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自立法師)▪P48

  ..續本文上一頁以稱爲「煩惱濁」。

  四、衆生濁:衆,是許多的意思,生,就是生命。「衆生」也就是衆多有生命的東面。佛經上講,不管天上、人間及叁惡道等,有生命的,都叫做「衆生」。如《金剛經》中說:「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這種種都叫做「衆生」

  我們依據各種經論,對「衆生」的解釋,主要具有叁種意義:

  (1)衆緣和合名衆生:緣,條件。《大法鼓經》說:「一切法和合施設,名爲衆生。謂四大(地水火風)、五蘊(色受想行識)、十二處、及十八界、十二因緣等合成,假名爲人,號曰衆生。」這是結合精神與物質衆多的條件,而名爲衆生。

  (2)數數趣生名衆生:《般若燈論》說:「謂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爲衆生。」我們的生命,相續不斷,現在爲人修五戒十善,將來死後是再爲人或是生天,如果造了畜生、地獄業,將來墮落叁惡道,這一切都是以人的所作所爲,作爲將來投胎的依據,不管是人間、天上、投驢胎、入馬腹,永遠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一直循環不息,衆多生死,所以叫做「衆生」。

  (3)法身隨順名衆生:《不增不減經》說:「此法身本性清淨,但爲恒沙煩惱所纏,隨順世間,往來生死,即名衆生。」我們各人本來具有的清淨法身,在聖(成佛)不增,在凡(人)不減,但爲煩惱惡業所遮蔽,隨順世間,流轉不斷,所以名爲衆生。

  我們一切衆生,對人生充滿了苦、空、無常的真理不了解,妄想執著一切,以致起惑造業,輪轉六道,生死不息。有時來人間,有時升天堂,甚至墮地獄,這生死往還的生活,就像是一股汙濁的流水,所以稱爲「衆生濁」。

  五、命濁:命,就是生命。我們的心理,是一種精神活動,與生理的血肉之軀,結合在一起,必須靠壽命(年齡)、暖氣(溫度)、識(第八阿賴耶識)這叁種元素來互相幫助、互相依持,就構成了這個活活潑潑的生命。

  人生的旅程,數十寒暑,生命都是非常短暫的,依佛經的說法,最長也不過是八萬歲,我們現在屬于末法時代,年齡有限,正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就算能活到一百二十歲,還不是由少而壯,由壯而老,無常的變化,很快的到了最後一剎那,一口氣不來,不也就這樣完結了。自然的生命流失以外,還有天災人禍,一切不可抗拒的苦惱逼迫,隨時可奪走我們寶貴的生命。衆生就是這樣在六道中流轉,來來去去,生命就像是一條水流,失去了清淨的本性,被種種煩惱所蒙蔽,因此叫做「命濁」。

  「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六方諸佛贊歎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的娑婆世界中,多生累世,經過八千往返的修行菩薩道,其間受盡無量的折磨和苦難,終于以不屈不撓的鬥志,勇猛精進,證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無上正等正覺),真是非常難得。

  爲諸衆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釋尊爲了許多的衆生,宣說在這世界上所難以相信的修持方法。

  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可以說是最簡單、最方便、最穩當的修持方法;但就因爲太簡易了,也是被稱爲最難使人相信的法門!不只是一般凡夫難以相信,連二乘人也難相信,所以說「一切世間」普天之下的人都「難信」的!

  爲什麼念佛法門難信,而不易使人接受呢?現在我們引用蓮池大師所說八種難信的原因,來加以說明:

  (1)人們在五濁惡世住久了,習慣成自然,同時見聞有限,忽然聽釋迦牟尼佛說西方有一個清淨莊嚴的極樂世界,總會讓我們懷疑,真有那樣的一個地方嗎?真是什麼痛苦都沒有嗎?會不會只是一個幻想的烏托邦(不實在的、假托的、空空的、幻想的世界)。

  (2)雖然知道虛空的世界是無邊際的,在那無盡的世界中,任何國土都可以往生;又何必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不可?

  (3)經中告訴我們,娑婆世界距離極樂世界,有十萬億佛土,那太遙遠了!我們雖然想去,但如何才能往生?

  (4)極樂世界既然那麼莊嚴殊勝,那裏是我們這些愚昧的凡夫所能適應的?等于窮叫化子,那裏住得慣摩天大樓?

  (5)莊嚴的淨土,必須修積種種的功行,或者具備殊勝的因緣才能往生;現在僅憑一日至七日,念幾句佛號就能往生,誰信得過?

  (6)受胎必須要經過父母,往生極樂不須要父母而從蓮花中化生出來,這種說法,仿佛在變戲法,令人難免不懷疑!

  (7)剛發心學佛的人,大都是容易退心的。縱然有極樂世界可以往生,也得具有大福德智慧才行;怎麼一個初機學佛的人,一旦往生,就能精進不退,這也難以相信!

  (8)其他的經典上,或說有淨土,或說無淨土,這樣使得淺智初學佛的人,總難免不狐疑!

  因爲具有上面這種種的原因,所以說念佛法門,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以上所講:「釋迦牟尼佛,能爲甚難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衆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爲諸衆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都是六方諸佛贊歎釋迦牟尼佛的話。

  舍利弗!當知我于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爲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爲甚難!

  佛又叫舍利弗,對他說道:「舍利弗!你要知道:我能夠在這充滿五濁的世界上,做這樣信願念佛的難事,而得成就了無上的佛道;又爲一切衆生,說這種很難相信的念佛方法,實在是不容易的!」

  前面兩段,是六方諸佛,頌揚釋迦世尊功德的話;這一段是釋尊當仁不讓地承受這份榮譽,自己再重述一遍。

  甚難:包括了兩種難,就是「得道難」與「說法難」:

  (1)得道難:可分兩方面來說:在太平盛世得道,比較容易,沒有什麼困難;如果是處在惡劣的環境中,得道實在太難了!再說在惡世修行,如果只是希望成爲自了漢,證得阿羅漢果,還不怎樣爲難;生逢惡世,要證得無上菩提,那就更難了!

  (2)說法難:也分兩種來說明:在善世宣說佛法,教導修持的方法,那並不很困難;如果在惡世說法,那就困難重重了!再說,在惡世說容易相信的法門,還不怎樣爲難,在惡世說難信的法門,那就太難了!

  蓮池大師曾經說過一個含意深長的寓言:以前有一個人乘船飄海,不幸,船撞上礁石,船身快要破裂,水就要進到船艙裏去了,可是禍不單行,又遇上了強烈的臺風,波濤洶湧,危險萬狀,更碰到了羅剎惡鬼、大魚、毒龍,一齊向破船沖撞。大家試想想,這條破船和船上的人不是太危險了嗎!幸虧船主非常有把握,臨危不驚,指揮應變,竟然轉危爲安,安穩地渡過了這一個九死一生的海難,安然抵達彼岸,這不是很困難的事嗎?更可貴的是,他不僅自己渡過了難關,並且還救了其他遇難的人,一同登上彼岸,這不是難上加難嗎!

  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他能夠在五濁惡世成佛,這是一難!並能夠在惡世中說出難信的修持法門,普度衆生,同登覺岸,這是二難!所以說是「甚難」希有之事!

  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釋迦牟尼佛說完了這部《佛說阿彌陀經》時,舍利弗以及許多的比丘僧、還有天、人、阿修羅等八部的衆生,聽了佛說這部經以後,皆大歡喜,都産生了深切的信心,願意接受修持,得了很大的法益,虔誠地頂禮佛陀以後,便各自高興地回去了。

  這是《佛說阿彌陀經》最後的一段文,說明所有的聽衆得到法益,大家都法喜充滿,並發願依教奉行。

  「一切世間」:包括「器世間」與「有情世間」。世:時間。間:空間。總之,宇宙萬有,一切生靈,都得到很大的法益。

  「天、人、阿修羅」:這是六道衆生中的叁善道,都是有福緣可以來聽經的衆生。叁惡道的衆生因爲業障重,被惡業所縳,沒有機會到法場來聽經。

  「等」:包括其他的。平常我們常說:天龍八部,就是指這些專門護持佛法的護法神。他們是:[1]天人。[2]龍衆。[3]夜叉衆:梵文,譯成中文是「輕捷」。他們的身體很輕巧,是神道的一種,經常在空中飛行。[4]幹闼婆:譯成中文是「尋香」。在忉利天主管音樂的神。[5]阿修羅:稱爲「非天」,有天人的福,沒有天人的德。他們的瞋心特別大,我慢特別重,喜歡找人鬥爭。[6]迦樓羅:就是金翅鳥,或叫做大鵬鳥。是鳥類中最大的,展開翅膀,有叁百叁十萬裏之大,專門吃龍的。[7]緊那羅:譯成中文是「疑神」。像人的樣子,只是頭上生了角,也是專管音樂的神。[8]摩羅迦:譯成中文是「大蟒」。他的形狀是人身蛇頭,也是一種管音樂的神。

  每當有講經說法的時候,這些龍天護法都會到場,一方面是護持道場,一方面也是自己來聽聞佛法,所以我們聽講經的時候,如果能專心虔誠的聽,一定會得到他們的庇佑,同時也會得到很大的功德。

  講到這裏,《佛說阿彌陀經》已經講完了。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是出于《小無量壽經》(劉宋天竺叁藏求那跋陀羅譯)與《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曹魏叁藏菩提流支譯)。它完整的名稱是:《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又名《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通常稱爲《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衆生爲什麼會流浪生死,在叁界六道中輪回不息呢?就是因爲業障重。這些業障從那裏來的呢?就是因爲有貪瞋癡等煩惱,造了殺盜淫妄種種的惡業,這些惡業的種子慢慢滋長,形成了衆生受苦的原因,循環不息,沒有了期。我們想把這些業障的煩惱根本拔起,不受輪回的痛苦,就要虔誠地持誦往生咒。往生咒能幫助我們拔掉一切業障的根本,使煩惱不再生起來,在世時自然幸福快樂,將來必定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陀羅尼:梵語,譯成中文就是「咒」,意思是「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意思是說,咒語雖然只有幾個字,但是能把一切佛法的意…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自立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