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講記 卷七▪P4

  ..續本文上一頁是等百千種供養者。睪帝。汝等及眷屬。應當擁護如是法師。說是陀羅尼品時。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

  佛贊諸羅剎女等。說是〈陀羅尼品〉時,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據《法華文句》,此品因緣出于他經。昔有四比丘,于《法華經》生殷重心,于是結伴入山修道。後道糧不繼,無以竟其雲霄之志。其中一人言,我一人舍道乞食,供汝叁人所需,以成道業。

  後叁人得道。其乞食者以數涉人間,爲聲色所迷,命終後生爲妙莊嚴王身。其叁比丘爲度彼故,生爲其妻及兒。妙莊嚴王,即華德菩薩。淨德夫人,即光照莊嚴相菩薩。其二子者,即藥王、藥上二菩薩。

  「爾時佛告諸大衆。乃往古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雲雷音宿王華智多陀阿伽度阿羅诃叁藐叁佛陀。國名光明莊嚴。劫名見。彼佛法中有王。名妙莊嚴。其王夫人。名曰淨德。有二子。一名淨藏。二名淨眼。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薩所行之道。所謂檀波羅蜜。屍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禅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方便波羅蜜。慈悲喜舍。乃至叁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了通達。又得菩薩淨叁昧。日星宿叁昧。淨光叁昧。淨色叁昧。淨照明叁昧。長莊嚴叁昧。大威德藏叁昧。于此叁昧亦悉通達。」

  昔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時,有王名妙莊嚴,王夫人名淨德,子名淨藏、淨眼。此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十度助道品等,得諸叁昧。

  「爾時彼佛欲引導妙莊嚴王。及愍念衆生故。說是法華經。時淨藏淨眼二子。到其母所合十指爪掌白言。願母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我等亦當侍從親近供養禮拜。所以者何。此佛于一切天人衆中。說法華經。宜應聽受。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深著婆羅門法。汝等應往白父與共俱去。淨藏淨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見家。母告子言。汝等當憂念汝父爲現神變。若得見者。心必清淨。或聽我等往至佛所。」

  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欲度妙莊嚴王,及愍念衆生故,說《法華經》。淨藏淨眼勸母往聽,母令二子現神變度父。

  「于是二子念其父故。踴在虛空高七多羅樹。現種種神變。于虛空中行住坐臥。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或現大身滿虛空中。而複現小小複現大。于空中滅忽然在地。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現如是等種種神變。令其父王心淨信解。時父見子神力如是。心大歡喜得未曾有。合掌向子言。汝等師爲是誰。誰之弟子。二子白言。大王。彼雲雷音宿王華智佛。今在七寶菩提樹下法座上坐。于一切世間天人衆中。廣說法華經。是我等師。我是弟子。父語子言。我今亦欲見汝等師。可共俱往。于是二子從空中下。到其母所合掌白母。父王今已信解。堪任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

  父見子神力,于是求往見佛。子告其母,父王已堪任發菩提心。

  「我等爲父已作佛事。願母見聽于彼佛所出家修道。爾時二子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 願母放我等 出家作沙門 諸佛甚難值 我等隨佛學 如優昙羅 值佛複難是 脫諸難亦難 願聽我出家」

  我等爲父已作佛事,謂度化妙莊嚴王之願已滿。請求出家者,夙願既滿,請求出塵。

  「母即告言。聽汝出家。所以者何。佛難值故。」

  母即聽許出家。

  「于是二子白父母言。善哉父母。願時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親近供養。所以者何。佛難得值。如優昙羅華。又如一眼之龜值浮木孔。而我等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是故父母當聽我等令得出家。所以者阿。諸佛難值時亦難遇。彼時妙莊嚴王。後宮八萬四千人。皆悉堪任受持是法華經。淨眼菩薩。于法華叁昧久已通達。淨藏菩薩。已于無量百千萬億劫。通達離諸惡趣叁昧。欲令一切衆生離諸惡趣故。其王夫人。得諸佛集叁昧。能知諸佛秘密之藏。二子如是以方便力善化其父。令心信解好樂佛法。于是妙莊嚴王與群臣眷屬俱。淨德夫人與後宮婇女眷屬俱。其王二子與四萬二千人俱。一時共詣佛所。到已頭面禮足。繞佛叁匝住一面。」

  夫人及二子俱得叁昧者,示叁人善根深厚。

  「爾時彼佛爲王說法示教利喜。王大歡悅。爾時妙莊嚴王及其夫人。解頸真珠璎珞價直百千。以散佛上。于虛空中。化成四柱寶臺。臺中有大寶床。敷百千萬天衣。其上有佛。結加趺坐放大光明。爾時妙莊嚴王作是念。佛身希有端嚴殊特。成就第一微妙之色。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四衆言。汝等見是妙莊嚴王于我前合掌立不。此王于我法中作比丘。精勤修習助佛道法。當得作佛。號娑羅樹王。國名大光。劫名大高王。其娑羅樹王佛。有無量菩薩衆。及無量聲聞。其國平正功德如是。」

  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授記妙莊嚴王,當來作佛號娑羅樹王。

  「其王即時以國付弟。與夫人二子並諸眷屬。于佛法中出家修道。王出家已。于八萬四千歲。常勤精進修行妙法華經。過是已後。得一切淨功德莊嚴叁昧。即升虛空高七多羅樹。而白佛言。世尊。此我二子已作佛事。以神通變化轉我邪心。令得安住于佛法中。得見世尊。此二子者是我善知識。爲欲發起宿世善根饒益我故來生我家。」

  王以國付弟,與夫人二子,及諸眷屬俱時出家。經八萬四千歲修行,得一切淨功德莊嚴叁昧。稱言二子者,爲其善知識。

  「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妙莊嚴王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種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識。其善知識。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大王當知。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大王。汝見此二子不。此二子已曾供養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恒河沙諸佛親近恭敬。于諸佛所受持法華經。愍念邪見衆生。令住正見。」

  佛告妙莊嚴王如是如是,意謂由汝過去世種諸善根,方得遇此善知識。此二子亦已久植善根,曾供養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恒河沙佛。

  「妙莊嚴王。即從虛空中下。而白佛言。世尊。如來甚希有。以功德智慧故。頂上肉髻光明顯照。其眼長廣而绀青色。眉間毫相白如珂月。齒白齊密常有光明。唇色赤好如頻婆。」

  妙莊嚴王贊佛相好光明。

  「爾時妙莊嚴王贊歎佛如是等無量百千萬億功德已。于如來前一心合掌複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來之法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微妙功德。教誡所行安隱快善。我從今日不複自隨心行。不生邪見憍慢瞋恚諸惡之心。說是語已禮佛而出。」

  我從今日,不複自隨心行。言我以後不複隨自意,行叁毒邪見也。

  「佛告大衆。于意雲何。妙莊嚴王豈異人乎。今華德菩薩是。其淨德夫人。今佛前光照莊嚴相菩薩是。哀愍妙莊嚴王及諸眷屬故。于彼中生。其二子者。今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是。是藥王藥上菩薩。成就如此諸大功德。已于無量百千萬億諸佛所殖衆德本。成就不可思議諸善功德。若有人識是二菩薩名字者。一切世間諸天人民。亦應禮拜。佛說是妙莊嚴王本事品時。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于諸法中得法眼淨。」

  釋迦牟尼佛告大衆言,妙莊嚴王者,華德菩薩是。淨德夫人者,光照莊嚴相菩薩是。其二子者,藥王藥上二菩薩是。若人知二菩薩名者,以此功德,一切世間天人皆應禮拜。

  說是品時,八萬四千人得法眼淨。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法華經》爲佛第一無上之法,非大智大行無以善其始終,故始自文殊菩薩,終至普賢菩薩。以普賢行,入于法界。化無不周曰普,鄰極亞聖曰賢。《法華經》在顯一乘,而普賢行,爲一乘圓因,故有此品。

  《華嚴》說別教一乘,《法華》說同教一乘。佛爲直進菩薩,令入佛慧,故說《華嚴》;佛爲回小向大菩薩,令入佛慧,故說《法華》。《華嚴》獨接大菩薩,《法華》則化叁歸一。

  「爾時普賢菩薩。以自在神通力。威德名聞。與大菩薩無量無邊不可稱數從東方來。所經諸國普皆震動。雨寶蓮華。作無量百千萬億種種伎樂。又與無數諸天龍夜叉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大衆圍繞。各現威德神通之力。到娑婆世界耆阇崛山中。頭面禮釋迦牟尼佛。右繞七匝白佛言。世尊。我于寶威德上王佛國。遙聞此娑婆世界說法華經。與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諸菩薩衆。共來聽受。唯願世尊。當爲說之。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如來滅後。雲何能得是法華經。」

  普賢菩薩自東方寶威德上王佛國,來入此土,乃應身也。普賢菩薩,應身無量無邊,當知佛說《法華經》,音聲亦無量無邊。

  普賢菩薩問佛,善男子善女人,于如來滅後,雲何能得是《法華經》?

  「佛告普賢菩薩。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于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一者爲諸佛護念。二者殖衆德本。叁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衆生之心。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于如來滅後必得是經。」

  佛言若成就四法,于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一者爲諸佛護念。善男子善女人上求佛慧,外蒙諸佛護念。二者內發清淨心植衆德本。叁者入正定聚。邪定聚定入地獄,正定聚者定成佛道,不定聚者于正邪二聚之間不定。此人入正定聚,方能得是《法華經》。四者發救一切衆生心。

  諸佛護念及植衆德本,是內因外緣具足。入正定聚則簡非凡夫外道,發救一切衆生心則簡非二乘。如是則能于如來滅後,必得《法華經》。

  「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世尊。于後五百歲濁惡世中。其有受持是經典者。我當守護除其衰患令得安隱。使無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爲魔所著者。若夜叉若羅剎。若鸠盤茶。若毗舍阇。若吉遮若富單那。若韋陀羅等。諸惱人者。皆不得便。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我爾時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衆俱詣其所。而自現身。供養守護安慰其心。亦爲供養法華經故。是人若坐思惟此經。爾時我複乘白象王現其人前。其人若于法華經。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當教之與共讀誦還令通利。」

  此是護人勸發。于…

《妙法蓮華經講記 卷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