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講記(智谕法師)▪P26

  ..續本文上一頁真鄰陀爲龍名,其居山中之池,故名山爲目真鄰陀山。摩诃是大,摩诃目真鄰陀山爲大目真鄰陀山。

  鐵圍山,一世界以須彌山爲中心,此山外有八山八海,最外一層爲鐵圍山,此稱小鐵圍山。一大千世界外也有一鐵圍山,此稱大鐵圍山。

  「爾時東方釋迦牟尼佛所分之身。百千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國土中諸佛。各各說法來集于此。如是次第十方諸佛。皆悉來集坐于八方。爾時一一方四百萬億那由他國土。諸佛如來遍滿其中。是時諸佛各在寶樹下坐師子座。皆遣侍者。問訊釋迦牟尼佛。各赍寶華滿掬而告之言。善男子。汝往詣耆阇崛山釋迦牟尼佛所。如我辭曰。少病少惱氣力安樂。及菩薩聲聞衆悉安隱不。以此寶華散佛供養。而作是言。彼某甲佛。與欲開此寶塔。諸佛遣使亦複如是。」

  分身諸佛都派遣侍者去問訊釋迦牟尼佛。耆阇崛山就是靈鹫山。

  佛怎麼會有病、有惱、氣力不安樂呢?這是爲衆生的緣故。所以《維摩诘經》上講「衆生病則我病」。

  安隱本來是涅槃的意思,在這兒是指安樂講。

  彼某甲佛,是分身佛自稱。與欲開此寶塔,與欲是同意的意思,分身諸佛,皆同意開此寶塔。于是釋迦牟尼佛,即將開此寶塔。

  「爾時釋迦牟尼佛。見所分身佛悉已來集。各各坐于師子之座。皆聞諸佛與欲同開寶塔。即從座起住虛空中。一切四衆起立合掌一心觀佛。于是釋迦牟尼佛。以右指開七寶塔戶。出大音聲。如關鑰開大城門。即時一切衆會。皆見多寶如來。于寶塔中坐師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禅定。又聞其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快說是法華經。我爲聽是經故。而來至此。」

  四衆弟子都起立恭敬合掌,一心想要看釋迦牟尼佛如何開此寶塔。

  于是釋迦牟尼佛用右手指打開七寶塔的門戶,發出大音聲。取下插在門中間的橫木,如打開城門。

  關鑰是插在兩扇大門中間的橫木。

  善哉善哉是多寶如來稱贊釋迦牟尼佛。快說是暢快演說,令大衆歡喜。我多寶如來爲聽是《法華經》的緣故,而來至于此。

  「爾時四衆等。見過去無量千萬億劫滅度佛。說如是言。歎未曾有。以天寶華衆。散多寶佛及釋迦牟尼佛上。爾時多寶佛。于寶塔中分半座。與釋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時釋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結加趺坐。」

  多寶佛分半座與釋迦牟尼佛,世尊進入塔中就其半座。

  「爾時大衆。見二如來在七寶塔中師子座上結加趺坐。各作是念。佛座高遠。唯願如來以神通力。令我等輩俱處虛空。即時釋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諸大衆皆在虛空。以大音聲普告四衆。誰能于此娑婆國土廣說妙法華經。今正是時。如來不久當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囑有在。」

  寶塔在空中而住,離地面很高。所以大衆就這麼想:佛座離我們很高很遠,希望佛以神通力,讓我們也處在虛空中。佛知衆念,于是以神通力,接諸大衆皆在虛空。

  佛出大音聲,普告大衆,廣宣《法華經》。此乃付囑流通。

  佛在世時,有佛弘法,佛滅後,由菩薩及弟子弘法,謂之流通。

  自稱不久當入涅槃。當知佛于最後八年中,方說《法華》。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聖主世尊  雖久滅度  在寶塔中  尚爲法來   諸人雲何  不勤爲法  此佛滅度  無央數劫   處處聽法  以難遇故  彼佛本願  我滅度後   在在所往  常爲聽法」

  以下重頌。聖主世尊是贊歎多寶佛。

  《大般涅槃經》講,諸佛實則沒有滅度,爲度化衆生故,而示現滅度。佛滅度後,讓衆生知道見佛聞法難得,而精進修學。

  多寶佛並沒有滅度,如果滅度了,怎麼能夠「在寶塔中,尚爲法來」呢?這就是法身來而無來、去而無去、無來而來、無去而去的道理。

  「諸人雲何,不勤爲法」是說:你們大家,爲什麼不勤求于法呢?這裏的法就是指實相。

  無央數劫就是阿僧祇劫。多寶佛雖然滅度了,但是長久以來,處處爲聽《妙法華經》而現前,這是因爲《妙法華經》難遇的緣故。

  「又我分身  無量諸佛  如恒沙等  來欲聽法   及見滅度  多寶如來  各舍妙土  及弟子衆   天人龍神  諸供養事  令法久住  故來至此」

  《法華經》宣說實相法,經雲諸法實相,唯佛與佛乃能究盡。故說《法華》時,法報化叁身畢集。

  「爲坐諸佛  以神通力  移無量衆  令國清淨   諸佛各各  詣寶樹下  如清淨池  蓮華莊嚴   其寶樹下  諸師子座  佛坐其上  光明嚴飾   如夜暗中  燃大炬火  身出妙香  遍十方國   衆生蒙熏  喜不自勝  譬如大風  吹小樹枝」

  譬如大風吹小樹枝,是說香氣散布很遠,猶如大風吹小樹枝,吹得很遠。

  「以是方便  令法久住」

  以是方便遍十方國,令《法華經》實相法久住。

  其實講起來,有佛無佛,性相常住。爲了度化衆生,才開出方便。

  「告諸大衆  我滅度後  誰能護持  讀說斯經   今于佛前  自說誓言  其多寶佛  雖久滅度   以大誓願  而師子吼  多寶如來  及與我身   所集化佛  當知此意  諸佛子等  誰能護法   當發大願  令得久住  其有能護  此經法者   則爲供養  我及多寶  此多寶佛  處于寶塔   常遊十方  爲是經故  亦複供養  諸來化佛   莊嚴光飾  諸世界者」

  佛告訴大衆:我滅度後,誰能夠守護修持、讀誦演說《妙法蓮華經》的,現在可在我面前發誓。讀是讀誦,屬自修;說是演說,屬化他。

  多寶佛雖然滅度很久了,但是以當初的大誓願,而作師子吼,說:如果有說《法華經》的,我要現在其前。

  多寶佛爲弘揚、聽《法華經》,而現在我釋迦牟尼佛前;我的分身所集的化佛,爲了聽《法華經》,也現在我前。

  諸佛子等,是指菩薩言。因爲聲聞乘人,只求自度,不度衆生,不能續佛慧命,故不稱佛子。

  護持《法華經》,就是護持實相法。色法、心法、五陰法、十二因緣法、四谛法,都攝在大乘實相法之內。

  我釋迦牟尼佛是現在佛,多寶佛是過去佛。能夠護持《法華經》、護持實相法的,就等于是供養現在佛和過去佛。

  常遊十方和爲是經故是倒裝句,應該是說:「此多寶佛,處于寶塔,爲是經故,常遊十方。」

  諸來化佛是指釋迦牟尼佛的分身諸佛。現在我們可以知道,多寶佛表法身佛,釋迦牟尼佛表報佛,分身諸佛表化身佛。這些化佛,莊嚴光飾其他無量無邊諸世界,度化衆生。

  「若說此經  則爲見我  多寶如來  及諸化佛   諸善男子  各谛思惟  此爲難事  宜發大願   諸余經典  數如恒沙  雖說此等  未足爲難」

  《法華經》表實相,若說實相法,則見法報化叁身佛。多寶佛表法身,釋迦牟尼佛表報身,諸化佛表化身。實相無相,是法身;實相無不相,是報、化二身。洞達實相法,就見佛的叁身。

  諸善男子!你們要善思惟,聽聞《法華經》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爲不知道要隔多久,佛才出現于世。佛出現于世,並不是都說《法華》,像釋迦牟尼佛,最後八年才說《法華》。佛雖說《法華》,但能夠信解也難,如釋迦牟尼佛說《法華》時,有五千退席。

  佛說其余的經,如恒沙般多。雖說余經,未足爲難。欲說此《法華》,卻是甚難也。

  「若接須彌  擲置他方  無數佛土  亦未爲難   若以足指  動大千界  遠擲他國  亦未爲難   若立有頂  爲衆演說  無量余經  亦未爲難   若佛滅後  于惡世中  能說此經  是則爲難」

  須彌山入海八萬四千由旬、出海八萬四千由旬,是山王。擲是丟的意思。一個佛土是一個叁千大千世界,無數佛土,是無數叁千大千世界。以下二偈,皆譬喻說。有頂,即色界最高一天︱色究竟天。

  滅是滅度,此處是指化身佛滅度。因爲除去化身佛有滅度之外,報身佛和法身佛都沒有滅度。法身佛沒有生,也沒有滅,所以沒有滅度;報身佛有生,沒有滅,所以也沒有滅度。

  如果佛滅度後,能夠在五濁惡世中說《妙法蓮華經》的,那就很難了!因爲實相法,衆生皆不知不解。

  「假使有人  手把虛空  而以遊行  亦未爲難   于我滅後  若自書持  若使人書  是則爲難   若以大地  置足甲上  升于梵天  亦未爲難   佛滅度後  于惡世中  暫讀此經  是則爲難   假使劫燒  擔負幹草  入中不燒  亦未爲難   我滅度後  若持此經  爲一人說  是則爲難   若持八萬  四千法藏  十二部經  爲人演說   令諸聽者  得六神通  雖能如是  亦未爲難   于我滅後  聽受此經  問其義趣  是則爲難   若人說法  令千萬億  無量無數  恒沙衆生   得阿羅漢  具六神通  雖有是益  亦未爲難   于我滅後  若能奉持  如斯經典  是則爲難」

  以上舉譬喻說明,于佛滅後,書持、讀誦、演說、聽受、奉行此《法華經》,爲甚難也。

  「我爲佛道  于無量土  從始至今  廣說諸經   而于其中  此經第一  若有能持  則持佛身   諸善男子  于我滅後  誰能受持  讀誦此經   今于佛前  自說誓言  此經難持  若暫持者   我則歡喜  諸佛亦然  如是之人  諸佛所歎   是則勇猛  是則精進  是名持戒  行頭陀者   則爲疾得  無上佛道  能于來世  讀持此經   是真佛子  住淳善地  佛滅度後  能解其義   是諸天人  世間之眼  于恐畏世  能須臾說   一切天人  皆應供養」

  爲甚麼《妙法蓮華經》第一呢?因爲《法華經》宣說實相。佛身者,即法身實相也。

  余偈易解不釋。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提婆達多,此翻天熱。爲阿難之兄,斛飯王之子,佛之從弟。

  提婆達多,爲名聞利養故,佛害佛。推石壓佛,山神手遮,小石迸傷佛足,出佛身血。教阿阇世王放醉象踏佛。安毒爪甲中,欲禮佛時傷佛。花色比丘尼相勸,拳打花色比丘尼死。破僧團,帶領五百比丘離去。以犯如是罪,命終後墮地獄中。

   竺…

《妙法蓮華經講記(智谕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