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廣釋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P2

  ..續本文上一頁這就要追溯這位居士平素念佛的心態問題。原來這位居士雖然在表相上精進念佛,但是不明彌陀及淨土意義,雖然念佛而經常操心家庭人事…,執著心重,散亂心不斷,這便反應出現在一般蓮友們念佛的心態;如此以散亂心念佛一輩子,怎能寄望臨終不昏迷、不顛倒,産生具有信願往生的十念清淨之心呢?由這兩個例子更加證明,經典所說的臨終「十念念佛」,是建立在一個宿根深厚,平素經常發菩提心,廣修福德資糧,以誠信之心處事,經常保持「一心不亂」之心念佛的淨行者身上。如此念佛,才能使「淨念念佛之心」相續不斷,臨終絕對逢遇善知識提攜念佛,十念正念念佛之心現前,往生淨土。

  (3)臨終開示無效的原因

  我們看近代往生集或者近年于臨終前,確實有過瑞相顯現,往生淨土的蓮友,大多是在平常念佛時,雖然身處塵勞之中,卻能一心向佛,對家庭、人事,提得起,放得下,不被俗事所轉,累積堅固的「至誠念佛,求生西方」的淨業資糧,而于臨終前,預知時至,自動念佛,自在往生的。大體說來,一個平常對宗教沒有信仰,對佛法、對淨土、對彌陀沒有概念的一般人士,單憑臨終前開示幾句話就能令他將今生所有對世間、家庭、妻兒…的牽挂與貪執完全放舍開來,念佛求往生,是非常不容易的(這類的例子筆者遇到過不少),除非他前世有大善根,但是這種人士萬千人中難找一個。

  例如臺北有一個男子,患了血癌,病情最嚴重的時候,住在臺大醫院,一天要花掉八萬元的醫治費。死的時候,才叁十六歲。由于在人生壯年期死去,對家庭、事業、妻兒…,有非常強烈的執著與難舍之情。雖然在臨終前一個月左右,有居士去爲他開導淨土法門,教他念佛,但是他極其不願意死,不願意就這樣讓病魔吞噬他的青春、他的事業、他的家庭、妻兒…,更遑論就此放下一切,「至誠念佛,求生淨土」了。在死前的一兩天,善緣可謂不錯,有數位居士及出家衆一直輪流守在他的身邊,開導他念佛,讓他明白:現在你的人生已經走到盡頭,死亡就在你的面前,既然生命無可挽回,再留戀、執著也是無用,何不就此選擇另外一條路走-求生淨土,跟著大家念佛,將身心的痛苦,轉移到念佛上來,這是另一種新生的開始,你先去,以後你的妻兒都會去…(這是一種方便開導)。可是他始終于表情上,呈現我不願死的傾訴。直到斷氣後的八個小時,雖然蓮友們助念不斷,但是于他的神情上,強烈的顯示出對世間所擁有的一切,不願意割舍的哭訴。那種難舍、難分,強烈留戀、執著生命的哀傷神情,無論任何人在場,均會感受到那種無常生命突然崩潰的啓示,是那麼地無情、絕情,沒有絲毫商量的余地,就這樣奪走他短暫寶貴的生命…。結果死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由他妻子那兒得知,他經常回家探望他的妻兒。對這種生平不知淨土、不知念佛,對世間有強烈眷戀、貪執的人,如何能在極短的時間裏,疏導他于臨終時提起正念之心念佛呢?像這類生前沒有宗教信仰,而家屬之中有人信仰佛教,要求助念團開導患者念佛,但患者卻對世間貪戀不舍,不肯念佛的例子不少。因此若希望父母家人也能往生極樂世界,就必須在其生前,努力善用機緣,度化其學佛、念佛,在生先種念佛的善因,到了臨死前,再請助念團提攜念佛,如此才能收到助念的功效。當然近年來,亦有過臨終時瑞相顯現,往生淨土的實例,如慧律法師所著「淨土聖賢錄易解」(全六冊)及「慈雲雜志」過去刊登過的張遠功居士所譯「近代往生錄」,可資征信。

  (4)臨終念佛能生淨土與臨終念佛不能生淨土的原因何在?

  再看看「近年往生錄」的實例,確實有患者在臨終前一、兩年因爲善友開示淨土法門,勸其「精進念佛」不辍,而于臨命終時,在念佛聲中,見佛來迎,往生淨土。(如「陳老居士往生見聞錄」一書可資證明)(後續自明)。也有在臨終前半年,因爲善友爲其開示「淨土法門」,勸令念佛,而在臨命終時正念分明,一心念佛,見佛來迎,瑞相顯現往生淨土者,(此是近年實例,見紐約所發行的「美佛慧訊」)。爲什麼有人臨命終時念佛,能往生淨土?有人臨命終時念佛不能往生淨土?

  從「臨終助念」的經驗中可以證明:淨土經典所說的「臨終十念」能生淨土,不是「散心念佛」的「十聲念佛」,而是具有「信、願、行」具足的「十念正念」的念佛深義。(信:即是深信確實有清淨共業因緣合和的極樂世界的事相顯報存在。願:即是至誠懇切的發願求生淨土世界。行:即是經常念佛,臨終前成就一心不亂。此是下品下生的信、願、行的簡單釋意)。

  絕對沒有任何一部淨土經典直接說只要「臨終十念」就能往生淨土,在「臨終十念」的經文前,一定有其他「發心修行因緣」,才有後續「乃至十念」的經文出現。(後續自明)

  當知臨終十念「正念」念佛是果報顯現,生前「念佛至一心不亂」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修因。沒有生前「念佛至一心專注」的正確修因,何來臨終十念正念念佛的果報顯現?但是爲什麼有人念佛數十年,或者十余年…才能成就一心不亂?有人念佛數十年、十余年…,也不能成就一心不亂?有人念佛叁年、五年,甚至臨終前一年、半年,念佛精進,就能成就「一心不亂」?甚至有人于臨命終前七日精進念佛(如彌陀經所說),或者于臨命終時前叁日萬緣放下(後有實例),誦經、念佛不懈,一心求生淨土,延續至臨命終時十念成就,就能往生淨土?爲什麼?

  這牽涉到念佛者的宿世善根(包括發菩提心、修學戒、定、慧叁學,習學淨土法義,曾經是否有精進念佛過),與今世再熏習的佛法義理及念佛的知見問題、念佛的心態問題及對淨土法義的認識深淺問題,以及日常待人處世的心態問題,以及行、住、坐、臥間的心性修養問題,甚至身體強弱、生病、健康等問題,乃至日常煩惱問題,牽挂因素…凡此種種,皆有相輔相成的影響力!

  雖然觀無量壽佛經開示:下品下生-五逆十惡之人「臨終十念」能生淨土。但是在「臨終十念」的經文前,還有(前述經文),一定要「前述經文」成立,由善友開示佛法,再勸其念佛,令其宿世善根顯發,十念正念念佛現前,才能蒙佛接引,往生淨土,但是這是「特例中的特例」(後有詳解),億萬之人難得其一。可以對一般造惡者方便開示,卻不能用于常態的下品往生。正規的下品往生,應當以無量壽經等淨土諸經爲依據。(後續自明)。

  (5)在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在臨終有因緣念佛?

  我們絕對不能奢望,能夠用最短的時間念佛,就能達到最好的念佛效果。因爲那一位臨終前數日就能日夜念佛不斷,成就一心不亂的行者,很可能不是你,也不是我!爲什麼?

  因爲現代人中,有幾個人能夠壽終正寢,無疾而終?

  有幾個人能夠在臨命終時不被重病纏身,折磨而死?

  有幾個人在臨命終時,不會陷入昏沈中而死?

  有幾個人在臨命終時,不會不由自主的挂心家屬安危,家中事務,安心而死?

  有幾個人在臨命終時,能夠在對家人交待後事後,放心而死?

  有幾個人在臨命終時,不會在聽到夫妻、兒女、親人、朋友哭喊其名時,難舍其情?不執著親情、愛情、友情?能不憂郁而死?

  有幾個人在臨命終時,能夠在病苦纏身中,猶能做到心胸坦蕩而死?

  有幾個人在臨命終時,能夠在病苦現前時,猶能自知念佛,而不受病情影響?

  有幾個人在臨命終時,能夠逢遇善知識引導念佛而不受病苦所障?不受親友阻擾?不受自心挂念俗情影響?

  縱然死前身無病苦,然而有許多人今生所造善善惡惡的雜業,或者特別記憶的人、事、物,不論是善、是惡,皆會在臨命終前數日,或者死前數小時…或者數分鍾,像錄放影機(掃瞄機)一樣的在其「腦海中」重複播放,或者一掃而過,令其心念不能平靜,不由自主!或者令其心緒煩躁,或者恐懼,或者挂念,…或者傷感…或者貪慕…,或者瞋恨…,或者嫉妒…,不能安心而死!

  縱然死前身無病苦,但是「宿障現前」,或者今世業障現前,宿障交雜其中,不遇善知識開導,縱然逢遇善友度化,身旁有冤魂幹擾,不由自主,不能念佛,仍然在世俗煩惱中死去!

  總而言之,臨命終時,能夠身無病苦,逢遇善友開導,提攜念佛,不論是散心念佛,或者誠心念佛,無論有沒有往生淨土,已經難能可貴!令人贊歎!

  因爲「臨終縱然只是十聲念佛」,皆是稀有、難得,如人中芬陀利華!全世界人口中,千萬人中難得其一!

  再說一般蓮友助念,大都是斷氣後,才去助念,效果已差!縱然于斷氣前去助念,又大都爲病痛纏身,神志不清,或者昏迷不省人世,焉能念佛?

  所以臨終人只要能念佛,不論多少聲、多少句?仗此臨終「十聲念佛」,已經爲其未來世中種下「往生淨土」的修因,不可思議!

  (6)臨終十念是果報現前

  正因爲「臨終正念念佛」的果報難得,所以在生時種下正確的認真念佛修因,是非常重要的。更必須明白,依無量壽經與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古譯)說:正規的下品下生者的「臨終十念」是有其在生時依據「淨土正知見」的修因引導其精進念佛,才有「臨終十念」的果德産生。而且是不離下品上生者所學習「淨土正知見」的內容,只是下品上生者發心修學「淨土正知見的內容」比較深入,下品中生與下品下生修學淨土正知見及念佛的力用微薄許多,才會區分出下品上生、下品中生與下品下生。

  因爲「臨終十念」,是念佛者「正念」現前,談到「正念」,當然要追溯到下品下生者在生時修學「八正道」的問題,因爲「正念」是果,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是正念的「修因」。正定(念佛叁昧,更是延續正念念念間串連的「淨念成遍入定」而形成,見下冊「念佛叁昧願」)。「臨終十念」能去淨土,當知這「臨終十念」就已經具備了「…

《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廣釋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