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竺摩法師法語錄▪P2

  ..續本文上一頁臺,嗚尺叁下,旋即下座。帝問

  尚未演講一語,如何即便下座? 大士答謂

  全部金剛,經已講畢。試問在座諸仁,大士尚未開口。怎 已 講完一部金剛呢?大衆試一參之!

   今有善信,設齋供衆,爲求妙法,以植善根,增長慧命。夫妙法無 言,雲何有說?般若性空,開口即乖;然說既不是,不說亦錯,頓教山僧 瞠目結舌,口挂壁上,如何能下轉語耶?咦!

   傅公手段比維摩,「叁下」高明「一默」?

   若檢叁心不可得,上臺下臺亦嫌多!

  

  

  (叁)太平佛教會傳菩薩戒上堂法語(一則)

   得戒和尚上竺下摩上堂法語

   人天路上,

   種福爲先,

   生死海中,

   持戒第一。

   大覺世尊,垂迹西乾,應機利導,法門何啻萬千;而歸納之,不出戒定慧叁學。戒能捉賊,定能縛賊,慧能殺賊。故叁學如軍中之精銳部隊,剿除煩惱之賊匪,實以戒學爲重心,無戒則不能生定發慧,故戒學之受持,誠爲定慧之奠定基礎。

   諸仁今所受者,有五戒與菩薩戒,宜以五戒爲根本,以菩薩戒爲依歸。能持五戒則不失人身,常修十善則天報Z

  ,故謂「人天路上,植福 爲先」也。進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直趣佛位,即達到學佛之目標焉。

   今叁師和尚及諸善信,爲祈叁寶慈光攝照,願力提攜,使發心受持者 得清淨戒體,證菩薩道果,特敬設上堂大齋一堂,上供佛僧,下至群品。 如是,說法一句,又如何舉揚呢?拄杖偈雲:

   屍羅自清涼,

   戒體發妙香;

   戒水滌垢穢,

   戒光遍十方!

  

  

  (四)槟城極樂寺叁壇大戒上堂法語(一則)

   羯磨和尚竺摩法師上堂說法

   釋尊臨垂涅槃,曾告阿難尊者雲:

   佛陀在世時,皆以佛爲師;佛陀滅度後,則以戒爲師!

   所謂「以戒爲師」,戒即戒法,以戒爲師,亦即是以法爲師。然法門無量,約之不出叁法,即戒法、教法、證法。戒法有近事律儀,近住律儀,正學律儀,勤策律儀,近圓律儀,菩薩律儀。今諸沙彌沙彌尼,已受沙彌之勤策律儀,可作近圓律儀之階梯,爲菩薩律儀之根本,期能善守善護,與堪進取菩提,達成出家修學之意願。

   教法乃佛陀一生金口所說之叁藏教典。今仁等既受沙彌戒,複將登比丘壇,入於僧數,爲大僧伽。此後務須鑽堅研微,上弘下濟,以投群機,福利社會。證法則世尊內自所證,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至拈花微 笑,以心印心,暫許會得多少。故「五夏以內,專精戒律,五夏以後,聽 教參禅」,即參此「向上一著,千聖不傳」之禅源。

   昔善財童子訪道參禅,共得五十叁師,初參德雲長老,上山盤桓七日 ,至最高峰,不見其人;退下次峰,始得相晤。所謂「第一峰頭,不許擬 議,第二峰下,才許商量」。此即證法,乃唯證方知之境界也。

   今諸新戒及諸山大德護戒居士,爲求此第一義谛,妙善戒法,敬設大 齋,上供叁寶,下供萬靈,請僧說法,且舉一偈雲:

   受持比丘戒,

   圓攝衆律儀,

   守護不忘失,

   期作人天師!

  

  (五)香港佛教醫院開光上堂法語(一則)

  香港佛教會籌建佛教醫院開光法會恭請竺摩法師上堂說法

   中觀論雲:諸佛依二谛,爲衆生說法,一以世俗谛,二以第一義,不說世俗谛,不得第一義。

   諸善信,佛所說法,無量無邊,攝要言之,不出真俗二谛:依俗谛故,說世間法,皆是妙法,所謂俗谛門中,法法皆備;依真谛故,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正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

   諸善信!佛依世俗谛,在阿含經中說施論、戒論、生天果報,方便立言,皆非究竟,故說第一義谛,破諸邪論執著,發菩提心,修無爲福,生滅滅已、寂滅方爲樂聖!金剛經雲:「是福德者,即非福德,是名福德」。如此福德,不以世谛語文而求,須修般若,方爲究竟。

   今香港佛聯會諸仁,爲求大法,設齋供養,功不唐捐,福有攸歸; 且付一偈雲:

   能發菩提心,

   方契真妙禅;

   應心無所住,

   便是大福田!

  

  開光法語

  一 美國舊金山慈恩寺開光

   佛法自東來,如今又向西;機緣各有時,偏處種菩提。

   時在佛曆二五二二年,歲次戊午六月十一日,即西元一九七八年七月十五日,恭逢香港慈濟施診所主任醫師法參法師,現比丘尼身,駐錫叁藩市,德行所感,化被遠方,獲諸護法之贊助,於舊金山創立慈恩寺,弘揚法化,以報佛慈之宏恩,普結善緣,用酬檀那之厚德。不辭遠道,承邀山僧宣講: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全部,並爲教主及諸聖像舉行開光儀式,敬綴的話,贊揚聖德,以志因緣。語雲:

   香雲缥缈護經筵,賢聖交臨意快然!

   仰叩慈容延大福,伫瞻慧日麗中天。

   樂邦淨土期宏願,堪忍淤坭綻寶蓮。

   筆蘸金朱何處點,靈光性具偏叁千!

   開!

  

  

  二 泰國合艾智善庵開光

   時維佛曆二五二二年,即西元一九七八年五月十七日恭逢智善庵敬莊主持、繼容監院,暨諸大護法發心贊助,擴建本庵,梵刹重光,面目一新,舉行釋迦佛陀、觀音大士、地藏菩薩,及諸護法神像崇升寶座,開點靈光,爲說偈贊。

   釋迦佛陀贊:

   敬禮覺王,寶相端莊,

   娑婆教主,坐鎮中央。

   左輔觀音,右弼地藏,

   慈光願力,雙耀十方!

   觀音大士贊:

   慈雲大士,普門利生,

   尋聲救苦,不惜犧牲。

   披堪忍铠,住圓通城,

   楊枝甘露,遍灑和平!

  

   地藏菩薩贊:

   幽冥教主,大願之王,

   地獄未空,誓作慈航!

   赴湯踏火,分身十方,

   寶相莊嚴,常放毫光。

  

  叁 九龍法藏圖書館暨玉佛開光

   樹王成道,鹿苑談經,

   五僧得度,叁寶以興。

   茲維法藏寺佛教圖書館落成、玉佛開光,雙喜臨門,四衆騰歡。夫佛 法住世,有叁時期:一爲正法時期,以佛爲主,由佛說法,依法度僧,而 成叁寶;二爲像法時期,以法爲主,依法修學,證道者夥;叁爲末法時期 ,以僧爲主,由僧主持佛法,流通經典,宣揚妙義,慧命得續。今河清上 人,善治法事,以法供養,心發菩提,獻缽資而購置經籍,願建一圖書館 ,爲法施以福利大衆。並造玉佛聖像,慈祥莊嚴,瞻寶相以種福田,啓勝 心而趨智果,自他兩利,歎爲盛事,承邀與覺光法師聯合主持開光儀式, 謹獻韻偈聊伸贊仰。偈曰:

   堪忍教主,坐鎮中央,分身百億,不動寂場。

   或說或默,爲瑞爲祥,光耀四極,正法榮昌!

   (佛紀二五二叁年十二月十叁日)

  

  

  四 烏敏島海印禅院開光

   釋迦如來,垂迹西乾;

   法流東土,有大因緣。

   法華經雲:「佛爲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無非欲令衆生,開示悟入佛之 知見」。是以覺樹成道之初,叁七日中,即說華嚴大教,爲法身大士,頓 超十地。次說阿含,脫珍著敝,以叁藏教,開示小機。次說方等,四教並 談,叁根普被。次說般若,融通淘汰,轉付家業。次說法華,唯以一乘, 純圓獨妙;次說涅槃,扶律談常,廣明佛性。說法四十五年,談經叁百余 會,攝以五時,良有以也。

   本院住持遠帆法師,因緣成就,開避道場,不舍塵勞而作佛事,期施 法雨以利衆庶!承邀來茲,爲教主及諸聖開光一句,又怎 生道呢?

   撥開無明火,當處露真源;

   靈光照無盡,瑞應妙難宣!

   開!

   (一九五

  年六月七日)

  

  五 砂勞越佛教會開光

   佛紀二五二二年,即公元一九七八年四月十六日,恭逢砂勞越佛教會新建落成舉行本師釋迦牟尼佛像,暨迦葉阿難二大尊者聖像開光典禮,諸山長老,與四衆同人雲集於此,瞻仰慈容,消除萬斛俗慮,莊嚴寶殿,頓覺一身清涼,欲贊何詞,感愧交迸,謹獻俚偈,聊伸寸悃。

   釋迦如來開光詞雲:

   秉願再來,慈悲垂迹,

   化度有情,輾轉不息。

   分身十方,隨意善逝,

   圓明寂照,調禦大士。

   開!

   阿難尊者開光詞雲:

   善哉慶喜,多聞第一,

   結集遺教,了無疑滯。

   通達叁藏,慧命所系,

   流傳後世,萬衆蒙益。

   開!

   迦葉頭陀開光詞雲:

   飲光尊者,身相金色,

   拈花微笑,心印相襲。

   抖擻精神,佛分半座,

   戒德威光,人天拱揖。

   開!

  

  六 朱毛自在閣開光

   時在佛曆二千五百一十七年,癸醜八月初八日,欣值霹雳州朱毛拱橋新村自在閣住持林慧貞居士,發心興建本閣落成,敬奉觀世音菩薩及諸聖像崇升玉座,舉行開光典禮。邀僧念誦,同祈十王之福,設齋供養,普結萬衆之緣。衲也不慧,躬奉其盛,爰獻偈語,藉志贊禮:

   慈悲普聞,願力莊嚴,

   自在樓閣,彈指即開。

   善信歸誠,高德雲來,

   修齋祈福,名標蓮臺,

   爲結勝緣,同贊善哉。

   點破靈光,回脫塵埃!

   開!

  

  

  七 吉打靈隱精舍開光

   佛曆二五二二年,即…

《竺摩法師法語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