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十颂如理论(广超法师讲记)▪P47

  ..续本文上一页现在我们来看《中观论颂讲记·观如来品》中,印顺法师有提到“如来……”《》,我们就从最底下,是在有认为:“五蕴和合中只有假我,没有真实的如来。”

  你看:我们佛教的部派里面就在讨论到底什么是如来。那么,这里“椟子

  部子西”是“有部”分开来的另一部派,他说:“不可说有如来,是对外道说的;然但是,佛也说有我,不可以说没有。所以,他主张的如来,是非离蕴非即蕴的不可说我。”就是说,他说这个所谓的如来还是一种我,但是这个是不可说的,不是在五蕴里面分别的,他说,不能以五蕴来去判断,是五蕴里面,还是不在五蕴里面说,“非离蕴,非即蕴”我。

  他又说那这个“不可说的真我,那么,以与外道所说的如来是神真我的异名,是身心活动中的统同一体,实在所差不多。容易“有与以外道说合河流……”印顺法师在这里他说呢:如果你认为有一个这样的一个不可说的我,就是如来的话,那么,这还是一样。跟外道“神我”的说法一样。那么,这是中观不同意的。这一整品都在破斥对如来不正确的见解。那么,如来,他说:“至于如来之自性空以实所以为如来,他说用以从道谛的立场来说,就是如来的五分法身了。”这个不是说是道谛呀,是在小乘里面就有这样说的佛的五分法身。以这个五分法身称为如来。那这里的五分法身是指什么?就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下我们再谈。他说大乘的“大众部”说,是大众派的一个部派,叫大众。他体现出法的法性空为如来,见缘起的空聚性,即是见佛。若礼如来,应礼这个法性空。那就是说,见到空性就是见到如来,但是,实际上是没有那么简单!为什么?因为当你说的觉悟了空性,觉悟了空性,是什么东西呀?是不是心在知道?听懂我说什么吗?啊,也就是说,当你谈见法,谁见法呢?不是心在见法吗?所谓的见法,里面就有能知、能证的作用在里面,跟所知、所证的作用在里面。就是说,即所知所证的空性,那么,能知能证的觉悟的心。所以,你觉悟的心,你觉悟了,一切法没有本体,是空性的。但是,你不能否定当时这个觉悟在发生,不能说空性的,觉悟不在发生,知道吗?听

  懂我在说什么呢?不然谁知道空性?是不是?一定有觉悟在发生,那这个觉悟是指谁?在这里,刚才我说了,这个法性、法界本身就有觉悟的功能在那边了。它不分是你的我的。

  在大乘的一些经论里面说,佛的一念之中能够知过去、未来、现在,无量无边的法,它都能知道。这个不能用一句空性就能解决一切的,知道吗?明白吗?啊,佛说,三千大千世界一滴水,它怎么来,怎么去,佛都能知道。他都知道。你说空性怎么在竟然一念之中能知道一切法的呢?怎么所以不能够用空性了结这件事情?绝对不能的。就是它里面有觉悟,知道它的功能在里面,而这个觉悟,知道,是凭什么道理它能够知道?并不是凭一个空性的道理就解决了。因此我说所以呢,我这里说了,他这样讲说这个,他这里讲说应观法性空。从本品中正观身业的见谛,破斥外人的实我论。也就是显示寂灭空性的无我论相为如来。性空,就是如来的实相,不可言说等,我们但是不要因为他那些话,就忘掉这个觉悟的作用。因为印顺法师是在,以从这个佛学上——各个部派来讲他们的看法,用这个空性来说,这是不圆满的。

  我的意思是说,当你谈到这个空性的时候,不只是因缘、生灭、本质是空的,在这因缘生灭,它们因缘变化之中,我说呢,它必然知道对方,不然,它们不会去和合的。你说是不是?

  你看,我们就以这个克隆羊来说好了。克隆羊里面的细胞,里面的染色体,它就有那些功能,里面让它发展出克隆羊,知道吗?如果你认为是物质在变化的话,它就具有那些东西在里面。我的意思是说,也就是这些细胞,它知道将来它要变成那只羊,知道吗?明白我说什么吗?那么,而我们是以我们的时间概念来看的,那如果对于那些有神通的佛菩萨,时间是的假相来的。不要以为

  说,克隆羊里面的细胞、卵子是先前,那只羊是后来出来。这是很错误的概念!就是它们并不是时间上那个样子。我的意思是说,你说:哦,那个羊都还没有出来,那个细胞怎么知道?那我跟你讲:它怎么变那只羊出来?就是说,一切法因缘变化,每一个法之间,如果不认识对方,它不会跟它碰面,不会跟它变化的。所以,这个就是觉。所以,我说一切法都具有觉性。就是所谓的佛性所讲的那个功能。所以佛性并不是说众生有佛性,佛性是一切法本来就有觉悟的性在里面,知道吗?因此,你证悟到一切法的空性并不是有一个人在证悟那个法的空性,就是那颗心知道一切法本来就在觉中了。也就是空性不可以离开觉性,——这个佛性的性,就在里面。不然,不能叫觉悟。

  那么,他又在说,也是一样,如来是不可言说的,不可通过性空缘起可说如来,可说如来身,如来出家,如来说法、如来有父母、如来有病了……。也就是说,性空中不碍人间正觉的如来。

  性空,的确能够解释这个在人间出现如来,也是因缘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个心在参与!性空,没有心的参与,性空也不能说。因为因缘法一定有你的心在参与!你所知的任何一法,没有所谓没有心参与的法。如果它离开了你的心,它能够独立活动,就很多矛盾。

  意思是说,我曾经讲这么一句话,伦敦的一个老太婆,拿着一把雨伞,都跟你有关!我不是跟你们说,呵呵,我是跟一个人说哦。很多人听了,他不相信。

  ——第九片音带完——

  (以下是第十片录音带的内容)

  月亮在绕地球转,你身上细胞就在影响着月亮了,那么远都影响了,为什么老太婆拿雨伞你不影响?都有影响!知道吗?只是你目前的心执著于六根境界为觉知。其实并不是如此。也就是说,你在这个娑婆世界里面活动,任何人在里面活动,他们就要互相关系。不然的话,这个娑婆世界四分五裂;你有你的我有我的,知道吗?就没有所谓共业了。因此,都互相地影响。

  我们再来看:他说一分学者认为有情生身中,有一个不聚五蕴,不聚五蕴的称“我”,是一切众生都有的。是流转不变的联络者。这个印顺法师指说,那个人执著一个我的人,他那样。但是,我刚才讲并不是那样。所以那样的人,他说:如来是有情、或我的异名。所以,一切众生都可以有,就成为普遍的名词了。这就是所谓的佛性了,知道吗?一切众生的当中,只有成佛的这个能力在那边,然后他说,这样最后他可以成佛。他就在评比:“性空者的法性空却不可得;既如来之所以为如来的。”到了真常唯心论,他说,就变成另外一个说法,他说什么?“把如来当作诸法的真实微妙自证体。”在这里,他是说什么呢?就是那些认为:真常唯心,他们认为有个所谓真心,啊!这个是我也不同意的!

  就我们,印顺法师在佛学上他去分开,把某一类的人的见解,称为真常唯心。什么叫真常唯心呢?真常唯心,就是说有一个心是不变的,永远在的,清净的心,有这样的一个心,那么,他说,这样的一个心,他说什么?“以神秘实在的见谛去了解,他把如来当作诸法的真实微妙之体,就是这个常住真心”。以为有情的身心的真实相是如此。那万有的诸法,实体也如此。然后,把缘起,

  把性空,也把它们混合起来说,那么,他说,这样的说法呢,“于是乎,凡夫如如不变地来往三界,受生死,是有情的如来;佛陀如如不变,到处示现,广度众生,这是佛陀的如来”。

  这在讲什么呢?就是说,我们佛教里面有一种看法,跟印度的一种外道有点相像一样的。就是说,有一位佛到处示现显。即有这么一个释迦牟尼佛,与娑婆世界有因缘就到处在,他就示现成佛。虽然到处示现,但那么,这么一个佛是常住清净的,这是个就在一派大乘的说法里面有是这样子的。其实,这个就跟印度外道的“喜哇”的说法是一样的。你们知道吗?

  印度外道每次说,每到一个时期,那个圣人就以另外的一个身份来到印度出现。你们听过吗?印度外道有这样的说法。所以,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的外道说,是第十位喜哇的转世者,你们知道吗?他们就有这样的看法。就是说有一位常住不变的那个,来人间应化。这个是印顺法师要批评的。所以,他说,那样呢,这个众生里头有如来,如来里头有众生。他说,佛跟众生是平等的,而且,他们就是一切法的真实体,所以,诸法真相也是平等的!现在流转的是他,将来证觉悟的还是他。证觉悟的如来的是全体开显选,那么,众生为上等如来。以佛果为上等如来,质量没有差别。这就是佛性论的说法。知道吗?讲众生有佛性,所以他说到了后期大乘,以一生佛平等的如来藏、如来界、如来性为所依,说流转还灭,这样地说明一切。这样的如来,他说,他只是把他加上了性空的名称实才。实际上就是“梵我论”。

  关于这里,我先要声明一件事:就是说,不要忘记了觉性、空性、因缘,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任何人他修行觉悟了,必然有那个觉悟的心在作用。觉悟的心,不是他本来那个觉悟的心存在着。我用个比喻,比方说:释迦牟尼

  佛,他过去行菩萨道的时候,并不是有一个他,他自己的觉悟的心被烦恼盖住,然后,到了他成佛的时候,烦恼离开了,他觉悟的心出现了,给他看到!并不是有一个这样他的觉悟的心在那边。那在这里头,是怎么讲这些觉悟呢?就是说,一切法本来就有那个觉悟、知觉的功能。然后,在这些法里面因缘组合必然它要知道对方的,它才互相因缘作用。然后,在因缘组合的过程里面,因为过去的业,种种业执取、执著这个身心,它们的力量就是推动这一群法的作用中带动了某某一个人成佛出来。但是,是那一群执著的心念去做出来的,听懂吗?它去做出来,并不是有个它在那边,是那一群的身心在那边作用。明白我的意思吗?啊,也就是说,这些法互相因缘作用里面,某一群的…

《六十颂如理论(广超法师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