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西齋淨土詩白話淺譯▪P4

  ..續本文上一頁。若能無論是經曆炎熱的夏天或寒涼的冬日而終不厭倦,天性真實的父子必定會互相遭逢。如何才能說得盡娑婆世界的種種痛苦,其煩惱痛苦之事撓撓紛紛而等同刺猬之毛。

  故鄉別早話歸遲,何待君言我自知。客路伶竮無一好,人生惆怅不多時。

  蒼顔曆曆悲明鏡,白發毵毵愧黑絲。載讀南屏安養賦,屋梁落月見豐姿。

  故鄉很早便已離別而說到要歸去卻有些延遲,何必等待諸君您來言語我自己即能了知。在客鄉的路途當中孤獨伶竮無有一事安好,人生的哀戚惆怅恐怕也剩下沒有多少年時。蒼蒼的容顔曆曆分明而令人悲傷地顯現于清冷的明鏡,白發毵毵散亂而愧對于年少者之烏黑發絲。一再讀誦終南山的歸去故鄉安養之詩賦,在我破舊屋梁上明月顯現了豐采的韻姿。

  娑婆苦海泛慈舟,此岸能超彼岸不。直指迷源須念佛,橫波徑度免隨流。

  千生萬劫長安泰,五趣叁途盡罷休。縱使身沾下下品,也勝豪貴王閻浮。

  雖然有心想要在娑婆的苦海中航駛泛行著慈悲的船舟,但是由此岸是否真的能夠超越于彼岸否?直指迷妄的真實根源必須要一心念佛,橫超大海波浪直接度往彼岸而免于隨著生死之流。往生極樂世界之後千生萬劫長時的安定康泰,五趣的生死和叁途的輪回盡能全部罷休。縱使能夠身沾于極樂蓮華的下下品,也勝過富豪權貴而稱王于不淨的南閻浮。

  人生百歲七旬稀,往事回觀盡覺非。每哭同流何處去,閑抛淨土不思歸。

  香雲瑪瑙階前結,靈鳥珊瑚樹裏飛。從證法身無病惱,況餐禅悅永忘饑。

  人生能夠活到百歲或七十的極爲稀有,往日的事情回首再觀察時盡是覺得有種種的過非。每每痛哭同流的道友不知向何處去,等閑隨意地抛棄極樂淨土而不思回歸。只要往生淨土則香雲瑪瑙便在階梯前凝結,靈異的禽鳥在珊瑚的寶樹裏跳躍翻飛。自從證得清淨法身之後即無病苦之惱,更何況是以禅悅爲食而永遠忘記了饑餓。

  人間苦樂事縱橫,達者須尋徑路行。福報天宮猶有死,神棲佛國永無生。

  風前鹦鹉琴叁疊,水面芙蓉錦一絣。作計欲歸歸未遂,他鄉又見物華更。

  人間苦樂之事紛雜而交錯縱橫,通達世情的人必須要尋找徑直的道路而行。即使因福報而生在天宮猶然仍有一死,神識棲止于佛國則永遠無有輪回再生。輕風之前的鹦鹉隨著琴音而飛舞叁疊,水面上充滿了美麗的芙蓉猶如綿繡一片。思惟造作種種的計劃想要歸去而卻尚未如意順遂,在客寄的他鄉見到種種的事物繁花又再度轉換變更。

  說著無常事事輕,饑餐渴飲懶經營。一心不退思安養,萬善同修憶永明。

  淨洗念珠重換線,堅持佛號莫停聲。妄緣盡逐空華落,閑向風前月下行。

  說到無常之真相則事事就變得枝末而輕微,饑餓了便用餐、渴了便飲水其他的事務則懶得經營。一心念佛決不退轉而思念回歸極樂安養,萬般善行一同修習而憶念永明禅師之修行。以淨水洗清念珠而重新換上絲線,堅定執持佛號莫要停止念佛之聲。虛妄的因緣盡皆隨逐著空中的幻華而飄落。閑暇之時則在風前月下任意而漫行。

  馬鳴龍樹是吾師,念佛參禅駕並馳。五色雲橫日沒處,一枝華拆眼開時。

  玉音了了流仙偈,金采煌煌發令姿。曠劫相逢真父子,欲將何物報恩慈。

  馬鳴和龍樹菩薩是我的良師,念佛與參禅就如同平行的車乘而並駕奔馳。五色的雲彩橫列于日沒之處,一枝蓮華綻放于眼前而盛開之時。清脆美玉的音韻了了分明而流動著仙人的詩偈,金色的光采燦燦煌煌散發出美麗的形姿。無量廣大劫以來終于相逢的真實父子,不知道將以何物來報答阿彌陀佛的恩慈。

  即心即佛斷千差,名教名禅共一家。果證無邊身相好,光流不可說河沙。

  余方妙麗終難並,本願精深豈易誇。大抵熏修須及早,臨終免被業緣遮。

  了知即心即佛而斷除了種種的萬別千差,無論是稱名爲教門或是名爲禅門其實都是共一家。阿彌陀佛已經究竟佛果證得了無邊莊嚴的身相美好,其光明流散遍照了不可說的世界其數就猶如恒河之沙。其余他方世界的微妙美麗終究難以和極樂世界相比相並,彌陀本願的廣大精深豈是凡夫容易贊歎稱誇。大抵說來熏習修行必須要即時趁早,臨命終時才能免除被業力外緣所障遮。

  一自飄蓬贍部南,倚樓長歎月纖纖。遙知法會諸天繞,正想華臺百寶嚴。

  此界猶如魚少水,微生只似燕巢檐。同居善友應懷我,已築浮圖欠合尖。

  自從一旦如同飄流的蓬草而至此南贍部洲,常常吊倚著樓臺長歎而面對著月兒的明亮纖纖。在此遙知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法會上有無量的諸天圍繞,我心中正想著我的蓮華金臺是以百種珍寶而莊嚴。而此娑婆世界猶如魚兒漸漸減少了池水,微渺的一生只像似燕子暫時築巢于屋檐。極樂世界一同居住的善友們應當會懷想于我,我已經建築了佛塔而只是剩下了屋頂最後的合尖。

  少年頃刻老還衰,須信無常日夜催。九十六家邪智慧,百千萬劫受輪回。

  不存寶界華池想,爭得刀山劍樹摧。但自淨心生願樂,此中賢聖許追陪。

  如繁花的少年只有頃刻而老來終究還是年殘日衰,必須相信無常在日夜裏時時刻刻緊迫相催。如果信受了九十六家外道的邪見智慧,百千萬劫便要蒙受六道的生死輪回。若是心中不對七寶極樂世界的蓮華池存有憶想,又怎麼能夠使得地獄的刀山劍樹能夠摧毀。只要自己清淨心念而生起願力信樂,此極樂世界中的賢聖便能允許讓你追隨相陪。

  西行叁十二河沙,彼國莊嚴是我家。但用一真爲種子,全將七寶作蓮華。

  娑婆極厭今生苦,懈慢無令後世差。寶月頓從心水現,如今光影正交加。

  從此向西而行叁十二河沙國土之遠,彼極樂國土清淨莊嚴之世界即是我家。西方淨土但用一真法界而爲種子,全部都是用七寶之莊嚴來作蓮華。娑婆世界叫人極爲厭惡今生所受的痛苦,不要因爲解怠散慢而令後世的果報有所偏差。阿彌陀佛如同寶月頓時從心水中影現,極樂世界清淨亮麗的光影如今正在閃亮輝耀而光明交加。

  勞生能有幾光陰,健只須臾病又侵。常恐浮雲蔽西日,須營淨舍學東林。

  可憐世上愚癡輩,不及華間智慧禽。寶樹亦能談妙法,何妨坐聽罷參尋。

  疲勞的人世生命能有幾許的時間光陰,身體強健只有短暫須臾而疾病又來相侵。常常恐怕心中的妄想如浮雲般遮蔽了阿彌陀佛這個西天明日,因此必須經營清淨的屋舍以學習蓮社東林。可憐這個世界上愚癡的凡夫男女之輩,不及極樂世界美妙繁華之間的智慧鳥禽。西方淨土七寶之行樹亦能談說微妙的佛法,何妨暫時休息端坐下來聽法而停止了四處的奔波參尋。

  佛自凡夫到果頭,親曾曆劫用功修。淨邦豈是天然得,大道初非物外求。

  先悟色空離欲海,後嚴福慧泛慈舟。今來古往皆如此,度盡衆生願未休。

  阿彌陀佛自從凡夫地到如今成就究竟佛果,皆是因爲他親自曾經經曆了無量劫的用功勤修。清淨的蓮邦豈是無所作爲天生自然而得的,佛法的大道本來就不是從事物外相去追求。首先要悟得色境本空而遠離了欲望之海,然後再莊嚴福慧而泛行著度化衆生的慈舟。從往古以來乃至如今之時皆是如此,即使是度盡了衆生阿彌陀佛的願力也未曾停休。

  亂世人如虱在裈,炎炎火宅避無門。早知佛國相期處,別有仙家不死村。

  身相短長同父子,蓮華開合表晨昏。赤真珠樹黃金屋,每夜飛來入夢魂。

  生長在亂世的人就猶如虱子在人的褲子裏一般痛苦,充滿炎炎煩惱的叁界火宅想要逃避卻沒有門路。早已了知有阿彌陀佛清淨的國土並且與佛約定了歸期而一同居處,這是因爲極樂世界別有如仙家所謂的不死之村。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的衆生其身相相似而短長不同就猶如親生之父子,以蓮華的盛開與閉合來表示清晨和黃昏。赤色的珍珠寶樹與黃金所成的屋室,每天夜裏即飛來而入于我夢中的神魂。

  見說西方住處佳,屏高極目興無涯。世情每逐炎涼改,人事多因治亂乖。

  白骨可憐萦野草,金臺誰得挂庭槐。勸君早結宗雷社,坐看雲端寶仗排。

  聽說西方淨土居住之處極佳,屏靠于高樓極目遠望時令人喜悅而興致無涯。世間的人情每每隨逐著炎涼的時運而更改,人際的事遇大多因爲時局的治亂而相乖。一堆白骨可憐地萦纏著荒地的野草,又有誰能夠將金臺高挂于庭前的古槐。勸君早日集結如宗炳、雷次宗的念佛蓮社,以便安然地坐看那雲端的寶杖懸空而排。

  琉璃地列紫金幢,翡翠樓開白玉窗。文字可誇才不稱,肉身未到意先降。

  能言孔雀知多少,善語頻伽定幾雙。清夢正貪歸路直,夜闌無柰鼓逢逢。

  極樂世界琉璃的地面排著紫金的幢柱,翡翠青綠的樓閣開著潔淨白玉的門窗。其境界之殊勝即便是用文字可以誇贊而我們的能力文才卻不能與阿彌陀佛的功德相稱,我的肉身雖然未能到達而心意已經先降臨于其國土。西方淨土之中能夠言說佛法的孔雀不知道有多少,善于言語的迦陵頻伽也不能確定有多少雙。我的清夢正在貪戀歸去西方的一條直路,夜闌人靜之時無奈有人擊鼓逢逢作向而驚醒我的好眠。

  刹海森羅一念包,于中不斷聖賢交。傾身送想浮雲外,極目斜陽挂樹梢。

  潋滟金波隨岸轉,參差寶葉任風敲。諸天歎我骎骎老,早晚雞棲彩鳳巢。

  無邊的刹海如森林羅列卻被我一念而完全收攝含包,于淨土之中能夠不斷地與聖賢往來相交。傾身向著西方遙送想念于高遠浮雲外的淨土,極目遠望著夕陽高挂于叢林樹梢。閃耀潋滟的金波隨著池岸而動轉,參差交錯的七寶華葉任隨著微風而相互飄搖推敲。諸天之人羨歎我已經骎骎垂老,早晚我這凡夫雞群終將登上于極樂淨土的彩鳳玉巢。

  贊佛言詞貴直陳,攢花簇錦枉尖新。自然潤澤盈身器,無數光明湧舌輪。

  稱性莊嚴依報土,隨機勸發信心人。願求功德池中水,盡滌娑婆世上塵。

  贊歎阿彌陀佛的言詞貴在能夠直接鋪陳,如果是攢弄一此花團錦簇虛浮言語則枉費了筆端的尖銳與嶄新。極樂世界自然充滿了能潤澤充盈色身的飲食缽器,無數的光明湧現在衆生念佛…

《西齋淨土詩白話淺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