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無著菩薩著 廣超法師重新編排)▪P12

  ..續本文上一頁又欲、勤、心、觀、修有二種,謂∶

  並因緣聚散遠離修。

  不劣不散彼二所依隨順修。

  修果者∶

  謂已善修治叁摩地故,隨所欲證,所通達法,即能隨心通達變現;又于別別處所法中,證得堪能自在作用;如所願樂能,辦種種神通等事;又能引發勝品功德。

  五根所緣者∶謂四聖谛。

  自體者∶謂信、精進、念、定、慧。

  助伴者∶謂彼相應心心所等。

  修習者∶謂信根于諸谛起忍可行。

  修習精進∶根于諸谛生忍可已,爲覺悟故起精進行。

  修習念根∶于諸谛發精進已,系念起不忘失行。

  修習定根∶于諸谛既系念已,起心一境性行。

  修習慧根∶于諸谛,心既得定,起簡擇行修習。

  修果者∶謂能速發谛現,觀及能修治暖、頂、引發忍,世第一法。

  如五根,五力亦爾;差別者,由此能損減所對治障,不可屈伏故名爲力。

  七覺支所緣者。謂四聖谛如實性。

  自體者∶謂念、擇法、精進、喜、安、定、舍。

  念是所依支,

  擇法是自體支,

  精進是出離支,

  喜是利益支。

  安、定、舍是不染汙支;

  由此不染汙故,依止不染汙故,體是不染汙故。

  助伴者∶謂彼相應心心所等。

  修習者∶謂依止遠離,依止無欲,依止寂滅回向棄舍修念覺支。

  如念覺支乃至舍覺支亦爾。

  如是四句次第顯示,緣四谛境修習覺支。

  修果者∶謂見所斷煩惱,永斷。

  八聖道支所緣者∶謂即此後時,四聖谛如實性。

  

  自體者∶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正見∶是分別支。

  正思惟∶是誨示他支。

  正語、正業、正命∶是令他信支,見戒命清淨性故。

  正精進∶是淨煩惱障支。

  正念∶是淨隨煩惱障支。

  正定∶是能淨最勝功德障支。

  助伴者∶謂彼相應心心所等。

  修習者∶如覺支說。

  修果者∶謂分別誨示他,令他信,煩惱障淨,隨煩惱障淨,最勝功德障淨故。

  四種正行者,謂苦遲通行、苦速通行、樂遲通行、樂速通行。

  初謂鈍根未得根本靜慮。

  第二謂利根未得根本靜慮。

  第叁謂鈍根已得根本靜慮。

  第四謂利根已得根本靜慮。

  四種法迹者。謂無貪無嗔正念正定。

  無貪、無嗔、能令增上戒學清淨。

  正念能令增上心學清淨。

  正定能令增上慧學清淨。

  奢摩他者。謂于內攝心,令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平等攝持。

  毗缽舍那者。謂簡擇諸法,最極簡擇,普遍尋思,周審觀察,爲欲對治粗重相結故,爲欲製伏諸顛倒故,令無倒心善安住故。 又依奢摩他、毗缽舍那,立四種道∶

  或有一類,已得奢摩他,非毗缽舍那;此類依奢摩他,進修毗缽舍那。

  或有一類,已得毗缽舍那,非奢摩他;此類依毗缽舍那,進修奢摩他。

  或有一類,不得奢摩他,亦非毗缽舍那;此類專心製伏惛沈、掉舉雙修二道。 或有一類,已得奢摩他及毗缽舍那;此類奢摩他毗缽舍那二道和合平等雙轉。

  叁根者。謂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雲何末知當知根?

  謂于加行道,及于見道十五心刹那中所有諸根。

  雲何已知根?

  謂從第十六見道心刹那已上,于一切有學道中所有諸根。

  雲何具知根?

  謂于無學道,所有諸根; 依初靜慮地現修道時,亦修欲界系所有善根,于彼得自在故。

  如依初靜慮地修欲界善根,如是依一切上地現修道時,皆能修習下界下地所有善根,于彼得自在故。

  何等究竟道?

  謂依金剛喻定,一切粗重永已息故,一切系得永已斷故,永證一切離系得故;從此次第無間轉依,證得盡智及無生智十無學法等。何等爲十?

  謂無學正見、乃至無學正定、無學正解脫、無學正智,如是等法名究竟道

  雲何名爲一切粗重?

  

  略說有二十四種。

  謂一切遍行戲論粗重、領受粗重、煩惱粗重、業粗重、異熟粗重、煩惱障粗重、業障粗重、異熟障粗重、蓋粗重、尋思粗重、飲食粗重、交會粗重、夢粗重、病粗重、老粗重、死粗重、勞倦粗重、堅固粗重、粗粗重、中粗重、細粗重、煩惱障粗重、定障粗重、所知障粗重。

  雲何系得?

  謂于粗重積集,假立系得性。

  雲何離系得?

  謂于粗重離散,假立離系得性。 雲何金剛喻定?

  謂居修道最後,斷結道位所有叁摩地,或加行道攝,或無間道攝。

  加行道攝者∶謂從此已去,非一切障所礙,能破一切障。

  無間道攝者∶謂從此無間,盡智、無生智生。

  又此叁摩地,無間堅固,一味遍滿∶爲顯此義薄伽梵說∶如大石山,無缺、無隙、無穴一段,極善圓滿,十方猛風所不動轉。

  雲何名爲無間轉依?

  謂已證得無學道者,叁種轉依。

  何等爲叁?

  謂心轉依、道轉依、粗重轉依。

  雲何盡智?謂由因盡所得智,或緣盡爲境。

  雲何無生智?謂由果斷所得智,或緣果不生爲境。

  十無學法,當知依止無學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知見蘊說。

  如是道谛總有四種行相差別∶謂道相、如相、行相、出相。

  雲何道相?因此尋求真實義故。

  雲何如相?以能對治諸煩惱故。

  雲何行相?善能成辦心令不顛倒故。

  雲何出相?趣真常迹故。

  于諸谛中十六行相,皆通世間及出世間;世間出世間有何差別,于所知境,不善悟入、善悟入性差別故;有障、無障性差別故,有分別、無分別性差別故。

  所以者何?于諸谛中,無常苦等十六世間行相,不善通達真如性故,煩惱所隨眠故,依名言門起戲論故。

  出世行相與此相違,出世行相現在前時,雖複現證見無常義,然不依名言戲論門。見此是無常義。

  如無常行相于無常義,余行相于余義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五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六

  無著菩薩造 叁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 決擇分中法品第二 雲何法決擇?

  法者∶謂十二分聖教。何者十二?

  一 契經

  二 應頌

  叁 記莂

  四 諷頌

  五 自說

  六 緣起

  七 譬喻

  八 本事

  九 本生

  十 方廣

  十一 希法

  十二 論議

  何等契經?

  謂以長行綴緝,略說所應說義;如來觀察十種勝利,緝綴長行,略說諸法,謂易可建立,易可宣說,易可受持,恭敬法故,菩提資糧速得圓滿,速能通達諸法實性,于諸佛所得證淨信,于法僧所得證淨信,觸證第一現法樂住;談論決擇,悅智者心,得預聰明,英睿者數。

  何等應頌?

  即諸經,或中或後以頌重頌;又不了義經,應更頌釋,故名應頌。 何等記別?

  謂于是處聖弟子等謝往過去,記別得失生處差別,又了義經說明記莂,記別開示深密意故。

  何等諷頌?

  謂諸經中,以句宣說,或以二句、或叁、或四、或五、或六。 何等自說?

  謂諸經中,或時如來悅意自說。

  何等緣起?

  謂因請而說,又有因緣,製立學處,亦名緣起。 何等譬喻?

  謂諸經中,有比況說。

  何等本事?

  

  謂宣說聖弟子等前世相應事。 何等本生?

  謂宣說菩薩本行藏相應事 何等方廣?

  謂菩薩藏相應言說,如名方廣,亦名廣破,亦名無比。

  爲何義故名爲方廣?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所依處故,宣說廣大甚深法。故爲何義故名爲廣破?以能廣破一切障故。爲何義故名爲無比?無有諸法能比類故。

  何等希法?

  若于是處宣說聲聞。諸大菩薩及如來等。最極希有甚奇特法 何等論議?

  若于是處無有顛倒。解釋一切深隱法相

  如是契經等,十二分聖教,叁藏所攝。

  何等爲叁。 一素怛纜藏

  二毗柰耶藏

  叁阿毗達磨藏

  此複有二。 一聲聞藏

  二菩薩藏

  契經、應頌、記莂、諷頌、自說此五∶聲聞藏中,素怛纜藏攝。

  緣起、譬喻、本事、本生此四∶二藏中毗柰耶藏並眷屬攝。

  方廣、希法此二∶菩薩藏中素怛纜藏攝。

  論議一種∶聲聞、菩薩二藏中阿毗達磨藏攝。

  何故如來建立叁藏?

  爲欲對治疑隨煩惱故, 建立素怛纜藏。

  爲欲對治受用二邊隨煩惱故,建立毗柰耶藏。

  爲欲對治自見取執隨煩惱故,建立阿毗達磨藏。

  複次爲欲開示叁種學故,建立素怛纜藏。

  爲欲成立增上戒學、增上心學故,建立毗柰耶藏。

  爲欲成立增上慧學故,建立阿毗達磨藏。

  複次爲欲開示正法義故,建立素怛纜藏。

  爲顯法義作證安足處故,建立毗柰耶藏。

  爲令智者論議決擇,受用法樂住故,建立阿毗達磨藏。

  如是叁藏所攝諸法,爲誰所行?

  是聞所成、思所成、修所成,心心所法所行。

  如契經說∶諸心、心所法,有所緣、有行相、有所依及相應。

  彼于此法。

  爲何所緣?謂契經等。

  作何行相?謂蘊等相應義。

  爲何所依?謂他表了憶念習氣。

  何等相應?謂互爲助伴,于所緣行相平等解了。

  雲何于法?所緣差別?

  若略說有四種,謂∶

  遍滿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

  

  遍滿所緣複有四種,謂∶

  有分別影像所緣。

  無分別影像所緣。

  事邊際所緣。

  所作成就所緣。

  有分別影像所緣者,

  謂由勝解作意,所有奢摩他、毗缽舍那所緣境界。

  無分別影像所緣者,

  謂由真實作意,所有奢摩他、毗缽舍那所緣境界。

  事邊際所緣者,

  謂一切法盡所有性、如所有性。

  盡所有性,者謂蘊界處。

  如所有性者,謂四聖谛十六行相…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無著菩薩著 廣超法師重新編排)》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