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觀講座▪P8

  ..續本文上一頁?就是沒有靈魂的關系。因此論主就破說,六根的作用實在沒有同 一體的我,因爲眼耳等諸根各有自己不同的能知作用,怎麼不同呢?眼睛只 能看顔色,耳朵只能聽聲音,受的心只能感到苦樂,不能看不能聽,想的心 只能想形象不能受,念只能記憶而不能想等。他就說你認爲的那個“我”是 一體的六根作用是分開的。

  若眼等諸根無有本住者 眼等一一根雲何能知塵

  而外人反過來說:如果說眼耳等諸根,都是它們各自作用,而沒有一個我 在使用的話,那麼這些器官那裏有資格看和聽呢?爲什麼呢?比如一個死 人,他的六根那裏能夠作用呢?所以死人應該是有根沒有我,外道這麼說。 那論主就破說,見者聞者受者等都是我,不是眼看耳聽等,那麼看的聽的都 是同一個人,那麼看的眼根也能聽,能聽的耳根也能感受苦樂。意思是說, 如果你認爲不是眼睛看耳朵聽的話,而是我在看我在聽,那麼可用眼睛來 聽,耳朵來看都可以了,因爲他不靠六根而是靠我。即是說六根是被“我”使 用,如果“我”不在六根就不能用了,好像死人。論主說如是這樣的話,即我 在聽在看等,那何必要六根呢?而六根也能互相作用了,因爲是“我”在作 用,眼睛也能聽,耳朵也能看了。如果六根能夠互相作用的話,那我們就承 認有一個“我”了。事實上不能。再說,如果你的“我”能看能聽,那你就不須 要這個身體,也能看能聽感受苦樂等。所以如此推理一個人死了,他的靈魂 就不能作用了,這是自打嘴巴。

  若見聞各異受者亦各異 見時亦應聞如是則神多

  又有人認爲是能看的我和有聽的話,感受和想的心念也有各別的我,那這 樣的“我”就有很多個了。因爲是你看東西的時候,也能聽,靈魂就變很多 了。就是說有靈魂在身體裏面作用不能成立,很多靈魂在身體裏面作用也不

  能,爲什麼呢,因爲這跟靈魂的我矛盾。

  眼耳等諸根苦樂等諸法 所從生諸大彼大亦無神

  另外一種外道又說,我們的六根是從五大(物質)所生,他們認爲苦樂也 是從五大所生出來的,那五大有個“我”在上面作用,産生六根而能看聽等, 這就是唯物論。佛法說我們是五蘊和合而成,即物質心念的組合,但這種外 道說通通是物質,可是在五大裏面還有一個我。這樣的說法,龍樹菩薩說, 不用去辯論,就是如前述的本住我的方法去破它,即問他這個神我是一體 呢,還是分開的呢。其實就是說你如果執著你所知的各種因緣所湊成的法裏 面有一個另外不在裏面的我,就是靈魂,都是一樣的破法。

  若眼耳等根若樂等諸法 無有本住者眼等亦應無

  就是說你認有本住(我)的話,他就用上述的方法破你,但是如果承認沒 有本住的我,但有眼耳等六根的法,也是不可能的,因如果沒有六根的話, 那能知的我也不能作用。就是說,知道東西,以爲是眼睛在知道,或耳朵在 知道,或鼻子在知道,據佛法來說,這也不能成立,因爲知道這件事情是因 緣和合,而不單是眼睛能知道。比如說沒有光線,眼睛能知道嗎?或你一出 世,雖然有眼睛,但沒有光線,你什麼都沒看見,你怎麼知道?所以知道這 回事,須要有眼睛、光線、目標、頭等等因緣配合來産生看見這麼回事,但 我們不這麼說。我們說眼睛看到,那麼眼睛看到的實相是一刹那一刹那生滅 的過程,眼識也是一刹那一刹那生滅的過程,眼識是一刹那生滅的心。所謂 眼識,是眼根針對各種目標所生起不同的心識,如看到佛像和茶杯是不同的 眼識的生滅,而不是有一個固定眼識停留在那邊,它是一些心念在眼根作 用,然後它才知道。所以佛法說如果心不在眼前作意,它沒辦法知道眼前的 事。如果心不在耳邊,他不知道耳邊的事。比如我們常說的“心不在焉”就是 如此。

  眼等無本住今後亦複無 以叁世無故無有無分別

  所以說眼睛本來沒有那本住(能知的我),眼睛本身也不能看,甚至過去 現在未來叁世也沒有,本來也沒有東西可以分別(分別只是一種過程)。如 我們整天看東看西,我們就認定有一個功能叫“看”,有一個東西能看,然後 去找,要嗎就是“眼睛”看,要嗎就是“我”看。不是,看是很多心念和因緣湊 成,看不同的目標有不同的心念和因緣,而不是同一個人在看。如你看到家 人和看到法師的因緣是不一樣的,是不同的眼識在看。我起心動念打一個 人,後來再起心動念打另外一個人,二個念是不一樣的。

  佛法說無我是講種種的因緣,來破除我們的我執,但在本品,及觀本住品 裏的我是指獨立常在的靈魂的觀念,這也形成很多人産生誤會,如有些經所 說的“不變的能見者能聞者”,就犯上了這個毛病。

  時,就是時間。

  我們對時間有很大的迷惑,那麼佛教也在爭論時間的問題,各個部派都在 講時間,他們的講法都是錯的,所以中觀就要來破。

  有勝論師說,時間真的有自己的實體存在,而且跟一切法都有關系(即和 合),而使一切法發生前後來去的變化關系。

  另外一個時輪外道說,不但時間有本體,而且一切法是由時間來支配,時 間到,問題才可發生。這跟佛法說的因緣到才發生的道理是不一樣的。他說 時間讓它發生,如春天要發生春天到的事,冬天要發生冬天的事,長大發生 長大的事,小孩子發生小孩子的事,通通都是時間來掌握他。所以他們有一 句話說:“時來衆生熟,時去則摧促;時轉如車輪,是故時爲因。”一切法都 是以時間爲因。

  那釋迦牟尼佛怎麼說呢?他從來不談時間,他談的是“一時、一時(如經 經典的開頭語常是如此)。”但後來的佛學家他們有兩派的說法,一派說時 間是真實,一派說時間是假的。那說時間是真實的就認爲時間應該是長住 的,它經常在。而經部的譬喻師卻說時間是一卻法活動的架構,那麼一卻法 通過時間所以它是無常的,但時間本身卻是常的,時間是永遠永在的。一切 法通過時間才可以發生,所以他們是無常。其他學派則說時間是心念和物質 配合活動而産生和表現出來的,時間是假有的,所以色法心法是真的有因緣 在活動,而時間卻沒有因緣在活動,是假的。我們佛法上說假有二種說法, 一種是因緣變化裏面沒有實在的我們說是假。但這種假卻是真的有因緣在作 用,另一種是根本沒有因緣作用而說它是假。其它學派即是說時間根本沒有 因緣在作用而說它是假,它不過是心念和色法的活動而使你感受到所以說它 是假,這些說法是指因緣作用的法是真實的有而時間則是沒有。

  另外有一個有部的大毗婆沙論則說,一切法已經生已經滅是過去時,還未 生還未滅是未來時,已經生還沒有滅是現在時,叁世是實有的。他的時間觀 是不跟你講你所認爲的時間,他是以個別的法來說它有它活動的時刻,即過 去、現在、未來。

  另外的大衆派,分別說和經部師則說現在的一刹那是真實的因緣在作用, 過去未來是假,就是說現在這一刻的活動是因緣在作用中,過去和未來都沒 來,一切都是現在活動。另外一派說一切有部則說過去在活動,現在在活 動,未來也在活動,都存在著。

  時間本身真的存在嗎?

  性空者說,教內的二派,即時間的實有或假有,即色心法爲實有,以時間 爲假有,來依實立假,都是錯誤的。正確的時間觀念,即色法心法和時間都 是緣起性空,互相依存,沒有實在的也沒有假的,但是我們給他一個名稱 (假名)爲某個東西。所以呢,我們看到佛像,不是佛像本身,我們感受到 時間,不是時間本身,是種種因緣讓你覺得有時間存在,你假名爲時間。一 切法都是如此,都是因緣變化裏面,我們執取他的名相,但是我們不要以爲

  真的有那個東西在那兒。

  若因過去時有未來現在 未來及現在應在過去時

  若叁世相是真實有,那因先有真實的過去時爲緣,而有真實的未來及現 在,那麼未來現在不能獨立存在。中觀認爲只要你是依靠因緣的話你就不能 獨立存在。既然如此,現在和未來是因爲過去轉過來的,依靠過去而有的, 那現在和未來自己絕對不會獨立存在,他必須要依靠過去,那樣呢,就沒有 所謂的現在未來。因爲他跟過去同時在,舉例來說我們的現在是因爲過去爲 緣的話,那現在就統統過去。我們都認爲現在這件事的發生都是過去的因 緣,換句話說就是把過去的因緣拿來繼續用當成現在。我們能用什麼東西? 就是把過去的拿來繼續用。比如說過去我跟這個人有緣,所以現在能跟他見 面,就是指拿過去的來用,所以如果我們承認是過去的因緣造成現在,就等 于說我們整天活在過去,事實也是如此。沒有過去,你現在一切不能兌現。 所以你是拿過去的東西再來相續,你說這是現在。那再想清楚一下,你的每 一分每一秒都是拿過去放在眼前六根境界前面看。比如回家,我們會拿回家 的境界來看,明天上班,我們會拿上班的境界來看,沒有過去上班的境界。 我們上不了班。這就是把我們的因緣發展下去,我們每一分每一秒的境界都 是跑回過去把他發展出來,而跑回過去絕對不是昨天的過去,爲什麼呢?比 如現在我們這個樣子是過去延續過來的。甚至于未來都是拿過去的來用。未 來有未來的存在嗎?譬如我們現在吃飽,明天肯定要大便,大便是延續吃飽 後的結果,但是大便裏卻找不到飯了。所以如果你以過去來看,一切都是過 去,以現在來看,一切都是現在,以未來來看,一切都是未來。

  若過去時中無未來現在 未來現在時雲何因過去

  若認爲在過去時當中沒有未來現在,則未來現在就不能延過去時,爲什麼 你說因爲有過去時而有現在,這是錯誤的。就比方說我們肚子裏裝了的經過

  了消化的營養和糞便,我們問在過去時這些東西存在嗎?當我們這樣問的時 候我們不可以以肚子裏的這些東西來看待這件事,因它在過去的時候是一堆 飯或食物來的。…

《中觀講座》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