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自立法師)▪P17

  ..續本文上一頁,時時省察,是永遠值得我們參考的!

  迦留陀夷──這是第十叁位尊者。

  迦留陀夷,譯爲中文是「黑光」。他的皮膚長得像黑炭一般,非常粗糙,又能發出一種耀眼的光芒,所以叫做「黑光」。爲什麼他有這種形象呢?因果真是絲毫不爽,這裏又是一段因果業報的證明。迦留陀夷在過去生中,他不明了在佛前寸絲不挂,那是冒犯了大不敬,爲了曾經赤身露體的在佛前點燈,因而遭感了全身粗黑的惡果。可是又因爲他發心,虔誠燃燈供佛,所以招感得到全身光耀的善報。

  我們聽了這名稱由來的故事,有什麼感想呢?大家都看過《印光大師語錄》,裏面告訴我們,如果對佛經或者是佛像等不恭敬,是亵渎的行爲,對叁寶不敬,罪過很大。身爲佛教徒,應該要注意,在佛前不管是燃燈也好,焚香也好,或是獻花和禮拜,應該要衣冠整齊,必須叁業清淨,千萬不可以隨便;袒胸露體或是穿著不幹淨的衣服,會招來無盡的苦報;對叁寶不禮敬,任意亵渎,那罪過彌天。切記!切記!

  迦留陀夷夜間出來乞食,曾經鬧過一次很大的笑話。出家人乞食,信徒們都喜歡布施種褔。迦留陀夷生得一副怪相,使人見了就駭怕。那醜陋不堪的樣子,令人看了退避叁舍,經常乞化無門,化不到飯食。他的個子大,食量當然比別人多,乞不到食物,常常感受到肚子起革命,饑腸辘辘,不得已,只好夜晚偷偷地去沿門托缽了。兩千多年前,夜晚沒有燈光,人家見不到他可怕的樣子,就比較容易找到供養的人家。有一天夜晚,烏雲密布,宇宙間一片漆黑,他敲開了一家施主的門,迎面出來供養飯菜的,是一位大腹便便的孕婦,當他接受食物的時候,忽然一陣閃電,照得天地通明,也照出了迦留陀夷本來的面目,那位孕婦見了,一驚之下,竟嚇得昏了過去,當下就小産了。爲了這件事,引起施主全家的不快,左鄰右舍也議論紛紛,對出家人産生了誤會與毀謗。後來佛陀知道了,將迦留陀夷呵責一頓,並立下比丘不得在夜晚乞食的戒律。

  各位如果到泰國觀光,當地的風俗,出家人都是天剛蒙蒙亮,就沿街托缽乞食,要是過了中午,還乞不到食物,那麼這一天就得餓肚子了。釋迦牟尼佛製定過午不食的戒律,固然是同情餓鬼,主要的原因,也是從這個故事而來。

  在佛的衆弟子中,迦留陀夷是「教化第一」。他的口才很好,善于說法,勸導人家信佛。受他教化的家庭,共有九百九十九家,丈夫或妻子單獨受教啓信的,更不知道有多少。所以在佛的弟子中,才會被公認爲是「教化第一」的。

  中國所有道場(包括隱秀寺)的善友,差不多都是陰盛陽衰,多數是女衆,男衆比較少。一般都認爲男衆工作忙,沒空學佛,可是迦留陀夷認爲學佛必須是男女一起學,這樣夫唱婦隨,才能志同道合,家庭自然會和洽。他發願要教化一千家夫妻同入佛道,爲了要完成他這個大願,隨時隨地應機說法,度化了九百九十九家,功德將近完滿時,由于前世結下的惡緣,竟然遇到了一對惡賊夫婦,結果被兩夫婦合作將他害死。迦留陀夷爲了教化衆生,弘揚佛法,最後爲法忘軀,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這位尊者是多麼偉大啊!永遠值得我們敬仰!

  摩诃劫賓那──這是第十四位尊者。

  摩诃,譯爲中文是「大」;劫賓那,譯爲中文是「房宿(音秀)」。在十六位尊者中,他被列爲「知星宿第一」。「房宿」是天上星宿的名稱。根據中國舊有的傳說:天空中閃閃爍爍的星星,雖然很多,最出名的有二十八個星宿。每天就是一個星宿,每個星宿,各自代表了吉與凶。大家要是有興趣,可以參考日用的「通書」,上面詳細地記載著它們的名稱。如:角星、亢星、氐星、房星……等。以及所代表的吉凶。每逢婚喜壽慶,就是根據這些星宿來選日期的。房宿,在二十八個星宿中居第四。通書上的注解是:「房星造作旺丁財,富貴榮華福祿來;埋葬若然逢此日,加官進爵位叁臺。」一般世俗選擇吉日,如果選上了房日,那就會榮華富貴了,可見它是象征吉利的。我們不是要講這些,因爲講到房宿,我才順便介紹一下。

  爲什麼取這個名字呢?印度跟中國的風俗習慣一樣,結婚後爲了生男育女,總是到處求神許願。劫賓那的父母,結婚很久還沒有生育,爲了希望早生貴子,便每晚向房星祈禱,希望吉祥的房星早日賜給他們一個寶貝兒子,不久,居然生下了尊者,就給他取名「大房宿」。

  尊者具有宿慧,生來對天文學就頗感興趣,專心研究,獲得很高的成就,所以被稱爲「知星宿第一」。現代科技進步,研究天文有專門的天文臺,具備各種精密的儀器,對于太空日月的運行,星鬥的布列,無論時間與空間的距離,都可以用特別設備的儀器去觀察和測量。兩千多年前,古代的天文學家,沒有儀器與設備,完全靠一雙眼睛,以及天賦的智慧,去觀察、推算和研究,得來的成就,實在是不容易的!

  中國唐朝有一位一行禅師,他也精通天文、曆法,並著有大衍曆等名著一百多卷,在中國學術界頗富聲譽。他的照片還被印在許多郵票上呢!劫賓那尊者在天文學方面雖然沒有著作,但被佛列爲「知星宿第一」的弟子,可見他對天文學也必定是很有研究的。不過,話雖這麼說,佛在臨涅槃前說了一部《遺教經》,一開始就教誡我們,身爲佛弟子不可以多花時間在「仰觀星宿,占相吉凶」上面。

  學佛最好是一門深入,專心研究佛法,一心一意地修持念佛,這樣對我們的身心才會有幫助。也許大家會問,每逢婚喜喬遷之慶,我們應不應該選好日子?可不可以看相算命?由于過去世的業力,命運是存在的;五行的配合,日子也有好壞的分別,但不是絕對的,看相查通書作爲參考是可以的,如果入了迷,過份重視與執著,處處受束縛,必定會很痛苦的。禅宗語錄中說到:「日日是好日。」一切唯心造,只要認爲是好的,凶日也會改變爲吉日,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對自己一點把握也沒有,遇到任何事都要查通書,那豈不是太麻煩了嗎?中國曆史上有一位袁了凡老居士,他就是憑多做善事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所以說: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裏,學佛就是要從修行中去改變自己的命運,不被命運所左右。

  薄拘羅──這是第十五位尊者。

  薄拘羅,譯爲中文是「善容」。他是佛陀「壽命第一」的弟子。

  這位尊者跟上面講過的那一位迦留陀夷(黑光)尊者,恰好相反,迦留陀夷尊者生得非常難看;而這位薄拘羅尊者,卻生得特別英俊、特別莊嚴,所以被稱爲「善容」。

  薄拘羅尊者的容貌爲什麼生得那樣莊嚴呢?有果就有因,絲毫都錯不了。薄拘羅尊者在過去世中,曾經以一顆诃黎勒果,供養一位年老病重的出家人。诃黎勒譯爲中文是「天主持來果」,在佛教典籍中列爲五種養生的草藥之一。中國本草經中標明這種藥的作用是消痰化氣,老比丘的年紀大,氣不順,痰瘀塞,所以吃了這消痰化氣的果子,病就好了,在缺乏醫藥的古代,這種藥草算是一種良藥。由于他的供養,種下了一個善因功德,感得了相好莊嚴的善報,不但如此,他還有「五不死」的特別果報。

  什麼叫做「五不死」呢?尊者剛生下來時,是一個圓圓的肉團怪胎,父母認爲這是一個不祥的怪物,千萬不能留在世間害人,就把他放在鐵盤裏煎熬,奇怪的是不管怎樣煎,怎樣熬,居然都燒不死他。父母不甘心,再把他放在鍋裏,用水煮了幾天幾夜,可是也煮不死。父母又不死心,嘗試把他投到水中,也淹不死他。被風浪飄到大海去,讓大魚吞食下去,也咬不死。後來大魚被漁夫所捕,一刀刺進魚腹中,他還是命大,沒有被殺死,仍安然無恙,依然活著!

  爲什麼經過五次大難,他仍然能活得好好的呢?這又是另外一段因果業報的實例。他過去世一向都守持不殺生戒,不隨便殺害生命,愛護弱小的動物,因此在九十一劫中,都感得健康長壽,他不但從不生病,甚至連最普通的感冒頭疼都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後來,他活到一百六十歲,在佛弟子中,被稱爲「壽命第一」。

  我們聽了薄拘羅尊者名稱的由來,再加上五不死這富有傳奇性的故事,可能會懷疑,這是不是神話。身爲佛教徒,深信因果的道理,對這種事實,是不應該懷疑的。近代中國諸大德高僧中,也不乏這種例子。禅宗泰鬥虛雲老和尚,他剛生下來時,跟尊者一樣,也是一個肉團的怪胎,具有不凡的人生。有位爲他寫傳的居士,形容他一生有十難四十八奇,最後活到一百二十歲才圓寂。許多善友都知道臺灣有一位廣欽老和尚,不吃人間煙火之食,每天只用水果當叁餐,被稱呼爲「果子師父」。他一生只是老實念佛,雖然經曆過許多苦難,卻活到九十五高齡,圓寂後好幾萬人去追悼、去助念。荼毗時有幾千個舍利。這兩位近代高僧,都是因爲苦修而獲得長壽的典型代表。我們相信,佛陀時代薄拘羅尊者的傳奇,也一定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佛教是講因果的,種如是因,一定得如是果,他們爲什麼會長壽,就是持了不殺生戒,能愛護生命,不隨便去殺害生物,更能放生。佛經上講:造殺生業的,不是短命,就是多病。奉勸各位,我們希望長壽,希望健健康康,不會生病,就一定要持不殺生戒,更要放生,必然會健康長壽的。

  阿冕樓馱──這是第十六位尊者。

  阿冕樓馱,《楞嚴經》譯爲阿那律陀,中文的意思是「無貪」,也是「如意」。依照《賢愚因緣經》的記載:過去弗沙佛的末法時代,曾經遭逢一次荒年,整個農村的生産失收。百姓們每天的糧食都沒有著落,真是叁餐不繼,隨時都有餓死的可能,阿冕樓馱的過去世生在那樣艱苦的時代。有一天,他爲自己煮了一碗只能充饑的麥飯,正想吃的時候,來了一位證了聖果的阿羅漢,向他乞食,樂善好施的他,毫不吝啬的將這僅有的一碗飯,供養這位名叫披栗咤的出家人。由于他供養證了聖果辟支佛的功德,死後:七世生到天上,成爲天王;七世生在人間做輪王,九十一劫中,生生世世,生活環境都是非常美滿、富裕,非但沒有…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自立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