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觀講座▪P9

  ..續本文上一頁但我們不是這樣看,比如現在這個人,他過去在嗎?你用他 現在的行爲一切來看他過去是不是,那就錯了,因爲過去他是另外一個人, 一直在轉變過來的。那你又會問過去他是另外一個人是他嗎?也不是,因爲 因緣一直在變,不要認爲就是他本人。我們肚子裏消化了的食物絕不是飯本 身,因爲它已經轉變過了。

  不因過去時則無未來時 亦無現在時是故無二時

  龍樹菩薩說這句話就是要破認爲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的這些人。他說 你認爲在過去時沒有未來現在,這未來現在跟過去無關,爲什麼你又說因爲 過去而到現在,這是自相矛盾而不能成立。可見因爲你有分別過去時,所以 你才有未來時。因爲你不去分別的話,你就沒有未來現在,也沒有現在可以 得,是故無二時。

  這個怎麼說呢,就是時間的分別。假設我們今晚的中觀講座,開始時是八 點,結束時十點,這樣說時間是以講中觀的這一件事來分別。但是可能你會 認爲不是,因爲不管你講不講,八點是八點,十點是十點,它本來就在,而 不是靠我們去區別。即時間本來就存在,而講經說法這件事卻是插進時間裏 面去的--世間人都認爲是這個樣子。

  但時間真實的不是那樣。

  以如是義故則知余二時 上中下一異是等法皆無

  論主又說,是因爲你分別過去,你才會分別未來,分別現在這叁段時間是 互相依靠來分別的。因爲有分別而有,它本來就沒有。所以因爲知道分別的 意義,故知道現在時未來時都不實在的。還有你分別上面、中間或下面,一

  個或多個,這些都是不實在的。

  時住不可得時去亦叵得 時若不可得雲何說時相

  龍樹菩薩又說時間刹那間讓你停留住,讓你知道它的樣子是不可能的,而 又說那刹那的時間離開的樣子也不可能發生。爲什麼呢?因爲那短短的一刹 那也不曾發生。時間的住和去既然不可得,那我們怎樣能說時間有樣貌呢?

  因物故有時離物何有時 物尚無所有何況當有時

  那時間的樣貌(概念)是怎樣産生的呢?龍樹菩薩說因爲人分別東西的生 住滅相,故有生住滅的時間讓你去分別。離開物的生住滅相,那有時間給你 分別?東西都沒有實在的本身(爲什麼?因它的生滅過程你認爲是個東 西),何況有時間。

  假設,我們看到一朵雲出現了,又消失了。雲出現時我們說生,雲消失我 們說滅,半中間我們說住。但其實沒有停位這回事。雲本身實是沒有這個東 西,它不過是一個過程,水蒸氣升上天,慢慢濃集了,檔住光線,然後又慢 慢的沒有了或掉下來了,這是一段過程。但是我們都不管它的過程,你看到 的時候而說那是一朵雲,然後你說這個雲生了,又滅了,所以世間的一切法 生滅的概念從那裏來?是因爲你不管前不管後面,只管你看到的那一部份, 你要的那一部,你看到的時候是生,看不到的時候是滅,一切法都是如此。 但當你認爲雲的本身並不真實存在時,那裏有雲生雲滅呢?所以對世間的一 切東西的生住滅你都是以這樣子來看,然後他生住滅的過程你把它叫做時 間,即你再分辨它的長短。所以我們如果要給時間一個定位的話,我們避免 不了要用物質,尤其是有周期性的物質變化,而我們都不管物質變化的前後 而只管它的中間,然後分割它,時間就是這樣得來的。

  時間是不是一個東西在那邊做,然後給我看到了,我就給它一個名稱,叫

  時間--有這樣的東西嗎?就如上述所言時間本身是不存在的,而是萬物的 因緣變化我們分段給它假名安立而稱爲時間。比如說明天(的時間)其實並 不存在,只不過是因緣變化仍在繼續,即使你不叫明天,它的因緣仍然繼續 變化,但你可以不叫它明天。因此中觀雖然講沒有實在的明天,明天的事情 就不會發生嗎?,不是,而是沒有明天這個實體的存在,但因緣仍然在繼續 變化。所以我們是在因緣變化之中假名安立來分辨時間。

  時間一直在前進嗎?可以不可以後退呢?是什麼東西在前進?千萬不要認 爲如此。一樣的是很多因緣,我們生活在地球,就有地球的時間,我們地球 衆生的共業感受到地球的時間,大家看到是一樣,你就以爲是真實的,這並 不一定是這個樣子。時間可以變長變短,它沒有固定的,現在的科學家證明 時間的感受因爲速度的關系可以變快或變短,都是互相影響的,相對性和沒 有自性的存在,當我們在感受時間的時候,一分一秒的過去跟我們的身心都 有關系,因共業的關系,我們感受到太陽的時間,我們利用太陽的周轉來感 受時間,而一些生物卻用他自己的生物鍾,而不是太陽來感受時間,因爲他 生活在沒有太陽的地方,如果一個人生下來是瞎子的話,他根本就沒有太陽 的概念,他就利用自己的感受,如吃和休息等等來感受他自己的時間。

  廣超法師中觀講座六

  觀時品第二十因不可得果不可得

  佛教是非常注重講因緣果報的宗教。基督教雖然有些見解跟佛教不一樣,但 是他也不能避免因緣果報。婆羅門教的大梵天王給信徒的教導是「我是世間的 主人,這世間是我創造的,這世間是我掌握的。」這跟基督教的教導是一樣 的。有一天大梵天遇到佛陀,佛陀就問他:「一個人行善,是不是升天?」梵 天王說:「當然是升天。」佛陀再說:「一個人造惡,墮落地獄,是嗎?」梵 天王再說:「是。」佛陀又再問:「一個人行善,他不升天而墮落地獄,能不 能?」梵天說:「不能。」那佛就說:「這世間即然是你造的,爲什麼你不能 讓行善的讓他升天,行惡的也讓他升天?」梵天說他必須遵造一些法則。佛陀 再問即然要遵造某些法則,你也可以改變它嘛,梵天再說不能。佛陀就說這樣 世間就不是你控製的了。

  所以基督教也是一樣,信仰上帝的人升天,不信仰上帝的人下地獄,那上帝 是否能讓不信仰上帝的人升天呢?不能。所以世間就不是他管的。因此梵天王 承認世間有一些法則,道理上他不能違背,爲什麼呢,因爲梵天是一個善神, 他必然做符合因果的事,不然他不會做梵天。可見就算你做了世間上最高的 天,或認爲你是世間的主人,還是沒有辦法違背因果,就算你有權力,也須要 按照因果來懲罰或給人家好處。

  因果的有一些法則我們必須明白。

  第一條法則是不能先有因後有果,這是中觀的見解。但在部派佛教卻認爲先 有因後有果。

  然後因果法則裏面不能有開始,即所謂的第一因,爲什麼呢?因爲因果法則 裏面,每一個你能見到的法都是果,這果本身要有因緣做他出來,這樣子就是 你認有那個開頭的原因也要有因緣做它出來,所以因果法則裏面不能有第一個

  因。

  同樣的在因果法則裏面不能有最後一個果,在小乘部派裏卻認爲有,但中觀 派認爲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來的因果法則絕對不是一個因對一個果,若一個因對一個果的話,因就是 果,則沒有因果了。因爲因沒變,果不能出來,因沒有變,因就是因的本身, 一個因一個果的話,那因就是果了。所以因要變化才産生果出來,要不然因就 是果本身,所以不可能發生一個因一個果。這是一般小乘部派宗教所接受的, 不能一因一果,因果沒有開頭,因果也不能結束,很多人認爲修行解脫生死就 是因果的結束,這是大錯。從因到果也要其它的緣來配合,不可以只有一個因 和一個果。而果也不能停止,它也會成爲其它東西的因,因此因果是多種的。

  但在中觀的見解,不是真實的有因,也不是真實的有果,這跟小乘部派的講 法完全不一樣,小乘部派認爲真實的因變成這個果,變的過程雖是因緣變化, 但還是有真實的因變成真實的果。中觀卻說因不可得,果也不可得。因不過是 因緣變化過程中暫時看到前面那個階段,你說是因;而後面那個變化階段你說 是果,你給他個別的名稱分開來,不過是如此而已,叫做假名安立因自己的範 圍沒有自己的,也沒有果自己的範圍,是你分隔開來說有自己的範圍,這是中 觀的見解。因爲沒有實在的因變成果,就沒有實的生和滅,這一點跟部派佛教 的講法不一樣,他們認爲有實在的生和滅在發生,所以你要快點出離。而中觀 認生滅的無常現象不實在,而是因爲我們在迷惑的情況下認爲有因有果,這是 中觀要破部派佛教的自性見。自性見是認爲在因緣變化過程中有某樣東西存在 而變化生滅。如果你明白你是因緣變化當中從中取出一段而給它假名安立,那 在名稱底下你就不會犯上自性見,如果你認爲因緣變化當中有東西存在,那在 佛法來說叫「法有」,是存在一個東西的意思,依中觀來說,任何有存在的東 西讓你看到,是因爲你的分別心安立,是你的心念去執取它而認爲它存在,如 果你不去分別執取,沒有那東西可得,就沒有它存在這一件事。沒有它實體可 得不是它什麼都沒有,比如我們從小到大都一至在呼吸,我們卻沒有分別說, 我們呼吸這邊房間的空氣,或呼吸外邊的空氣,一點也沒有錯亂,但是我們絕

  對不會說,我打開這房間的空氣讓它跑出去了,而現在房間的空氣不存在了。 可是我們對很多東西都這樣說,這個存在,那個存在,這叫法有。因此我們了 解了我們看東西的過後,我們就會明白中觀的見解。但中觀只是破對佛法的錯 誤見解,而沒有破佛陀講的佛法,反而是把佛法更清楚的交待給我們明白,讓 你明白什麼呢,就是沒有一個法可以讓你得到。

  存在的,必然是因果法,但如果執著因果的實在性,即不能了解因緣和合生 果的真義。

  ■破因中有果或無果

  若衆緣和合而有果生者 和合中己有何須和合生

  在部派佛教中有者認爲在衆緣和合前果就要存在,龍樹菩薩就說如果「果」 是在因緣和合前就先存在,那「果」就不必等因緣和合才來有。比如金礦裏面 已經有金了,不必提煉它它才在,就是說金已經在礦裏面了,不必提煉它。所 以你認爲因中有果,則不…

《中觀講座》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