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的生命观 五▪P2

  ..续本文上一页样。这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彼此之间不能相容,这就是轮回啊。

  无论法师也好,无论居士也好,都有这个病,法师要是没这个病就成佛了。你要没这个病,你也成佛了。所以以自我为中心,这是根本的病啊。前五识和第六识在面对境界时,会产生种种的执着,前五识看见佛像欢喜了,看见你不喜欢看的人烦恼了,前五识靠第六识所产生的一个结果,于是你产生了种种的执着,于是根源就在第七识。所以我们消灭第七识,而消灭不是把它干掉,自杀,干掉还是我执啊,那是我执的另一种转换形式,存在形式,还是不行。自杀了我执还在,你脱离不了。它的作用是从哪里来的?而且第七识有四根本烦恼跟着它,跟着你的第七识,于是你怎么样啊,我慢,我了不起,我比别人强啊,我听法师讲经了,我听的比他多,我比他念佛念的多,我比他走路走的多,你看我归依证比他多。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啊,有我慢,我了不起,偷偷地说,你看谁给我传法了,谁给我印心了,故事都挺多的,我慢我了不起啊。接下来,我爱,我喜欢这个东西,然后你就住在这个东西上面,你又上当了。我爱,都是我啊,就是我,没有这个我,就不会坏事,有我就麻烦了,所以我爱,不是别人爱它,是我爱它,为什么爱它?我跟它有缘啊,我就跟它有缘,那缘是借口,事实上你就住在里面了,是一种错觉。但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然后你就爱,然后你就钻牛角尖,然后你就烦恼痛苦,这是我爱。

  我见,我以为是这样,我认为是那样的,我认为是怎么怎么样的,都是错误的。包括我们今天认为的净土法门是最好的。包括我今天认为佛法的生命是最好的,这也是我见。因为我们往往觉的心里不够安全,因为身边没有什么人陪伴,想拉几个增加一种安全感。请问,这个是不是我执?我执啊。是因为你希望大家都跟你学,而你还没有受益,这里面体现的问题就是我执。就是我见,我认为是这样的,你认为是那样的,跟佛法没关系,所以我们说,那个佛字是个人,只要是人都可以来学,但你不能是人的思维你才能成佛。所以你在向别人推销佛法理念的同时,是不是带着我执啊,带着我见啊,带着!所以你要改变。我曾经坐火车的时候,我一路上一句话都不讲,那法师你也不慈悲啊,没事我瞎讲啥?法师一上车,就把你拉过来,我给你讲法,你不听就白活了。那是瞎撤,人家腻死你了。他问我就讲几句了,不问拉倒。很多人不感兴趣,让我算卦,对这个感兴趣,我说不会。不会算卦没本事,没本事就没本事吧。你说法师为了显示本事说我会算,瞎算,你不是让佛教走进误区了吗?那不行。他不感兴趣,不能给,感兴趣的,就跟他说说,我也自在。要不我说了半天也累,法师你讲的啥,那我也很尴尬。弄了半天我一厢情愿,得两厢情愿,你愿意听,我愿意讲,这才有用啊。我愿意讲,你不爱听,那不行。你愿意听,我不爱讲,也不行。两厢情愿,还是缘分聚足。我见,我们大家都有,这是第三个。

  我痴,我痴什么,贪嗔痴慢疑嘛,不正见嘛,我自己看不透,看不明白事理,我什么都不懂,一个居士到我屋里,他是好人,真是好人啊,到我屋里的都是上级机关的、宗教局的领导,然后我们的居士说啥:老居士你好啊。管人叫老居士,还好人家有点心量,要是换一般人急了,会告诉你我不是佛教徒。我就担心你让人烦,这也不行啊。他们不是老居士,他们是领导,所以你不要管人家叫老居士。那就是有点我痴了。他认为寺院了,都是老居士。管他老的小的,都让你信佛,全给你戴这顶帽子。不行,人家是什么就给人家戴什么帽子,你别好心,总说我觉得吃素好,吃肉有毒,吃肉身体不好,弄得人家跳了起来,该信就信你的,管我干什么?还是你不平衡,所以这里面我痴,我就犯傻。

  一个居士给我打电话,法师,我们这里有个师父给他看了,犯什么东西,最后说要花九百九十元,给他破一破,法师你说他犯吗?我说不犯,那他犯啥?我说他犯傻。可不是就这么回事嘛。你自己不改变自己,老让别人拿个小旗晃悠,然后你就跟跑,你说你犯不犯傻?学佛嘛,是最有智慧的人,应该变成最有智慧的人,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变成有智慧的人。把根本烦恼给他转化了,什么我慢,我见,我爱,我痴啊,都消融,都化解,都改变了,那你不就是没有了吗?转成第七识,成为平等性。平等啊,我和你一样。没有我,不就平等自在了,我执转化了,变成智慧了,不一样的。

  所以要改变,改变当然很难。它的作用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有情生命如何从前生到今生?我说怎么从前生跑到今生来了啊?所以很多人很关心前生,尤其是因果的故事,这是很多佛教徒执着的,高度执着的,要知道我是什么变的,我说你甭关心你原来,你现在已经是人了,你别再考虑原先当牛做马了,现在是人,你考虑过去干什么?我们珍惜现在的缘不好吗?佛缘,非常好,非常非常好,你为什么不珍惜现在呢?老是计较过去,不要再计较了,过去已经过去,亡者以依依,已经过去了。所以今生到来生的不断轮回,前生到今生,今生到来生,是怎么轮回的呢?我们又如何把昨天学的生命的经验牢牢记住,而且越到老,你记得越清楚。所以一个加拿大医生把一位老人的脑壳打开,一个仪器碰到一个敏感的神经,这个人就唱起儿时的儿歌了。请问这是为什么?种子的潜意识嘛。

  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识没有办法完成,所以以自我为中心,然后生命的流转过程,从前生到今生,从今生到来生,我们必须把这些经验牢牢记住的。那是什么,阿赖耶识,种子识,我们轮回就是这么来的。它不计较好啊坏啊,它什么都要,就是让眼耳鼻舌身意在第七识的作用下,都收缴。我都搜集,储藏了大堆的种子,录像带摄像带,都在那放着。其实就是这样的,这是具有种子观储存的功能,显然不是身体部分能承担的。你说大脑吗?不可能的。大脑的细胞新陈代谢,一会儿生,一会儿死,一会儿死,一会儿生,一直都这样,你说它有储存功能?没有。它只是一个辅助的条件,因缘。即使你的胳膊断了,你的耳朵没了,怎么样啊?也不会影响我们回忆过去的经验,也不会影响啊。耳朵断了,我的耳朵为什么断了?胳膊断了,为什么断了,不会影响的。你会记忆力非常好,也不可能有我们的脑神经细胞来承当。脑神经细胞是生生灭灭的,因为他们是在不断的生灭变化过程之中,他们在无常,都无常,应该随着生死没有了。应该是这样的,所以他们不能承当这样的责任,这个使命。

  小时候的经历应该早就忘掉,可年龄越大,印象越深刻。所以老年人往往经常的回忆过去,年轻人经常憧憬未来。将来不可知,于是他对将来充满了很多憧憬啊,幻想啊,甚至不切实际。老年人来日不多了,回忆过去,聊以自慰,而且过去非常的清晰,非常的深刻。是这样的。对于双胞胎而言,双胞胎差不多,几乎都是同时出来的,然后长的也差不多,个头一样,几乎你看不出来哪个是老大,哪个是老二,但是个性不同?有的特别温顺,有的特别激烈,往往不一样,不会完全一样的。所以应该还有一种心识来承当这些功能。现实中我们往往会有灵光乍现的感觉,突然间灵感上来了。你要捕捉能记下来,你自己都被感动了,为什么?那是你储存的种子。灵感来了,一个好主意马上上来了,那说明你生命中原本拥有这些功能。灵感啊,突然间灵感现前,小时候生活的经验,会跑出来,突然间跑出来,或睡梦中梦到未来将发生的事情,一些生命中未来有预感。我将来会印证这种预感是正确的。有时候会啊,或是意识到生命过程中,所没有的经验现象。做梦从来也没经历过,这个梦非常的怪,你自己也会觉得很新鲜。所以你一直在好奇,想要打破这种好奇的状态中,然后就来探索到底为什么?依佛教而言,有因必有果,做梦有灵感,你做梦啊,有灵感啊,有感应啊,讨厌某人啊,讨厌某事啊,一定是有原因的,不会是没有原因的。所以很多人瞎支招,说王某啊,你要倒霉了,那你不就害怕了吗?所以你要有灾了,你更懵了。你家要死人,你更傻了,所以很多时候,你要了解佛教的第八阿赖耶识,你就不再问别人了。你就问你自己了,你就会觉得很释然,很坦然,正常,那有什么奇怪的。

  而这些原因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呢?就是有原因怎么保存下来的啊?又是怎么从过去影响到现在的呢?现在又如何影响到未来呢?这都是我们非常关系的问题。对此,佛法与脑神经科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曾经有本书说《意识的歧路》,就是岔路,你走这,他走那了。不同的路,对意识的看法不一样的。所以怎么样呢?记录佛法与科学的生活,记录了佛法与科学的对话,佛法是怎么认为的,科学是怎么认为的,所以有人说,佛法是哲学,不是的。哲学仅仅是种看法,没有实践。有人说佛法是科学的,不是的,科学永远不完美,永远在发展,佛法就是这样。所以说佛法与科学的对话代表佛法的是高僧,高僧把佛法的理念表达出来,代表科学的有美国心里医师,也就是所谓的心理医生。脑神经科学家,精神治疗师,也是心理医生,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他们进行了五天的交流。五天的时间探讨,他们探讨的结果自然科学家和医学家都是站在唯物论的角度认识生命,就事论事,唯物论就是物质存在,第一性,物质存在第一性。即死亡等现象,他们认为我们之所以有认识的作用以及会有兴趣,有认识的作用,我能认识张三,我能认识李四,而且我非常愿意认识张三,非常愿意认识李四,而且我坚持这个认识,什么原因?那么这样的一种现象,都里不开脑神经细胞。他们认为是脑神经细胞在起作用,你所有的灵感啊,所有的讨厌啊,欢喜啊,都是脑神经细胞在起作用,这是物质啊。脑神经细胞有物质的现象。那么这种物质现象决定着你讨厌或者你愿意或者你坚持,或者你喜欢。他们把生命现象,宇宙的来源,都归到唯物论,就是物质…

《佛法的生命观 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