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时时省察,是永远值得我们参考的!
迦留陀夷──这是第十三位尊者。
迦留陀夷,译为中文是「黑光」。他的皮肤长得像黑炭一般,非常粗糙,又能发出一种耀眼的光芒,所以叫做「黑光」。为什么他有这种形象呢?因果真是丝毫不爽,这里又是一段因果业报的证明。迦留陀夷在过去生中,他不明了在佛前寸丝不挂,那是冒犯了大不敬,为了曾经赤身露体的在佛前点灯,因而遭感了全身粗黑的恶果。可是又因为他发心,虔诚燃灯供佛,所以招感得到全身光耀的善报。
我们听了这名称由来的故事,有什么感想呢?大家都看过《印光大师语录》,里面告诉我们,如果对佛经或者是佛像等不恭敬,是亵渎的行为,对三宝不敬,罪过很大。身为佛教徒,应该要注意,在佛前不管是燃灯也好,焚香也好,或是献花和礼拜,应该要衣冠整齐,必须三业清净,千万不可以随便;袒胸露体或是穿著不干净的衣服,会招来无尽的苦报;对三宝不礼敬,任意亵渎,那罪过弥天。切记!切记!
迦留陀夷夜间出来乞食,曾经闹过一次很大的笑话。出家人乞食,信徒们都喜欢布施种褔。迦留陀夷生得一副怪相,使人见了就骇怕。那丑陋不堪的样子,令人看了退避三舍,经常乞化无门,化不到饭食。他的个子大,食量当然比别人多,乞不到食物,常常感受到肚子起革命,饥肠辘辘,不得已,只好夜晚偷偷地去沿门托钵了。两千多年前,夜晚没有灯光,人家见不到他可怕的样子,就比较容易找到供养的人家。有一天夜晚,乌云密布,宇宙间一片漆黑,他敲开了一家施主的门,迎面出来供养饭菜的,是一位大腹便便的孕妇,当他接受食物的时候,忽然一阵闪电,照得天地通明,也照出了迦留陀夷本来的面目,那位孕妇见了,一惊之下,竟吓得昏了过去,当下就小产了。为了这件事,引起施主全家的不快,左邻右舍也议论纷纷,对出家人产生了误会与毁谤。后来佛陀知道了,将迦留陀夷呵责一顿,并立下比丘不得在夜晚乞食的戒律。
各位如果到泰国观光,当地的风俗,出家人都是天刚蒙蒙亮,就沿街托钵乞食,要是过了中午,还乞不到食物,那么这一天就得饿肚子了。释迦牟尼佛制定过午不食的戒律,固然是同情饿鬼,主要的原因,也是从这个故事而来。
在佛的众弟子中,迦留陀夷是「教化第一」。他的口才很好,善于说法,劝导人家信佛。受他教化的家庭,共有九百九十九家,丈夫或妻子单独受教启信的,更不知道有多少。所以在佛的弟子中,才会被公认为是「教化第一」的。
中国所有道场(包括隐秀寺)的善友,差不多都是阴盛阳衰,多数是女众,男众比较少。一般都认为男众工作忙,没空学佛,可是迦留陀夷认为学佛必须是男女一起学,这样夫唱妇随,才能志同道合,家庭自然会和洽。他发愿要教化一千家夫妻同入佛道,为了要完成他这个大愿,随时随地应机说法,度化了九百九十九家,功德将近完满时,由于前世结下的恶缘,竟然遇到了一对恶贼夫妇,结果被两夫妇合作将他害死。迦留陀夷为了教化众生,弘扬佛法,最后为法忘躯,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位尊者是多么伟大啊!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摩诃劫宾那──这是第十四位尊者。
摩诃,译为中文是「大」;劫宾那,译为中文是「房宿(音秀)」。在十六位尊者中,他被列为「知星宿第一」。「房宿」是天上星宿的名称。根据中国旧有的传说:天空中闪闪烁烁的星星,虽然很多,最出名的有二十八个星宿。每天就是一个星宿,每个星宿,各自代表了吉与凶。大家要是有兴趣,可以参考日用的「通书」,上面详细地记载着它们的名称。如:角星、亢星、氐星、房星……等。以及所代表的吉凶。每逢婚喜寿庆,就是根据这些星宿来选日期的。房宿,在二十八个星宿中居第四。通书上的注解是:「房星造作旺丁财,富贵荣华福禄来;埋葬若然逢此日,加官进爵位三台。」一般世俗选择吉日,如果选上了房日,那就会荣华富贵了,可见它是象征吉利的。我们不是要讲这些,因为讲到房宿,我才顺便介绍一下。
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印度跟中国的风俗习惯一样,结婚后为了生男育女,总是到处求神许愿。劫宾那的父母,结婚很久还没有生育,为了希望早生贵子,便每晚向房星祈祷,希望吉祥的房星早日赐给他们一个宝贝儿子,不久,居然生下了尊者,就给他取名「大房宿」。
尊者具有宿慧,生来对天文学就颇感兴趣,专心研究,获得很高的成就,所以被称为「知星宿第一」。现代科技进步,研究天文有专门的天文台,具备各种精密的仪器,对于太空日月的运行,星斗的布列,无论时间与空间的距离,都可以用特别设备的仪器去观察和测量。两千多年前,古代的天文学家,没有仪器与设备,完全靠一双眼睛,以及天赋的智慧,去观察、推算和研究,得来的成就,实在是不容易的!
中国唐朝有一位一行禅师,他也精通天文、历法,并着有大衍历等名著一百多卷,在中国学术界颇富声誉。他的照片还被印在许多邮票上呢!劫宾那尊者在天文学方面虽然没有著作,但被佛列为「知星宿第一」的弟子,可见他对天文学也必定是很有研究的。不过,话虽这么说,佛在临涅槃前说了一部《遗教经》,一开始就教诫我们,身为佛弟子不可以多花时间在「仰观星宿,占相吉凶」上面。
学佛最好是一门深入,专心研究佛法,一心一意地修持念佛,这样对我们的身心才会有帮助。也许大家会问,每逢婚喜乔迁之庆,我们应不应该选好日子?可不可以看相算命?由于过去世的业力,命运是存在的;五行的配合,日子也有好坏的分别,但不是绝对的,看相查通书作为参考是可以的,如果入了迷,过份重视与执着,处处受束缚,必定会很痛苦的。禅宗语录中说到:「日日是好日。」一切唯心造,只要认为是好的,凶日也会改变为吉日,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对自己一点把握也没有,遇到任何事都要查通书,那岂不是太麻烦了吗?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袁了凡老居士,他就是凭多做善事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所以说: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学佛就是要从修行中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被命运所左右。
薄拘罗──这是第十五位尊者。
薄拘罗,译为中文是「善容」。他是佛陀「寿命第一」的弟子。
这位尊者跟上面讲过的那一位迦留陀夷(黑光)尊者,恰好相反,迦留陀夷尊者生得非常难看;而这位薄拘罗尊者,却生得特别英俊、特别庄严,所以被称为「善容」。
薄拘罗尊者的容貌为什么生得那样庄严呢?有果就有因,丝毫都错不了。薄拘罗尊者在过去世中,曾经以一颗诃黎勒果,供养一位年老病重的出家人。诃黎勒译为中文是「天主持来果」,在佛教典籍中列为五种养生的草药之一。中国本草经中标明这种药的作用是消痰化气,老比丘的年纪大,气不顺,痰瘀塞,所以吃了这消痰化气的果子,病就好了,在缺乏医药的古代,这种药草算是一种良药。由于他的供养,种下了一个善因功德,感得了相好庄严的善报,不但如此,他还有「五不死」的特别果报。
什么叫做「五不死」呢?尊者刚生下来时,是一个圆圆的肉团怪胎,父母认为这是一个不祥的怪物,千万不能留在世间害人,就把他放在铁盘里煎熬,奇怪的是不管怎样煎,怎样熬,居然都烧不死他。父母不甘心,再把他放在锅里,用水煮了几天几夜,可是也煮不死。父母又不死心,尝试把他投到水中,也淹不死他。被风浪飘到大海去,让大鱼吞食下去,也咬不死。后来大鱼被渔夫所捕,一刀刺进鱼腹中,他还是命大,没有被杀死,仍安然无恙,依然活着!
为什么经过五次大难,他仍然能活得好好的呢?这又是另外一段因果业报的实例。他过去世一向都守持不杀生戒,不随便杀害生命,爱护弱小的动物,因此在九十一劫中,都感得健康长寿,他不但从不生病,甚至连最普通的感冒头疼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后来,他活到一百六十岁,在佛弟子中,被称为「寿命第一」。
我们听了薄拘罗尊者名称的由来,再加上五不死这富有传奇性的故事,可能会怀疑,这是不是神话。身为佛教徒,深信因果的道理,对这种事实,是不应该怀疑的。近代中国诸大德高僧中,也不乏这种例子。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他刚生下来时,跟尊者一样,也是一个肉团的怪胎,具有不凡的人生。有位为他写传的居士,形容他一生有十难四十八奇,最后活到一百二十岁才圆寂。许多善友都知道台湾有一位广钦老和尚,不吃人间烟火之食,每天只用水果当三餐,被称呼为「果子师父」。他一生只是老实念佛,虽然经历过许多苦难,却活到九十五高龄,圆寂后好几万人去追悼、去助念。荼毗时有几千个舍利。这两位近代高僧,都是因为苦修而获得长寿的典型代表。我们相信,佛陀时代薄拘罗尊者的传奇,也一定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佛教是讲因果的,种如是因,一定得如是果,他们为什么会长寿,就是持了不杀生戒,能爱护生命,不随便去杀害生物,更能放生。佛经上讲:造杀生业的,不是短命,就是多病。奉劝各位,我们希望长寿,希望健健康康,不会生病,就一定要持不杀生戒,更要放生,必然会健康长寿的。
阿冕楼驮──这是第十六位尊者。
阿冕楼驮,《楞严经》译为阿那律陀,中文的意思是「无贪」,也是「如意」。依照《贤愚因缘经》的记载:过去弗沙佛的末法时代,曾经遭逢一次荒年,整个农村的生产失收。百姓们每天的粮食都没有着落,真是三餐不继,随时都有饿死的可能,阿冕楼驮的过去世生在那样艰苦的时代。有一天,他为自己煮了一碗只能充饥的麦饭,正想吃的时候,来了一位证了圣果的阿罗汉,向他乞食,乐善好施的他,毫不吝啬的将这仅有的一碗饭,供养这位名叫披栗咤的出家人。由于他供养证了圣果辟支佛的功德,死后:七世生到天上,成为天王;七世生在人间做轮王,九十一劫中,生生世世,生活环境都是非常美满、富裕,非但没有…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自立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