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腳跟著地 雙溪聖南寺禅修開示▪P3

  ..續本文上一頁要想:「是誰?就是我啊!」或者說:「是誰?不是說『無我』嗎?你還問是誰?」以落入有無,都不是究竟的佛法!

  

  各位也許還是繼續用數息法或念佛法,但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起心動念者是誰?」這個問題我還不清楚,這個問題我必要處理。

  

  

  

  大願心 十一月九日 早齋

  

  前面已講了很多心,現在再講一個,讓大家心花朵朵開。今天講的是大願心,不過這不是地藏菩薩的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今天講的,主要是就個人的修行──尤其就參禅法門而談。

  

  此可分成兩個層次:第一是要鑽入疑團裏的願心。昨天已給一個話頭,讓大家去參。然有許多人最初會覺得:「這算哪門子的問題?」以感覺不到這問題跟自己有何相幹,于是裝模作樣參一參,覺得不好玩,便要放棄了。除非你能先鼓起大願心:我一定要參進去、鑽進去。

  

  這我們可用世間現象作比喻:就像年青人追求異性朋友一般,最初你雖覺得那個人不錯,可是你去找她時,她很跩,一點也不甩你,既不跟你說話,也不多看你一眼。如果這時你想:「有什麼了不起嘛!天下漂亮的女人多的是,我再去找一個。」結果再去找一個,卻也是一樣跩,不理你,因爲最初都是這樣開始的。然雖最初不相應,你卻要有信心與耐心,慢慢的想辦法去接近她;于是對方漸有反應了,眼睛稍亮了一點,嘴巴也微微笑的,你乃覺得有一點味道了,于是再努力、努力,終于可以兩個人牽手,到地毯的那一端去。

  

  參話頭也是一樣,最初我們覺得不相應,然你就要假戲真作,去參!參參參,感覺比較有味道了;再參!慢慢你終覺得這的確是個問題,且你也愈來愈急切的想知道這問題的答案。這樣再參!再參!最後,你就會整個卷到疑團裏去。所以大願心的第一個層次是:要想辦法鑽進去。

  

  第二部份:要跳出來。事實上,當你已鑽進問題的核心時,此時已沒有選擇的余地;因爲那時彌天漫地都是疑團,如禅宗常說「在黑漆桶裏面」。這時縱使會把頭撞破,你也要撞出來的,因爲已沒有選擇的余地。

  

  所以,既疑情已變成疑團,這時你一定會發願──其實不是刻意,而是很自然的─一定要把答案找出來。我們看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發願:「不成此道,誓不起座」,因爲那時他心中充滿疑情,便自然會有這樣的願心。而現在你發發看好了─不敢發,太可怕了;縱使假裝發一下,引磬還沒敲,就不安于座了,爲腿痛嗎?如真進入疑團裏!不要說腿痛,連腿在那裏都不知道哩!那還會有痛的覺受?所以,我們現在還是先練習把自己鑽進去,即使剛開始只是假戲真作,但慢慢的就能鑽進去了。

  

  

  

  長遠心 十一月九日 午齋

  

  今天再講一種心,稱爲「長遠心」。禅宗雖期于「無心」,但還是要先具備這麼多心,才能到達無心。

  

  這長遠心,主要是就參禅法門言,而不是講菩薩要經叁大阿僧祇劫的行菩薩道,才能成佛。在我主持的禅修活動中,每次要大家參禅,總會有幾個人,急急忙忙要告訴我答案。記得有一次,我考他們一個問題:衆生都在無明的夢中,故說的都是夢話,做的都是顛倒,這且不談!如已夢醒的人,則該說何等話?將做什麼事?

  

  口是心非

  

  題目說過之後,大家都很有興趣。有一位居士,大概找不到菩提樹吧!于是就尋到一棵大榕樹下,廢寢忘食,苦苦的想了又想。過一段時間後,他興匆匆地跑來告訴我:「我知道了!」「你知道什麼?」

  

  他說:「夢醒之後,就是以平常心,做平常事也!」

  

  我說:「你胡說八道!還在夢話連連!」

  

  他說:「怎麼說我胡說八道呢?平常心是道,這是馬祖道一說的,您平常上課不也都這麼說嗎?」

  

  我說:「你還是在胡說!」

  

  他賴著不走,我只好把他趕走了。

  

  各位,有誰知道,問題出在那裏?不知道!問題也者:口是心非!他的心太不平常了!他這樣急急忙忙欲告訴我答案,意味著什麼呢?希望我賞給他一個紅包?或者希望我趕快把他的名字貼上封神榜:某甲已經開悟了。故雖口裏講的是「平常心」,但心理卻太不平常了。

  

  各位,參禅不是要你找答案。要找個答案,豈不太容易了!叁藏十二部經到處都是答案。你隨便抓一個,搪塞一下,沒有人能說你是錯的,什麼放下啦、歇即菩提……這些祖師說多了,但問題在于:你是否真體驗到了?否則嘴裏講平常心,心裏卻很不平常,又有什麼用呢?故我再叁地提到,參禅不當用思考的方法,去尋找個答案來──我相信以各位的佛學基礎,要去找個比較切合、滿意的答案,絕對不成問題。但唯有透過真正的「參」和「悟」,才能有錐心的體驗。

  

  真疑實參

  

  我們常講「參禅」,禅!參的是什麼?參的是疑情!但「情」,有情緒、有情感、有情操。而真參禅的情不是情緒,以情緒很容易生起,但更容易消散。我們看有些人碰到一些傷心事,就像死了爹娘一般,嚎啕大哭。然在努力哭過一陣子後,看看時間到了,該演連續劇了;于是眼淚鼻涕擦一擦,趕快去也。我說的連續劇,不是電視中播的「阿信」或「新月格格」等,而是衆生在無始輪回中,經常演的戲。各位是不是每天都在演連續劇呢?看時間到已,該我上場了,就趕快去也。待演過之後,再回來哭一哭;而等哭過幾次後,就沒勁了,即使想哭也擠不出眼淚!然後就一直演下去,不知那時候才再回頭。

  

  「大事未明,如喪考妣。」這是禅宗經常用來激發禅和子用功的語句;但卻非鼓勵用情緒來參禅。所以不能一參禅,立刻捶足頓胸、呼天搶地,很急切地要把答案找出來。真參禅,要用情操;而情操是既深沈且耐久的。我們都知道,在父母亡故時,真正傷心的人未必掉淚。縱使掉淚,至少不會大哭。然而刻骨銘心的哀傷,雖看不出淚痕,卻持續得非常久。參禅時,要使真疑情慢慢的沈入;可用功得十分綿密,卻不可急切地要立刻得到答案,那是沒有用的。即使撿到了答案,那也是假的。

  

  所以,我們當去培養情操,而非來發泄情緒。因此目前你參禅的功課,主要是去「深深的鑽入」,而非「急急的跳出」。如已能深深的鑽進去,你不用擔心會跳不出來。但人往往一方面很賣力的鑽,一方面又急著跳出來,似這樣進進出出,根本不可能成爲氣候。

  

  所以不要急于這禅修,只剩兩天了,不行!一定要加緊拼命!當以「長遠心」:不管什麼時候找到答案,但我目前最重要的功課就是『如何把心慢慢穩穩的鑽入疑團裏』。

  

  

  

  修行偈 十一月十日 早齋

  

  在某次的禅修活動中,有人把我所教過的幾種方法,綜合作了一首打油詩;詞句雖不很雅,對句也不算工整,不過倒蠻能夠把我所講的內容,形容得很貼切。我先簡單念一下,然後再作說明:

   死抱棺材板,泄了才會通;

   慧劍斬群魔,參禅破虛空。

  『死抱棺材板』:這乃指守一的方法,不論是專心的數息、念佛,甚至用參話頭的方法,都需死死的抱住方法,緊抓著不放,這叫「死抱棺材板」。爲什麼如此說呢?這乃爲用了一個比喻:衆生在無邊的生死當中,就像掉入大海一般,前也茫茫,後也茫茫,正不知如何是好?然而在載浮載沈之際,卻突然抓到了一塊木板;他當然沒有選擇的余地,立刻緊緊地抓住這塊木板。當他正慶幸之余,結果低頭一看,竟是塊棺材板!這時他能放手嗎?當然不可能!縱使棺材板臭臭的,還沾有血迹,但你還是要緊緊的抱住它,因爲這是你唯一的生機。以此在用方法的當下,也是一樣,不要說這方法不太好玩,這方法似用不上力。這就像已掉入大海了,卻還要找到一根漂亮的木頭,才願意用,則早就淹死了。所以對于方法,你別無選擇的余地,只有一心一意、死抱住不放,一直到你爬上岸邊爲止。

  

  『泄了才會通』:有許多人常歎「心事有誰知?」,往往希望找到一些人一吐爲快!然這世界上人這麼多,爲什麼就沒有人願意讓他一吐爲快呢?滿肚子的辛酸、苦水、蛔蟲,你是一吐爲快,我卻是「叁十六計走爲上策」。于是因找不到人吐苦水,心裏更孤單、煩悶、郁卒,結果只是「惡性循環」而已!該怎麼辦呢?你是否大發慈悲,去讓他一吐爲快呢?

  

  我以爲最好的方法,就是買一瓶「通樂」,讓他通一通後,把它泄光。因爲這些人你讓他傾吐,他話更多;你去安慰他,他哭得更傷心,而問題卻未必能解決。反之你用罵的、用泄的,泄光了就沒事。我相信許多人都有這種經驗:肚子咕噜咕噜、七上八下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但到廁所裏去通一通,就沒事矣!

  

  所以,很多人都希望找法師幫他加持!而我都說:「如須泄氣,才來找我!」我們看現代人,大多是虛胖、浮腫、大頭病,你還要給他加持嗎?又現代人也喜歡吃補,但那是沒有用的;現代人最需要吃的,反而是泄藥,能把肚子裏,那些古古怪怪的東西泄出來,就輕松沒事矣!

  

  『慧劍斬群魔』:我們都在尋找一只智慧的寶劍,來斬滅群魔!但魔在那裏呢?這魔並不是天魔或鬼神魔,因他們還看不上你這初修學者。故真正的魔都是心魔,那天已經說過:沒有人能夠套牢你,除非你自己先放不下。故即使外魔雖有,但也因主人迷故,客得其便;如果主人能夠清楚作主,那一切外魔便與我們不相幹。

  

  而心魔主要是放不下,不管貪、瞋、卑、慢、疑等,可幻化出種種不同的形式。那要用怎樣的慧劍呢?只有一個字,就是「無」!在佛經裏多說:無常、無我!在中國禅宗裏也多用:無相、無念、無住。總之一切從「無」開頭的名相,非常的多。能在心魔現前時,很快提起這個「無」字寶劍,它就煥散了。衆生都因爲「…

《腳跟著地 雙溪聖南寺禅修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