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原由的啊!
因爲彼極樂導師阿彌陀佛,如今現在正在說法,極樂國土的境界外緣,有種種的殊勝清淨。倘使能夠歸依于彼阿彌陀佛,修行的忍力便容易成就,乃至高證佛階,親自蒙受佛陀的授記,然後出來度化衆生,十方世界都可去來無礙。以是之故,雖然是上根利器的大德,猶願托生于西方淨土,何況如你中下根機之輩,才剛剛得以發明心地者呢?
你難道不見《觀佛叁昧經》中,文殊師利菩薩自我敘述宿世的因緣,說他證得念佛叁昧,常常往生于淨土。世尊又授記他說:“汝當往生極樂世界。”難道你又不曾見過《華嚴經》中,普賢菩薩勸進善財童子,及華嚴海會上的大菩薩衆,以普賢十大願王,引導歸向極樂世界,其偈頌雲:“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刹。”又雲:“彼阿彌陀佛蓮池海會的大衆、皆是具足莊嚴清淨的妙色身,我即時能夠于微妙殊勝的蓮華中化生,親自目睹彌陀如來無量的相好光明,世尊現前當下即授記我當來成就菩提之事。親蒙彼彌陀如來授記成佛已,即能變現無數百俱胝的化身,皆悉智力廣大不可思議,而遍于十方世界之中,普遍利益一切衆生界。”又不見《入楞伽經》中,授記龍樹菩薩的偈頌雲:“在南天竺的國家當中,有一位有大名聲大德行的比丘,其名號稱爲龍樹,能廣破一切有宗、無宗之偏執邊見。于娑婆世間中,開顯我釋迦牟尼無上的大乘佛法,證得初地歡喜地,臨命終後往生西方安樂國。”
又不見《大乘起信論》中,馬鳴菩薩有求生淨土之願。在《無量壽經》的論著中,天親菩薩有期願往生西方之心。又不見《大寶積經》之中,佛陀印許其父親淨飯王,以及七萬個釋迦種姓之人,皆可同生極樂安養。《十六觀經》中,世尊指明開示韋提希夫人,及五百名侍女,皆同往生觐見阿彌陀佛。況且淨飯王、韋提希等,皆是現生證得無生法忍,西土天竺似此根機之流,實在是多得不可勝數了!而在東土中國如廬山遠公大師,及整個蓮社高賢之人,天臺智者大師、賢首法藏國師,以及諸宗的尊者,自我修行化導他人,或是出家僧人、或者在家俗人,同得往生西方淨土者,又難道是可以計算的嗎?
只如文殊、普賢,乃是大菩薩也。善財童子及華嚴海會的大衆,遍參五十叁位善知識,其所悟的就如同諸聖者一般。馬鳴、龍樹等,亦是菩薩也,也是中國禅宗推崇而以之爲大祖師也。如此諸位聖人,其所悟之智慧、所證之境界,比起如今當世的悟道賢達之土,到底又如何呢?彼諸菩薩祖師尚且願生極樂國土,親近阿彌陀佛。而你一旦開悟之後,更不再求生西方淨土,則龍樹、馬鳴、普賢、文殊等聖者,反而不如你了?你何不自我揣度自心,自我測量自己的力量,你所修行、所證悟的,真的有勝過于二大菩薩、二位禅宗祖師嗎?你所參訪的善知識,所悟得的佛性,真的有勝過善財童子及華嚴海衆嗎?你所得的無生法忍,得到佛陀的授記,真的超過了淨飯王、韋提希夫人嗎?淨飯國王,乃釋迦世尊的父親也;七萬釋迦種姓者,乃是佛陀的親戚眷屬也。往生西方淨土之事,倘使毫無利益,佛陀忍心自誤其父親與親屬嗎?前面所謂的證得無生法忍者,可以允許混迹于世俗中度化衆生,如今其父王親屬既然證得此無生法忍,而尚且要授記其往生極樂世界,那麼釋迦如來對其父王親屬護持保養之意念,豈不深切而且遠大嗎?
常常見到現今之參禅者,不能體究釋迦如來之了義法,不知達磨祖師之玄機,腹中空虛而高慢其心,虛妄熏習而變得狂妄自大。凡是見到修行淨土法門者,則笑之曰:“彼人學習無知的愚夫愚婦之所作爲,真是何其卑劣啊!”我曾經評論這些禅者,說他們不是鄙視愚夫愚婦啊!乃是鄙視文殊、普賢、龍樹、馬鳴等聖人也。不只是自己迷失于佛法正道,自我壞失善根,自己敗喪慧身,自我滅亡佛種。而且成就毀謗佛法之罪業,又招來鄙視聖人之殃禍,佛陀祖師視之爲可哀憐者。
于是永明和尚,深深憐憫而痛哀之,乃剖出最真誠的心肝,主張推崇淨土法門,既以之爲自我修持之法,又以淨土來化導世人。故其臨命終時,能夠預知往生的時間將至,乃至有種種殊勝的瑞相現前,火化後舍利子如同魚鱗般衆多地附著于色身。曾經有撫州的一位僧人,整年經行旋繞永明大師的舍利塔,有人問其緣故?僧人曰:我曾經因病而入于幽冥地府,閻羅王以我陽壽的歲數未盡,因此得以釋放而再度複活。我在地府中見到閻羅殿的左側供養一幅僧人的畫像,閻王常常恭敬虔誠地禮拜。我于是請問主事的吏卒,吏卒說:此乃永明延壽禅師也,其一生修行精進,直接往生極樂世界上品化生,閻王因此繪畫其圖像而禮拜恭敬之。
夫永明禅師既悟得達磨祖師直指人心之禅,又能致身于極樂世界的上品蓮臺,以其身行來解除參禅者的執著之情,以此來作爲對末法衆生的勸導信向,所以我說永明禅師乃深深有功于宗門、教門者,即是此意也。豈只是永明禅師如此,如死心悟新禅師,作勸修淨土之文章,其中有雲:“彌陀甚易念,淨土甚易生。”又雲:“參禅的人最好是再加上念佛,根機如果稍微遲鈍的人,恐怕今生今世不能大徹大悟,便可以假借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接引往生了脫生死。”又雲:“汝若念佛而不能得生西方淨土者,老僧當墮拔舌地獄。”
又如真歇了禅師作淨土的開示,其中曾說:洞山禅師以下的這一宗,皆是密修淨土法門,其緣故何在呢?實在是因爲淨土法門,是以徑直的一條道路修行,正是按照著世尊一大藏教之開示、接引上上根器,並從傍接引中下根機的修法。又雲:禅宗門下之大宗匠,已經悟得不空不有之法,然而卻又秉持志向、孜孜不倦于淨土行業者,難道不是淨土法門之見佛聞法,尤爲簡易于禅宗之門呢?又雲:無論佛陀、無論祖師,在教門、在禅門,皆是修習淨土法門,同歸于念佛真源。入得此淨土法門,則無量法門,悉皆能夠進入。
至于如天衣義懷禅師、圓照本禅師、慈受深禅師、南嶽思禅師、法照禅師、靜藹禅師、淨慈大通禅師、天臺懷玉禅師、梁朝道珍禅師、唐朝道綽禅師、毗陵法真禅師、姑蘇守納禅師、北澗簡禅師、天目禮禅師等諸大老,皆是禅門的大師宗匠,考究其自我密修及顯化衆生,發明闡揚淨土法門的宗旨,則是不約而同的。
豈只前述的諸大德長老是如此,我曾經聽一位老參的大德說:合禅宗五家的宗派,全天下的參禅僧,不論其開悟與未悟,無有一個人不歸向于淨土者。我因而問其緣故?此大德乃曰:如百丈山的大智懷海禅師,是江西馬祖禅師傳法的直傳弟子,天下的叢林,依他的規矩而建立,從古代到今日,無有一人敢議論其過非。天下的清規,依從他的號令而推舉實行,從始至終,無有一件事敢違背他的法則。看他百丈禅師所立的爲病僧念誦的規則雲:當集合寺院的僧衆異口同聲,由維那師舉腔稱揚一首偈頌,稱揚贊頌阿彌陀佛。接著又同聲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或百聲、或千聲,回向時至誠發願雲:“病僧某某,如果娑婆世間的諸般業緣尚未度盡,期望能夠早日身心輕安。若是壽命的大限難逃,希望能夠直接歸向極樂安養。”這難道不是求生淨土的指導歸向嗎?
又看他百丈禅師所訂的度送亡僧儀軌,在大衆念誦後,回向伏願雲:“神識能夠超生于清淨的國土,業障消除而能遠離塵勞的世間,盛開上品往生的蓮華,阿彌陀佛授一生成佛之記別。”如此難道不是求生淨土的指導歸向嗎?至于到了荼毗火化之際,別無其它的作爲,但令維邪師引聲高唱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如是維那師唱十次,而大衆同聲和十次,總名之曰十念往生也。唱和完畢後,再回向雲:“上來稱揚十念阿彌陀佛聖號,資助亡僧往生西方。”此難道不是求生淨土的指導歸向嗎?自從百丈禅師立下清規以來,凡是度送亡僧,皆是依照這個方法,那麼所謂合五家之宗派,盡天下之禅僧,無有一人不歸向淨土者,豈不是如此嗎?
就我觀察這位長老大德所引用的言語,實在是有所根據而不容辯駁啊!又因爲其言說,于是悟到了百丈祖師建立此法則的深意,難道百丈禅師也是毫無根據而如此嗎?你住在叢林當中,度送亡僧,已經不知道其次數了,此種回向往生十念念佛的方式,口裏面唱誦過,耳裏邊聽過,又不知道其次數了。你既然不能體會祖師的用意,又不能自己發起省覺之心,狂妄認爲悟道通達之士不願往生淨土,則天下參禅者之執情,再也沒有人像你這樣的了!
問曰:淨土法門攝受的根機,確實是非常廣大!我不敢再論議其是非了。然而我也曾經聽說過有所謂的“唯心淨土,本性彌陀”之說,我心中也頗暗自歡喜之。可是當我觀看淨土的經論時,其所謂的西方淨土,乃是在十萬億國土之外的極樂世界。所謂的阿彌陀佛,則是極樂國土中的教主。如此則彼世界阿彌陀佛與我本心條然分隔,遠遠在唯心淨土、本性彌陀之外了,這到底是什麼道理呢?
答曰:你的話太過于狹隘了!根本就不明白你心性的廣大而明妙啊!《楞嚴經》雲:“我們的色身,乃至外在的山河虛空大地,皆是我們妙明真心中的事物。”,又雲:“一切諸法之所生,皆是唯心所現。”哪有一個佛土不是在我們真心之中的呢?當知所謂的淨土唯心,是說真心之外別無國土,就如同大海現出所有的波浪水泡,沒有一個水泡能夠離開大海的。而所謂的唯心淨土,是說離開國土之外也別無另外一個真心,就猶如一切的塵土皆依止于大地,沒有一粒微塵不稱爲大地。此外當知過去的聖人有說過:就我們這一個心,具有四種國土,一曰、凡聖同居土。二曰、方便有余土。叁曰、實報無障礙土。四曰、常寂光土。
一、凡聖同居土者,其中分爲二類:初曰同居穢土,次曰同居淨土。初、凡聖同居的穢土者,就如我們娑婆世界之類也。居住于其中的,有凡夫、也有聖人,而凡夫與聖人亦各有二種。凡夫居住的有兩種:一是惡道衆生,即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四道也。二是善道衆生…
《淨土或問白話淺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