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加持。所以你現在要發出大忏悔心,要向阿彌陀佛發願說:「我願意從現在開始發大悔過心,忏悔所造罪業誓不再犯,願阿彌陀佛接受我的忏悔。誓願從現在開始至未來際,守持十善業,永不再犯十惡業,願阿彌陀佛爲我做證明。」臨終人隨善友稱念「忏悔文」(如上所說)叁稱叁拜或叁問訊,忏悔愈多愈好。
(2)如來業報智力
某某,阿彌陀佛在大寂滅定中所産生的無上智慧力用,能夠如實得知衆生過去、現在、未來所造善惡業因及業報受生之處以及未來業報何時方成熟,何時方受報。譬如有衆生種無量因感少果(即種下無量薄福之因,如在無量世皆以散亂心、貪利心布施而感得薄少福報)。又如以恭敬心、尊重心種下布施清淨聖僧之淨因而感得殊勝生天福樂果報……。又如臨終人恭聞彌陀十力威德,能消「多劫生死重罪」,即種下「聞法因」,依佛本願力而感殊勝「滅罪」的功德果報。是名第二如來業報智力。某某,你現在恭聞如來第二種威德力,一定蒙受阿彌陀佛本願力加被,所以你現在要萬緣放下恭聞阿彌陀佛從「大寂滅中」所釋放利益無量衆生的神通力用,對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生出恭敬、贊歎之心,發願往生淨土,追隨阿彌陀佛修學佛法,永不離佛。(善友引導臨終人發願說:「我願從現在開始,一心求生淨土,見佛聞法,常隨佛學,永不離佛。」)(叁稱叁拜,或叁稱叁問訊。)
(3)如來種種解智力
某某,阿彌陀佛在大寂滅定中所産生的無上智慧力用,能夠如實了知衆生種種意解、思惟、心念的起伏生滅情形,與何界相應。如有的衆生貪欲心才起,瞋恚心隨之生起;有的衆生瞋恚心生起,貪欲心隨之而生;有的衆生因此「意解之業」(即心意所思、所解爲因,付諸身、口行動,而成就未來業行,)當生欲界;有的衆生,由此「意解之心」,獲得正定,當生色界;有的衆生因此「意解心念」,深入空定,當生無色界;有的衆生因此「勝解之心」(發菩提心、對淨土勝解不疑),當生淨土,阿彌陀佛皆如實了知,是名第叁如來種種解智力。某某,你現恭聞如來第叁種威德力,必然蒙受阿彌陀佛本願加被,消除你「多劫」的生死重罪。所以你現在要向阿彌陀佛發願說:「願我從現在開始,發出出離娑婆世界生死苦海的決心,一心投向阿彌陀佛的大悲接引誓願中,往生淨土,在佛力加持下,專修「定慧」,永遠脫離「叁界輪回之苦」(叁稱叁拜,或叁稱叁問訊)。
(4)如來非一界種種界智力
某某,阿彌陀佛在大寂滅定中所産生的無上智慧力用,能夠如實了知,一切世間種種諸界(界有界限、業界、差別、境界、世界多種之義。)如眼界、色界、眼識界……等十八界實相,又如欲界、色界、無色界叁界實相,又如有爲界、無爲界、雜染界、清淨界、涅槃界,而淨土世界就是緣起清淨界(自體光淨相)的一種顯相。阿彌陀佛如實明了,而廣爲有情衆生如法演說,是名第四如來非一界種種界智力。某某,你現在恭聞如來第四種威德力,必然蒙受佛力加被,消除「許多生死重罪」,所以你現在要向阿彌陀佛發願說:「我從現在開始,朝向脫離世俗煩惱法、趣向淨土清淨共業法的方向前進,在佛力加被下,于淨土世界、精進修行。」叁稱叁拜,或叁稱叁問訊。
(5)如來非一根種種根智力
某某,阿彌陀佛在大寂滅定中所産生的無上智慧力用,能夠如實了知一切有情衆生宿世所種根性,如鈍根、中根、利根、勝根、劣根,何種衆生「根器」純熟及不純熟?何種「根器」已種出離生死因及未種「出離」因?阿彌陀佛如實了知十方世界中一切衆生「根器」何時可度化,何時不可度化?已種往生淨土因,未種往生淨土因?已住「信解」菩薩因,未住「淨緣」修行因……,是名第五如來非一根種種根智力。某某,你現在恭聞如來第五種威德力,必然蒙受佛力加被。所以你現在要向阿彌陀佛發願說:「願我往生淨土後,獲得上根器的修行資糧,早日了脫生死,乘願度衆生。」叁稱叁拜或叁稱叁問訊。
(6)如來遍趣行智力
某某,阿彌陀佛在大寂滅定中所産生的無上智慧力用,能夠如實了知一切有情衆生所做各種貪行、瞋行、癡行起因、過程、結果,又如實了知有情衆生,或有清淨修于身業「身行」(如持戒身不犯戒),但是語業及心業「心行」並不清淨;或有清淨語業及身業,而彼心體非清淨;或有內心常清淨,身語二業非清淨;或有衆生語淨及心淨,而彼身業未嘗清淨;或有衆生身、語、心叁業有造清淨業又有造不清淨業行;或有衆生,身行、語行及心行叁業皆清淨,亦即一心念佛而令身、口、意叁業俱清淨,是名如來第六遍趣行智力。某某,你現在恭聞如來第六種威德力,必然蒙受佛力加被,所以你現在要向阿彌陀佛發願說:「願我盡未來際,無論在任何世界發大悲願心度化衆生時,願我的身、口、意叁業,皆在佛力攝持下,保持清淨無染。」叁稱叁拜,或叁稱叁問訊。
(7)如來雜染清淨智力
某某,阿彌陀佛在大寂滅定中所産生的無上智慧力用,能夠如實了知由因由緣故,能令一切有情産生雜染業行,由因由緣故,能令一切有情産生清淨業行,而是什麼因緣,令有情産生雜染業行呢?某某,你現在必須明白,由無明爲因無明爲緣,致使有情衆生産生雜染業行,如是無明爲因(以貪瞋癡等煩惱爲生死的根本是爲無明義)諸行爲緣(衆生造作善惡諸業行爲緣);諸行爲因識爲其緣(接著業識投胎爲緣),以諸識爲因名色爲緣(神識已經入胎,僅有胎形六根尚未成形爲緣),名色爲因六處爲緣(胎兒長成眼、身、鼻、舌、身、意等六根的人形爲緣,六處即六根義),六處爲因諸觸爲緣(出胎與外境接觸爲緣),諸觸爲因受爲其緣(與外境接觸生死苦樂的感受爲緣),以受爲因愛爲其緣(對外境的感受生出愛欲、厭僧爲緣),以愛爲因取爲其緣(追求善惡景相,造作善惡業行爲緣),以取爲因有爲其緣(造作善惡業行已經形成而能招感未來果報爲緣),以有爲因生爲其緣(再遭受未來色、受、想、行、識五蘊果報身爲緣),以生爲因老死爲緣(未來果報色身又漸漸衰老而死爲緣)…,由如此種種因緣,而令有情衆生形成雜染境界,雜染世界。何因何緣能令有情清淨?如「一心念佛漸入正定」……,「一心觀照身、口、意叁業,不令犯戒,不起邪思惟」,能令一切有情清淨,能形成共業清淨的淨土世界,是名如來第七雜染清淨智力。某某,你現在恭聞如來第七種威德力,必然蒙受佛力加被,應該向佛發願說:「願我在淨土修行時,正見十二因緣的『緣起處』及正見十二因緣的『還滅處』,一心念佛,速入正定。」叁稱叁拜,或叁稱叁問訊。
(8)如來宿住智力
某某,阿彌陀佛在大寂滅定中所産生的無上智慧力用,能夠如實了知一切衆生過去無量劫中曾經投生何處、叫什麼名字、種類爲何、吃過什麼飲食、何種色身、相貌、壽命多長、受何種痛苦、何種快樂、從何處死、將生何處……無不知之,是名如來第八宿住智力。某某,你現在恭聞如來第八種威德力,必然蒙受佛力加被,所以你現在要向佛發願說:「願我在淨土中精進修行,早日像『阿羅漢』一樣獲得『宿命通』,得知『宿世善根因緣』,更加用功往『佛道前進』。」叁稱叁拜,或叁稱叁問訊。
(9)如來天眼智力
某某,阿彌陀佛在大寂滅定中所産生的無上清淨天眼,能夠如實觀見,一切十方世界中,諸佛世界種種相狀,如觀見現在諸佛剎土中有正在形成者,有正在壞滅者(指穢土世界),如觀見一切衆生正在死亡、出生的情形,如觀見在無數世界中有諸佛菩薩正在爲衆生說法……,是名如來第九天眼智力。某某,你現在恭聞如來第九種威德力,必然蒙受佛力加持,所以你應該向佛發願說:「願我往生淨土後,在佛力加持下,用天眼通看見淨土中一切莊嚴景相,增長我在淨土修行的信心。」叁稱叁拜或叁稱叁問訊。
(10)如來流盡智力
某某,阿彌陀佛在大寂滅定中所産生的無上智慧,永斷一切相續習氣,即斷除無始以來與無盡衆生纏結在「八識田中一切煩惱、業種、積習」,具足一切微妙佛法辯才,大悲圓滿,是名第十如來流盡智力(「流盡」謂煩惱習氣,如相續無盡的流水之義,永斷一切相續習氣,即無始以來無盡如流水相續的『習氣業種已經完全斬斷,謂流盡義』。)二乘行者及菩薩行者皆未斷除「無始以來的一切相續習氣。」某某,你現在恭聞如來第十種威德力,必然蒙受佛力加持,所以應該向佛發願說:「願我未來與阿彌陀佛一樣永斷一切煩惱、習氣,究竟成佛,廣度衆生,共證佛道。」叁稱叁拜或叁稱叁問訊。
4.爲臨終人開示「佛十力威德」的重要原因
以上是「佛十力威德略釋」,請注意:若是爲「臨終人」照本宣說「十力威德」的內容,而不能令其「聞法入心,有所啓示」,就失去爲「臨終人」略說經文的原意。因爲「觀經」所說爲「臨終人」說法的目的,是爲了令臨終人在「聞法時啓發菩提心」,故應省思如何爲臨終人「開示」,才能令其「聞法入心,有所啓示」。而造惡的臨終人若是生前聽聞過「佛法」(按「觀經」所說下品中生正是「受戒又犯戒」、「不淨說法」的佛教「四衆弟子」,自當在「聽聞」善知識開示「阿彌陀佛十力威德」時有「概念」,若能因此「聞法入心」,便能在「善友引導下」,當下「啓發菩提心」),接著繼續依經爲他開示阿彌陀佛「光明神力之意」。(此指在造惡者臨終前時間夠,心智清醒、願意接受佛法開示的情況下而言),若是臨終人「聞法不入心」,痛苦萬分,甚至「神智昏迷」,直接引導其念佛或「助念」即可)。
5.阿彌陀佛「光明神力」釋義
什麼是阿彌陀佛的「光明神力」?即是阿彌陀佛接引衆生往生淨土的廣大光明、莊嚴的不可思議的悲願威神力,亦即佛果位上的不可思議的光明神通力用。如淨土諸經上皆有說明阿彌陀佛的無…
《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廣釋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