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探究 上冊▪P16

  ..續本文上一頁能似人類的知識想象力去幻想鬼神及地獄衆生的身相,而且所想象出來的身相,都與我們人類一樣。實際上,我們人類衆生造業的業因與餓鬼衆生及地獄衆生造罪的業因相差的太遠,其身相怎麼會一樣呢?一般人身心的頻率(電波),與鬼界衆生及地獄衆生完全不一樣,不容易看到鬼的真正相貌。而有的時候,爲什麼仍然聽到有人見到自己已經死去的親人出現,模樣和我們人類一樣呢?當知這有兩種情形:一是親人在中陰身中,還沒有轉世投生,人類必然看到與其業力相應的「相貌」;一是陽世子孫思念太過而成的幻象所致。

  3、畜生世界的衆生身相

  每一個世界衆生身相的顯報,都與其所造的業因相呼應,畜生世界也是一樣。而且畜生衆生的身相,顯然與我們人類不同,並且大部份是我們人類衆生四處可見的。大家要知道,畜界衆生雖然同樣與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中,但是畜生眼睛放眼我們世界所看到一切的東西,包括人類的身相,都與我們人類視覺、感受不同,這在科學實驗中早已得到證明。這顯然是說明了畜生世界的五蘊業力,另成一個系統,因業感不同,其身相及所聽、所視、所覺當然和我們人類不一樣。

  連最接近我們人類頻率的動物,畜生身相,都與我們人類不同,何況是生存在四度空間中鬼神類身相以及黑暗空間中的地獄衆生相,其身相自然迥異我們人類的果報身相。乃至遙不可及的淨土世界衆生身相,更與我們「業因」不同,其果報身相,必與我們人類血肉之軀不同。

  4、阿修羅世界的衆生身相

  在畜生世界中又另有阿修羅世界。阿修羅衆生的身相,亦因業感,有無量變化的區分。如阿修羅世界又分成四種不同果報居住的範圍,各自別成一個小世界。每一種小世界的阿修羅身相又各不相同。如起世經卷七說:「其世間人,有種種膚色。火色火形,金色金形,青色青形,赤色赤形,白色白形,黃色黃形,黑色黑形,譬如魔梵常色。世間人有此七種色,諸阿修羅衆,亦複如是,有此七色,諸天衆等,亦複有此七種之色......。」

  大體說來,四類阿修羅世界都有一位福報最大的阿修羅王爲代表,以下又有許多小阿修羅王;每一個大修羅王,都是身量廣大,遍身有珠寶嚴飾,珠光閃閃,呈現大光明相,只是個個修羅王的福報、智慧、瞋習不一樣,而使其身相珠寶莊嚴程度,有深淺明暗的差異。其他的小阿修羅王,同樣亦以種種衆寶璎珞,莊嚴其身。而且阿修羅世界的阿修羅女,因業感關系(瞋習較輕),大體說來,身相都比阿修羅男端正殊妙。阿修羅男,相貌醜陋(見長阿含經)。按諸經論說,無論在天界、人界、鬼界、畜生界,只要瞋暴心重、嫉妒心重的衆生,都可以阿修羅類代稱之。

  5、天人世界的衆生身相

  天人世界,依佛經說,可分爲叁大層次,即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每一處天又因衆生福德、智慧、定力、及善惡業習不同,又分成無數天人居住的層次。如欲界天便分成六大天不同層次的天人居住的境界。色界天則粗分爲四類禅修程度不同的天人居住的世界,四類天衆居住的境界中,又細分爲十幾種同類天衆居住的世界。無色界天,總分爲四大深妙空定境界。

  每一種天人居住的地方,其果報身相,都不相同。但同爲趨向清淨心地,廣修福德而感報莊嚴、清淨的化身相(除無色界衆生,因無色界純爲深修空定衆生所感報的無色境界,沒有色身相)。又因每一種天人清淨心地及種植福田的深淺度不同,而呈現不同層次、無量差別的色身莊嚴相。

  如欲界第一處四大天王,其天人身相的長度,相當于人間周尺所量的七十五丈長。第二處天忉利天天人的身相更長、更莊嚴......。欲界天人,因淫行未淨,仍有男女分別相。如起世經說:「一切諸龍金翅鳥等,若行欲時,亦二根相到,但出風氣,即便暢情,無有不淨。諸阿修羅、四天天王、叁十叁天,行欲根到,暢情出氣,如諸龍王及金翅鳥,一種無異。夜摩諸天,執手成欲;兜率陀天,憶念成欲;化樂諸天,熟視成欲;他化自在天,共語成欲;魔身諸天,相看成欲,並皆暢心,成其欲事。」因尚有男女分別相,所以欲界天人對其身相的美醜,仍有分別、比較、爭勝的情形。

  到了色界天上,因色界天人都已在禅定中降伏淫欲、五欲心,其心地、福德、智慧、定力都遠較欲界天衆清淨、廣大、深入,所以相貌、身材皆遠比欲界天衆來得莊嚴、明淨、微妙。大體來說,福德、定力越深厚,身相便越廣大、越瑩潔、越殊勝、越嚴淨......。絕非我們地球人類美豔、秀麗、細致......的身貌所能相比。如起世經又說:「諸天別有十種之法,何等爲十:一、諸天行來去無邊,二、諸天行來去無礙,叁、諸天行無有遲疾,四、諸天行腳無蹤迹,五、諸天身無患疲乏,六、諸天身有形無影,七、諸天身無大小便,八、諸天身無有涕唾,九、諸天身清淨微妙,無有脂髓皮肉及血筋骨等。十、諸天身欲現長、短、青、黃、赤、白、大、小、粗、細,隨意悉能,並皆端正,可喜殊絕,令人愛樂。諸天之身,有此十種不可思議。又諸天身,充實不虛,悉皆平滿,齒白方密,發青齊整,柔軟光澤,身自然明,有神通力,飛騰虛空,眼視不瞬,璎珞自然,衣無垢膩。」

  6、人界衆生身相的好醜

  反觀我們人類衆生的相貌,在善惡交雜的業感中,呈現貴、賤、美、醜、凶、惡、殘、暴的複雜身相。在今天的世界裏,許多人因爲自己的容貌不如人,而産生內心的自卑感不平衡,並且又會對美貌的人産生嫉妒之心;相對的,容貌姣好的人,則會輕視容貌平庸的人,心中升起傲慢之心,自以爲是。甚至現在的業者,專門利用一般人貪好美色的心理,暗地變相的經營生意,造成今日色情的泛濫,而産生現在很多社會問題。在過去就流傳著一句話說:「自古紅顔多薄命。」這都是因爲女人的美貌而引來非分之徒的觊觎,爲自己種下意外的禍根。

  7、極樂世界的衆生身相

  在西方極樂世界,就沒有像人類因這些姿色高貴、卑賤、美醜、好惡的分別心而産生造罪的行爲。並且完全不同于前述六道衆生的身相顯報。爲什麼淨土衆生的身相與六道衆生身相完全不同呢?

  當知極樂世界的衆生,乃是修廣大福德的大根器有情聚集地,不同于六道衆生的業力,形色、容貌,自然遠比我們娑婆世界人類衆生的形色容貌莊嚴得多,亦非我們叁界中天界衆生的相貌所能媲美。(如欲界六天尚有淫行,淨土天人沒有淫行,容貌自然比欲界六天來得澄淨、殊妙。)

  如無量壽經上解釋淨土天人的容貌說:「極樂世界中的每一個衆生,他們的顔色容貌,都非常的端正特殊,遠遠的超過了我們這個地球世間最美最好的相貌,十分的稀有難得,世間任何的凡俗文字,都不能贊歎極樂世界中的天人容色于萬一,而且極樂世界中的每一個衆生都擁有著自然虛無的身體,也就是清淨明透不可思議的金色之身。」這是無量壽經上形容淨土世界中天人姿色容貌最明顯的一段經文。

  大阿彌陀經卷下也說:「阿彌陀佛剎中,皆諸菩薩、聲聞、諸上善人,無有婦女,其面目均端正淨好,無複醜陋,容貌柔和,相好具足。」

  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也說:「彼國衆生,色相端嚴,福德無量。」

  阿彌陀叁耶叁佛薩樓檀過度人道經則說:「阿彌陀佛國,諸菩薩、阿羅漢面類,悉皆端正,絕妙無比,其面貌清淨、莊嚴的程度,僅次于涅槃寂靜之境。」

  爲什麼極樂世界衆生的相貌如此莊嚴無比,不會因爲容貌的姣好優劣而生分別、嫉妒之心?地球世界的衆生雖然多有姿色美貌之人,卻會因美貌的外表而招人嫉妒、陷害呢?

  我們從前述經上所說可知,淨土天人的姣好容貌,是由柔和心、福德心及寂定心修持而來。地球世界衆生的姿色美貌,雖是由福德心獲取而來,但是所發的福德心,不出世間法的修福範圍,再說叁界的天人衆生,如果沒有出世八正道做修行的引導,所修福德、定慧,絕對不出世間法的業果範圍,因「修因」不同,其果報身相,自然與淨土天人衆生的業報身相不同。如何說呢?現在就來說明這個問題。

  (二)世間福德心與出世福德心

  1、世間人的修福心態

  (1)世間人修福不離十惡煩惱心

  當知修福有世間福德心,有出世福德心。世間福德,不出叁惡道的引因。如何說呢?一般人雖知修福,但不離十惡煩惱心,對家庭有所求,對事業、前途、財富、權勢、容貌、妻兒......有所求。來世縱然能得大富大貴或者身貌端正美好,但又爲多生多劫的纏緣、眷屬及惡緣之情現前所羁絆,不免有造作惡業,再結惡緣的機會,爲自己的富貴、前途及美貌造下被人嫉妒、陷害的引因;冤冤相報,正好爲來世埋下墮落叁惡道的業種。世人身貌的美、豔、俊、秀之所以會使人一見,便生出愛欲、奸奸......的念頭,完全是在生生世世行善時,沒有脫離十惡煩惱心的業緣。因果報應,就出在造作者與接受者兩者心態的出擊與回應問題,而形成無量差別的業感現前......,一點也不會錯誤。

  (2)十種獲得醜陋身相的業因

  佛說業報差別經中,便舉出衆生獲得醜陋身相的業因,概說有十種:

  [1]好行忿怒。

  [2]好懷嫌恨。

  [3]诳惑于他。

  [4]惱亂衆生。

  [5]于父母所無敬愛心。

  [6]于賢聖所不生恭敬。

  [7]侵奪賢聖資生及諸田業。

  [8]于佛塔廟斷滅燈明。

  [9]見醜陋者,毀眦輕賤。

  [10]習諸惡行。

  世人以此十業惡因,得醜陋報。

  (3)十種獲得相貌端正的業因

  又說,衆生若行十種善因,必可獲得相貌端正的果報身相:

  [1]不瞋。

  [2]施衣。

  [3]愛敬父母尊長。

  [4]尊重賢聖道德。

  [5]塗飾佛塔精舍。

  [6]清淨泥塗堂宇。

  [7]掃灑僧地。

  [8]掃灑佛塔。

  [9]見醜陋者不生輕賤,起恭敬心。

  [10]見端正者,曉悟宿…

《淨土探究 上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淨土探究 下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