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可況
當人自無始迄今,頭出頭沒,曆劫回向,不知經曆若幹阿僧祇劫,始有此悟。只以步前忘後,昧于進程,遂爾不自疾遲而反病速,亦可曬也。若然,是則總是,非則總非,彼烏得是彼叁大阿僧祇劫而非此一悟耶
既是此叁大阿僧祇劫而非此一悟,又誰爲壞時
誰爲壞事
不待龜蔔數計,燭照而知也。
“又煩惱雲斷,然則果有能斷所斷耶
若有能所,誰當能所
若無能所,雲何曰斷
讵知作衆生者,煩惱習氣也,作佛作祖作菩薩者,亦煩惱習氣也?斷煩惱習氣即是殺煩惱習,殺煩惱習氣即是殺佛殺祖殺菩薩殺衆生。叁藏十二分教明明叫汝學佛學祖學菩薩度衆生,誰叫汝殺佛殺祖殺菩薩殺衆生
非僅此也,古人喻爲牧牛,今曰斷,是不牧牛而殺牛也,不亦大可笑乎
”
進雲“然則畢竟一句,究作何判
”
先生曰“野水影殘晴樹後,家書正寫夜燈前。
六、判叁十二相及悟後起修等
問曰:“一悟即至佛地,理上耶
事上耶
若理則空頭銜耳,何貴有此一佛
若事則叁十二相、八十種好、百千叁昧、無量功德、自土他土、一切種土,一時具耶,貪嗔癡等一時盡耶。或悟後起修,如修多羅雲:理緣頓悟,乘悟並消;事須漸除,因次第盡耶。若次第者,何雲頓悟
祈示。”
判曰:“獅子撲人,韓盧趁塊,轉解而縛轉堅,轉辯而義轉淵。當人當下識取自心,認取自己,是佛非佛,如理而知,如 實而知,決不馳求,說理說事,總是外覓,讵知非理不事,非事不理,甯有舍事而別有一理,亦舍理而別有一事耶
至叁十二相、一切種土等隨身玩具,更不足齒。何也
當人只愁不作國王,豈愁作國王而無飯啖乎
一悟喻國王,飯喻叁十二相等。古德曰:只愁不作佛,不愁佛不解語。良有以也。又貪等本空,盡從何盡
理頓悟,事漸除,一期權語也,讵實法哉
”
進雲:“雲何說爲隨身玩具
學人不了,請爲詳示。”
先生曰“必曰叁十二相八十種好爲果乘之極,然則轉輪聖王即佛也。轉輪聖王即佛,是佛可修而得。佛即屬修,有修必有壞。既壞也,何名曰佛
若佛有壞,何貴此佛
讵知是相也,垢膩之衣矣。但得本,一切具足,是衣者用亦得,不用亦得,用不用皆得。何也
王登寶殿,野老讴歌。所謂自南自北,自西自東,無斯不服。當人若非親證,何能通了
汝窮子也,自未作王,而謂王亦窮子,讵不冤乎
王如上喻明。此曰百千叁昧,曰無量功德,曰自土他土,叁十二相、八十種好等,不用他求,悉在當人口裏。”
進雲:“如何悉在學人口裏
”
曰:“塞卻汝口,免汝亂統。
至以“理緣頓悟,乘悟並消,事須漸除,因次第盡”爲實法者,爲悟後起修者,尤可笑矣。何也?不檢方便,不計權實,恣情趁塊也。余不及,我切切實實問 汝:釋迦老子在菩提樹下睹明星而悟道後,消消個什麼
除除個什麼
修修個什麼
盡又盡個什麼?而證又證個什麼?好看,好看,此是第一徹頭。”
“然則果無修無證乎
”
曰:“否!否!這些好處,他人言之不及,自檢乃親。若言修證是妄語,若言不修證是妄語,若言修證即不修證,不修證即修證,亦是大妄語。須知他得了的人,恁麼亦得,不恁麼亦得,恁麼不恁麼總得。中書堂的事,非十字街頭販夫走卒所能知得底。”
進雲:“然則最親一句畢竟如何
”
久之,先生曰:“向汝道: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七、判叁關
問曰:“宗下悟程初關、重關、牢關等說。競銜人口,是欤
非欤
若是,與教下叁頓之說何異
若非,說叁關者妄邪,盲耶
願垂明示。”
判曰:“獅子撲人,韓盧趁塊。一物也無,雲何曰叁
又,既曰宗下,自當遠異乎教,若不爾者,何分宗教
必以教下叁頓之說而與宗下叁關判異判同,以何爲平
縱得其平,與汝身心有何饒益
咄!向汝道轉解而縛轉堅,轉辯而義轉淵。此是什麼所在,說宗說教,說是說非,說異說同,道來、道來。
“宗者、釋迦老子睹明星而悟此一著子,時之诠語也;教者,以此一著子而教人,令六道四生同證此一著也。讵有他義奇義哉!若然,宗者教之宗,教者宗之教,前已明判,體固非二,用實不一也。用既不一,無論何宗何教,都以扶起破沙爐,使當人把自己足根下一段風流韻事,透頂透底,了了徹徹,爲惟一職責。果能了徹,不但分宗下教下叁頓叁關,不是衍文,不是骈枝,即曰宗上教上千頓千關亦非遊詞。何也
惟此一事矣。不然,任汝多聞達古今,總是數人珍寶。
“況叁關者一期方便語,實際理地不立一塵,甯有叁乎
雍正曰“不挂一絲,前後際斷、曰初關;山者山,河者河,色聲香味觸法盡是本分,無一物非我身,無一物是我己,色空無礙獲大自在,曰重關;家舍即在途中,途中即在家舍、行斯住斯,體斯用斯,如是惺惺行履,無明執著自然消落,曰末後一關。”末後一關者,今人說爲牢關也。等如是說,概屬誹語邪詞,悉爲謗論戲法。至雲人人皆有生緣,我手何似佛手
我腳何似驢腳
當彼宋時,天下目爲叁關者也。而黃龍慧南者又何曾自诠曰:“我此語句爲彼叁關或非彼叁關耶
”圓悟勤曰:“渠侬無背面,一镞破叁關。”大慧杲曰:“一簇破叁關,分明箭後路。”不快漆桶,叁關之說,會來!會來!
“當人不檢己阙,不邁進程,不抖擻精神透關,日與關吏盤桓,關河邂逅,曰初關,曰重關,曰末後牢關。任汝說盡千關萬關,總是說食不飽,何如親透一關
望前路之悠悠,藐己躬之孑孑,春風秋月逐爾等閑而過,放蕩天涯何年返屋
咄!如是昧行,向外咨逞,不曰己妄己盲,而曰人盲人妄者,何欤
詩曰:“蝴蝶夢中家萬裏。杜鵑枝上月叁更。”甚可懷也。”
八、判五家宗旨臨濟叁玄等
問曰:“臨濟叁玄、曹洞五位、沩仰九十六圓相、法眼六相、雲門顧鑒咦等,爲宗旨耶
門庭設施耶
有法可授耶
乞示。”
判曰:“獅子撲人,韓盧趁塊,轉解而縛轉堅,轉辯而義轉淵。當人倘明得自己,什麼臨濟叁玄,曹洞五位,沩仰九十六圓相,法眼六相,雲門顧鑒咦等,什麼 宗旨,什麼門庭設施,什麼有法可授無法可授,都爲诤語。何也
眼若不寐,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一如。必曰有宗旨可授,我且問汝叁世諸佛究以何者爲宗
何者爲旨
必曰有門庭可設施,我又問汝門庭又門庭個什麼
設施又設施個什麼
余姑不論,即以五宗言,宗苟有五而宗旨亦有五也,豈事理哉
讵知五宗所明同此一事,此一事爲何事
當人腳根下一段風流韻事故。
“雍正曰:“五宗所明者,同是大圓覺性矣。”大圓性亦是假名,至于門庭設施則又诠曰:“古人專爲剿情絕見,惟恐一門路熟,又複情見熾然,是以別出一番手眼,使人悟取。”彼雍正者造詣固不足稱,然拈此處亦有可取,況一切種法原爲黃葉止兒啼耶
必曰無宗旨可授,無門庭可設施,亦是大病。何也
春夏秋冬無情者,猶章及時;藏通別圓演教者,皆成妙谛。今曰無,可乎
必曰無,何曾夢見是法
何曾屬有無
用時便用,無文字欤!”
進雲:“如是尚矣!沩仰、曹洞、雲門、法眼,今且暫擱,臨濟雲:“大凡演唱宗乘。一句中須具叁玄門,一玄門中須具叁要義,一要義中有權有實,有照有用。汝等諸人作麼生會
”是如實語欤
非如實語欤
若非彼臨濟者,千古楷模,一代宗匠,甯以非法而示行人章後世乎
若是則是叁玄叁要者義當何诠
又彼果非也,汾陽昭曰:“先聖雲:一句語須具叁玄,一玄中須具叁要。阿哪個是叁玄叁要的句
快會取好。”何欤?又雲:“還有商量者麼
有即出來。”時有僧出而問曰:“如何是接初機的句
”答曰:“汝是行腳僧。”又問:“如何是辨衲僧的句
”答曰:“西方日出卯。”又問:“如何是行正令的句?”答曰:“千裏特來呈對面。”又問:“如何是立乾坤的句
”答曰:“北俱盧洲長粳末,食者無憂亦無喜。”昭複曰:“只將此四轉語驗天下衲僧,才見汝來便驗得也。” “僧又問曰:“如何是學人著力處
”答曰: “嘉州打大象。”問:“如何是學人轉身處
”答曰:“陝府灌鐵牛。”問:“如何是學人親切處
”答曰:“西河弄師子。”昭又曰:“若人會此叁句,已辦叁玄。更有叁要語在,切當薦取,不是等閑。”因頌曰:“叁玄叁要事難分,得意忘言道易親,一句明明該萬象,重陽九日菊花新”者,又何欤
又古尊宿有注爲句中玄、體中玄、意中玄者。有說爲塗毒鼓者、有诠爲清涼幢者。燈錄所傳,指不勝屈,學人淺機,究以何從?若競以不落有無斥之,則籠統真如,颟顸佛性也。願明示。”
答曰:“獅子撲人,韓盧趁塊。大慧杲曰: “咬人矢橛,不是好狗。”向汝道 當人倘把自己腳根下一段曆曆孤明的大事了徹,何用不臧
自家寶藏,何用不具?何必食人余唾,飲人殘羹
不然慢雲了此叁玄叁要,縱把沩仰九十六圓相、曹洞五位、法眼六相、雲門顧鑒咦,乃至叁藏十二蘊在胸中,宿在腦內,圓圓如涵珠,滾滾如翻海,總是不快漆桶,所謂癡狂外邊走也。讵知一句明明該百億乎
“是法也,已如上說,不可言有宗旨,不可言無宗旨,不可言非有非無,即有即無等爲有無宗旨,門庭設施亦然也。如不爾者,悉爲邪說,統稱魔法。何也
榛蕪向上一著矣。向上一著既已榛蕪,即屬瞎卻人天眼目。既瞎彼眼,自眼豈明
非僅遺譏大雅,將必果遭顯禍。臨濟叁玄四料揀,曹洞五位君臣王子,乃至雲門顧鑒咦,國師叁喚侍者,婆子燒庵,女子出定,犀牛扇,吃油糍,野狐托缽,斬貓,難産,子湖狗,秘魔叉,禾山鼓,慈明榜,香岩上樹,資福閉門等,口不勝說,筆不勝書,皆一期方便,接引初機,應病與藥之談,甯有實法名宗旨名設施耶
所謂宗旨所謂設施者,皆對方一期方便安立之假名耳!彼臨濟、彼曹洞等,甯自诩曰某吾宗旨也,某吾門庭設施也乎
不然迦葉不言叁玄,六祖不說五位,是二大人者,爲不明宗旨而無設施矣
可乎
可乎…
《維摩精舍叢書 榴窗隨判》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