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法─從健康到覺悟之路

  禅法─從健康到覺悟之路

  

  前言:

  

  祈願迎向更光明、更潔淨的彼岸;唯禅法,能成就也

  

  爲何用這樣的片頭當開場呢?因爲我們既希望生命能像日出一樣光明燦爛,也希望生命能像花朵一般潔白芬芳;但不要如蜜蜂般地忙碌不堪。日出的山頭是奇萊山,乃在我山居的正對面。這也是說:目前的世界,雖似越來越紊亂;但相信透過佛法、透過禅修,我們能迎向光明、潔淨、健康和覺悟的彼岸。

  

  開 題

  

  既可說是,從健康而邁向覺悟

  

  也可說是,因覺悟而更健康

  

  身安而道隆

  

  這題目「禅法─從健康到覺悟之路」是較通俗的說法。因爲一般人比較在意身體的健康。故從健康的基礎,再進一步求更高的覺悟。然而事實上,是否健康?非純粹生理的關系。很多時候乃跟情緒、心態、思想、觀念大有關系。故如思想偏端、情緒混亂,要想得到真正的健康也不可能。

  

  因此也可以反過來說:要透過覺悟,才能有健康的心理;而有了健康的心理,也才能有健康的身體。

  

  所以這題目「禅法─從健康到覺悟之路」,就一般人而言,即是以禅修,先打好健康的基礎,然後再進一步去求覺悟。這即是佛教常說的「身安而道隆」也。

  

  因禅修而健康

  

  講者健不健康呢?自實施全民健保以來,未曾赴診也

  

  在講正題之前,各位可能質疑:那你講者是否也健康呢?我無法提供「健康檢查」的報告,以證明我是否健康?但我還維持一項紀錄:自臺灣實施「全民健保」以來,我雖按時繳費,卻未曾赴診也。更嚴謹地說,乃自出家以來,就不曾因生病而去看醫生。我是民國73年剃度的,到現在已二十多年了。光從這紀錄,就夠羨慕人的。

  

  現在市面上,流行很多健康食品、健康偏方,今天吃這個,明天搞那個,忙得不亦樂乎;唯健康卻未有改善也。而這些對我而言,既視若無睹,也充耳不聞。因爲我既自覺得已夠健康了,而且更相信:靠禅坐,也就綽綽有余了。這是對講者是否健康的回應方式。

  

  從看病團到禅坐會─將省下的醫藥費,拿來供養叁寶,便綽綽有余也

  

  再講些例子:我最初到臺中教禅修時,發覺有些學員經常去看病!而且不是一個人單獨去看,而是到處「叫客」,要把車載滿人,才會出動哩!于是一群看病團,浩浩蕩蕩地開往高雄看病;然後再浩浩蕩蕩地開回來。我說:「這一天勞累下來,不生病的人都快累垮了,生病的人會好才奇怪哩!你們爲何不把看病的時間,拿來好好禅坐呢?」

  

  于是他們便「禅坐的時間遞增,看病的次數遞減」。到後來,就全不再去看病了。所以我乃笑曰:「你們將省下來的醫藥費,拿來供養叁寶,便綽綽有余了!」其實,所省下的何止于金錢、時間呢?

  

  有位居士,她先生對她學佛,最初有些介意。但在禅坐,健康情況有所改善後,也就認同了。

  

  減肥秘方─省錢省事,又無後遺症

  

  另外禅坐,也是減肥的秘方,各位進禅堂看看,裏面很少有胖子。有位男衆學員跟我說:自學禅坐以來,已瘦了七、八公斤。

  

  還有一位小姐,以前我辦禅修活動時,經常參與,所以身材都保持得不錯。後來我因自修,很久不再辦禅修活動。于是再看到她時,已變胖了。我喝斥曰「你一定很久,沒禅坐了!」聽後,她回去又認真禅坐。下次再看到她時,已回複原來的模樣了。我問她:「過程如何?」她說「連坐幾天後,放了一次屁,就恢複原形了!」

  

  真有這麼神奇嗎?以我對氣脈的了解,這是可能的。因爲一個人之所以會胖,尤其原來常禅坐,後來不坐者,乃爲氣脈已阻塞不通,所以才胖起來的。而坐到氣脈將通時,即會把濁氣排出來;而排出來,即成放屁也。所以放了屁,脈就通了;脈通後,身材即很快恢複了。

  

  中醫師的感歎:甘脆帶病患禅修好了

  

  在臺中也有一位中醫師,原是修淨土法門的,後來也學禅坐。他的工作很忙碌,然還得抽空去禅坐。有一次他跟我說:有些病患再怎麼治療,都不見效果!我甘脆把樓上的禅堂提供出來,讓病患一起來禅坐吧!爲何醫師也會這麼說呢?這表示在他實坐的經驗裏,已非常肯定禅坐對健康的益處。以上是一些例子,用來說明禅坐與健康的關系。

  

  禅修能治病

  

  下面我們就用理論來說,爲何禅坐能治病?以及能治什麼病?能治一切病:包括身體的病、心理的病、業障病和無明病。

  

  治身病

  

  病的起因:非細菌感染,非營養不足爾

  

  而是爲「氣脈不通」故

  

  首先講:禅坐能治身體的病。目前我們因受西醫的影響,常把病當作細菌、病毒的感染。但是爲何同受細菌的侵襲,有些人生病,有些人不生病呢?一般的回答會說:抵抗力強者,就不生病!然如再問:那抵抗力,因何有強弱呢?如以氣脈而言,乃爲氣脈較通暢故,抵抗力強。

  

  同樣,有些人乃把營養不良,當作生病的原因。然何以同樣吃,有些人營養良,有些人營養不良?一般的回答會說:腸胃吸收力好的,營養良。然如再問:那腸胃吸收,因何有好壞呢?如以氣脈而言,也是爲氣脈較通暢故,吸收力好。

  

  因氣脈通塞而影響健康的說詞,在中醫的治療系統裏,比較能接受。在我個人這麼多年的禅坐經驗裏,尤能體會到:因氣脈的通塞,而反應身體的功能。因此下面所說:禅坐能治病,主要是從「氣脈的角度」而說的。

  

  氣脈與穴位

  

  氣即能量也;如更詳細分,則有電能、熱能、動能、位能等差異

  

  而能量乃從食物的精微,經氧化後産生;由氣血循環而遍布全身

  

  「氣」,用現代人比較容易了解的說法,可說是「能量」也。而能量,如細分,則有電能、熱能、動能與位能等差異。電能即神經系統,乃負責知覺的收納與指令的傳達。熱能,用以維持正常的體溫。位能,即能量之能生或所儲存者,而爲肌肉與脂肪也。

  

  那能量從那裏來呢?從食物的精微而來!所吃的飲食到達腸胃後,被吸收、分解,而成更小的單位。再輸送到心髒,而分布全身。再經「氧化作用」,才産生能量也。

  

  而脈,乃氣所通行的管道

  

  其包括神經、血管、筋腱、內分泌、骨髓等

  

  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皆非單純的一脈爾

  

  既氣就是能量,且有熱能、電能等的差別。則不同的能量,所運行的軌道也不一樣。像電能,即運行于神經系統;動能,即跟筋腱有關。故脈者,即指這些不同的運行軌道。雖說能量可遍布全身,但還是需要有比較專屬、暢通的管道,讓它來運行,才能迅速有效。

  

  所以神經、血管、筋腱、內分泌、骨髓等,乃都包括在脈裏。因此,中醫上所謂的十二正經或奇經八脈,也非單純的只是血管或神經而已!

  

  事實上,我們並不是很專業的醫師,故對這些氣脈的現象,只要有些基本的觀念就可以了,而不用仔細去分辨:這些氣脈的位置和走向。對禅坐者而言,並非那麼重要。

  

  穴位,乃指管路中的瓶頸─即易阻塞的部位

  

  末端、關節處、骨肉交接處、管路分合處

  

  至于「穴位」,乃指管路中的瓶頸─即較易阻塞的部位。以每一條脈中,並非皆如高速公路,那麼寬暢、平坦。故有些地方,乃較容易阻塞也。大致而言,有幾種情況:1.末端,比如腳指末端、頭頂末端,這些部位因離心髒較遠,如我們常說的「強弩之末」,爲氣不足故,容易阻塞。因此有所謂「腳底按摩」,能將阻塞的脈打通,便能不藥而愈也。

  

  2.關節處:因爲關節處常動來動去,彎來彎去,所以阻力會大些,而容易阻塞。3.骨肉交接處:像我們的胸前、肋下,即是骨肉交接處。故氣碰到骨頭時,就較不容易通過也。4.管路分合處:在氣脈縱橫交接處,如高速公路的交流道,也是較容易堵塞的部位。

  

  在我禅坐的過程中,發現有一百多個比較容易阻塞的部位;在對照中醫的典籍後,都是穴位所在也。

  

  若管道不通,則病生焉

  

  或機能的退化、喪失,或外表的變形,或有疼痛、酸痲的感覺等

  

  因此若管道有了阻塞,人就會以功能的退化或喪失,而稱之爲「病」。如眼不能看,耳不能聽,或手不能動、腳不能走等,即是功能的喪失。有時雖未完全喪失,但功能已不足矣!

  

  有時候,病是指外表的變形,如腫脹或萎縮。有時候,病是指有疼痛、酸痲等異常的感覺。

  

  這些病症,大致都與「氣脈的阻塞」有關也。如痛,乃爲于堵塞處,正氣與邪氣正交兵故而痛也。

  

  實病,過盛而生的病,如水庫滿溢

  

  虛症,不足而生的病,如下遊幹枯

  

  如再以中醫的說法,病可分爲兩大類:一類是實病,一類是虛症。如有一穴位阻塞了,則像水被壩擋住了,上遊積滿了水,而爲實病。下遊水量不足,而爲虛症。

  

  故理論上,實病和虛症當是同時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部位中,而有不同的症狀爾!然一言以蔽之,不管實病或虛症,都爲脈不通而生病爾!故能將脈疏通已,即虛實病皆能得愈也。

  

  中醫針炙、推拿、氣功的療法

  

  瑜伽治病的效果

  

  故在中醫裏,乃發展出幾種「通脈」的治療方法,比如針炙、推拿,乃直接在可能阻塞的部位,用針去刺,用艾草去燒,或用手去按摩、推拿等,期待因此疏通已阻塞的部位,而讓氣血恢複暢通,讓患者恢複健康。

  

  至于氣功的療法,則得先養氣。待氣養足後,再以意導氣,而將氣導往可能阻塞的部位。同樣期待,因此疏通已阻塞的部位,而讓氣血恢複暢通,讓患者恢複健康。故中醫很多的治療方法,都與氣脈的通塞有關。甚至吃藥,也與氣脈的通塞有關。因爲不同的藥,能強化不同的脈。故吃藥後,也能因此而疏通已阻塞的氣脈,而讓患者恢複健康。

  …

《禅法─從健康到覺悟之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菩薩道之離合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