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塵事俱捐,一心念佛,善業隨身。預知時至,已安詳而入滅,背塵合覺,必寶地而棲蓮。正念昭彰,何待山僧之說法?,邪魔俱泯,自顯性地之靈光。 如是封龛一句,又怎 生道?咦!
觸處無礙皆安養,
一龛卷舒自在眠。封!
叁 爲妙祥法師封柩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不可以言示,除佛方便說。
妙祥法師,已於佛曆二五一八年七月十九日圓寂。大馬長老,又弱一個,法門寥落,同深悼念! 長老高壽,七十又七。原籍浙江甯波慈溪。年少即入天臺爲僧,親近知識,學教參禅,精進向道。後入甯波觀宗研究社,學習天臺教觀,自命天臺後裔,雲水各方,隨緣行化。亦曾就學四明七塔寺佛學院,爲溥常和尚之得法弟子。平日常誦法華,深解諸法自性,本自空寂,雖有幻相,生必有滅,人壽百年,後歸於空。長老自偕華智法師南來,輔講槟城佛學院,行腳星馬,叁十余年;今機盡緣滅,亦似薪盡火息,四大性離,五蘊山崩,返本還源,在此一舉。且諸山唱誦於側,有助上生;信衆跪禮於前,以表瞻仰。生雖落落,死亦融融。欲拈一偈送別, 不知如何說道?唉!
見聞如夢寐,叁界似空華;
封卻生死門,頓開涅槃路。封!
四 爲賢輝上人封棺
諸法從緣起,自亦從緣滅;
起滅須臾間,世事誠難說!
茲有賢輝上人,已於一九七五年,歲次乙卯十二月十一日辰時。舍報於日落洞萬山邊八十號客居。師原藉福建興化莆田,於一九叁六年,歲次丙子,時年叁十,投福州鼓山湧泉寺,禮清源大師披剃爲僧,修習佛法。不久,南來極樂寺,受具足戒於圓瑛老法師門下,尋在寺中助理法務,曾任監院之職。嗣移錫廣福宮,司理香燭有年,勤於職守,人所贊譽。正期住世行道,不意蘧爾遷化,遠近聞之,不勝感悼!乃者諸山師友,在俗信徒,聚集於此,誦念經咒,並稱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冀仗法力,助之往生。即今封棺一句,又如何啓齒?偈雲:
一具五蘊身,住世六四年;
豈懼無常至,無 亦無礙。封!
五 爲一心老和尚封龛起龛
(一)封 龛
諸法本無生,從來亦無滅,
若能如是解,去來相已絕。
恭值西來堂上一心老和尚,世壽已盡,示有生滅,原其法身,本自圓寂。師俗姓程氏,原藉福建莆田,黃石沙堤村。生於光緒甲辰年四月廿六日辰時,十七歲萌志出塵,投本縣江口嵩山西來寺,禮欽宗和尚爲師。十八歲受具於梅峰光孝寺微磊老和尚座下。十九歲南來星洲,駐錫仙祖宮,任職十有余年。嗣來槟城廣福宮任職亦達廿一年之久。以善於處理事務,本邦首刹極樂寺聘任監院叁年,退職後,轉任華嚴寺住持亦叁載。其間往來法華岩,偕其師弟藏心師,發心重建,道力所致,信衆翕從。現任馬來西亞佛教總會理事,槟威佛教贈醫施藥所財政,馬來西亞佛學院副財政。 師秉性慈和,宅心仁厚,自行化他,人所欽敬。今緣盡舍報,法臘五十四 載,戒臘五十叁春。缁素法眷,親視入龛。並承邀爲說法,搜盡枯腸,只 余半偈,且爲拈出,作一轉語:
蘊身自非久居宅,
且脫一精閉六窗。封!
(二)起 龛
妄念成生滅,真如不變遷;
一龛悠然坐,參透未生前。
今逢農曆甲寅年二月初十日,爲法華岩住持一心長老辭世一周。起龛 之期。諸山大德,四衆同人,虔敬肅穆,雲集於此,爲長老誦經念佛,以 薦冥福;而諸法眷,讓靈報本,尤具誡悃,皆因長老在生,遵法行事,以 德感召,有以致之。今也塵緣已息,撒手雲程,宜乎回省生平行道之心, 重振離塵往生之願,則眼前智光,普耀七寶之瓊林,衣裏明珠,照徹八德 之定水。蓮花托體,何重視於凡龛,菩薩爲侶,跻不返之聖境。如是則晚 學來山,相送一裏,又算作什 呢?
若雲有去實無去,
道是無生卻有生。起!
六 爲華嚴寺揚宗長老封棺
見聞如幻翳,叁界似空華;
塵消覺圓成,本性原無差。
今日諸山大德,四衆同仁,雲集於此,乃爲華嚴寺上座揚宗老和尚,已於庚申年二月初四日圓寂,世壽八十九,僧臘七十九,戒臘七十五。星馬耆年,又弱一位,法門寥落,道樹凋零,感念僧倫,曷勝悲悼!
師原籍福建仙遊縣,俗姓翁。善根宿具,童真入道,投楓亭會元寺禮丹守和尚披剃爲僧,發心學佛,勤修道業。丙午年冬,在梅峰光孝寺妙蓮和尚門下,受具足戒。至民國卅八年,雲水南來,自行化他,往返於槟城印棉之間,垂數十年,猶如一日,靜室課經,梵行高遠。今也塵緣既盡,舍報西旋,世相無常,終歸於空。經言:凡物變者,終必有滅,其不變者,始不生滅。咦!如今封棺一句,又如何舉似?偈曰: 縱之彌六合,退之藏於棺;
萬緣了無著,
&nbs, p; 一身法界寬。封!
一九八
年叁月二十一日
七 爲宗監法師封棺
浮生渾若夢,幻質本匪堅;
遊戲人世間,堪如昙花現!
怡保叁寶洞堂上宗監上人,原籍廣東清遠人。少年脫白,作瞿昙之法眷,壯年行化,爲南天之衲僧。思路清澈,胸有作略,曾襄助其師清公長老,興建叁寶洞,雕塑聖像,俨然雲崗遺迹;別開洞天,幾疑南國炖煌。惜寺旁礦湖一度崩潰,景物蕩然無存,幸得師悉力複興,今已煥然一新,遠近瞻仰,遐迩同欽。並與怡保缁素,倡建霹雳佛教聯誼會會所,雖未有成,不辭奔勞。比年以勞瘁有加,四大失調,百疾叢生,藥石罔效,終至不起,已於一九八一年二月六日下午六時,以高血壓,猝然辭世於法地瑪醫院,缁素師徒,親待入殓。法門不幸,健者無多,又少一個,至深悼惜!師生於民國丙辰年六月卅日。春秋六十又六,僧臘五十一。諸山師友商 組治喪委員會,處理善後。並擇定本月七日下午二時,邀請師友誦經助念 ,本人爲之封棺說法,以偈悼之: 處世五六十年間,行雲流水過生活;
今看時機已到來,
不如歸去求見佛!封!
八 爲清源老和尚封龛
涅槃經雲:
有爲之法,其性無常
生已不住,寂滅爲樂。
清源長老!世事無常,昨天公已圓寂,今日晚學與諸山大德,齊集於此,爲長老舉行誦經說法封龛儀式。長老夙具善根,與佛有緣。廿叁歲出家,修習梵行,早具淨業之基礎;卅余歲南來,常作法事,更操利濟之勝業,寄迹觀音,最力爲衆服勞,棲遲極樂,尤喜光大山門。巍峨寶塔,曆年而修葺;昂藏經樓,彈指以重新。調衆有心,人所欽贊,修行無相,功勳難思。今也緣盡娑婆,幻軀易化宜放下,願向極樂,金地莊嚴堪上生。雖然如是,即今封龛一句,又怎 生道?
且封塵劫無明窟,
直趣泥洹自在居。封!
九 爲如悟上人說法
(一)起 棺
人生如昨夢,幻質本匪堅;
五蘊空諸有,塵淨凡慮蠲。
如悟上人,汝離塵世,迄已五日;此塵世爲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衆生濁、命濁,穢汙不淨,難可久住;另有五清淨土,極樂世界,方爲永n
身立命之所在。蓋此身、命、財爲叁不堅法,舍此叁不堅法,而得法身、慧命、功德法財叁堅法才能達涅槃。吾今在此說法,與四衆同人,誦經念佛,助汝往生。際此起棺一句,又如何道來?拄杖曰:
前面一條光明路,
提起精神蓦直行。起!
(二)舉 火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生滅滅己,寂滅爲樂。
佛說人生是苦、空、無常、無我。苦由集來,集即煩惱,由煩惱造惡 業,才招人生苦報。欲滅苦報,必須勤修靈慧,息滅貪瞠,有漏皆空,涅 盤寂靜。金剛經雲:「信心清淨,即生實相」,則淨土現前,蓮華自然化 生,回顧有漏塵勞,已無足留戀矣。當今舉火,宜提示正念,於火光中入 叁昧,得大自在!
舉起叁昧火,焚燒有漏身,
心淨佛土現,蓮花不染塵。燒!
十 爲盛凱老和尚封缸
盛德重於時,凱歌聲裏歸;
一缸藏於密,寂照自生輝。
恭維慈雲山七寶堂上盛凱長老,托藉蘇省,遁迹禅林。普陀山中,曾參法雨,梵音洞畔,常聽梵音。自買棹南來,遊化北馬,任職觀音,爲衆服務。旋至首都,開辟慈雲,建立七寶,接引道俗,垂叁十年,潛修無間,苦行卓絕。今也扳手西歸,裂百年塵勞之網 ;舍身濁世,入一路涅槃之門。諸聖歡喜,衆生瞻仰。晚學今來封缸,只有半偈相送雲:
黃葉無風忽自落,
老禅那複怯秋霜。封!
(二)起 缸
法性原無住,無住住此龛,
此彼兩不著,且呼爲涅槃。
盛公和尚,禅門高德,撒手紅塵,奄忽七日。觀百年壽命,等天上之 霎那;歎人世事業,似海中之浮漚。世相不常,尚何可待?放下萬緣,應 可上生:雕欄玉砌,七重之行樹在望;滿地金沙,八德之池水無垠。今當 最後關頭,高提正念;勿教棋差…
《竺摩法師法語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