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P2

  ..续本文上一页这就要追溯这位居士平素念佛的心态问题。原来这位居士虽然在表相上精进念佛,但是不明弥陀及净土意义,虽然念佛而经常操心家庭人事…,执着心重,散乱心不断,这便反应出现在一般莲友们念佛的心态;如此以散乱心念佛一辈子,怎能寄望临终不昏迷、不颠倒,产生具有信愿往生的十念清净之心呢?由这两个例子更加证明,经典所说的临终「十念念佛」,是建立在一个宿根深厚,平素经常发菩提心,广修福德资粮,以诚信之心处事,经常保持「一心不乱」之心念佛的净行者身上。如此念佛,才能使「净念念佛之心」相续不断,临终绝对逢遇善知识提携念佛,十念正念念佛之心现前,往生净土。

  (3)临终开示无效的原因

  我们看近代往生集或者近年于临终前,确实有过瑞相显现,往生净土的莲友,大多是在平常念佛时,虽然身处尘劳之中,却能一心向佛,对家庭、人事,提得起,放得下,不被俗事所转,累积坚固的「至诚念佛,求生西方」的净业资粮,而于临终前,预知时至,自动念佛,自在往生的。大体说来,一个平常对宗教没有信仰,对佛法、对净土、对弥陀没有概念的一般人士,单凭临终前开示几句话就能令他将今生所有对世间、家庭、妻儿…的牵挂与贪执完全放舍开来,念佛求往生,是非常不容易的(这类的例子笔者遇到过不少),除非他前世有大善根,但是这种人士万千人中难找一个。

  例如台北有一个男子,患了血癌,病情最严重的时候,住在台大医院,一天要花掉八万元的医治费。死的时候,才三十六岁。由于在人生壮年期死去,对家庭、事业、妻儿…,有非常强烈的执着与难舍之情。虽然在临终前一个月左右,有居士去为他开导净土法门,教他念佛,但是他极其不愿意死,不愿意就这样让病魔吞噬他的青春、他的事业、他的家庭、妻儿…,更遑论就此放下一切,「至诚念佛,求生净土」了。在死前的一两天,善缘可谓不错,有数位居士及出家众一直轮流守在他的身边,开导他念佛,让他明白:现在你的人生已经走到尽头,死亡就在你的面前,既然生命无可挽回,再留恋、执着也是无用,何不就此选择另外一条路走-求生净土,跟着大家念佛,将身心的痛苦,转移到念佛上来,这是另一种新生的开始,你先去,以后你的妻儿都会去…(这是一种方便开导)。可是他始终于表情上,呈现我不愿死的倾诉。直到断气后的八个小时,虽然莲友们助念不断,但是于他的神情上,强烈的显示出对世间所拥有的一切,不愿意割舍的哭诉。那种难舍、难分,强烈留恋、执着生命的哀伤神情,无论任何人在场,均会感受到那种无常生命突然崩溃的启示,是那么地无情、绝情,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就这样夺走他短暂宝贵的生命…。结果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他妻子那儿得知,他经常回家探望他的妻儿。对这种生平不知净土、不知念佛,对世间有强烈眷恋、贪执的人,如何能在极短的时间里,疏导他于临终时提起正念之心念佛呢?像这类生前没有宗教信仰,而家属之中有人信仰佛教,要求助念团开导患者念佛,但患者却对世间贪恋不舍,不肯念佛的例子不少。因此若希望父母家人也能往生极乐世界,就必须在其生前,努力善用机缘,度化其学佛、念佛,在生先种念佛的善因,到了临死前,再请助念团提携念佛,如此才能收到助念的功效。当然近年来,亦有过临终时瑞相显现,往生净土的实例,如慧律法师所着「净土圣贤录易解」(全六册)及「慈云杂志」过去刊登过的张远功居士所译「近代往生录」,可资征信。

  (4)临终念佛能生净土与临终念佛不能生净土的原因何在?

  再看看「近年往生录」的实例,确实有患者在临终前一、两年因为善友开示净土法门,劝其「精进念佛」不辍,而于临命终时,在念佛声中,见佛来迎,往生净土。(如「陈老居士往生见闻录」一书可资证明)(后续自明)。也有在临终前半年,因为善友为其开示「净土法门」,劝令念佛,而在临命终时正念分明,一心念佛,见佛来迎,瑞相显现往生净土者,(此是近年实例,见纽约所发行的「美佛慧讯」)。为什么有人临命终时念佛,能往生净土?有人临命终时念佛不能往生净土?

  从「临终助念」的经验中可以证明:净土经典所说的「临终十念」能生净土,不是「散心念佛」的「十声念佛」,而是具有「信、愿、行」具足的「十念正念」的念佛深义。(信:即是深信确实有清净共业因缘合和的极乐世界的事相显报存在。愿:即是至诚恳切的发愿求生净土世界。行:即是经常念佛,临终前成就一心不乱。此是下品下生的信、愿、行的简单释意)。

  绝对没有任何一部净土经典直接说只要「临终十念」就能往生净土,在「临终十念」的经文前,一定有其他「发心修行因缘」,才有后续「乃至十念」的经文出现。(后续自明)

  当知临终十念「正念」念佛是果报显现,生前「念佛至一心不乱」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修因。没有生前「念佛至一心专注」的正确修因,何来临终十念正念念佛的果报显现?但是为什么有人念佛数十年,或者十余年…才能成就一心不乱?有人念佛数十年、十余年…,也不能成就一心不乱?有人念佛三年、五年,甚至临终前一年、半年,念佛精进,就能成就「一心不乱」?甚至有人于临命终前七日精进念佛(如弥陀经所说),或者于临命终时前三日万缘放下(后有实例),诵经、念佛不懈,一心求生净土,延续至临命终时十念成就,就能往生净土?为什么?

  这牵涉到念佛者的宿世善根(包括发菩提心、修学戒、定、慧三学,习学净土法义,曾经是否有精进念佛过),与今世再熏习的佛法义理及念佛的知见问题、念佛的心态问题及对净土法义的认识深浅问题,以及日常待人处世的心态问题,以及行、住、坐、卧间的心性修养问题,甚至身体强弱、生病、健康等问题,乃至日常烦恼问题,牵挂因素…凡此种种,皆有相辅相成的影响力!

  虽然观无量寿佛经开示:下品下生-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十念」能生净土。但是在「临终十念」的经文前,还有(前述经文),一定要「前述经文」成立,由善友开示佛法,再劝其念佛,令其宿世善根显发,十念正念念佛现前,才能蒙佛接引,往生净土,但是这是「特例中的特例」(后有详解),亿万之人难得其一。可以对一般造恶者方便开示,却不能用于常态的下品往生。正规的下品往生,应当以无量寿经等净土诸经为依据。(后续自明)。

  (5)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我们绝对不能奢望,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念佛,就能达到最好的念佛效果。因为那一位临终前数日就能日夜念佛不断,成就一心不乱的行者,很可能不是你,也不是我!为什么?

  因为现代人中,有几个人能够寿终正寝,无疾而终?

  有几个人能够在临命终时不被重病缠身,折磨而死?

  有几个人在临命终时,不会陷入昏沉中而死?

  有几个人在临命终时,不会不由自主的挂心家属安危,家中事务,安心而死?

  有几个人在临命终时,能够在对家人交待后事后,放心而死?

  有几个人在临命终时,不会在听到夫妻、儿女、亲人、朋友哭喊其名时,难舍其情?不执着亲情、爱情、友情?能不忧郁而死?

  有几个人在临命终时,能够在病苦缠身中,犹能做到心胸坦荡而死?

  有几个人在临命终时,能够在病苦现前时,犹能自知念佛,而不受病情影响?

  有几个人在临命终时,能够逢遇善知识引导念佛而不受病苦所障?不受亲友阻扰?不受自心挂念俗情影响?

  纵然死前身无病苦,然而有许多人今生所造善善恶恶的杂业,或者特别记忆的人、事、物,不论是善、是恶,皆会在临命终前数日,或者死前数小时…或者数分钟,像录放影机(扫瞄机)一样的在其「脑海中」重复播放,或者一扫而过,令其心念不能平静,不由自主!或者令其心绪烦躁,或者恐惧,或者挂念,…或者伤感…或者贪慕…,或者瞋恨…,或者嫉妒…,不能安心而死!

  纵然死前身无病苦,但是「宿障现前」,或者今世业障现前,宿障交杂其中,不遇善知识开导,纵然逢遇善友度化,身旁有冤魂干扰,不由自主,不能念佛,仍然在世俗烦恼中死去!

  总而言之,临命终时,能够身无病苦,逢遇善友开导,提携念佛,不论是散心念佛,或者诚心念佛,无论有没有往生净土,已经难能可贵!令人赞叹!

  因为「临终纵然只是十声念佛」,皆是稀有、难得,如人中芬陀利华!全世界人口中,千万人中难得其一!

  再说一般莲友助念,大都是断气后,才去助念,效果已差!纵然于断气前去助念,又大都为病痛缠身,神志不清,或者昏迷不省人世,焉能念佛?

  所以临终人只要能念佛,不论多少声、多少句?仗此临终「十声念佛」,已经为其未来世中种下「往生净土」的修因,不可思议!

  (6)临终十念是果报现前

  正因为「临终正念念佛」的果报难得,所以在生时种下正确的认真念佛修因,是非常重要的。更必须明白,依无量寿经与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古译)说:正规的下品下生者的「临终十念」是有其在生时依据「净土正知见」的修因引导其精进念佛,才有「临终十念」的果德产生。而且是不离下品上生者所学习「净土正知见」的内容,只是下品上生者发心修学「净土正知见的内容」比较深入,下品中生与下品下生修学净土正知见及念佛的力用微薄许多,才会区分出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与下品下生。

  因为「临终十念」,是念佛者「正念」现前,谈到「正念」,当然要追溯到下品下生者在生时修学「八正道」的问题,因为「正念」是果,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是正念的「修因」。正定(念佛三昧,更是延续正念念念间串连的「净念成遍入定」而形成,见下册「念佛三昧愿」)。「临终十念」能去净土,当知这「临终十念」就已经具备了「…

《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