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衆人愛敬。
男子代表禅定。叁乘人求禅定,能成就一切世間福德;若叁乘人求禅定,亦要禮拜觀世音菩薩。外以燈、塗、果、樂,五塵供養菩薩,內以至誠心恭敬菩薩;這樣觀音菩薩法身以無比的神力加庇,令生福德智慧之男,成就禅定。女人代表智慧。智慧具足,能成就世間和出世間一切功德。如何是智慧具足?定慧等持,意中清淨,方稱具足,才能了了見佛性。以清淨身、口、意叁業禮拜觀世音菩薩能成就定慧。凡夫的身禮拜,心、口未必禮拜。若心禮拜,身、口就必禮拜;真正以清淨身、口、意叁業同時禮拜觀世音菩薩,則能成就定慧。定慧等持,則見法身,了了見佛性。所以禮拜供養觀音菩薩,以定慧力莊嚴,成就大人相,便是生端正有相之女;能生端正有相之女,必需宿植德本。甚麼是宿植德本?一佛、二佛、叁、四、五佛而種善根,已于無量千萬佛所而種諸善根,這就叫做宿植德本。有智慧又成就福德,得衆人愛敬。慧具足就有定,定具足就有慧。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定慧等持,修德有功,性德顯現,佛性就現前!見到佛性就不是叁乘;開叁見一,就是一乘菩薩。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衆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衆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若有世間在家衆生,假如無男女擬求男女,觀世音亦滿其世間求子之願。叁業虔誠,感應道交,便生智慧福德的男女。世間法如是,出世亦然。所以觀音菩薩幫忙叁乘人求定,求慧,以定慧莊嚴佛性;如方便品雲:「定慧力莊嚴,以此度衆生。」所以,若有叁乘、五乘的衆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求男女得男女,求福得福,求慧得慧,求禅定得禅定,求叁昧得叁昧,求辯才得辯才,求陀羅尼得陀羅尼。以如是等功德莊嚴佛性,故雲福不唐捐。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複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于汝意雲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否?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複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于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此段是一乘菩薩境界。非唯叁乘人是衆生,一乘菩薩也是衆生;功德未究竟,無明未盡之故。一乘菩薩如何修行呢?不離從本垂迹,開迹顯本;開迹顯本就是上求佛道,從本垂迹就是下化衆生。「乘菩薩修行時,觀世音菩薩樂助其成。「若有人受持」,此人是指一乘菩薩。因爲一乘菩薩才可以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聲聞緣覺及權教菩薩皆未能做到;惟有實教一乘菩薩才做到。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號,皆是從心地裏湧出;從心地湧出的就是恒河沙清淨功德。一個菩薩就是一個功德,無量菩薩就是無量功德;從本垂迹,自性流出恒河沙清淨功德。恒河沙菩薩名字,名字就是功德;一個功德就是一個菩薩名字,無量功德就是無量菩薩的名字。若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觀音菩薩名號就是本。從觀世音菩薩名號甚深之本,然後湧出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的迹;開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的迹,顯出觀世音菩薩名字甚深之本。若無觀世音菩薩名號爲本,便無法湧出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的迹!所以,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
所以,「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是故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號之福,與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之福,也是正等無異;迹福和本福,是正等無異。所以,法華經文中,以釋迦牟尼佛甚深之本,垂無量地湧菩薩的迹;開地湧菩薩廣大之迹,顯釋迦牟尼佛甚深之本。所以,一乘菩薩修行的本與迹是互爲因緣;從本垂迹,度無量的衆生,開迹顯本,增菩提道,損無明生,便能早成佛道。所以,念觀世音菩薩是本,開湧出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是迹;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之迹,顯出觀世音菩薩甚深之本。所以本與迹雖殊,二人之福正等無異。
「盡形壽」即盡菩薩之形壽。盡形壽是迹,迹從本生,就是從「一時」之本。若無一時之本,何來盡形壽之迹?開盡形壽之迹,顯出一時之本。從本垂迹,開迹顯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一時之福,與盡形壽之福,是正等無異。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是本,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供養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是迹。如果無禮拜供養之本,何來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供養之迹;故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供養之迹,能顯出禮拜供養之本。非禮拜供養之本,則無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供養之迹。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如是,迹之福,百千萬億劫不滅;本之福,亦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一時禮拜觀世音菩薩之本,其福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盡形壽供養之迹,其福也是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所以,此段文是觀世音菩薩助一乘菩薩;從本垂迹,湧出自性無量無邊恒河沙功德,開迹顯出受持觀世音菩薩甚深之本。「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是迹,「複盡形供養」也是迹,「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也是迹;「一時禮拜供養」就是本。上來之文是世尊解釋觀音菩薩能以種種方便,究竟利益六道群靈遠離生死苦,爲叁乘人開叁顯一,複開迹顯本,助一乘菩薩圓滿菩提。
例如:父母有福,有道德,就有千子萬孫。從父母之福,垂千子萬孫之迹;開千子萬孫之迹,顯出父母之本;這就是本迹。再舉一個譬喻:蓮花爲甚麼茂盛?因池深,池深蓮茂,開蓮茂之迹,顯出池深的本;從池深的本,顯出蓮茂之迹。所以,一乘菩薩修行,從本垂迹來修行。因此釋迦牟尼佛從本垂迹,有無量地湧菩薩;開地湧菩薩之迹,顯出釋迦牟尼佛久遠成佛之本。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菩薩的法身無相,無相就有威德神力;令衆生離六道苦,令衆生由叁乘入一乘,令衆生從一乘開迹顯本,早成佛道。所以,「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雲何遊此娑婆世界,雲何而爲衆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雲何?
觀世音菩薩法身無相神力,能利益衆生;前已說。但如何從法身之本,垂應身之迹來利益衆生?法身是應身之本,應身是法身之迹;迹多本一,法身只有一個,迹有無量無邊之多。法身無相,迹就有相;觀世音菩薩從無相法身之本,垂應身有相之迹。觀音菩薩的應身雲何遊此娑婆世界呢?如何對衆生說法呢?方便即權智,隨方取便就是權。現一個身或現無量身?說一種法或說無量法呢?方便之力,其事雲何?用何種身?說何種法?度衆生之事又如何呢?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衆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爲說法。
你問得好。觀世音菩薩從法身而垂應身,應身有形相,幫忙衆生。待衆生善根成熟,觀音菩薩即現身來幫忙;如果衆生善根未成熟,觀音菩薩不會現身。衆生善根未成熟,觀音菩薩現身,得不到利益;等于瓜未熟不可以摘,剛剛熟的時候,就要摘。是以觀音菩薩度衆生亦複如是,善根未成熟,觀音菩薩不現身,現身無用;衆生善根成熟,觀音菩薩就現身說法。
一切國土衆生,皆需要聞佛法。衆生聞佛法,就能種善根,令善根增長。善根增長是衆生自力,種善根也是衆生自力;菩薩不能代衆生種善根,菩薩亦不能令衆生善根增長。種善根由衆生自己種,善根增長亦要靠自己來長養。善根成熟,觀音菩薩才來幫忙,令得悟道。觀音菩薩用權智來觀機,觀諸國土衆生之機,觀其善根及得度因緣;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用神力來現佛身,以智慧說法,令聞法而悟道。因爲衆生善根成熟,才能聞法悟道;如果善根未成熟,聞法也不能悟道。有多人問:觀音菩薩爲甚麼不現身?那就應問你自己:爲甚麼善根未成熟?若善根成熟,不念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亦會來幫忙。觀音菩薩觀你應以何身得度,就現何身對你說法;你聞法就悟道。假如有無量無邊的衆生善根成熟,觀音菩薩就現佛身成佛,將來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爲大衆說法,令無量無邊衆生悟道。假如只有一個衆生的善根成熟,觀音菩薩也能現化佛身,對他說法,令他悟道。
所以龍華叁會,衆生善根成熟,彌勒菩薩現佛身來度。第一會說法,九十六億人悟道;第二會說法,九十四億人悟道;第叁會說法,九十二億人悟道。彌勒菩薩現佛身來度衆生,因爲衆生善根成熟,應以佛身而得度;所以彌勒菩薩即現佛身,在龍華叁會說法度無量衆生悟道。彌勒菩薩何故現在又不現佛身啊?彌勒菩薩知道現在衆生善根未成熟啊!樹上木瓜未熟,摘下來吃,一入口就覺苦。如果熟呢?就甜。因此,應以佛身得度者,衆生善根成熟,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爲說法,令聞法悟道。菩薩想衆生悟道,不是想衆生繼續留戀生死;不是想衆生做大富翁,(大富翁享福享盡又會墮落);亦不是想衆生生天,(天福享盡還是下墮);菩薩想衆生悟道,悟了道就解脫生死。因此,菩薩即現佛身而爲說法,令衆生悟道。迷時就菩薩度,悟了就自度;菩薩說法令你悟道,得了道自己就識得修行。度自己成佛,也可以度他人成佛。所以,菩薩說法,令我們悟道。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爲說法。
又有國土衆生,種了善根,精進修行,善根就會增長;再精進來修行,善根就會成熟。觀音菩薩見到這個衆生應以辟支佛身方能度,現聲聞現緣覺身不能度,佛菩薩身也不能度,唯有辟支佛身方可以度;觀音菩薩即時現一個辟支佛身。用神力來現身,用權智來鑒機,用智慧來說法;神力能夠現種種身,智慧能說種種法。這一個衆生善根成熟,一聞法就悟道。甚麼叫做辟支佛?梵語辟支迦羅,此雲獨覺,又名爲緣覺;緣覺出有佛世,獨覺出無佛世。出無佛世都可以悟道…
《普門品聞記(聖一老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