因緣的。

  這一組的人,有什麼結論?

  “師父,不知道我的這個觀念有沒有錯誤?就是,舉一個例子說:好象說業的産生,業的因緣,有那個因緣,是由我們的“行”在造作。它在行造作的

  時候,通常象我們凡夫,有六根對六境,六根對六塵的作用,就有六識的産生,有那個識,我們就有那個受啊,有想啊,有行啊……這樣就産生了業的因緣。所以說,可以說都要靠,都要需要這個內心的境界……”一個學員說。

  “跟外境有沒有關系呢?”師父說。

  “跟外境都需要,它兩者都必須有那個碰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産生那個因緣,那個因緣就一直……”學員說。

  “那無色界的衆生呢?”師父說。

  “……嗯……”學員無言。

  “無色界的衆生呢,都是心的作用。”師父說。

  “這個“心”可以是六根裏面的“意”嗎?”學員問。

  “對呀!意是心嘛!”師父說。

  “所以,不只是說六根,可能就有那個根在,就是看他是哪一界的衆生,如果是無色界的衆生……”學員說。

  “根裏面,我們佛法,根裏面指這個物質的根,有指心法的根。如果你靠觸覺得到的,那是有物質的根在裏面參與作用的!那觸了,有外境的作用的。但是,如果它是沒有外境的根,它也照樣在作用啊!它不用外境呢,佛跟我們說,六根的境界,是因爲我們人才這樣說的。如果…

《六十頌如理論(廣超法師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