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夠把東方古國的語文,譯成暢順平易的英文。他們聽得絲絲入扣,全神貫注。一個男人說:“爲什麼從前沒有有在西方這樣做呢?我真不明白。這部經所闡揚的道理是最奧秘的,是我生平聞所未聞的。經上所說。經上所說,一切真實不虛。爲了印證這句話我曾細心咀嚼經中一句偈頌,過了幾個星期我仍覺得余味無窮。”
今天,華嚴經助我解答了兩個問題。本來,答案已在我心中醞釀許久,但經文把它擴而充之,令這個真理發揚得更燦爛。我們拜得愈多,心靈愈能與經典契合。心神與經典愈加契合,我們的生命便愈加速返回自然的大道上。
居士:“外面又冷風又大,下雨時你們一定感到很難受。”
恒朝:“我們每天更快樂,氣候不會影響我們的心情。”
居士:“那麼你差不多到達了。”
差不多“到達”那兒?直至每個衆生都已到達,我們都未曾到達。如果我們到達了,而尚有人未到達,那又怎能說我們已經“到達”呢?只要世界上尚有痛苦,我們的使命就未完成。直到一切衆生證得究竟安樂,我們才真正“到達”。
“菩薩所得勝妙樂,悉以回向諸群生,
雖爲群生故回向,而于回向無所著。
菩薩修行此回向,興起無量大悲心,
如佛所修回功德,願我修行悉成滿…
不爲自身求利益,欲令一切悉安樂。”
—華嚴經十回向品—
我們有很多工作,沒有時間打妄想,甚至怎樣“到達”,怎樣“回向功德”的妄想,也無暇去打。修行是自自然然的,不用去想它,不及盤算。只要我們一心禮拜,萬事皆應因順緣,一切分別也會消逝。
居士:“有人說是你最喜歡的食物,所以我們帶來很多。”
恒朝:“我們沒有什麼最喜歡的。一切都是我們最喜歡的;一切都是一樣。”
什麼能令衆生最喜歡的,便是我們最喜歡的。人們喜歡布施什麼,就是我們所喜歡的。常常有人問:“你需要什麼呢?有什麼特別的東西?”
我們的答案總是:“隨你喜歡。你喜歡給我們什麼,就是我們需要的東西。”
華嚴經上說的很清楚:
“以不貪著我,及以于我所,是諸佛子等,
遠離諸怖畏,常行大慈啓,恒有信恭敬,
慚愧功德備,日夜增善法,樂法真實利,
不愛受諸欲,思惟所聞法,遠離取著行,
不貪于利養,唯樂佛菩提,一心求佛智,
專精無異念。”
—華嚴經十地品—
爲了自己謀求利益,我已經浪費很多時間。現在放下私欲,不爲它憂愁,反而輕松自在。“一心求佛智,專精無異念”,就是EVERYTHING”S OKAY 。能夠拿出這種心便是報父母恩,最圓滿的布施。
弟子 果廷頂禮
恒實
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九日 Big Sur
師父上人慈鑒:
“菩薩願一切衆生,離諸怖畏,菩提樹下摧伏魔軍。”
—華嚴經十回向品—
當我們坐著金黃色的大卡車(萬佛乘)到洛杉矶,我心裏把西方的佛法,比喻成一輛車子。上人的弟子,是車子各部份的機件,大小形狀各有不同,但其實用價值卻無分軒轾,因爲車子缺少任何一個零件便不能開駛。由此可知一個引擎沒有其他配合條件不能轉動——比如車輪、汽油、車身、司機和修理技工等等。
當我們看見一部好的車子,不會單獨贊歎它某一部份。不會說:“這部車子的活塞環最好!”可是,我們會說:“這部車子能夠載很多人,同往究竟安樂。”
叁步一拜也是一樣。如果旁人太注意叁步一拜,單獨贊歎我們,有如忽略了車子裏其他的零件。我們只是兩個隨著上人出家的弟子,暫時在寺外做我們要做的工作。因爲叁步一拜在公路上進行,所以常在衆目睽睽之下。其實,我們僅是金山寺、金輪寺、萬佛城的一份子。我們能夠盡一分力,是因爲其他的部分也盡他們的力量;彼此如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打成一片。大乘,是部宏偉的車子。”
可是,車子裏若沒有駕駛員,沒有純熟的修理技工,便不會轉動。上人曾把自己比作一個修理技工。他的工作,是修理世上泄了氣的輪胎。在叁步一拜時,我們盡量做最好的輪軸,或內燃機,或任何一種零件。
大家也不需要贊歎車子某一部份。最主要的,是你本身踏上車子來,與大家一齊向前駕駛,載運一切衆生,“往詣不思議的菩提樹。”
六月十九日
公路上所目睹的現象:
叁步一拜途中最長久的“奇迹”,仍然令我百思莫解。每當我連續地打妄想,便有車子在我身旁按喇叭。時間配合得太湊巧了,絕不是偶然。每當我沈醉在白日夢裏,忽然“叭!”一個喇叭聲把我從迷夢中驚醒。每當我專心一意地跪拜時,車子便蜿若遊龍地駛過,對我毫無驚擾,因而兩個出家人,能夠任運自如地與公路旁的草叢打成一片。一有妄想,車子立刻變成車輪壓蛋機;而刹那間我們又變成兩個衣履不整、邊幅不修、發妄想狂的迷途青年,在塵土飛揚的公路上爬行……“叭!叭!”
“嗨,快點醒來!”
誰能怪這些喇叭?他們怎會知道?當我打妄想時,我投射出的影像是怎樣的?換言之,我給人留下什麼樣的印象呢?
Big Sur公路巡邏警察車, 在我們身邊停下來。我們與法律有什麼相涉嗎?不是。警察維德從車裏走出來,說道:“嗨!朋友,正如你預先說過的一樣,你們真的度過最危險的一段路途,內子願意爲你們烤一些糕餅,你們喜歡什麼?水果餅?小點心?”
Big Sur灣,素來是加州最浪漫不羁的狂士大本營。這一帶沿著太平洋的海灣,屏障天成,峭壁環抱,高聳入雲;海嘯與松濤,吸引了很多沈于幻想想的年青人,蜂湧雲集,故此地風光,五光十色,無奇不有。在我未出家之前,在我圈子裏的朋友,都認爲此地是嬉皮雲集之勝地。你猜第一位是誰?
今天我們剛拜過一個加油站,就聽到老 的聲音:
“波比,你來看這兩個,我從未見過這麼奇怪的人。行叁步,然後跪下去吻泥土,真是怪中之怪,前所未有……”
對了,我們是酷愛的平的“瘋人”,願意對治一切煩惱和惡習,讓人們清淨,讓整體解脫!
兩個來自聖露易士鎮的男人,前來詢問隱逸者的生涯:
大衛:“你們兩個出家人很特別,不像主流文化的産品。”
恒朝:“其實我們所隸屬的教派,是博大精深的佛教,是流布整個星球的文化主流。不要以爲此時此際的生活方式便是主流;周末的足球賽、漢堡、喝啤酒等等習俗,只在近年來才風靡一時,形成文化的主流。我們的上人常常說:“當你幹得真實時,很多人以爲你是假的;當你耍花腔弄虛假時,很多人以爲你是真的。”人就這般奇怪。”
大衛:“你們佛教徒的工作,增加了我的信心和勇氣,也鼓勵我更加認真地回光返照。”
弟子逐漸學會求得更少,布施得更多,一切順乎自然。今天,在山峽間,我們遇到時速五十哩的大風暴;還見到紅狐狸,四尺半長的大蛇,糜鹿群、烏鴉、大鷹,和遍地開放的甘菊花。滿月了,我們的內心也盈滿了。坐禅的味道比吃飯更微妙。
南無華嚴海會佛菩薩!
弟子 果真頂禮
恒朝
一九七八年六月
師父上人慈鑒:
我們又遭遇賊劫了,雖然丟了東西,卻換來寶貴的教訓。
(一)弟子的飯缽及部份的食物被偷走。我們的缽子實在太大,像一個彈性的食品室。師父的無底坑偈頌有雲:“貪心有如無底坑,填之難滿嗔恨生。”我們的飯缽就是“無底坑”,無論怎樣填也不會滿。吃飯時無論怎樣把食物加進去也不超過“一日一缽”的量。我也知道自己吃得太多,妨礙修行。就算多吃了一口也會阻撓坐禅,令我心神散亂而不自在。(很明顯的,嗔意及痛楚皆從貪心生出來。)但我們一直不夠老實、不肯放下。現在可得到一點加被,使我們好好的改過。
(二)我們的鬧鍾也被偷去,因爲我們未曾好好地用它。不是我們“轉”鬧鍾,而是鬧鍾“轉”我們。打坐時老是看著它,等候鍾響,這無異欺騙自己。我們沒有正降伏身心,只注意自己能捱多少時間而已。
(叁)衣服也被偷了,但奇怪的,只有我們最喜愛的衣服,最能保障“臭皮囊”全舒適的衣服才被偷走。不是說我們的衣服很名貴,但我們仍舊依賴著衣服來衛護虛妄的“我相”。俗語有雲:“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修行人卻應該保持“敗絮其外,金玉其中”。但弟子不僅沒有顧存身內的金玉,反而執著外物及肉體的舒適。現在總算得到幫助,令我們快點放下最難放下的執著。但這種想法仍然是渺小而自私的。
那些賊又怎樣來呢?如果我們不是那麼貪心,那麼放不下物質,賊也無從可取,無從可貪。貪心引來盜賊,嗔心引“意外”及災難。可以說賊是我們心裏造出來的。妄想及習氣只會引出更多的妄想及習氣。
這是本星期最大的教訓:“他非即我非”;“一切唯心造”。殺生就是用你的手或武器去奪取他人的性命;嗔恚等于思想上的殺戮。偷盜是取不屬于自己的物件;貪心是思想上的偷盜。妄語是不講老實話;是非、誹謗等都是妄語。如果總認爲自己是第一,比誰都好,這就是在思想上打妄語了。
盡管罪過是由“身、語、意”犯的,也同樣是罪業。這形成了一股“黑氣”,就是卑劣、腐壞的氣氛,能汙染整個世界,使衆生不樂。我所造的惡業,能招引更多的惡業,如癌症一般蔓延,形成所有的災難、禍害及痛苦。
昨天,整個心都被我慢及嗔恚的烏雲遮蓋了,我還不自覺。從車子走出來時,剛巧看到反光鏡中自己的影子:多麼的醜陋!“這一團烏氣究竟是誰的傑作?”我反問自己。“這不行的,連你自己的思想都現出醜陋,怎能利益他人?”從自己臉上的陰影看出世界上所有的毛病。
第一次,我真正覺察到自己的貪、嗔、癡、我慢及嫉妒能汙染了整個空氣,專門招引旁人壞的一面。我的毛病不僅屬于我私人所有,還能直接引起他人的煩惱及 局促不安。華嚴經上說:心行能普遍造成一切世界;所幸善知識能猛力一撕,把整個瘡疤連根拔起。上人要我們即時痊愈,我們一天沒有成佛,他就要…
《修行者的消息(恒實、恒朝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