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法鼓經解義▪P11

  ..續本文上一頁。南方菩薩當能護持,汝可于賢護五百菩薩中求之!迦葉求之,得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于是白佛,即是其人。

  「佛告迦葉。汝往勸請令覓惡魔。爾時迦葉。即與八十諸大聲聞及賢護等五百菩薩。俱共勸請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汝童子。世尊所舉。堪覓惡魔。爾時童子于大衆中白迦葉言。我今堪任推覓惡魔。然有八十諸大聲聞。賢護等五百菩薩摩诃薩。及文殊師利。觀世音。得大勢。滅諸惡趣。彌勒菩薩等。何故不覓令我覓耶。宜令彼先。然後及我。」

  佛令迦葉,勸請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覓魔。于是迦葉即與八十大聲聞及賢護五百菩薩等,前往勸請。彼童子推言,應八十大聲聞及賢護五百菩薩,乃至文殊師利、觀世音、得大勢、滅諸惡趣、彌勒菩薩等先覓,然後及我,方合道理。

  「迦葉謂言。降伏惡魔爲無福耶。答言。迦葉。汝知有福。宜自爲之。我今不能。」

  迦葉謂言,降伏惡魔,是有福報的。童子答言,汝知有福,應自爲之。

  「爾時迦葉以此白佛。佛告迦葉。此童子語爲何所說。迦葉白佛。童子說言。先諸大德。然後及我。我是俗人。性複下劣。是諸大德。八十聲聞。及賢護等五百上首。彼悉在先。然後次我。時諸聲聞及賢護等。一切推覓悉不能得。如彼野人求子不獲。皆曰不堪。于一面立。」

  迦葉白佛,彼童子不受勸請,謂言,應先請諸大德覓,然後及我,因爲我是俗人,性複下劣。故應先八十聲聞,及賢護等五百菩薩先覓,然後及我。

  然諸大聲聞及賢護菩薩等,一切推求,悉不能得,皆曰不堪,乃退于一面立。

  「爾時世尊複告迦葉。汝今聞此大法鼓經。于我滅後四十年中。當善護 今正法。當擊大法鼓。吹大法。設大法會。建大法幢。然後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于正法欲滅余八十年。當以五系縛彼惡魔及其眷屬。如縛小兔廣當宣唱大法鼓經。當擊大法鼓。吹大法。設大法會。建大法幢。迦葉白佛言。當于何時。佛告迦葉。正法欲滅余八十年。」

  爾時世尊複告迦葉言,汝今聞此《大法鼓經》,能于我滅後四十年中,護持正法。然後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于正法欲滅余八十年,當以五系縛魔及其眷屬,如縛小兔。當宣揚《大法鼓經》,擊大法鼓,吹大法螺,設大法會,建大法幢。迦葉問言,當于何時?佛言,正法欲滅余八十年時。

  「迦葉白佛言。世尊。欲見惡魔。佛告童子。速以惡魔示諸大衆。爾時童子瞻仰世尊。即指示言。觀此惡魔。從異方來。如諸菩薩。作比丘像。于衆中坐。大衆悉見見被五系。魔言童子。我于此經不複作礙。如是叁說。」

  迦葉要求見彼惡魔。佛令童子,速以惡魔示諸大衆。童子先瞻仰世尊,然後指示言,觀此惡魔,從異方來此法會中坐,變作諸菩薩及比丘像。于是大衆悉見,見彼惡魔被五系縛。惡魔言:童子!我于此《大法鼓經》,不複作障礙。如是叁說。

  觀此經文,令人心悸。佛在世時,尚且如此。值此末世,魔益猖獗,學佛人唯有求彌陀加被,觀音助我,期免魔難。

  「爾時世尊告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等菩薩衆言。摩诃迦葉。已能于我滅度之後四十年中護持正法。汝等誰能于我滅後最後護法。如是叁說。無能堪者。」

  世尊問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等菩薩衆言,大迦葉已能于我滅度後,四十年中護持正法,汝等誰能爲最後護法?如是叁問,無能堪任者。

  「佛告大衆。汝等勿得起輕劣想。我此衆中多有弟子。于我滅後能護正法說此經者。賢護等五百菩薩最後一人。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于我 滅後。當擊大法鼓。吹大法。設大法會。建大法幢。爾時童子即放弊魔。時諸大衆語童子言。汝已授記。」

  佛告大衆,汝等勿自輕薄,我此衆中,多有弟子能護正法能說此經。賢護等五百菩薩,最後一人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于我滅後,當建大法幢。爾時童子即放弊魔。時大衆贊歎童子言,汝已授記。(應爲汝已受記)

  「爾時世尊複告大迦葉言。今汝迦葉。如守田夫無善方便。不能堪任護持此經。今此童子聞此經已。能善誦讀現前護持爲人演說。常能示現爲凡夫身。住于七地。正法欲滅余八十年。在于南方文荼羅國大波利村善方便河邊迦耶梨姓中生。」

  佛言迦葉!汝如守田人無善方便,不能護持此經。今此童子能護持此經爲人演說。常能示現凡夫身,然實住于七地。正法欲滅余八十年時,在南方文荼羅國,大波利村,善方便河邊,于迦耶梨姓中生。 

  「當作比丘持我名。如善方便守護田苗。于我慢緩懈怠衆中離俗出家。以四攝法而攝彼衆。得此深經誦讀通利。令僧清淨。舍先所受本不淨物。爲說大法鼓經。第二爲說大乘空經。第叁爲說衆生界如來常住大法鼓經。」

  童子當作比丘,持我釋迦牟尼佛名號,于我慢、緩而不精進、懈怠僧衆中出家,以四攝法攝彼僧衆。得此《大法鼓經》,令彼僧衆清淨。令彼僧衆舍先所受不淨之物,爲說《大法鼓經》。次後第二爲說大乘空經,再次後第叁爲說圓教一乘衆生界如來常住法身《大法鼓經》。

  「擊大法鼓。吹大法。設大法會。建大法幢。當于我前被弘誓铠。盡百年壽常雨法雨。演說此經。滿百年已。現大神力示般涅槃。說如是記。釋迦牟尼佛。今來至此。悉當瞻仰恭敬禮拜。如是如來常住安樂。諸仁當觀真實常樂如我所說。爾時空中。十方諸佛皆悉現身說如是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一切皆當信其善說。」

  擊大法鼓,建大法幢,當于佛法之前,被弘誓铠,盡百年壽,演說此經已,示般涅槃。並說記言,今釋迦牟尼佛法身至此,汝等悉當瞻仰恭敬禮拜如來常住安樂《大法鼓經》。諸仁者!當觀此真實常住安樂之經,如我所說者。爾時十方諸佛作證言,如汝所說,一切皆當信其善說。

  「迦葉白佛言。世尊。菩薩成就幾德。能見如來常住不壞法身。臨命終時現大神力。佛告迦葉菩薩摩诃薩。成就八功德者。能現前見如來常住不壞法身。」

  迦葉問佛,菩薩成就幾德,能見如來常住法身,臨命終時現大神力?得果聖人,臨命終時能現大神力,騰身虛空,高七多羅樹,現十八神變,然後降落地上取滅。

  佛言,成就八功德當能如此。

  「何等爲八。一者說此深經心不懈怠。二者說彼叁乘叁種之說亦不懈倦。叁者所應化者終不棄舍。四者若僧壞者和合一味。五者終不親近比丘尼女人黃門。六者遠離親近國王及大力者。七者常樂禅定。八者思惟觀察不淨無我。是爲成就八種功德。」

  八種功德者,一者說此《大法鼓經》,心不懈怠。二、說彼叁乘叁種之說,亦不懈倦。叁乘叁種說者,聲聞乘說四谛法,辟支佛乘說十二因緣法,菩薩乘說六度法。叁、所應度化者,終不棄舍。四、若僧團破壞者,使之和合一味。五、終不親近比丘尼、女人、黃門。黃門者,閹人也。律雲有五種黃門,生黃門、形殘黃門、妒黃門、變黃門、半月黃門等。六、不親近國王及大勢力者。七、常樂禅定。八、起不淨觀無我觀。

  「複有四事。何等爲四。一者善能持法。二者常自欣慶善哉我今所作快樂大善。叁者能自歸依作是思惟我得善利,四者于如來常住決定無疑。日夜常念如來功德。以是因緣。現前得見常住法身現大神力。然後命終。」

  複有四事:一、能受持一乘教法。二、常自欣慶能受持一乘教法,自言善哉!我今所作,快樂大善。叁、自歸依佛,不恃自意語,作是思惟,我得善利。得善利者,今世後世俱得利也。四、于如來常住法身,決定深信無疑,日夜常念如來功德。

  以此因緣,現前得見如來常住法身,現大神力而般涅槃。

  「迦葉。如是善男子善女人。隨所住處城邑聚落。我爲是等示現法身。而說是言。善男子善女人。如來常住。汝從今日。常應受持讀誦此經爲人解說。作如是語。當知如來常住安樂。正心悕望勿爲谄曲。當知世尊如是常住。淨悕望者我當現身。」

  迦葉!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具八德四事,隨其所住之處,我爲彼示現法身。法身不可見,雲何示現?當知由法起報,由報起化,故報身者報法身,化身者化法身。佛以化身示現,亦法身也。再者,此《大法鼓經》,即佛法身。

  爲彼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言,如來法身常住,從今已去,汝常應受持讀誦此《大法鼓經》,並爲人解說。汝爲人解說時,應作如是言,汝等當知如來常住安樂,汝等當正心希望受持讀誦此經,勿生谄曲不正之心,當知世尊法身常住,淨希望受持讀誦此經者,世尊當爲其現身。

  「汝大迦葉。當信當審。若不如是修行法者。何由見我。雲何能得神通示現。」

  佛告迦葉,汝當信當審慎此《大法鼓經》。若不如是修行《大法鼓經》者,何由見我法身?雲何臨命終時神通示現?

  「如我爲聲聞乘說。比丘能舍一法者。我爲保任得阿那含果。謂彼所行功德成就亦複如是。」

  如我爲聲聞乘說,比丘能舍一法者,我爲保任得阿那含果。佛于經中曾說,汝等比丘能舍一法,我保任汝得阿那含果。雲何一法?所謂貪欲。謂彼受持《大法鼓經》功德,成就亦複如是。

  「如我先說持戒比丘終身天神常隨供事。是故汝等。勿貪利養。當修厭離住身念處。」

  如我先前曾說,持戒比丘,終身天神衛護供養。是故汝等,勿貪名聞利養,常修厭離生死,住身于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複次迦葉。持我名比丘常令僧淨。迦葉白佛言。世尊。此爲雲何。佛告迦葉。行攝取時。滿足犯戒貪烏之衆。如彼巧便守護四法。賢護等五百菩薩。先不堪任。是等今者。猶故不堪。于我滅後最後護法。持我名比丘行攝法時。攝諸寬縱懈怠比丘。習近供養。與其經卷。消息將護。如養牛法。知可伏時。然後調伏。若攝取調伏。而不改者。則便棄舍。不令毒箭塗傷善淨。彼複當作如是思惟。莫令淨行比丘因彼犯戒。彼說非法行惡行者。不應致敬共同法集布薩自恣羯磨僧事。悉不應同。如王摧敵。彼亦如是。」

  持我名比丘,即佛世時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童子于佛滅後,正法欲滅余八十年時,出家爲比…

《大法鼓經解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