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五根五力講記▪P2

  ..續本文上一頁的九月二十一日,臺灣發生了大地震,在震央範圍之內的寺廟幾乎全倒,但是寺廟內卻無人傷亡,當我問他們怎麼可能幸存呢?他們說:「當時我們並不覺得害怕,房子倒下時,我們很鎮定的找到出路。」我並不是說信佛誦經的人就不會遇到災難,而是說可能有改善或避免的機會。

  

  因此,我相信類似紐約世界貿易大樓被炸毀的事件,不會再次在美國發生,因爲大家已有了警覺心及預防心。像生化武器的炭疽熱病毒,如果具備防禦的措施,也並不是那麼可怕,只要小心謹慎即可。

  

  如果有堅固的信心相信因果、相信因緣,便沒有理由會恐慌、害怕,但是仍然應該做好安全措施,使得危險性減至最低。當然,該走的時候還是會走的,可是不須要恐懼,如果經常神經兮兮的覺得處處都在危險之中,本來沒事的,結果可能因此反而將自己嚇出病來了。因此,請諸位還是好好的照樣過日子,只需稍微小心一些即可。

  

  叁、信佛法僧

  

  佛教是由「佛法僧」叁寶組成,佛所說的話是法,我們信佛,所以相信佛說的法是很有用的;以法來修行,就需要有傳承,需要有老師,需要有團體共同的勉勵和規範,這就是僧。因此,需要用佛法的時候,就不能夠不信叁寶。當我們用佛法來幫助自己,幫助他人的時候,必須相信佛法是正確的,佛法對我們是非常有用的,只要有佛法,什麼困苦危難的問題都可以解決。

  

  因果和因緣,以及叁十七道品所有的道品次第的修行方法,都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而道品次第的方法就是法,法是要由老師來教的。所以對佛法僧叁寶要有堅固的信心,而叁寶中主要信的是「法」,用佛法來幫助我們調心,改變自己的行爲,多與人結善緣,對人多說好話、做好事,能夠如此,心裏就會平安,命運自然也會改變。

  

  精進根增長

  

  精進根是于正法,修四正勤,無有間雜;精進力是因精進根增長,能除身心懈怠,斷諸惡行。

  

  精進事實上就是四正勤,再予以加強就稱之爲增長。四正勤有四個項目:「已生的惡不善法令斷除,未生的惡不善法令不起,已生的善法令住不忘,未生的善法令之生起。」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有人說他自己在一生中沒有殺過人,沒有做過強盜,或未曾被法院判刑坐牢,所以這四個項目皆已具備了。其實,坐牢的人並不一定是壞人,沒坐牢的也不一定是好人。有的人很明顯傷害了人,卻還不承認,也有的人不知道自己經常跟自己過不去,還老是怨天尤人,這樣的人算是善還是不善呢?

  

  有一次在禅七期間,我在禅堂裏看到有一個人在打坐時老是在趕蒼蠅,蒼蠅一飛過來,他就拍趕一下,我問他在做什麼?他說:「蒼蠅可惡、討厭。」我說:「是你自己心生可惡、討厭。你引誘蒼蠅來對你發生興趣,它是沒有煩惱的,它只知道你的頭上有好東西吃,有好東西聞,現在你趕快到洗手間去,把頭跟臉洗幹淨,蒼蠅就對你沒興趣了,否則,它還是會不斷盯著你繞。」像這樣的例子,究竟是蒼蠅做了壞事還是他做了壞事呢?這位先生坐了兩炷香之後就請求小參,他說:「師父,我是心生煩惱做了壞事,可是您也做了壞事呀,在禅堂裏是不應該有蒼蠅的,你將它放進來,所以我就受到幹擾了。」我跟他說:「現在大家都很有福報,有紗窗可以防止蒼蠅、蚊子,釋迦牟尼佛在樹下修行六年,那時候也沒有紗窗,甚至還有鳥在佛的頭上做了一個鳥窩,但是釋迦牟尼佛如如不動,根本不受影響,仍然在那裏打坐修行。」

  

  善與惡,有相對性與絕對性的分別,一般人講的是相對性的,比較好或比較壞。而絕對性的善與惡又是什麼呢?絕對的善,是心不受任何的境界狀況所動、所影響,其禅定和智慧皆已成就;絕對的惡,則是極罪惡之行爲,如殺人、放火、搶劫、強暴等。若以精進修行的角度來說,應該朝絕對的善去努力,相對的善還是不夠好也不夠正確。

  

  有一次我在公園的樹下坐著,來了一位不認識的年輕人,他突然在我的背後叫我不要動,我還以爲他要搶劫,接著聽到他在我頭上拍了一下,說:「啊!好大的一只蚊子呀,它正要咬你,我把它打死了。」請問諸位,這位年輕人究竟是做了好事還是壞事?對我而言,他幫了我的忙,似乎是做好事、存好心,但是蚊子只是要吸我一口血,而他卻要了它的命,這不是太不合理了嗎?

  

  以衆生平等的立場而言,這位先生的心是不善的,他對衆生是以差別心來看,認爲只有人類才是最尊貴、最重要的。其實,對蚊子來說,人類只是牠的食物之一。

  

  很奇怪的是,當我與許多人在一起時,蚊子多半只叮其他的人,叮我的機會不多,只有當我一個人時,它因爲沒有選擇才會來叮我。有人說師父的血比較冷,所以引不起蚊子的興趣。我想應該並非如此,或許是因爲我把所有的小動物都當成衆生來看,沒有想要傷害它們,或與它們對立,特別是在我打坐狀況很好的時候,這些小動物可能把我當成是一棵樹、一根木頭、一根草,不會來打擾我。

  

  我們的心之所以經常隨著境轉的原因,主要就是會被環境所誘惑、所刺激,在這種狀況下,心是隨著環境在動,這叫「心隨境轉」,這個心就不是善心,不是好心了。如果心能夠非常的安定、清楚、清明,連環境也會受心的影響而改變,用心來改變環境,這叫「境隨心轉」。因此,當心受到環境影響時,要告訴自己,自己的心已經跟不善相應了,必須調整自己,知道環境是環境,自己是自己,不要受其影響、刺激而産生心理的活動,或行爲上的偏差,否則,自己的心就已經是不善心了。

  

  因此,凡是讓自己痛苦、煩惱、情緒波動,或者影響他人也陷入痛苦不安的種種行爲,在不利于己也不利于人的情況下,不論是用語言的行爲、身體的行爲以及心理的念頭,都叫做不善。凡是對自己的情緒及生活有安定感、安全感,同時將健康的念頭以及語言等行爲,分享給生活環境內經常在一起的人,這叫做善。

  

  進一步,我們要能夠做到,即使是生活環境不在一起,而是間接接觸的人,也要有利益他們的想法、語言以及行爲。也就是說,自己已從煩惱得到解脫,解脫就是智慧,就要把自己從佛法獲得的智慧分享給他們,那便是以慈悲心幫助他人,使他們從痛苦煩惱中得到解脫,那就是最好的善了。經常過著生善而止惡的生活,便是精進根的增長。

  

  曾有一位女士跟我說:「師父,請您把我的先生也找來一起修行,好好用佛法管一管他!」我問她自己是否需要佛法呢?她說:「我沒有問題呀!是我的先生經常使我煩惱,家裏所有的問題全在我先生一個人的身上。」在臺灣我也遇到過這麼一位先生,因爲他的太太常常在法鼓山做義工,那位先生對我說:「我的太太什麼都好,就是學了佛不好,現在回來老是教訓我,不准我打牌、釣魚、喝酒,不可以的事太多了。未學佛前,她不會有這麼多的問題,學了佛之後,每次回來都告訴我說:這是師父講的,要怎麼、怎麼……。」

  

  我說:「你太太真的壞嗎?假如她回來陪你打牌、釣魚、喝酒,是不是就好了呢?」事實上,只要對身心的健康、人格的成長是正面的,才是好的。而且這位先生不但有高血壓,還有糖尿病,由于經常打牌打到夜不歸宿,又常到海邊釣魚,他的太太非常擔心他的安危。于是我又對他說:「你太太存心是好的,只不過講出來的話可能使你煩惱,希望你從這方面去包容她。」那位先生後來也參加了叁天的禅修營,同時向我保證從此以後再也不打牌、不釣魚、不喝酒了。我告訴他說:「你要好好謝謝你的太太,因爲她罵了你,對你來說當初她是做了壞事,結果卻是好事。」同樣一件事,一個是主觀的,一個則是客觀的,善與惡的標准就不一樣了。

  

  念根增長

  

  念根是于正法記憶不忘,時時處處修四念處;念力是因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念念修習四念處法:觀身、觀身受、觀心念住、觀法念住,于四聖谛法,記憶不忘。

  

  修四念處法門可使得善根增長,即爲念根增長。四念處「身、受、心、法」的基礎是依據四聖谛「苦、苦集、苦滅、苦滅之道」而來。四念處有分析及理解兩種功能,可以從四念處的觀想轉變成爲自己的觀念,從而體驗到「身、受、心、法」經常都是在變化的,是無常的,是空的,是無我的。

  

  一般人將「身、受、心、法」當成是我,于是産生了種種執著,因此有苦與苦集。如果有了觀念上的轉變,順著修行離苦的方法,就可以斷苦集,而證苦滅,寂滅爲樂,便是徹底離苦得樂,但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事。許多人明知道佛法的觀念很好,道理很對,然而有痛苦、煩惱時,還是放不下、擺脫不了。因此,修四念處之後必須要修四正勤。

  

  四念處的四種功能:

  

  一、觀身不淨

  

  不淨可分爲兩層意思。第一層是如果身體不洗澡、不漱口、害了病,就會産生汙垢油膩,或是將現在這個大殿的門窗全部關緊,幾個小時之後,就會聞到異味。觀身不淨,可以對治身體的執著,因爲每個人都愛自己的身體,多數人認爲自己的身體是最好的、最可愛的,只有少數人偶爾會討厭自己的身體。

  

  另一層身體的不淨,是指因爲有身體,就有了自然的生理反應,如飲食、衣著,以及性等的需求,所謂的「飲食男女」,就是食欲和性欲,這些行爲爲身體帶來了不清淨的業。因爲身體是由物質的五根「眼、耳、鼻、舌、身」構成,由物質的五根産生了五欲,五欲的需求,便會造成種種的不善業,因此稱它爲不淨。

  

  凡夫衆生的身體通常被稱爲臭皮囊,因爲在皮膚下包著的是血液、肌肉、骨胳、內髒等,在活著健康的時候,這些是沒有問題的,可是一旦不健康或死亡時,皮膚下所包著的東西全部都成了廢物,甚至是有毒的東西…

《五根五力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七覺支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