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我自幼至長因「觀音菩薩」慈悲引渡而念佛、學佛,出家…(蓮舍法師)

  我自幼至長因「觀音菩薩」慈悲引渡而念佛、學佛,出家…

  

  蓮舍法師

  

  1.我在兩叁歲時就會經常稱念觀音聖號

  

  2.從小觀音菩薩給予我的感應不曾間斷過

  

  3.我發願要隨觀音菩薩一樣的出家修行……

  

  4.觀音菩薩在夢中的多次開示

  

  5.我與一位王小姐做同樣的夢,在夢中見到許多病苦、殘缺之人來找我治病

  

  6.我因喉嚨痛,觀音菩薩對我的夢示

  

  7.我不敢違背父母之意所以沒有皈依

  

  8.菩薩在夢中方便爲我開導禮佛之因

  

  9.在夢中菩薩問我縱然是一只狗有沒有佛性?

  

  10.菩薩在夢中對我說:如果因緣未了,還是要去歡喜接受,如果無此因緣,也不必擔心,等待出家……

  

  11.我避過相親之事,這都是菩薩在暗中幫忙

  

  12.菩薩如何度我讀佛學院?

  

  13.菩薩在夢中指導我如何寫信讓父母同意我出家

  

  14.菩薩令父母完全接受我出家

  

  15.我與師公見面的因緣

  

  16.我與剃度恩師的因緣(待續)

  

  編者按:對于觀音菩薩的廣大靈感事迹,現在僅能在過去數十年間記載于「觀世音菩薩感應錄」的書籍中見證到,然而筆者認識的蓮舍法師,卻是自幼至長受到「觀音菩薩」慈悲引渡的最現實的特例。從蓮舍法師的身上印證到《普門品》中所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衆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應機而度) 」的經證。

  

   又如(普門品)所說: 「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曆劫不思議」的經證。

  

  誰說虔誠稱念觀音聖號沒有感應?

  

  而觀音菩薩的「相應力」,卻真真實實地出現在「宿世善根深厚者」的這位「蓮舍法師」身上。以下是「蓮舍法師」的自述……

  

  我的弘法特殊見聞錄 釋蓮舍

  

  (二)我自幼至長因「觀音菩薩」慈悲引渡而念佛、學佛,出家…

  

  1.我在兩叁歲時就會經常稱念觀音聖號

  

  我出生于金門縣烈嶼鄉西路村(俗稱小金門),記憶中大陸不定時就打幾發子彈過來,我們趕緊往家中的防空洞躲,可說生活在恐懼與不安之中。而母親在我會講話時,就教我念佛、菩薩聖號(阿彌陀佛菩薩摩诃薩及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並告訴我念佛會有佛菩薩保佑,才能平安。聽了母親的話,我深信不已,即隨時持念佛號,後來母親又教我念白衣大士神咒(當時小金門沒有正信佛教徒,都是一般民間多神信仰)。

  

  2.從小觀音菩薩給予我的感應不曾間斷過

  

  民國四十七年八二叁炮戰,子彈如雨,往日躲在自家的防空洞,此時已不夠牢固,所以父母就帶我們躲進政府建造的防空洞。父親、兄、姐常要冒著生命危險回家拿糧食及取水,然後在防空洞外的壕溝煮食,真是冒著生命危險在過日子,在防空洞中躲了一個多月,才在政府的安排下來到臺灣,到了臺灣正好是雙十國慶日。

  

  這段期間我很感恩偉大的軍人,冒著生命危險在槍林彈雨中搏命,他們只有一個信念—保衛國家。

  

  我因隨時稱念佛號,所以經常感覺到觀世音菩薩似真若夢的隨時在我們身邊保護著,才能在炮火中全家平安,我當時亦發願要學習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幫助一切苦難的衆生。

  

  3.我發願要隨觀音菩薩一樣的出家修行

  

   來臺後定居在成功嶺旁的學田村,小學就讀于旭光國校,大概在國小叁年級,學校遠足到彰化八卦山,正巧大佛內展示的花燈,內容是介紹觀世音菩薩的事迹,並且有觀世音菩薩傳記的漫畫,老師讓我們自由活動,我和另一位同學就去大佛內看觀世音菩薩傳記,內容介紹菩薩的一生,可惜我看書太慢了,集合時間快到了,還沒看完,幸好那位同學看完了,告訴我觀世音菩薩出家修行,終于修成正果,而廣度衆生。我也在心中告訴自己,將來要出家修行,這種想法,我始終不敢讓家人知道,擔心會有障礙,所以我就更認真持念十九字觀音聖號,祈求菩薩幫助能順利完成心願。

  

  4.觀音菩薩在夢中的多次開示

  

  以下幾則是菩薩慈悲在夢中的開導:

  

  (1)菩薩在夢中用「四攝法」給予我的啓示

  

  大概在我九歲的時候,有一天我看小妹(約二歲)做的不對,上前糾正,小妹卻哭著告訴母親我欺侮她,母親叫我過去罵,我一向很乖從沒被罵過,又認爲自己沒做錯,所以很難過、很委屈,爲什麼一向很明理的母親,這次事情沒弄清楚,只說我讓妹妹哭就是不對。

  

  我每晚都會持念觀音聖號後才睡覺,這天念聖號時,告訴菩薩白天發生的事情,睡著後,夢中看見空中有一條天繩在飛,後面跟著孫悟空,我即問:「那條天繩是做什麼用的?」

  

  孫悟空回答:「觀世音菩薩派我來抓你回去管教的。」

  

  我聽了更難過,連最尊敬的菩薩也說我不對,我無法接受,于是就跑給天繩及孫悟空追,奇怪!孫悟空怎麼都無法抓到我,後來我看到空中天門開啓,觀世音菩薩緩緩而下,來到我的面前,菩薩很慈祥的問我: 「你和小妹誰比較乖、比較懂事?」

  

  我回答: 「是我」。

  

  菩薩又問:「你跟妹妹誰讓母親費心較多?」

  

  我回答:「妹妹」。

  

  菩薩又問:「你是不是應該幫助母親教妹妹?」

  

  我回答:「我就是想幫母親教妹妹」。

  

  菩薩又問:「你想教她,卻讓她哭,是不是你的方法有錯誤?」

  

  我當下明白錯在那裏,即刻跪在菩薩面前忏悔,原來我真的錯了,也錯怪了母親,感恩菩薩即時糾正。

  

  菩薩很慈悲的牽我起來,並說:「你了解了,就不用再帶回去教導。」

  

  後來我要糾正別人時,一定要先肯定對方的優點,再讓對方認同我是要幫助他,否則還會結下惡緣。學佛以後才知道菩薩教的是四攝法,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

  

  什麼是「四攝法」?

  

  1.布施攝:用財施、法施、無畏施,使雙方情誼逐漸深厚,而達到我度化對方的目的。

  

   2.愛語攝:以溫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令其生歡喜心,而願與我接近,而達度化的目的。

  

   3.利行攝:以身、口、意起善行,利益一切衆生,因而生親愛心,感化衆生共修佛道。

  

   4.同事攝: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在契機契緣的情況 下,而度化之。

  

   菩薩濟度衆生,必須先行此四攝法,而使衆生愛我、敬我、信我,然後方能聽我勸導,修行佛道。

  

  (2)我在百貨部工作時每天被員工挨罵,我請求菩薩示夢

  

  甲、我不解爲何會被團體員工責罵?

  

  來臺後,全靠父親一人修理鍾表,賺錢來維持家計,由于兄弟姊妹衆多,每到注冊時,就見母親拿金飾出來變賣,我看了很擔心,那一天母親的金飾賣完了,別說升學,可能生活都要成問題,因此我自願放棄可以升學的機會,還利用暑假幫成功嶺的叔叔伯伯打毛衣,賺點工資,小學五年級的暑假,我又離開家到臺中縣竹子坑第四中心(營區)的福利社水果部工作,從早上班開始切水果一盤一盤排好,阿兵哥一下課很快就賣完了,而飲料、汽水,不是像現在有箱子裝,而是用繩子十二瓶捆在一起,阿兵哥上課,就要趕快把桌上收拾幹淨、洗盤子,再趕快切水果,如此重複的工作到晚上九點才下班,真的很累,兩個月暑假打工結束,福利社的社長對我說:你表現的不錯,畢業後歡迎再回到這兒工作。

  

  我說:不要! 水果部太辛苦了。

  

  社長又問:那個部門你才要來?

  

  我說:百貨部跟文具部都可以。

  

  小學畢業,即在家中幫人打毛衣及做手工藝品,過了一年(14歲),我接到社長的通知,百貨部有缺,要我幾號去上班,我依約前往。社長帶我到百貨部介紹認識負責的 劉先生,並將一位小姐從百貨部叫到水果部,社長 向劉先生交代清楚後,就告訴我,他要到別的部隊受訓兩個月,我有何問題可找辦公室的會 計陳先生,並介紹我與 陳先生認識。

  

  社長離開後,福利社的員工很團結的圍在百貨部罵我,說我不要臉占了人家的位置,我默默地不敢回話,內心想著,社長如果要我來此工作,可以隨時將別人調走,何須等一年多才通知叫我來上班。如果我沒占了別人的位置,我又親眼見社長將百貨部的小姐叫到水果部,這是怎麼一回事?我不想太多,等社長回來就明白了。所以任由大家每天罵我好幾回,也不敢找 陳先生幫忙。

  

  百貨部與文具部合並在一起,這個部門工作很輕松。阿兵哥下課忙一下,上課就沒事,架上有不少的書,我會拿下來看。

  

  乙、菩薩在夢中又再次對我開導

  

  有一天,我看了一本書裏面寫著: 「忍耐是有限度的,超過了限度即是弱者。」看了這句話,我又開始思考,他們罵我幾天了,我該如何反應才對呢?于是決定晚上念佛時再請示菩薩; 將我這幾天被罵的事情,及見到書中的這句格言禀告菩薩,請求指示我如何處理?觀音菩薩在夢中出現,我將想問的事情又重複一遍。

  

  菩薩問我: 「忍耐的限度以何爲標准?」

  

  我答: : 「每天那麼多人圍在百貨部,你一句我一句的罵得我很無助、很難過,心很痛。我一句也不敢回,看起來真的像個弱者。」

  

  菩薩又問:「你一直想學我,你想不想知道這件事如果發生在我身上,我會如何處理?」

  

  我答: 「對!對!很想知道這件事情如果發生在您身上,您如何處理?」

  

  菩薩說: 「又沒受傷,只是罵而已,轉個念就好了。」

  

  我說: 「有受傷,我心很痛。」

  

  菩薩說: 「你把心痛的地…

《我自幼至長因「觀音菩薩」慈悲引渡而念佛、學佛,出家…(蓮舍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