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較一般人糊裏糊塗的生,糊裏糊塗的死,那真是有天地懸遠的距離呢!
所以念佛的這一宗,自從東晉慧遠大師在江西廬山東林寺,結社念佛以來,當中經過了一千六百多年,綿綿不絕,至今猶在佛教界裏普遍流行,不是沒有道理的。
我再講個鹦鹉念佛的故事給大家聽聽:
宋朝淳熙年間,有麻成忠者,作客荊南,和一個壽普老和尚要好。有一天壽普老和尚來訪問他,彼此對談甚久。麻先生因到房間去拿東西,客廳的角落上,挂著一個鹦鹉鳥籠。鹦鹉原來是會說人話的,這時看主人不在,偷空向老和尚說:樊籠叁年,無由解脫,望師慈悲!老和尚說:小畜!誰叫你會說話的呢?鹦鹉似有所悟,不複作聲。麻先生自房間出來以後,老和尚勸他放去鹦鹉,讓他自由。及至老和尚回廟,被放的鹦鹉,忽飛到老和尚身邊啁啾致謝,老和尚對他說:你宜遠藏深林,免得再墮羅網。鹦鹉不去,似乎還要求教,老和尚教他念阿彌陀佛,于是飛去。八年以後,老和尚雲遊,至某山,一小兒前來拜謝說:過去在麻家作鹦鹉,今已生西鄉蕭家作男子矣。
廣東嶺南有位教書先生,養白鹦鹉,每早必誦觀音聖號、白衣咒。又能念歸去來辭、赤壁賦、以及李太白的詩。如果早課未完,你教它念詩文,它就不理你。有一天對教書先生說:我從西方來,還向西方去,說完了就垂頭斂翼而死。鳥猶如此,哪裏可以人而不如一只鳥呢!
各位聽衆!念佛法門,對于學佛者的修行方面,的確是最便利的一種方便,所以我們教主釋迦牟尼佛,不待任何人的請求,自動地,而且很鄭重底,召乎舍利弗,告訴他,這方便法門。因這法門實在值得宣傳,值得稱贊。所以阿彌陀經上說:
舍利弗!如我今者,贊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贊者稱贊,歎者感歎。不可思議者,前邊曾說過我見是利,現在更稱爲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以此利非尋常之利。由淺入深,當有叁重:一、念佛非無益之事,故說有利。二、此利非普通有相的利,故說是功德之利。叁、豈但是功德之利,而且是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我剛才不是說過嗎!這法門值得宣傳,值得稱贊。過去所說的,都是有關于修行方法的宣傳,以下就是稱揚贊歎的話。贊歎之中,有他方諸佛的贊歎,有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贊歎,這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承上文「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而贊歎的話。
假如有人問:爲什麼值得這樣稱揚贊歎呢?這可以綜合起來答複這一個問題:第一,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明,常常照耀著念佛的衆生。念佛的衆生,祇要能念得心佛打成一片,便能與他的光明,光光相接。即使你不能念到這樣的成績,而能每天十念念佛,臨命終時,都可以得到接引。那怕你念過一聲兩聲阿彌陀佛,或聽到念佛的聲音,都可以種一個成佛的正因。第二,由于阿彌陀佛的神變,這個極樂世界,水鳥樹林,皆能唱出叁十七道品的妙法,使極樂世界的衆生,聽到以後,常常念佛念法念僧。第叁,衣服飲食,受用自然。衆生各各皆具有種種相好,種種神變。第四,一得往生,即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永不退轉,一直到成佛。憑這幾點說來,可以說,極樂世界,所有的佛法不可思議。神通現化,不可思議。人能對于此法,確信不疑,當知是人,不可思議。所得的業報,亦不可思議。而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因果,皆不可思議。不可思者,不可以我們凡夫的心理來思量測度;不可議者,不可以我們凡夫的知識來討論。因爲是超越衆生的常情,而爲人天希有,曆劫難逢的修行方法。我們聽到這方法,應當悲喜交集:喜者,喜的我們幸而聽到;悲者,悲的是聽得太遲了。假使我們在過去生中,早已得聞此法,修行此法,不是早就生了西方,不致六道輪回,受這無謂的生死痛苦嗎?以下是他方諸佛贊歎此法。第一,東方佛贊。阿彌陀經上說:
東方亦有阿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
所以引諸佛稱贊的道理,因爲此淨土法門,乃千佛萬佛,無量諸佛之所異口同音而稱贊的。也就是請諸佛來一個證明,使衆生確信不疑。
以下的經文,計有六方。因東方于四時屬于春天,萬物生長,有智慧的意思,智慧爲學佛的引導,所以以東方爲首。
所列舉的佛名中:阿鞞者,譯成國語,是不動的意思。諸法皆有生滅去來的動相,唯有法身不動。阿鞞佛,證此法身,所以叫做不動佛,不爲生滅去來二邊所動故。
須彌相佛者,須彌是一個山名,譯成國語爲妙高。居四大洲之中,衆寶所成所以叫妙;出水有四萬二千由旬,入水有四萬二千由旬,高出衆山之上,所以叫高。忉利天在山的頂上,四王天在山的半腰。佛經上要形容某一法的高廣,往往皆用須彌山來做比喻。以下叁尊佛,皆以須彌山爲名,就是這個道理。須彌相者,這一位佛世尊的相好,百福所成,無不具足,所以如須彌山之妙;人天,二乘,諸大菩薩的相好,皆所不及,所以如須彌山之高。
大須彌佛者,佛世尊的德行,有如須彌山那樣的高廣。維摩經上說:名稱高遠,逾于須彌,那是更進一層說,佛世尊的德行,超過于須彌的高廣。
須彌光佛者,佛世尊的光明廣照,猶如須彌山那樣的能映蔽衆生。因爲須彌山爲衆寶所成,寶能發光。須彌山既高且大,所以將他比喻佛光之普照。
妙音佛者,這一位佛世尊的法音圓妙,說法能適合各個不同的衆生的根機。維摩經上也曾說過: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就是這個意思。彌陀經上又說: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者,因爲東方世界,當然不止這幾位佛世尊,以虛空無盡,世界無盡,所有的諸佛世尊,當然也是無盡。無法來形容這無盡,所以拿恒河沙來作個比喻。恒河是印度的一條大河流,河裏的泥沙,粒粒分明。釋迦世尊住的地方離恒河不遠,他要形容某一事物的無窮無盡,都是用恒河沙來作比喻。上面所列舉東方世界的幾尊佛,不過是代表罷了,其實是無窮無盡的。所以經上又說: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經上又說:
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
其國者,是東方恒河沙數諸佛各各所住在的國土。廣長舌相,這是諸佛世尊叁十二種相好之一。諸佛世尊,皆因多生多劫口業清淨,所以成佛以後,獲得廣畏舌相。左右爲廣,前後爲長。其廣長的尺度,能遍覆叁千大千世界。叁千大千世界者:一對日月,一個須彌山,一個四大部洲,下自阿鼻地獄,上至梵天,爲一小世界,也就是一個太陽系。數此小世界至一千,爲一中千世界。數此中千世界至一千,爲一大千世界。因爲經過了小千中千大千,所以稱爲叁千大千世界。一個叁千大千世界,內中包括了一百億個小世界,是一化身佛的教區。佛世尊的廣長舌相,放大開來能蓋覆叁千大千世界。意思就是說:東方諸佛,各各在他的本國,放出廣長而能遍覆叁千大千世界的舌相。展開這舌相做什麼呢?彌陀經又接著說:
說誠實言: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誠實言,就是真誠實在之言。阿彌陀經,本來是釋迦牟尼佛,稱贊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的。因此一部經,爲指導修行念佛法門的,故于一切衆生也有莫大的功德,所以爲一切諸佛之所保護,護念。
這就是東方諸佛,用廣長舌相,出誠實言,遍告叁千大千世界的衆生說:你們已得聖果或未得聖果的衆生,應當對于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這稱贊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而寪一切諸佛所護念的經,應當確信,不要疑惑。已得聖果的人,應當拿他來展轉勸化;未得聖果的人,應當依他所指示的方法去切實一修行。
各位聽衆!上期,對于六方諸佛稱贊,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這「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已經講完了東方諸佛。今天講到南方了。彌陀經上說: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
日月燈佛者,表佛世尊的大智慧光無所不照。
日就是太陽,太陽的光明雖大,祇能照耀白天。月亮的光明,祇能照了黑夜。是凡太陽,月亮的光明,所照不到的地方,則燈的光明,可以補其不足。連合了太陽光、月亮光、燈光,則不管是白天或是夜裏,都可以爲我們照樣的破除黑暗。而佛世尊的大智光明,橫互十方,豎通叁際,時時刻刻,都可以爲我們照徹心理上的黑暗。都如佛說的布施行,可以照破我們悭貪的黑暗;忍辱行,能照破我們的瞋恚黑暗;智慧行,能照破我們的愚癡黑暗。所以叫做日月燈佛。
名聞光佛者,這一位佛世尊的名譽,如光明一樣的四射,而且無遠不到。
愛好名利是我們人類的通病,有的時候爲求自己有名,反而把名譽鬧得一榻糊塗,我們看多麼可憐。學佛的人,應該埋頭苦幹,不求名聞。如金剛經上說:「滅度一切衆生,而無有一衆生實滅度者」。這雖然可說是一切衆生,本來是佛,度衆生的人,祇是一個作引導的教師。可是能做這一番工作的人,做了以後,能不自己以爲有功,這就是不求名聞的規範。可是實至名必歸,你能埋頭苦幹,好的名譽,自然會歸于你。江蘇省的江北,有一個儀征縣,儀征縣城有一座天甯寺,天甯寺裏有一位管理來往挂單僧人的職事僧,這職事的名稱叫寮元。那地方偏僻得很,很少有人到天甯寺挂單,寮元師青菜豆腐飯吃了沒事做。他就每天挑一付擔子,到大街小巷,抱道路上的磚頭瓦片,和不知公德的人們,所拋棄的瓜果皮核,一一拾起,做清潔街道的工作。道路上的磚頭瓦片、瓜果皮核,以及其他的穢物是永遠拾不盡的,而寮元師的清除工作,也就跟著不肯停止。他這樣勤苦不息的做了數十年,于是城裏城外,大大小小的人,沒有不知道天甯寺寮元師的。及至年老以至于死後,全城的人都爲他歎惜,而覺得今後再不會有人來做這清除道路義務工作的清道夫了。這就是不求名而名自至的一個實證。諸佛世尊,都經過多生多劫度衆生的工作,所以成佛以後,他的名稱,如光的速度一樣,能遍布到十方世界,…
《佛說阿彌陀經講話(南亭老和尚)》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