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底下。也就是说,他继续在很多地方继续应化,待到弥勒菩萨来了,他这个应化身没有了,他的报身也消失了。因为我们众生要有形象来代表,所以就用三尊佛来代表了。是这样的原因。的,在娑婆世界,所有的佛都具有三身。其中所以,报身是个别的,应化身也是个别的,但是,法身不属于任何人的。
“……?”
哦,一群业力因果带动的,啊?对呀!众生成就菩提呀!众生是佛的菩提种子呀!对呀,就是说,释迦牟尼佛两千五百年前在人间出现,不是他个人的事,与那些相关的罗汉、众生呀,人呀,统统都有关系。好象我们今晚,大家坐在这里,不是我个人的事,一样的道理的!那么,佛会在菩提树下成道,绝对不是他喜欢就可以来的。就是大家的业力因缘在带动。为什么?就是说,佛成佛了,要有众生来成就。小乘也这样说啊!小乘也承认要发大悲心,要度众生才能够成佛啊!整个最大差别是在小乘里面说:佛的整个修道过程里面都是凡夫,这个凡夫有个名称叫他菩萨,而这个菩萨是凡夫。所以凡夫说他不如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到他成佛的那一生,还是不如!成佛那天才胜过。所以,在小乘的经典里面:佛在菩提树下坐之前还是凡夫,但是,大乘说:那是
一场游戏!
为什么呢?因为他站在摩醯首罗天那边,是现报身的净土。站在那边看,这人间这些事情是一个游戏罢了。但是你也不能说是游戏,是有因缘而完成的。那么,我们千万不要认为佛是在报身净土来人间成佛,绝对错误!根本不是。是这边有因缘这边出现,那边有因缘那边出现,不是从那边来这边!这一点要弄清楚。不是有个佛在报身净土跳下来,绝对不是!
“……报身佛是否真的存在?”
什么?报身佛怎么样?哦,根据经典说,我们每个众生都有不同的六根,不同的境界。佛经说过:单单一杯水,不同的众生看到就是不一样的。在小乘经典有记载一件事情,可能你也看过:佛在菩提树下坐,还没有上座之前,他接受了供养,你知道哦?然后他丢了那个盘子,结果丢到一个龙的住的地方,那个龙说一句话:“昨天一尊佛涅槃,今天一尊佛出世”。听过吗?它的境界是这样的。你的境界,佛在人间80岁。它的境界是昨天跟今天。它看到是跟你不一样的。那么,你的是真的,还是它的是真的?同样地,既然小龙可以知道,那么,天人也可以知道嘛!对不对?谁请佛说法?人间无知啊。请佛说法的人是梵天。只有他们才很清楚地知道。所以,这个梵天是助缘,帮助佛在人间行道,知道吗?那在梵天的眼光中,佛不是我们人类看的一样子的。那么,还有,你不觉得很奇怪吗?梵天请佛说法,过后又不来听哦。怪事嘛!你们说是不是?巴不得快得点听嘛,为什么请完了不见了?你说是不是怪事?
所以,在大乘经里面说:佛在他的报身土里面跟这一类的菩萨说法。他们必然知道?我问你:如果你是当时那个梵天,你要不要继续听啊?你要不要?然后呢,你是听一天吗?你今天听了,明天还要不要听?我问你!你的一天,
我们人间已经几千年了,你知道吗?是不是?所以,他的境界是另外的。所以你说有没有,你自己想想看哦。不要用人的眼光来看哦。你会越来越矛盾!实际上你很清楚,如果你是梵天请了佛说法,明天你肯定去找了。我包你去找!我们都找,对不对?肯定的。结果呢?你的明天,人间的佛早就不在了。你怎么说没有呢?
还有问题吗?
不要完全相信小乘的传说。小乘的传说,很多是人为的。人认为不可靠的,他删除掉。因为是人间那些人的记载。
还有问题吗?没有,我们今天到此为止。
大家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好,放掌!
我们今晚继续讨论,在讨论的问题里面有一个是在中观部派争论的里面,一个很重要的论题;那另外一个是:既然一切都是性空的,没有自性的,那么,这个觉悟跟迷惑的问题,前几讲有人问起来,他说:什么时候变成迷惑去了?
这两个问题等下我们大家讨论。, p>
我先讲一下,关于这个外境。在我们佛教里面,有一派是唯心的思想。所谓唯心的思想,他认为一切因缘法并不是实在的,因缘法是在内心里面作用。持那么,这一派见的最明显的唯识宗。但是,唯识宗并不是属于中观学派。唯识宗是说:一切是因缘是在阿赖耶识的种子在作用。然后看到的一切景象,他说是阿赖耶识的作用里面产生的影像。就是说,外境,他说是影像。不是真实的因缘作用。而真实的因缘作用,是你阿赖耶识里那些业习、种子那些法在作
用。这是唯识宗他是绝对讲是心在作用,境界是假的。
在中观里面,初期,龙树菩萨并没有去讨论这个问题,到了后来中观分裂,中观学派也有分裂,只是没有唯识学派分的十大论师的思想多。在分裂里面,一个意见不同,就是这个外境。就是说有一派的中观学者说:有实在的外境在作用,也是有实在的心在作用。然后,这个心跟外境之间也在互相为因缘;那另一派他说没有实在的外境,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谈这个问题。等下我们大家分组讨论。第一个问题的先。在这里,先绝条件是我们大家都要承认佛说的这个因缘的道理。接下来,这个因缘不实在,我们说不实在,是它本性是空的。虽然本性是空的,但我们都承认有因缘在作用。那么,这个因缘作用,它在哪里作用?关于这个,我们佛教很多部派有不同的解释,而他们主要不讲这样因缘的作用,他们主要在讲这个业。业,生死轮回,来来去去,这个业到底在哪里发生?
现在我们不以业来谈,以总的一切因缘来说,来看这个因缘作用到底是什么?还是谁在作用?然后,这个外境真的有没有?我们分组讨论里面上次我说有正有反。好象你们并没有这样分。那我们也就不分了。大家讨论看看你们是站在哪一个见解?就是说,认为心外有境,还是全部是内心没有外境?我们现在就开始分组吧,我们讨论,大概十五分钟。
(第十片录音带完)
(以下是第十一片录音带的内容)
(在第11片录音带里面,有些是与第10片重复。第11片开始是前面的“大家合掌……”)
我想知道一下,你们认为有内心的因缘,有外境的因缘在分别,在作用的举手!
没有的举手!
认为全部是心的作用,没有外境的举手!
啊?那其他人呢?其他人有任何的不同的看法的,可以提出来,让大家分享分享!呵呵……
这个问题是庸人自扰之,呵呵……如果你在这两个答案里面选一个,你就完了!这就是中观里面迷惑的那些人得的结论。有第三个答案的人尽量提供,我们参考参考,了解了解,他是怎么说法。
啊,你站出来讲!可以提供多一次麦吗?有啊。
女学员说:“师父,……所谓空性的因缘,因缘也是空性的。所以,因缘本身也是空性的。既然是空性的,怎么会带来一个心外有境?或者是心外无境呢?因为我的理解是:因缘已是空性的,所以,我不但可以解释……我不同意这两个意见。”
那么,你是讲的第三种是怎么说?就是这两种以外。
“所谓第三种:一切因缘都是空性的。万法皆空,因缘也是空的,那怎么还有呢?”
没有啊,那些说有外境的人,他说外境也是因缘,也是空的;内心也是因缘,也是空性的。但是,说有外境的人,他说有外境的因缘在作用,那内心的因缘跟外境的因缘又在互相作用,明白吗?
那另外一种是说,刚才我解释过了嘛。另外一种是说:绝对没有外境,统统都是内心的因缘。
你们弄清楚那个题目了吗?刚才我解释了那个讲法了。他们都承认是因缘,都承认是空性的。但是,一个是说有外境的因缘,有内心的因缘,也有外境跟内心互相为因缘。那另外一种说,不是!统统都是内心,没有外境的因缘,弄清楚嘛!外境是幻相——他说。
不清楚!我……就是说,所谓的全部是内心的外境,他是说统统都是心的作用,没有所谓外境的作用!外境是一种幻相。为了避免你们弄不清楚,我还特地解释了一下!呵呵……中观这两派不同的说法,他们都承认:都是因缘,都是空性的!他们没有否定都是因缘!都是空性!换句话说,如果你眼前看到这个白板,你说这个白板是因缘所生的嘛。说有外境的说:有实在的外面因缘在那边变化;说没有外境的说:这个是我的心所变现的境界罢了。没有实在的外在的现象。
其他人呢?有什么……提供好的答案请他讲给大家听听。刚才讨论了,有什么答案吗?不要误会这两个争论点!他们都承认有……都是空性,都是因缘的。
这一组的人,有什么结论?
“师父,不知道我的这个观念有没有错误?就是,举一个例子说:好象说业的产生,业的因缘,有那个因缘,是由我们的“行”在造作。它在行造作的
时候,通常象我们凡夫,有六根对六境,六根对六尘的作用,就有六识的产生,有那个识,我们就有那个受啊,有想啊,有行啊……这样就产生了业的因缘。所以说,可以说都要靠,都要需要这个内心的境界……”一个学员说。
“跟外境有没有关系呢?”师父说。
“跟外境都需要,它两者都必须有那个碰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那个因缘,那个因缘就一直……”学员说。
“那无色界的众生呢?”师父说。
“……嗯……”学员无言。
“无色界的众生呢,都是心的作用。”师父说。
“这个“心”可以是六根里面的“意”吗?”学员问。
“对呀!意是心嘛!”师父说。
“所以,不只是说六根,可能就有那个根在,就是看他是哪一界的众生,如果是无色界的众生……”学员说。
“根里面,我们佛法,根里面指这个物质的根,有指心法的根。如果你靠触觉得到的,那是有物质的根在里面参与作用的!那触了,有外境的作用的。但是,如果它是没有外境的根,它也照样在作用啊!它不用外境呢,佛跟我们说,六根的境界,是因为我们人才这样说的。如果…
《六十颂如理论(广超法师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