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拿督劉惠城,拿珍陳君玉賢伉俪主持開燈,在莊嚴的氣氛中,大衆念佛回向,功德圓滿。
五七 佛總戒壇得戒和尚竺摩法師說法
叁業恒清淨,六聰甯用關。
不與萬法侶,渾然法界寬。
佛說叁戒訓,律儀爲軌範, 尼常在世,正法即久住。梵語 奈耶,華語譯爲滅,清淨受身之意,貪瞠疾自絕。或譯爲屍羅,其義曰清涼,惑業火消盡,心地舒淨光。或譯爲律儀,外護有七支,內心息攀緣,意馬不奔馳。沙彌號息慈,十戒固其基,叁聚之根本,比丘之階梯。登高必自卑,行遠須自迩,希聖與希賢,唯此以爲依。
今有儒耶善信,爲植福延齡事,敬設上堂大齋,供養十方叁寶,刹海萬靈,請僧說法一句,又如何施設呢?
日聞 尼法,薰沐長聖胎;
消除諸戒障,性地覺花開!
五八 香港佛教醫院落成兼開弘法大會志慶
巍巍大廈,今日落成,四衆雲集,高升法旌。
佛爲良醫,善察衆病,法爲妙藥,能療奇症。
僧如護士,愛護病人, 在抱,慈力彌深。
推心置腹,救弱濟貧,偉哉龍象,駐錫江濱。
摩诘重來,文殊再生,慈悲爲梁,方便爲門。
獅子據座,柱石堅貞,得未曾有,梵呗清音。
十方歡喜,萬衆歸心,問訊瞻仰,法記無垠。
附錄:諸聖開光說偈
玉佛開光法語
大覺能仁,無畏精神,曆劫勤修,本願方伸。
福慧具足,相好嚴身,慈光普被,萬象皆春。
地藏聖像開光韻語
稽首尊者,大願之王,地獄未空,誓作慈航。
赴湯踏火,分身十方,寶相莊嚴,常放毫光。
文殊大士聖像開光韻語
叁昧妙智原無相,侍衛如來度衆生;
佛於只園放光明,無量莊嚴不思議。
爲叁聖開光韻語
香雲缭繞護經筵,凡聖交參意快然;
仰叩金容祈大福,伫看慧日麗中天;
琉璃燦爛無非寶,極樂莊嚴盡是禅;
欲點靈光何處看,菩提無樹遍叁千。
藥師佛像開光
法運欣開泰,春來萬物榮,慧光垂無盡,福澤潤蒼生。
願妙恩波遍,災消海宇靖,吉星今朗耀,世界期升平。
舍利安位偈語
佛陀悲願力,舍利留世間,戒定慧所薰,其功不等閑。
妙相隨機受,靈光欲睹難,奉此鎮福地,國泰民亦安!
觀音大士開光偈語
從知累劫曾修因,玉相含輝回出塵,
十二願深拯苦海,叁千化被指迷津。
圓明有象通天耳,清淨無爲法界身,
不複循聲聞自性,梵音常作海潮音。
彌陀聖像開光
稽首蓮邦主,願深曆劫塵,彌陀今說法,法藏是前身。
九品同超脫,六方共贊音;有緣示此土,婦豎皆能親。
星洲佛緣林玉佛開光韻偈
敬禮覺主,寶相端莊;娑婆教主,坐鎮中央,
左輔觀音,右弼地藏,慈光願力,雙照十方。
叁聖開光法語
彌陀延壽,藥師呈祥;堪忍教主,坐鎮中央。
玉相莊嚴,慈澤諸方;朱紅點破,普耀靈光。
佛像開光韻語
莊嚴依正絕塵埃,佛有靈光孰待開,
只緣眚盲迷本性,爲施甘露現如來,
叁千界內祥雲護,不二門中淵默雷,
稽首能仁常在定,八風不動紫金臺。
本師開光
大覺能仁,無畏精神,曆劫勤修,本願方伸。
福慧具足,相好嚴身,慈光普被,萬象皆春。
無量壽佛塔開光法語
無量壽佛,寶塔藏真,微塵相好,現百千身。
拔苦與樂,慈祥可親;有大願力,度念佛人。
千眼觀音菩薩開光法語
大慈與樂,大悲拔苦,千眼照見,千手護持。
提攜出苦,解脫惡業,轉識成智,圓通自在。
竺摩法師法師,原籍浙江樂清。
l9l3年8月l3日生于雁蕩山麓,故別號『雁蕩山僧』。俗姓陳,名德安。兄弟姐妹十人,法師排行第七。父紅梅居士,爲鄉長,母王氏皆虔誠奉佛。
十一歲,其母猝然病逝。逢朔望,必隨父前往『樂清居士林』念佛聽經。
十二歲(l924),隨父到黃塘壽昌寺聽欽漢法師講地藏經。法師喜其禮念誠懇,贊許其宿根,勸父聽師出家。遂禮寺主白雲上人祝發。法名默城,字守志。
十六歲(1928),依天臺名宿谛閑法師于觀宗寺受具足戒。
法師年少披缁,涉獵經論,造詣湛深。曾受具於谛閑尊宿座前,學教於太虛大師門下卒業於閩鄂兩地佛教之最高學府。平生喜愛中華書法,不時浏覽古今名家之作,臨摹碑帖,孜孜不倦,能自具面目,別成一格,爲人所仰羨。
l937年中日戰爭期間,避兵港澳,弘揚佛法。嘗主編雜志『覺者』與『無盡燈』,宣傳佛教;文化,一紙風行,聲名藉甚。間遇新國畫大師高劍父居士,結忘年交,從之藝術,對于繪畫十叁部門,皆了然胸次,進窺其妙。
l94l年秋,首次展覽書畫於濠江聽松山館,劍老親爲撰介,以示推重。
34歲(l946),獲地藏菩薩提示『南方世界,汝有千萬可度之機...』
l954年4月,法師在暹京主持太虛大師舍利入塔,並於龍華寺展覽書畫,頗獲佳評。
l954年5月4日,法師抵達槟城應聘爲菩提學院導師,兼授菩提中學佛學課程。
1959年4月l9日,法師領導創爲之『馬來亞佛教總會』假極樂寺召開成立大會,被公推爲首屆主席連任多屆。
l962年7月,法師與衆弟手發起籌建叁慧講堂。
l963年,法師聯合本道、真果、金星、金明法師等十叁人,發起購買車水路之地,興建佛總。自此許身佛教並爲佛教辦學,所負職責慎重。
l969年,開辦馬來西亞佛學院,並擔任院長至今。長老設立助學金,以栽培更多有志學佛人士,繼續深造,希望將來回馬後,爲教服務。
l990年3月23日閉關進修叁年,出關後多駐錫新加坡。雖然己屆八十叁高齡,長老仍精神奕奕,神采依舊。
1997年7月1日爲槟州元首封賜DMPN 高級拿督勳銜。此項殊榮,不只是贊揚和嘉許長老對佛教的服務精神,亦表示政府認同和重視佛教的地位及肯定佛教在建國領域裏的卓越貢獻。
竺摩長老曾應槟菩提學院之邀教授佛學,並在多名藝術家及教育老前輩的大力支持,出版 【竺摩法師書畫集】。
竺摩長老也曾先後在美、澳、港、新及全國各州舉行多次書畫展及欣賞會,深獲各界佳評。
竺摩法師的書畫深受嶺南派風格的薰陶而解脫束縛,筆法古厚而潤澤,雅淡而靈活;其書與畫上兼題詩作,流露其胸中的逸氣,充份表現了其特出的才藝。
下篇:荼毗法語
(甲)出家衆
一 爲志昆老和尚封龛 弟子繼生錄
星馬年高德劭之僧長,住持槟城首刹極樂寺有年之志昆老和尚,已於
一九六一年二月廿六日子時圓寂,請竺摩法師主持封棺、起棺、舉火法事
。茲錄其法語如左:
(一)封 棺
有爲有生滅,無爲回絕塵,
一棺自在臥,非假亦非真。
恭維 福州鼓山湧泉堂上志昆老和尚,駐錫本山,四十余年。堂頭坐
鎮,正令在握,棒喝兼施,下拜無地。溯鼓山參究,嘗契千聖不傳之旨;
鶴嶼窮玄,普攝衆生無盡之機。戒珠與性月長朗,十方久欽正範,道樹共 經壇俱冷,四衆今失瞻依!乃者後學來山,親谒上座,未識封棺一句,究 竟如何舉似?咦!
法門寥落刹竿倒,
寶塔淩虛日影斜。封!
(二)起 棺
心無 得,無有恐怖,
遠離夢想,究竟涅槃。
志昆老和尚!爲公封棺,忽已七日。在此七日中,思惟八十年來往事 ,猶如過眼雲煙,刹那飄逝。原知世相無常,譬如鏡花水月,了悟幻質匪 堅,何異夢幻泡影。長老徹透禅機,自有安心妙法,未須趙州八十行腳, 何勞長慶七個蒲團。惟生平念佛得力,工夫用在今茲,請提彌陀正念,決 定往生無疑。今借半偈,藉壯行旌雲:
山回未可疑無路,
直趣蓮臺景又新。起!
(叁) 舉 火
威音那畔無消息,塵點劫前已飄淪。
如今只履西歸去,拉斷千秋舊葛藤。
志昆老和尚:童真入道,德根夙植。每讀蓮經,悟實相之 谛;嘗誦 般若,澈性空之真诠。禅淨雙修,遠追永明壽之作略,戒乘俱急,近踵妙 蓮公之家風。十方之所稱歎,八部之所呵護。今者化緣既盡,示幻歸真, 四衆雲集蓮池塔前,特爲舉行荼毗典禮,權假叁昧之火,焚燒五蘊之軀。 離塵解脫直超叁界;遊神自在高入五清。振錫雲:
點起叁昧火,燒劫煩惱障。
轉爲無漏智,大放光明藏。燒!
二 爲通文禅師封龛
萬法皆從因緣生,亦從因緣而有滅;
生滅滅己寂滅樂,真如界內生佛絕 。
時維一九七叁年叁月十七日即農曆二月十二日申時,恭逢極樂寺首座文通長老,塵緣已盡,安然舍報。僧臘六十四,戒臘六十二,世壽八十六歲。長老原籍福建永泰,品性純良,年余弱冠,悟世相之虛幻,心契妙谛,慕缁林之真谛,乃投該縣方廣岩,禮定慧老和尚披剃。至民國元年,受具於鼓山湧泉寺。自茲參訪名山,親近知識,聞一乘而棲心禅悅,仰九品而歸蓮宗。南來行腳,倏忽叁十余載,隨緣攝化,,不知幾許衆生。鶴山息肩,久忘人間之惡濁,樂寺課經,長慕淨土之莊嚴。今也萬緣放下…
《竺摩法師法語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