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竺摩法師法語錄▪P10

  ..續本文上一頁一著,輸與他人。長老功深面壁,自必隨 達摩之悟道;晚學莫測玄微,何敢效豐幹而饒舌? 唉!

   唉!瓊林水流微風過,

   總是西方七寶禅。起!

   (叁)進 塔

   兀坐無縫塔,參透祖師禅,

   縱橫皆無礙,那複羨神仙!

   今日慈雲普蔭,大好山頭,雲集諸山長老,十方檀那,聚首一堂,謹遵佛製,爲盛公和尚舉行封塔大典。溯自長老脫白披缁,抱道修真,經營 禅院,不辭勞瘁。攝機接衆,尤具婆心,積功累德,早備遠行之資糧,誦 經念佛,必期往生於淨域。常寂光中,妙契無相之理體;娑婆界內,永離 有漏之塵軀。香熱一爐,且聽無生妙曲,茶供叁杯,奚須送別雲程。咦!

   道樹凋零悲此土,

   法身圓證羨彼方。封!

  

  十一 爲明道長老封棺

   (一)封 棺

   積聚必消散,崇高必墮落,

   有合會當離,有生必有滅。

   人生苦、空、無常、無我,有生必滅,誰亦難免。明道上人,今已逝世,壽暖已離肉體,不複再生

  精神飄搖未定,應歸淨境。聞已年逾八旬,學道多年,修持有素,在此生死關頭,自能執持正念,直往向前,無處不利,即今封棺頌曰

   須彌不算大,芥子可藏身,

   一棺容與臥,做個無礙人。封!

   (二)起 棺

   此處緣已盡,他方循業生;

   但得心清淨,到處是光明。

   明道長老,抱道可欽!安份守己,澹泊持身。勤勞禮誦,旦夕不分。 堪歎無常,不覺八旬。今也坐破蒲團,了悟四大本空,五蘊非有,報身成 塵,今日出喪之期,吾等來山相送一程,且道送至何處呢?咦!

   長安有路蓦直去,

   提起精神自在行!起!

   (叁)舉 火

   諸法原無我,五蘊色即空;

   唯求自性現,便是大圓通!

   器界無常,難免生住異滅之變遷;人生虛幻,誰逃生老病死之樊籠? 唯有出家學道,始能超渡苦海之橫流,念佛往生,方可誕登涅槃之彼岸。 故彌陀一句,橫出叁界;普賢十願,導歸五清。如此則濁世烏足留戀,蓮邦宜早向往;即今舉火一句,還道得否?

   一把無情火,焚卻煩惱障;

   轉識成妙智,全露光明藏!燒!

  

  十二 爲宗遺老尼起棺

   (一)起 棺

  諸法本無生,亦無有所起,所以有起滅,妄想分別耳。

  妄想能造業,循業有流轉,茫茫生死海,飄蕩何其遠!

  因果理分明,罪福事如神,造善往上升,作惡必下沈。

  今幸得人身,又聞正法名,如能淨叁業,必可出六塵。

  前途有好景,居然七寶林。信心若清淨,諸法實相生。

  空明一片月,叁聖喜相近!起!

   (二)舉 火

   人生壽八十,生滅刹那間,

   如能明性地,無去亦無還。

   宗遺德尼!汝雖年余八十,但此身生滅如幻,終歸無常。吾人之生命 ,可有兩面,一面是物質生命,一面是精神生命。物質生命,寄於吾人之 軀體,軀體壞時,則此生命亦隨之而殁。其精神生命,則永生不減,由吾 人修戒定慧叁學,破妄證真,轉識成智,便可解脫煩惱,得證涅槃,常樂 我淨。

   但此涅槃,常樂我淨,亦可從念佛得之:念佛除妄,妄念不生即是戒 ;心無妄念,正念現前即是定;定水澄清,智光清明即是慧。今汝親近 清心長老叁十多年,曾做念佛工夫,只須一念返省,放下塵緣,當處即是 淨土,無數蓮華,偏地開矣。今爲舉火而說偈曰

   身是火聚,借火燒身,

   薪盡火滅,便見性真。燒!

  

  十叁 爲山打根繼德法師封棺

  

   人生原似夢,幻質本匪堅;

   臨終修淨業,神識必棲蓮。

   繼德行者,俗名張合想,年登古稀,發心脫白。原籍潮州,宿植善根,宅心 仁厚,性喜公益,視布施護生等爲常事。中年時代,曾參預汕頭佛教會,皈依 我佛,虔誠事奉,早晚誦持不辍。尋來南洋,在根經商之余,與諸法侶, 發起創辦山打根佛教會,被公推爲首任會長,曆年推行會務,頗著勞績。 晚年更發勝心,遠投槟城叁慧講堂竺公門下,披剃爲僧,並在極樂寺受具 大戒。不久回根,升任佛教會住持,開壇設化,策進會務,不遺余力。嗣 爲明己躬下事,閉關禁足,專精道業,用功逾

  正期叁載功滿,廣攝有 緣,不意一朝永訣,深爲悼惜!今承佛根教會理事長、居士及諸理事護法 ,邀予由槟來根封棺,爲說偈曰:

   閉關曾幾時?如今又封棺;

   封閉了無礙,心空法界寬。燒!

  

  十四 爲覺斌法師起龛

   (一)起 龛

   有生原是假,寂滅亦非真;

   起滅本無二,錯在妄念生!

   覺斌法師!人生虛妄,世相無常,法駕入滅已一周。古人道「人生七 十古來稀」;師今年適值七旬上壽,可以無憾矣。況師在俗曾投筆從戎, 任營長,爲國民服務;出家則任職禅林,爲臨濟寺上座,極樂寺監院,作 諸佛事,多所建樹。又在教育方面,任叁藏學院教務主任,馬來西亞佛學 院教席,輔導教務,作育人材,爲教效勞,衆所尊崇。生平持戒念佛,又 好修禅,淨念相繼,都攝六根,故能於彌留之際,靜坐龛中,自在往生。 歎機緣既息,如薪盡火滅,惟冀乘願再來,廣化有情,續佛慧命,證無生 忍,親觐彌陀,同登蓮界。今爲起龛,而說偈曰:

   念佛又修禅,臨終信願堅;

   一心求淨土,不複再生天。起!

   (二)荼  

   覺斌上座!今日諸山四衆,雲集於此,爲師舉火,因拈伽陀數首,奉 送蓮駕雲程:

   四大本來空,五蘊亦非有;

   一具假皮囊,終日行屍走。

   如未聞正法,生死雲何了?

   幸已得人身,舉措知輕重。

   又能發大心,福智自增長,

   早圓菩提道,才算是修養。

   尊者有正見,正行正思想,

   弘法績慧命,自他可度也。燒!

  

  十五 爲沙彌繼良師(方章抱)封柩

   諸法從緣起,有生必有滅;

   人生須臾間,鏡花比水月!

   方章抱居士,原籍廣東潮州惠來縣人氏,現年七十有二,已於六月初 五日去世。其於廿四歲時,從惠來南渡槟城,經營商業,以秉性仁慈,善 結人緣,業務日進,蔚爲康樂之家。十二年前,皈依叁寶,在家佛化,不 但以佛法自利,而在伉俪之間,尤能至誠念佛,感化鄰居戚眷,奉佛行善 ,自利利人,成爲正信發心之佛弟子,難能難得!

   華嚴經行願品雲: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刹那,一切諸根悉皆壞滅,一 切親屬,悉皆舍離,及一切珍寶,無複相隨,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 切時,引導其前,一刹那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及諸大菩薩。今繼良師,生平誠心念佛,植諸德本,臨終清楚,安詳舍報, 是則願王相隨,夫複何疑。今同人等爲其說法誦經,藉於增上之緣,助之 往生,以結現世之佛緣,期成他年之蓮友,與清淨海衆,花開見佛,圓證 無生。今依法華經意,爲舉偈雲:

   娑婆如火宅,炎炎難可住,

   惟仗念佛力,往生安樂土!封!

  

  十六 爲天靈堂繼悟尼師起龛

   (一)起 棺

   諸法本性空,原無有起滅;無明業風吹,妄相紛然出。天上或人間, 獄畜與鬼域,輪回尚未已,難得逢佛說。幸今獲人身,脫俗修淨業,預入 出家尼,自他兩利施,早晚勤禮念,兼教育慈兒。抱道冰雪潔,戒行善 扶持,慈心多感化,信衆鹹瞻依。坐化忽七日,無常不勝悲!彈指舉龛行 ,正是送別時。無何可爲贈,只有一句佛: 南無阿彌陀佛!

   起!

   (二)舉 火

   叁界本無安,原是一火宅,五蘊業報體,衆苦所假托。其性原非有, 四大亦是空,臭囊暫還無,人我一例同。悟此苦空理,浮生複何營?唯有 歸大覺,方知世外雄,紅塵皆不著,禅意悟莫窮!涅槃本無住,菩提路可 通。叁聖接引去,安養繼芳蹤,古今多少人,非此不爲功。精金憑烈焰, 報體塵化風,彌陀願力大,攝受一念中!

   燒!

  

  十七 爲功德林如明尼師起棺

   辭家修淨業,學道離俗塵;

   了知諸緣空,更無一法親。

   功德林住持如明尼師,已於一九八二年叁月廿四日,即農曆壬戌二月廿九日,塵緣已盡,溘然舍報。尼師原籍福建興化仙遊,俗姓陳。宿植善根,與佛有緣,自幼叁歲,即住佛堂,長齋茹素,童真入道,皈依本金尼師,學習早晚課誦,常稱彌陀聖號。至中年南來,與同道於槟城創建功德林,開壇攝化,信者日衆。並曾司理蛇廟等處香火,曆有年所,服務精神,衆所稱許。迩以操勞過度,心髒病發,藥石罔效,遂至不起。渠生於壬子年七月十六日,享壽七十有一。臨終時,有信徒法眷,親侍入殓,可以無憾。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世間萬般皆帶不去,唯有作業常隨其身:然業有黑白,行有淨染,今尼師 茹素誦經,常修白業,必得蓮花開敷,往生淨域。今諸山善友,雲集林中 ,爲汝助念,必更堅信念,聽我開導:

   世情都是假,佛法方爲真;

   唯冀…

《竺摩法師法語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