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講記 卷五▪P6

  ..續本文上一頁與其藥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氣深入失本心故。于此好色香藥而謂不美。父作是念。此子可愍。爲毒所中心皆顛倒。雖見我喜求索救療。如是好藥而不肯服。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藥。即作是言。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差。作是教已複至他國。遣使還告。汝父已死。是時諸子聞父背喪。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見救護。今者舍我遠喪他國。自惟孤露無複恃怙。常懷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藥色味香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聞子悉已得差。尋便來歸鹹使見之。」

  諸佛法皆如是。諸佛實不滅度,而言滅度。此是度衆生之方便,非虛妄說也。因爲成佛以後,即是法身金剛不壞之體。而言滅度者,乃佛方便也。

  以下譬喻說。譬如良醫醫子,言佛方便示現,叁世益物,皆不虛妄。良醫遠行,譬過去世益物。歸見子病,與藥而諸子不肯服,是故複去,譬現在世應化益物。子服藥病愈,即還複而來,譬未來世應化益物。

  譬如良醫,智慧通達。用譬佛也。佛稱大醫王,知衆生病,知衆生病因,知衆生病之對治,知衆生病愈。知病者,知苦也。知病因者,斷集也。知對治者,修道也。知病愈者,證滅也。

  其人多諸子息,譬佛視衆生如子息也。若十、二十,乃至百數。有人以叁乘判,十者聲聞乘,二十者辟支佛乘,百數者菩薩。菩薩是成佛因地,而一切衆生皆有佛性,故稱菩薩爲佛子,以百數爲喻。且聲聞者下乘,辟支佛者中乘,菩薩爲大乘,故以十、二十、百數爲喻。

  以有事緣,遠至余國。譬過去世,應化度生,而現入滅,示現他方國土,廣行佛事。

  諸子飲他毒,譬無佛世,衆生因邪師教,叁毒熾盛。藥發悶亂,宛轉于地。衆生以叁毒造諸惡業,墮入六道輪回。

  其父還來歸家,譬出釋宮出家修道示現成佛。諸子或失本心者,譬無善根,與叁乘教不相應者;不失心者,譬尚能與叁乘教機感相應者。

  遙見父來皆歡喜者,佛雖出世,而衆生爲見思煩惱所障,不能親近法身,故稱遙見。然聞佛出世,亦皆歡喜。

  依諸經方,求好藥草。佛說十二部經,教修八萬四千法門。色香美味,譬佛說戒定慧也。

  不失心者,如法修行得益。失心者,不肯滅貪瞋癡,修戒定慧,佛爲此輩,示現滅度也。

  複至他國者,遊化十方也,于此土示滅,于他方示現。是時諸子聞父背喪,乃感佛難遇,乃能如法修行。

  其父聞子病痊愈,尋便來歸,譬未來應化益物。

  「諸善男子。于意雲何。頗有人能說此良醫虛妄罪不。不也世尊。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爲衆生故。以方便力言當滅度。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虛妄過者。」

  以法合譬,用示佛無虛妄。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自我得佛來 所經諸劫數 無量百千萬 億載阿僧祇 常說法教化 無數億衆生 令入于佛道 爾來無量劫 爲度衆生故 方便現涅槃 而實不滅度 常住此說法 我常住于此 以諸神通力 令顛倒衆生 雖近而不見」

  重頌長行,先示佛壽無量,無時不住世教化衆生。然衆生惑業深重,爲惑業所障,佛雖常住于此,而衆生不見法身。故曰我常住于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衆生,雖近而不見。

  「衆見我滅度 廣供養舍利 鹹皆懷戀慕 而生渴仰心 衆生既信伏 質直意柔軟 一心欲見佛 不自惜身命 時我及衆僧 俱出靈鹫山 我時語衆生 常在此不滅 以方便力故 現有滅不滅 余國有衆生 恭敬信樂者 我複于彼中 爲說無上法 汝等不聞此 但謂我滅度 我見諸衆生 沒在于苦惱 故不爲現身 令其生渴仰 因其心戀慕 乃出爲說法 神通力如是 于阿僧祇劫 常在靈鹫山 及余諸住處 衆生見劫盡 大火所燒時 我此土安隱 天人常充滿 園林諸堂閣 種種寶莊嚴 寶樹多花 衆生所遊樂 諸天擊天鼓 常作衆伎樂 雨曼陀羅花 散佛及大衆 我淨土不毀 而衆見燒盡 憂怖諸苦惱 如是悉充滿」

  衆見佛滅度,感佛難遇,始信受佛語、依教奉行。故佛示現入涅槃,實是度生之方便。

  衆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衆生既信佛教,伏除叁毒,意不剛強,柔軟易調,方求見佛聞法。

  時我及衆僧,俱出靈鹫山。是略說叁寶俱出靈鹫山。佛成道以後,叁寶不具,唯有佛寶。佛到鹿野苑爲五比丘說四谛法,四谛法就是法寶,時五比丘聽到四谛法都證了果位。四谛法有叁轉*輪,示轉的時候,唯有憍陳如得道,勸轉、證轉五比丘皆得道,那時就有僧寶了。所以佛寶、法寶、僧寶在鹿野苑具足。

  于阿僧祇劫,常在靈鹫山。諸佛是法界身,法界無界,一體常真,故曰佛常在靈鹫山。劫末火燒,皆衆生業感幻現。于一真法界中,無如是事。故曰我此常寂光土,安隱不動。

  天人常充滿,謂園林寶樹等,隨衆生善緣而現。

  我淨土不毀,淨土是佛的報土,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報土,佛的淨土不毀。淨土是依報,若以正報來說,即是法身。法身、淨土是不會被毀掉的。而衆生虛妄見到佛的淨土被燒掉了,所以産生諸憂怖苦惱,充滿于世間。這是衆生心所造的,不是佛的淨土被燒掉。

  「是諸罪衆生 以惡業因緣 過阿僧祇劫 不聞叁寶名 諸有修功德 柔和質直者 則皆見我身 在此而說法 或時爲此衆 說佛壽無量 久乃見佛者 爲說佛難值 我智力如是 慧光照無量 壽命無數劫 久修業所得 汝等有智者 勿于此生疑 當斷令永盡 佛語實不虛 如醫善方便 爲治狂子故 實在而言死 無能說虛妄 我亦爲世父 救諸苦患者 爲凡夫顛倒 實在而言滅 以常見我故 而生憍恣心 放逸著五欲 墮于惡道中 我常知衆生 行道不行道 隨所應可度 爲說種種法 每自作是意 以何令衆生 得入無上慧 速成就佛身」

  有修功德衆生,則能見佛聞法。爲此等衆生,說佛壽無量,無有滅度。爲薄德衆生,說佛難值。

  你們當中有智慧的人,不應聽到佛的壽命無量就有疑惑,應常斷諸疑惑心,因爲佛所說的話實在不虛。

  余偈易明,不作贅釋。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此品明聞〈壽量品〉,分別持經人得益,故名〈分別功德品〉。文中分別聞經得益功德,有得無生法忍,有得聞持陀羅尼,有得樂說無礙辯,有得無量旋陀羅尼,有得轉不退*輪,有得轉清淨*輪,有得八生成菩提,乃至一生成菩提者。

  智者大師依圓教判位,圓教菩薩于初住始得無生忍,曆住行向地等覺,破四十一品無明,轉身成佛。茲介紹于後: 得無生忍,入十住位。得聞持陀羅尼,入十行位。得樂說辯才,入十回向位。得無量旋陀羅尼,入初地。得不退,入二地。得清淨,入叁地。八生成無上菩提,在四地。七生在五地,六生在六地,五生在七地,四生在八地,叁生在九地,二生在十地,一生在等覺。

  余家有判,得無生忍入初地,得聞持入二地,得樂說入叁地,得旋陀羅尼入四地,得不退入五地,得清淨入六地……智者大師謂爲乃以別教判。因別教菩薩,登初地即得無生忍。今于此提出,俾供參考。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衆生得大饒益。于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诃薩。阿逸多。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衆生。得無生法忍。複有千倍菩薩摩诃薩。得聞持陀羅尼門。複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诃薩。得樂說無礙辯才。複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诃薩。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複有叁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诃薩。能轉不退*輪。複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诃薩。能轉清淨*輪。複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诃薩。八生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複有四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诃薩。四生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複有叁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诃薩。叁生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複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诃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複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诃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得無生法忍,初證實相。得聞持者,是實方便智,能生巧用。得樂說辯,能起化他功德。得旋陀羅尼,于實相法出沒無礙。轉不退輪,始登不退。轉清淨輪,已得清淨。其余增道損生,悉如前釋,即所謂八生成道,乃至一生成道。

  「複有八世界微塵數衆生。皆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

  複有八世界微塵數衆生,發菩提心。

  「佛說是諸菩薩摩诃薩得大法利時。于虛空中。雨曼陀羅華摩诃曼陀羅華。以散無量百千萬億衆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並散七寶塔中師子座上釋迦牟尼佛及久滅度多寶如來。亦散一切諸大菩薩及四部衆。又雨細末栴檀沈水香等。于虛空中。天鼓自鳴妙聲深遠。又雨千種天衣。垂諸璎珞真珠璎珞摩尼珠璎珞如意珠璎珞。遍于九方衆寶香爐燒無價香。自然周至供養大會。一一佛上。有諸菩薩執持幡蓋。次第而上至于梵天。是諸菩薩以妙音聲歌無量頌贊歎諸佛。」

  佛說〈如來壽量品〉諸菩薩聞法得益時,天雨妙花,散諸佛菩薩及四部衆。又雨諸種香,末香檀香等。又雨天衣珍寶等。諸菩薩歌頌贊佛。

  「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佛說希有法 昔所未曾聞 世尊有大力 壽命不可量 無數諸佛子 聞世尊分別 說得法利者 歡喜充遍身 或住不退地 或得陀羅尼 或無礙樂說 萬億旋總持 或有大千界 微塵數菩薩 各各皆能轉 不退之*輪 複有中千界 微塵數菩薩 各各皆能轉 清淨之*輪 複有小千界 微塵數菩薩 余各八生在 當得成佛道 複有四叁二 如此四天下 微塵諸菩薩 隨數生成佛 或一四天下 微塵數菩薩 余有一生在 當成一切智 如是等衆生 聞佛壽長遠 得無量無漏 清淨之果報 複有八世界 微塵數衆生 聞佛說壽命 皆發無上心」

  爾時彌勒菩薩起立,以偈贊佛。先贊佛希有,壽命無量。繼贊諸菩薩聞法得益。文義明顯易解。

  「世尊說無量 不可思議法 多有所饒益 如虛空無邊 雨天曼陀羅…

《妙法蓮華經講記 卷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