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廣釋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P3

  ..續本文上一頁終時,大多會面對種種「惡境」現前,而不由自主,隨業而轉。也就是說,這種在臨終時,能夠令其「聞法入心、生信」的殊勝因緣,是必須在臨終人聞法時,一心思法、憶法,不雜俗念,將內心、外在呈現的一切影像,完全放下,不受任何幹擾,才能真正得到「聞法入心、生信」的功德力量。即必須在「臨終聞法」時,面對、正視以下可能會發生的種種惡相:1可能會受到在生的冤親債主忽然出現于其面前幹擾其「聞法信念」;2可能會遭遇「六親眷屬」的任何親情、愛情、友情等種種情愫在旁邊哭鬧,擾亂其聞法的信念;3可能自己會對父母、夫妻、子女等種種情愛産生挂念、牽絆之心;4可能會因爲重病,令其意識陷入散亂、昏迷,不能言語、不能聽聞外界說話;5可能會因爲今生造下諸多重大惡業,而産生各種擾亂情況,諸如:或殺、或盜、或邪淫、或大妄語、或倒債、倒會、或逼債、或綁票、或誘拐、或詐騙等惡行,甚至因此惡行令受害者産生大恐怖、大驚慌、精神錯亂、精神失常…,或者妻離子散,或者家破人亡,或者自甘墮落、一蹶不振、傷心過度、抑郁而終,或者重病而亡,影響下一代的生計,令下一代又造惡業…,或者殺業太多、不論殺畜生、殺人類…﹙包括多次墮胎﹚,致使臨命終時,出現已經死亡的冤親債主等冤魂討命、幹擾的各種情形…,而令其驚懼、害怕,導致「聞法不能入心」。

  這位造諸惡業之人,一定會因爲今生造下重大惡業﹙多少不拘,不是一概而論﹚,而令其在臨命終時,其心識田中,不由自主的將今生所造重大惡業影像,如放影機、掃描器一樣的一剎那間自動浮現在其腦海中,曆曆在目,令其心生恐懼、害怕,不知所措!如有雞販、豬販、牛販曾在臨終親見無數雞魂、豬魂、牛魂前來索命的實例,而且在臨終之時,有的畜生業報﹙地獄花報先現前﹚,或者地獄業報的定業果報已經成熟,而受到「地獄」或「畜生道」「業報」的「電波」幹擾,令其身心産生焦熱、煩燥、不安…,或見黑白無常現前,或見厲鬼驚嚇、或見魍魉魑魅現前,或見獄卒以鐵煉勾勒…,而旁人不見,或者自述所見驚怖狀,而旁人不見,或者口不能言,而神情驚慌失措,痛苦萬分。

  4.造惡之人在臨命終時「聞法入心」者必有「善相顯現」

  這位臨終之人,必須在「聞法時、不雜余念」,即不顧一切如上所說惡境幹擾﹙視若不見﹚,亦即去除以上所說各種外在因素、內在因素擾亂及因惡業果報已經現前,而令其在心理上、知覺上、重病上、感情上、外貌上所顯露的不安、痛苦、哭泣、驚嚇、瞋怒、猙獰、貪婪、挂念…等情緒;也就是在臨命終時,務必以強忍的精神意志,做到「外緣放下」,忍人所不能忍。並且在臨命終時因爲「聞法入心」,而在心理上、知覺上、外貌上,顯現不慌、不亂,意識清晰………等「安穩善相」,令旁人見聞。亦即是說,此造惡者是個「有福之人」,才能因爲親眷﹙如父母、夫妻、子女、朋友、親戚﹚的學佛因緣,或者念佛因緣,恭請有正知正見的善知識,到其家中或者到「監獄內」爲其開示、解說:「大乘經典十二部經首題名字的「內涵扼要釋意」,而能接受善知識的開導教化,在其臨命終時,信受大乘佛法。就在這位罪人,信受大乘佛法的當下,除去「千劫極重惡業」,接著在這位善知識的引導下,令其發至誠心,集中心力,合掌叉手,專心一意的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聖號,就在以至誠心發願求生淨土、專心一意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聖號的當下,除去「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5.造惡者在臨終時「善相未現」而言能見佛、見光是非常危險的

  因爲臨命終人,發出對大乘佛經的敬信之心、向學之心,即已啓發「一分菩提心」,才能在至誠、一心稱念佛號的當下,在佛力加被下,引發其光明心念現前,故能消除本應墮落惡道的重罪業障,而與佛力接引衆生往生淨土的本願相應,超生淨土。若是造惡之人,在臨終之際沒有啓發對大乘佛經的敬信之心,沒有去除以上所說各種在心理上、情緒上受到「冤親債主」﹙或現生或已亡﹚的幹擾現象及沒有啓發至誠心、專志心念佛,求生淨土,而自言能見佛、見蓮花、見蓮臺、見神、見光來迎,是非常危險的。﹙一般臨終人亦然﹚

  6.造惡者臨終能生淨土的重要原因是有宿世善根因緣爲引因

   (1)造惡者臨終爲何會感化佛現前?

  由此可知,「觀經」所說的下品上生者能生淨土的「重要原因」,是先啓發臨終人對大乘佛法的敬信心,對一個造惡多端的人,在臨終時若是能對大乘佛法生起恭敬心、誠信心,是相當稀有、難得的!足以證明其宿世善根深厚,才能在「聞法生信下」,啓發其念佛之信願,稱念佛號,一心向佛。因爲稱念佛號當下,聲聲具 足對阿彌陀佛的堅固信心,強烈到淨土見佛聞法的信念、紮實、不疑,而在強而有力的念佛功德回向當下,使聲聲佛號具足與佛力相應的光明力量,親見化佛光明遍滿其住處,乘坐化佛執持的由七寶綴飾的蓮花,放射出金壁輝煌的光芒,隨從化佛,往生淨土七寶蓮華池中。

  由下品上生者親見「化佛光明」現前與親見自身坐在七寶綴飾成的金色蓮華,即可證明,造惡多端的臨命終人,若是真能稱念佛號,往生淨土,也一定要在句句稱念佛號的當下,「正念具足」:即至誠懇切的一心念佛,沒有其余雜念參雜其中,可謂下品上生者在念佛中「正念具足」,才能令其求生淨土的「心光現前」,與「佛光相應」,方能招感化佛光明現身,贊歎他說:「善哉!善男子,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而由造惡的下品上生者在臨終必須親見彌陀手執蓮花來接的「經證」,更可證明,無量壽經所說的常規的下叁品行者在臨命終時一定也要親見彌陀或觀音手執金色蓮花來接,才能證明其絕對往生淨土。﹚

  (2)臨終因「聞法」心念已轉變的重要證明

  由「化佛」贊歎臨終人爲「善男子」這句話,便可證明:這位造惡者在臨命終時的心態,已經在善知識開示、解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的內涵意義的當下,轉變爲正直、心善、純潔的心念,願意以一顆正直、純善、淨潔、敬信、誠懇的心聽聞、學習大乘佛法,並且發願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到淨土去見佛聞法,才有資格被接引往生的化佛稱爲「善男子」。若是造惡者在臨終之時,于驚慌、顫抖、恐懼、掙紮、昏沈、意識不清中聞法、念佛,如何能對大乘佛法生起信心?如何能在念佛時心不驚亂?

  (3)臨終因「佛光觸身」屍身亦轉爲柔軟、安祥

  進一步說,如果造惡者宿世沒有種下深厚善根、善緣,如何能逢遇家眷有學佛因緣?如何能恭請善知識親自到其家中爲其開示大乘佛法的扼要意義?試問:一個沒有造下重大惡業的普通人,在平素時都很難對佛法生信?何況是臨終之人?更何況是造惡者在臨終之時能對佛法生信?當然難上加難。

  所以造惡者在臨命終時,能逢遇善知識爲其開示大乘佛法,又能發至誠心,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必能令旁人見聞此臨終人身上有光明顯相,陰相已轉,其屍身、面貌令人見之必然不會呈現僵硬、痛苦、掙紮、猙獰、瞋恨、憂慮、陰暗等情形,必然因「佛力攝持、佛光觸身、心光現前」而轉爲呈現柔軟、安祥、光明、莊嚴的顯相。

  (4)如何證明臨終已扭轉叁惡道的業障?

  若是生平造惡多端者臨終之時有以上所說「瑞相」或者「異香、光明征兆」出現,以及「心念的徹底轉變」,看破、放下、善念現前,才能證明其已經轉移叁惡道的業障,往生善道,或者往生天上,或者往生淨土﹙按往生淨土者,不僅要有「光明瑞相顯相」,更要見「化佛」﹙或者觀世音菩薩﹚來接,至少令旁人聽到臨終人自述,才可放心。﹚造惡者在臨命終時,猶需見化佛來接,有光明的蓮花現前,才能證明其往生淨土,何況一般念佛之人?

  7.從造惡者在臨終時必須「聽聞十二部經」的啓示下證明淨土法門注重「對大乘佛法的學習」

  由此可知,往生淨土的修行方法,不僅著重「一心念佛」的「清淨心念」扭轉黑暗的業障,成爲「光明的淨業」而已,更注重聽聞大乘佛法的學習,引導念佛人啓發「菩提心」。因爲一個學佛者,不聽聞、不讀誦大乘經典,如何能認識淨土?求生淨土?何況是在生沒有熏習過佛法的「臨終人」?更何況是造惡的臨終人?下品上生者,就是在臨終時因爲先聽聞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的內涵意義,啓發一分「菩提心」,才能在往生淨土後,親見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進一步爲他解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的甚深修證意義,令其在聽聞「甚深大乘佛法修證意義」的當下,思惟法義,理解法義,向學修證之心,油然而生,精進修行,定慧顯發,才能真正隨佛發出「無上菩提心」,踏上佛心悲願的修學之路,經過十小劫﹙淨土十小劫﹚的時間,仰仗佛力加被,于十方世界修學成佛願行,才能具足百法明門,得入大菩薩初地果位﹙百法明門釋義,見中冊「上品往生」願﹚。

  8.不可誤會對臨終人將「大乘十二部經」的「首題名字」照本宣說而已

  (1)臨終對造惡者開示「十二部經」的最重要目的及能消「千劫極重惡業」的原因

  不要誤會只是對造惡的臨終人,將大乘十二部經的首題名字「照本朗讀一遍」而已,請仔細閱讀經文說:「下品上生者,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爲贊說:即爲他贊歎、解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的內涵意義。」當然是解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的「內涵扼要意義」,才能令臨終人因「聞法、思義而啓信」!因爲對大乘佛經啓信、向學的當下,就已經發出一分「菩提心」。

  當知臨終人,若是能啓發、聽聞大乘佛法的敬信之心,而且「啓信入心」,勝于…

《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廣釋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