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樣。這都是以自我爲中心,彼此之間不能相容,這就是輪回啊。
無論法師也好,無論居士也好,都有這個病,法師要是沒這個病就成佛了。你要沒這個病,你也成佛了。所以以自我爲中心,這是根本的病啊。前五識和第六識在面對境界時,會産生種種的執著,前五識看見佛像歡喜了,看見你不喜歡看的人煩惱了,前五識靠第六識所産生的一個結果,于是你産生了種種的執著,于是根源就在第七識。所以我們消滅第七識,而消滅不是把它幹掉,自殺,幹掉還是我執啊,那是我執的另一種轉換形式,存在形式,還是不行。自殺了我執還在,你脫離不了。它的作用是從哪裏來的?而且第七識有四根本煩惱跟著它,跟著你的第七識,于是你怎麼樣啊,我慢,我了不起,我比別人強啊,我聽法師講經了,我聽的比他多,我比他念佛念的多,我比他走路走的多,你看我歸依證比他多。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啊,有我慢,我了不起,偷偷地說,你看誰給我傳法了,誰給我印心了,故事都挺多的,我慢我了不起啊。接下來,我愛,我喜歡這個東西,然後你就住在這個東西上面,你又上當了。我愛,都是我啊,就是我,沒有這個我,就不會壞事,有我就麻煩了,所以我愛,不是別人愛它,是我愛它,爲什麼愛它?我跟它有緣啊,我就跟它有緣,那緣是借口,事實上你就住在裏面了,是一種錯覺。但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然後你就愛,然後你就鑽牛角尖,然後你就煩惱痛苦,這是我愛。
我見,我以爲是這樣,我認爲是那樣的,我認爲是怎麼怎麼樣的,都是錯誤的。包括我們今天認爲的淨土法門是最好的。包括我今天認爲佛法的生命是最好的,這也是我見。因爲我們往往覺的心裏不夠安全,因爲身邊沒有什麼人陪伴,想拉幾個增加一種安全感。請問,這個是不是我執?我執啊。是因爲你希望大家都跟你學,而你還沒有受益,這裏面體現的問題就是我執。就是我見,我認爲是這樣的,你認爲是那樣的,跟佛法沒關系,所以我們說,那個佛字是個人,只要是人都可以來學,但你不能是人的思維你才能成佛。所以你在向別人推銷佛法理念的同時,是不是帶著我執啊,帶著我見啊,帶著!所以你要改變。我曾經坐火車的時候,我一路上一句話都不講,那法師你也不慈悲啊,沒事我瞎講啥?法師一上車,就把你拉過來,我給你講法,你不聽就白活了。那是瞎撤,人家膩死你了。他問我就講幾句了,不問拉倒。很多人不感興趣,讓我算卦,對這個感興趣,我說不會。不會算卦沒本事,沒本事就沒本事吧。你說法師爲了顯示本事說我會算,瞎算,你不是讓佛教走進誤區了嗎?那不行。他不感興趣,不能給,感興趣的,就跟他說說,我也自在。要不我說了半天也累,法師你講的啥,那我也很尴尬。弄了半天我一廂情願,得兩廂情願,你願意聽,我願意講,這才有用啊。我願意講,你不愛聽,那不行。你願意聽,我不愛講,也不行。兩廂情願,還是緣分聚足。我見,我們大家都有,這是第叁個。
我癡,我癡什麼,貪嗔癡慢疑嘛,不正見嘛,我自己看不透,看不明白事理,我什麼都不懂,一個居士到我屋裏,他是好人,真是好人啊,到我屋裏的都是上級機關的、宗教局的領導,然後我們的居士說啥:老居士你好啊。管人叫老居士,還好人家有點心量,要是換一般人急了,會告訴你我不是佛教徒。我就擔心你讓人煩,這也不行啊。他們不是老居士,他們是領導,所以你不要管人家叫老居士。那就是有點我癡了。他認爲寺院了,都是老居士。管他老的小的,都讓你信佛,全給你戴這頂帽子。不行,人家是什麼就給人家戴什麼帽子,你別好心,總說我覺得吃素好,吃肉有毒,吃肉身體不好,弄得人家跳了起來,該信就信你的,管我幹什麼?還是你不平衡,所以這裏面我癡,我就犯傻。
一個居士給我打電話,法師,我們這裏有個師父給他看了,犯什麼東西,最後說要花九百九十元,給他破一破,法師你說他犯嗎?我說不犯,那他犯啥?我說他犯傻。可不是就這麼回事嘛。你自己不改變自己,老讓別人拿個小旗晃悠,然後你就跟跑,你說你犯不犯傻?學佛嘛,是最有智慧的人,應該變成最有智慧的人,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變成有智慧的人。把根本煩惱給他轉化了,什麼我慢,我見,我愛,我癡啊,都消融,都化解,都改變了,那你不就是沒有了嗎?轉成第七識,成爲平等性。平等啊,我和你一樣。沒有我,不就平等自在了,我執轉化了,變成智慧了,不一樣的。
所以要改變,改變當然很難。它的作用從什麼地方來的呢?有情生命如何從前生到今生?我說怎麼從前生跑到今生來了啊?所以很多人很關心前生,尤其是因果的故事,這是很多佛教徒執著的,高度執著的,要知道我是什麼變的,我說你甭關心你原來,你現在已經是人了,你別再考慮原先當牛做馬了,現在是人,你考慮過去幹什麼?我們珍惜現在的緣不好嗎?佛緣,非常好,非常非常好,你爲什麼不珍惜現在呢?老是計較過去,不要再計較了,過去已經過去,亡者以依依,已經過去了。所以今生到來生的不斷輪回,前生到今生,今生到來生,是怎麼輪回的呢?我們又如何把昨天學的生命的經驗牢牢記住,而且越到老,你記得越清楚。所以一個加拿大醫生把一位老人的腦殼打開,一個儀器碰到一個敏感的神經,這個人就唱起兒時的兒歌了。請問這是爲什麼?種子的潛意識嘛。
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識沒有辦法完成,所以以自我爲中心,然後生命的流轉過程,從前生到今生,從今生到來生,我們必須把這些經驗牢牢記住的。那是什麼,阿賴耶識,種子識,我們輪回就是這麼來的。它不計較好啊壞啊,它什麼都要,就是讓眼耳鼻舌身意在第七識的作用下,都收繳。我都搜集,儲藏了大堆的種子,錄像帶攝像帶,都在那放著。其實就是這樣的,這是具有種子觀儲存的功能,顯然不是身體部分能承擔的。你說大腦嗎?不可能的。大腦的細胞新陳代謝,一會兒生,一會兒死,一會兒死,一會兒生,一直都這樣,你說它有儲存功能?沒有。它只是一個輔助的條件,因緣。即使你的胳膊斷了,你的耳朵沒了,怎麼樣啊?也不會影響我們回憶過去的經驗,也不會影響啊。耳朵斷了,我的耳朵爲什麼斷了?胳膊斷了,爲什麼斷了,不會影響的。你會記憶力非常好,也不可能有我們的腦神經細胞來承當。腦神經細胞是生生滅滅的,因爲他們是在不斷的生滅變化過程之中,他們在無常,都無常,應該隨著生死沒有了。應該是這樣的,所以他們不能承當這樣的責任,這個使命。
小時候的經曆應該早就忘掉,可年齡越大,印象越深刻。所以老年人往往經常的回憶過去,年輕人經常憧憬未來。將來不可知,于是他對將來充滿了很多憧憬啊,幻想啊,甚至不切實際。老年人來日不多了,回憶過去,聊以自慰,而且過去非常的清晰,非常的深刻。是這樣的。對于雙胞胎而言,雙胞胎差不多,幾乎都是同時出來的,然後長的也差不多,個頭一樣,幾乎你看不出來哪個是老大,哪個是老二,但是個性不同?有的特別溫順,有的特別激烈,往往不一樣,不會完全一樣的。所以應該還有一種心識來承當這些功能。現實中我們往往會有靈光乍現的感覺,突然間靈感上來了。你要捕捉能記下來,你自己都被感動了,爲什麼?那是你儲存的種子。靈感來了,一個好主意馬上上來了,那說明你生命中原本擁有這些功能。靈感啊,突然間靈感現前,小時候生活的經驗,會跑出來,突然間跑出來,或睡夢中夢到未來將發生的事情,一些生命中未來有預感。我將來會印證這種預感是正確的。有時候會啊,或是意識到生命過程中,所沒有的經驗現象。做夢從來也沒經曆過,這個夢非常的怪,你自己也會覺得很新鮮。所以你一直在好奇,想要打破這種好奇的狀態中,然後就來探索到底爲什麼?依佛教而言,有因必有果,做夢有靈感,你做夢啊,有靈感啊,有感應啊,討厭某人啊,討厭某事啊,一定是有原因的,不會是沒有原因的。所以很多人瞎支招,說王某啊,你要倒黴了,那你不就害怕了嗎?所以你要有災了,你更懵了。你家要死人,你更傻了,所以很多時候,你要了解佛教的第八阿賴耶識,你就不再問別人了。你就問你自己了,你就會覺得很釋然,很坦然,正常,那有什麼奇怪的。
而這些原因是怎麼保存下來的呢?就是有原因怎麼保存下來的啊?又是怎麼從過去影響到現在的呢?現在又如何影響到未來呢?這都是我們非常關系的問題。對此,佛法與腦神經科學家有不同的看法,曾經有本書說《意識的歧路》,就是岔路,你走這,他走那了。不同的路,對意識的看法不一樣的。所以怎麼樣呢?記錄佛法與科學的生活,記錄了佛法與科學的對話,佛法是怎麼認爲的,科學是怎麼認爲的,所以有人說,佛法是哲學,不是的。哲學僅僅是種看法,沒有實踐。有人說佛法是科學的,不是的,科學永遠不完美,永遠在發展,佛法就是這樣。所以說佛法與科學的對話代表佛法的是高僧,高僧把佛法的理念表達出來,代表科學的有美國心裏醫師,也就是所謂的心理醫生。腦神經科學家,精神治療師,也是心理醫生,物理學家和化學家,他們進行了五天的交流。五天的時間探討,他們探討的結果自然科學家和醫學家都是站在唯物論的角度認識生命,就事論事,唯物論就是物質存在,第一性,物質存在第一性。即死亡等現象,他們認爲我們之所以有認識的作用以及會有興趣,有認識的作用,我能認識張叁,我能認識李四,而且我非常願意認識張叁,非常願意認識李四,而且我堅持這個認識,什麼原因?那麼這樣的一種現象,都裏不開腦神經細胞。他們認爲是腦神經細胞在起作用,你所有的靈感啊,所有的討厭啊,歡喜啊,都是腦神經細胞在起作用,這是物質啊。腦神經細胞有物質的現象。那麼這種物質現象決定著你討厭或者你願意或者你堅持,或者你喜歡。他們把生命現象,宇宙的來源,都歸到唯物論,就是物質…
《佛法的生命觀 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