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楞嚴大義今釋 第四章 物理與精神世界同爲自性功能的顯現

  第四章 物理與精神世界同爲自性功能的顯現

  ---楞嚴大義今釋

  

  地水火風空五大種性的剖視

  阿難起立問佛:“您常說一切事物是和合與因緣所生,宇宙間種種變化,都由于物質原素四大種(地、水、火、風)的和合發生作用。何以現在又對因緣所生,以及自然而有,兩種理論都加排除,我實在不知道這個理由在哪裏。希望憐憫我們的愚頑,指示中道了義的真理,以免大家受世間戲論學理所迷惑。”

  佛說 :“ 你先前不願意學習小乘道業,要求無上正覺的大道,所以我便指示你自住本體的真理第一義谛。(形而上的體性)。何以又攪在世間學理的戲論圈子內,被妄想支使,認爲因緣所生才是究竟的法則,而自行纏繞?你雖然博學多聞,有如一個只會談說藥性的人,真藥擺在眼前時,反而不能辨別了,我說你真是個可憐憫的人。你現在仔細地聽,我將爲你分別指示,也好使將來修學大乘的人們,能夠通達自性本體的實相。如你所說:物理世界,由于四大種的物質和合,而發生宇宙間萬有的種種變化。假如物質的本能不是和合性的,就不能與其他物質相和合,猶如虛空,並不和合一切色相。如果物質的本能是和合性的,同樣都是變化的作用,自始至終,都是因爲互相形成而存在,互相變化而滅亡。這樣生滅不常,生死死生,生生死死,猶如火炬在迅速轉動,形成一個幻有的圓輪形狀,永遠沒有休息停止的時候。譬如水結成冰,冰又化成水一樣。”

  “(一)固體的“地大”種性。你觀察這個地大種性,粗重的變成大地,細小的成爲微塵,微生還可以分析爲鄰虛塵。(鄰虛塵相同于現代自然物理學所說的物質最基本的單位,佛學中指爲色法中的極少分,謂其是物理的最基本元素,幾乎等于虛空,所以叫做鄰虛。古印度外道學者們的學說,認爲鄰虛沒有十方分,圓而常住。整個世界到末劫毀壞的時候,鄰虛塵不壞,分散于虛空而常住,相同于物質不滅的理論。小乘佛法則說鄰虛亦是因緣所作,業力盡時亦要壞的。此所以不同于一般學說,而相同于現代自然物理學說的能量互變的理論。毗昙明說鄰虛,無十方分,但雲具二緣生,所以也是無常的。第一,是因緣。第二,是增上緣。現代的理論科學與這一說相近。再分析到極微的元素邊際,又是七分所構成、有部的佛學指七分爲構成物質最基本的元素,又說與八事俱生。所謂八事,就是物理最基本的能,具備有地、水、火、風四大種的性能,本身是時具有色、香,昧、觸的四境,互相和融而成一極微,又叫做微聚。這種極微有六方分,等于說有六位空間,仍然以自性本體功能所生衆生業力的心力爲中心,所以叫做七分。只有得天眼通境界的人,才能看見,所以也叫做極微色,也可說是不可知數的物色。再把物質的鄰虛塵加以分析,最後就爲空性。)這個物質的鄰虛塵分析到最後,便成爲絕對的虛空。你應當知道就是這個絕對的虛空,才生起各種物理的色相。我現在問你,既然你認爲宇宙間一切的變化現象之生起,是由于物質的和合,你且觀察一下這個鄰虛塵,是用幾個虛空和合而成的呢?不應該是鄰虛合成鄰虛的罷?再說,把鄰虛塵分析到最後,變成虛空,這個虛空,又是用幾個不可知的光色形相和合而成的呢?如果是由色相合成,那麼色相和合就不是虛空了。若是虛空合成,虛空和合就不是色相了。光色形相還可以分析,虛空怎樣去分析開,知道它是和合的呢?你還不知自性本體的功能中,具備産生色相最基本元素的本能,其本體原來是空的。換言之:自性本體的真空功能,才能産生色相。自性本體本然清淨,充滿周遍在宇宙間,隨一切衆生心力作用,依照知識學問的所知量,依循衆生身心個性的業力而發生作用。世間人缺乏智慧去認識體會,誤認爲它是因緣所生,或是物理自然的性能。其實,這都是用意識思想的心,去分別計算忖度,去推求其究竟真理。只是一種言語抽象的理論,卻沒有真實的義理。”

  “(二)熱能的“火大”種性。火大種性也並沒有自我固定的性能,乃是寄于其他一切因緣而生。現在你看城中沒有舉食之家,准備炊飯的時侯,手裏拿著火鏡陽燧(古代用以向太陽引火的鏡子)和艾草,向太陽引火。如果火性是和合而有,那個相和合的是什麼呢?例如我們大衆,現在和合在一起、但是各人都有各人自己的身體,和各人單獨的姓名。現在這個火性假如因爲和合而有,當他們手裏拿鏡子向太陽引火時,這個火是從鏡中出來?還是從艾草生出?還是從太陽而來呢?如果是從太陽來的,既然能夠燒燃到你手中的艾草,那麼,日光所經過的林木,也都應該被燃燒了。如果是從鏡中出來,火既然能夠出來燃燒艾草,何以鏡子自己不會燃燒熔化?而且你拿著鏡子的手,一點不會受到熱力的燒灼,當然不會去熔化鏡子了。如果火性出生于艾草,何必一定要借太陽與鏡子的光能互相接觸,然後火性才發生呢?你再仔細觀察,鏡子拿在手裏,太陽光從天上而來,艾草本來自地上産生,可是這個火性究竟從哪裏來的呢?太陽與鏡子,距離這樣遠,不是本來和合在一起的東西,何以能夠發生燃燒的火性?但是太陽鏡子如果不相和合,火光就不會無中生有。(現在電能等所發生的火性,以及火柴等發生的火性,都是依賴互相摩擦的動力才産生。如要加以分析,也同上面所講的道理一樣,說是和合而有,卻都各自獨立,說是自能産生火光,又必須和其他因素互相發動才能産生。)你還不知自性本體的功能中,具備産生火性光熱的本能,其本體原來是空的。換言之,自性本體的真空功能,才能産生火性的光熱。自性本體,是本然清淨,充滿周遍在宇宙間,隨一切衆生心力的作用,依照知識學問的的所知量,這一處手拿鏡子向太陽引火,此一處火便燃起。這種情形,周遍世間,都是一樣火性的存在,並沒有一定的處所,只是依循身心個性的業力而發生作用。世間人缺乏智慧去認識體會,誤認火性是物理作用,乃是因緣共有所生,或認爲是自然界的性能。其實,都是用意識思想的心,去分別忖度,去推求其究竟真理。只是一種言語抽象的理論,卻沒有真實的義理。”

  “(叁)液體的“水大”種性。水大種性是不定的,流動與停息,都沒有固定的形態。例如一般大魔術師們,要求得太陰(月亮)的精華,拿來製藥,他們在月圓之夜,手裏拿著方諸(古時在月夜求水用的器具,如珠子一樣,即如古代承露盤),對月光照著,自然可以流出水來。這個水是從方諸的珠子裏流出?還是虛空中自有的?或是從月光那裏來的呢?假若從月光而來,月亮距離我們這樣遠,它既然可以使珠子出水,那麼,它所經過的林木,也都應該自然地流出水來。如果它是自然而流,又何必需要方諸去照才能流水?如果不是自然而流,那麼,就可以明白流水不是從月亮降下的。如果水是從珠子裏出來,這個珠子就應該經常流水了,又何必要等到半夜裏向月光去照,才能得到水呢?假若從虛空而生,虛空沒有邊際,流水也應當沒有邊際。那麼,由人間直到天上,都會受到水洗,怎樣還有水裏陸上和空中萬物的存在呢?你再仔細觀察,月亮在天空上經過,珠子是拿在手裏,承接流水的盤子,本來也是人擺在那裏的,水究竟從哪裏流進去的呢?月光與珠子,距離這樣遙遠,本來不和合在一起,不應該說流水是莫明其妙地自己産生的。(如果說世界上的水,是地球上江湖河海的水蒸氣發生變化,便知蒸氣沒有水,根本不能産生,最初的水,究竟又從哪裏來的呢?)你還不知自性本體的功能中,具備産生水性流動的本能,其本體原來是空的。換言之,自性本體的真空功能,才能産生水性的流動。自住本體,本然清淨,充滿周遍在宇宙間,隨一切衆生心力的作用,依照知識學問的所知量,猶如魔術師們,此一處拿珠,彼一處就流出水來。宇宙間的人,如果各自都拿著一顆珠,遍滿宇宙間就會有流水産生。各人的意識思想也猶如珠子的流水,人人流出他所知所見,都自各別發展,生滿在世間,豈有固定的方所,只是依循身心個性的業力而發生作用。世間人缺乏智慧去認識體會,誤認水性的物理作用,乃是因緣共有所生。或者認爲是自然界的性能。其實,都是用意識思想的心,去分別忖度,去推求其究竟真理。只是一種言語的抽象理論,卻沒有真實的義理。”

  “(四)氣體的“風大”種性。風大種性沒有固定的自體,動靜不常。你平常在大衆中整理衣裳,衣角振動,影響到旁人,旁人就感覺有微風拂到臉上。這個風是從衣角所發出?還是發生于虛空?抑或是發生于人面呢?假若這個風是從衣角發出,你等于渾身穿的是風,那麼,你的衣裳就自會飛揚,應該離開了你的身體。我現在正在說話,衣裳穿在身上,你看我衣裳裏的風是在哪裏?不應該說衣裳當中另外有一個藏風的地方罷?如果是生在虛空,你的衣裳不動的時候,何以又沒有風在拂動呢?而且虛空永遠常住在它的本位,風也應該經常發生。如沒有風的時候,虛空也應當消滅,風滅的時候,倒可以看得見。虛空滅的時候,卻是一種什麼形狀呢?虛空如果有生有滅,就不叫做虛空。既然叫做虛空,何以會有風從裏面出來呢?如果風是由被拂者的臉上自己發出,那麼,從他的臉上生出後,也應當吹拂到你。其實,是你整動衣服,才有風出,何以會倒拂到自己的面上?你現在仔細觀察,整動衣裳的是你自己,受到風拂的是別人的臉。虛空本自寂然不動,並未參加流動。風又從哪個方向鼓動到此呢?風與虛空的性能,兩種不同,各自隔開,本來並不和合在一起。不應該說風的流動,莫明其妙地自然而有。你實在不知自性本體的功能中,具備産生風性流動的本能,其本體原來是空的。換言之,自性本體的真空功能,才能産生風性的流動。自住本體,是本然清淨,充滿周遍在宇宙間,隨一切衆生心力的作用,引發知識學問的所知量,猶如你一個人整動衣裳,就有微風出來。遍滿宇宙間大家都在整動,于是…

《楞嚴大義今釋 第四章 物理與精神世界同爲自性功能的顯現》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