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因缘,它在推动,完成了这个佛果现象的出现。那这群的因缘推动,它本身,本来就具有觉悟心住在那边的。那么,这些法个别也都具有这个性质,所以,才有所谓这一群的,以一个整体来看呢,叫做一个佛在觉悟。因此,当佛觉悟的时候,他就知道:哦,原来不是这个一群,是我在觉悟,不是!佛觉悟是一切法都在觉中,没有所谓的你我他的差别,因此我们要弄清楚,虽然没有所谓的一个单位,一个我在觉悟,但是,在这一群的法的推动底下,我们可以说呢,有一个人觉悟了。那一个人是那一群的心,但是,那一群的心,本来就是在觉悟中了,他不知道而已。那么,如果你把他拆开来,你说:那一群的心本来没有觉悟,后来觉悟,你就犯上了这个《六十如理论》里所批评的比。不可以本来没有觉悟,后来觉悟,不可以?不允许发生的。所以我说一切都本来就在觉中。再来我们再看下去:
他说:“外道的梵我论者,所说的如来,也是众生的实体,宇宙的本体。”在这里,他就可能评比到我的那个解释了。他说,外道讲有这个宇宙的本体,
那么,“所以,中期佛教的性空学者,与梵我论的所以能泾谓分流(这个是中国的两条河流的分流,在西安一带),差别点就在胜义谛中观察外道的实我性不可得,达到一切法性空寂,空寂离言,决不把它看做万有实体。转向世俗边,明如来没有自体执正,唯是缘起的假名。此假名,也决不想像为如来不死,如如不变的实体。”那在这里呢,刚才我那样的解释,我说,并没有一个是佛的本体,因为一切法因缘作用,他本质是空的,但是,虽然本质空,因缘作用,他们就要能够知道对方。这一点你们要弄清楚!
所以,因为这样子,是整群聚合里面,它也产生这个知觉,知道,我是这一群,我在成佛。而这个我并不是一单位,是一个名称说这一群。所以,因此,这一切,佛成佛也是因缘,也是性空的,也是在觉中。没有所谓的有一个迷惑的人,迷惑,是某一些心它分别,它说,这样叫迷惑。他说“只因为有一分学者,不得性空的中真道义,所以又走上梵我论的老家了。自性见是众生的生死根本,这是多么强有力呀!”在这里,印顺法师他是说,如果你是站在有自性见,有某一个东西,他它在觉悟,那么,你就走上这个梵我论。
但是,我要倒后回来强调,就是说:千万不要忘记了这个知觉的作用!意思是说,佛成佛了,他没有所谓的某一个法是我,既然佛成佛了,没有某一个法是我,那么谁在知道一切法?三千大千世界的一滴地一水都知道。就是那些因缘里面,它本来就知道的。因此,然后,佛成佛后,我们说佛一念知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地一水,这那也不过是那些法,它们就知道对方的存在的。本来就离开不了对方。所以上次我说过:在一个法里面你就会看见三千大千世界加给它的影响了。只是你没有能力去知道而已,因为我们执著现前的身心叫做心。其实,一切法都有心的参与在作用。
那么,关于这个法身,我就大略这样解释到这里。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啊,什么问题?“……”微尘的功德,哦。啊,不是不是不是。这一尘是指很少的意思,它不是微尘一尘是指少的功德。它这个尘,是非常小。就是众生做了一个很小的功德,佛都随喜!你千万不要认为一个微尘能够成佛!绝对错误。刚才我说了:万法的变化里面,开始时是某一些法,它是因缘作用滚在一起,执著在里面,就带着一起推动,知道吗?一直推动,一直推动,……我们说:哦,这个叫做众生,那这一群的力量,那个业的力量,一直推动,一直推动,推动到最后,他成佛了。我们说这一群业的力量成佛,但是他并不是某一个人在里面。所以,成佛是整群的业的力量形成的因果,而不是某一个微尘在成佛。千万不要弄错!但是这整群之所以他能够那样,是他们本来具有这个觉性的,本来是因缘空性,就是有觉性在里面。意思就是说,有心的作用在那边。
“……”?
不是,你认为有情,无情是你的心中去分别的。我讲这个,那些法之间的作用,都能够知道对方。
“……”。
错误了。刚才我说过了,成佛是一整群的因缘,业力,一直组织,一直推动,推动到最后,很大的果报——成佛出现,并不是那个石头成佛。你犯上跟他那一样的毛病。——微尘在成佛;不是!这个房子,不是那粒沙是房子,是很多的泥沙,水……组成做成一个房子,明白吗?
那所谓成佛就是很多,无量无数无边的业力在推动成佛。
“……”?
不只某一个人,每一个法都有那个觉性在那边作用。
“……。”
对。但是,不是那个成佛。听懂吗?每一粒沙都有坚固的性质哟!但是,那一粒沙不能建筑房子,要一整群的沙,知道吗?明白我这个比喻吗?啊,是这样子的。
所以,所谓释迦牟尼佛是一整群的那些业力,到最后……在小乘里面,把他过去那些不好的业不管了,只管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个才叫法身。明白了吗?
对于我这个解释,你们可以看《圆觉经》。你听我的解释,你再看《圆觉经》,你会很清楚!
“……?”
啊,本来觉悟,没有本来在觉中嘛!本来没有迷嘛,是有人执著我才叫做迷。所以,刚才我说,就是我们所认为的,所知道的成佛是:他还没成佛前,他的烦恼,他的执著,他的愿望等等在推动,那业力、因果、力量在推动,最后,那一群的力量产生了成佛。但是,那一群的力量,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哟,我每次说过了:众生不许的话,佛不可以来!就是说,这些力量包括众生的心也参与了。知道吗?业就是众生的心也知道佛来,知道吗?佛来了,我来参与呀!听懂吗?我跟佛有缘呀,佛出世我也来呀!明白我的意思吗?那我们是没有缘,我们没不来呀!
也就是说,千万不要把成佛这个现象,这件事情发生,认为是某一个人。啊,不是的,虽然不是那群力量推动之后,他成佛了,那股力量可以继续推动的。但是,站在佛的觉悟里面:那股力量不是他了,明白吗?为什么吗?因为
一切法都是一样的了。
上个星期我说了:捏盘后可以继续活动吗?就是那股力量还是继续活动的。但是,他已经再不认为那个是他了。
“……?”
什么?名词无我?哦,迷的时候没有我,解脱的时候也是没有我。啊?什么互相?哦,什么不相续?哦,什么在相续是吗?
就是说,可我们认为有个“我”在相续,从迷惑到解脱,知道吗?其实是没有的。迷的时候本来就是无我,不是迷的时候有我,那么,解脱的时候也是无我。是某一些心念,执著我的心念,他再也不执著了。就这样子而已。那么,什么东西在相续?就是那些原来执著的心转成另外一个看法罢了。那转成另外一个看法是不否相续呢吗?还是相续的。
个别的法,个别的因缘,撮合成你现在整体的身心。你现在的身心讲话,这句话是某一个因缘而讲的,并不是有一个整体在教他讲。
给你们的那个纸,405页的,你们自己去看。其实,那405页的,你们学完了这个《六十颂》,你们就知道:你没有必要在“五蕴”跟“如来”两个法里面,相对去找寻道理。这个你们应该懂了。就是说,你不应该犯上五蕴是一个法,如来是一个法。然后,如来跟五蕴是什么关系。所以,我刚才那样解释完了这个法身,我们可以说:你也有法身,我也有法身,你可以这样说。但是,你的法身不是你,我的法身也不是我的。没有谁的法身。
你们对法身还有什么问题?还是有什么看法?不同意的可以提出来。
刚才我说这个法身,是指这个整个法性、法界。但是,在小乘里面只是纯粹指: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在大乘里面不是。
那么,所谓的报身、应化身是什么呢?
报身,是佛的功德。以大乘的说法,佛的功德不让他住在人间。就是不住于让他人间这么一个佛的形象而已,他还必须要有一些很殊胜的功德出现。而这很殊胜的功德,是世间的任何的众生,或者任何的菩萨都比不上的功德,就是佛的这个报身。那么,这个是不是一个理论?在南传里面没有所谓佛的报身,在北传里面才这样说。佛在经典里面有说:佛的这个报身土,不是凡夫在的地方,就凡夫是不可能知道,就是我们这个世间的人不可能知道。它在哪里呢?就在色界的最高一层天,在那边示现,也叫自在示现。不要以为报身是真实的,报身也是一个示现,让整个娑婆世界的所有的那些有因缘的众生看到它的庄严净土。这是佛的报身。
佛的报身净土,那些有神通的众生,佛就能够在报身土里面放光让他们知道,他们那些众生就可以去那边,去听佛说法,这是佛的报身土的功德。
佛在我们人间出现叫应化身。在人间,佛不过示现了一个80岁的老比丘而已一生。
这个为什么叫应化呢?这个应化是因为佛本来不是这个样子来成佛的,所以,称他为应化。为什么?佛的果报不是这个样子而已。所以,在大乘里面说,那个只是一种随众生的因缘而应化,而那个报身是真正的佛的业力因果完成的殊胜的果报的国土。所以,佛的报身土是非常庄严清净的。只有那些有相当的福德因缘,有相当的道心的菩萨才能见到佛的报身。在我们人间是不可能见到的。在人间,佛因为人居住的地方有无数,所以,这个应化身也就无数。因此你们在诵早晚课里就有的时候:“千百亿化身……”这千百亿化身都是示现成佛,是在人的地方示现。
但是,这个报身只有一个,为什么只有一个呢?
因为在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的最高天里面,整个世界他都知道完了,再也没有第二个。意思是说,在那一边的众生,他们能够一眼看穿三千大千世界,没有分别第二个出来了,因此这个报身土也只有一个。
这是娑婆世界的佛才需要有报身和应化身。如果是其他世界的佛呢,就不一定了。只需要有报身就够了。好象阿弥陀佛就只有报身,报身佛也会捏盘的!因缘法嘛!所以,现在呢,我们还是在娑…
《六十颂如理论(广超法师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